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德国vs苏格兰直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德国vs苏格兰直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什么黑色幽默的电影推荐?
《追凶者也》(2016)

《追凶者也》由曹保平执导,刘烨,张译,段博文,王子文,等主演的悬疑、黑色喜剧电影。
- 该片讲的是在偏远的西部村寨悄然发生的一桩残忍凶案,被警方推为首要疑凶的憨包汽修工宋老二与落魄古惑仔王友全、夜总会领班董小凤一起上演了一部嬉笑怒骂的黑色逃杀故事
《两杆大烟枪》(1998)
《两杆大烟枪》由盖伊·里奇自编自导,杰森·弗莱明、德克斯特·弗莱彻、杰森·斯坦森、尼克·莫兰等主演的犯罪喜剧片。
- 该片讲的是艾德和朋友参加黑社会赌局却欠下巨款,筹划打劫一群毒贩,毒贩恰在同一天对毒品供应商实施了抢劫,意外频发,最后演变成完全不可预计的闹剧。
《低俗小说》(1994)
《低俗小说》由昆汀·塔伦蒂诺执导,布鲁斯·威利斯、乌玛·瑟曼、约翰·特拉沃尔塔、阿曼达·普拉莫、蒂姆·罗斯等主演的犯罪喜剧电影。
- 该片由6个彼此独立而又紧密相连的故事所构成,6个故事都各自讲述了一个不同的事件,但他们却都有着共同的戏剧属性将它们紧密相连。
其实黑色幽默题材电影挺多,但是题主提出来不要豆瓣推荐的热门影片,我来推荐几部吧:
《熟悉的陌生人》
一部法国电影,《熟悉的陌生人》主要围绕一个喜欢观察、研究并模仿他人的中年男人而展开,他总是希望着要成为其他人,过其他人的生活。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马修·德拉波特,导演作品不多,但都很是用心,善于讲故事,一名颇具才华的导演。此前,他还和他老拍档亚历山大·德·拉·巴特里耶联合导演过《起名风波》,这部还相对更多人知道。而电影的主演是马修·卡索维茨,演技爆表,他曾出演过《天使爱美丽》,在片中饰演成人录象带商店店员尼诺。
《熟悉的陌生人》的剧情缓缓推进,节奏控制极佳,慢慢渐入佳境,探寻人生意义,而片中对人性的揭示则令人不寒而栗。
《杀死凯伯斯》
完全被忽视的一部佳片,不知道我们都认为很好看的《疯狂的石头》有没有抄袭这部电影呢?!
《杀死凯伯斯》是一部2004年上映的黑色幽默神作,讲述凯伯斯发现女儿与雇员有染,准备要好好教训一下他,随后一连串的事件都凑巧一个个接着发生了,上演了一场让人啼笑皆非的黑色幽默。
小成本制作,但野心不小,这部电影叙事流畅,有着漂亮的多线叙事,同时也有暴力、色情等元素。
《完美设陷》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塞尔维亚的一部黑色电影,黑色的让人觉得很残酷,然而这才是最真实的社会。
一位中年男子原本拥有幸福的家庭,但可爱的儿子却患上了心脏病,而病对于穷人来说,那是生不起的,于是,他只能铤而走险……人的生命到底值多少钱?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所谓正常的人生,一切都变得模糊。
《完美设陷》这部电影剧情节奏比较缓慢,但故事张力十足,剧情走向难以预测,出人意料。电影把人性的冷漠和社会的阴暗充分展现了出来,让人感悟良深。
《向日葵之夜》
一部西班牙的黑色电影,《向日葵之夜》采用多线叙述交织成一张网的方式,结构类似《撞车》。一个小村庄内,发生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事情,虽然离散,但又环环相扣。
事件主人公的生活,不断被纠缠交织在了一起,于是一副关于暴力、背叛、罪恶、贪欲和谋杀的社会写真图逐渐浮现,再次狠狠的拷问了人性和灵魂。
观看好电影,你的影视避雷针。请关注V信:独行者电影
黑色幽默电影确是我们国产电影的一大亮点,所谓黑色幽默是一种荒诞的,变态的,病态的文学流派,那么拍成电影也就反映出了一些现实,用一些小人物来讽刺一些所谓的大人物和生活中的一些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事件。

下面我就重点说一下我们国产的经典黑色幽默电影:
《疯狂的石头》

2006年一匹黑马领跑华语影坛,就像2013年的那一匹马一样,同属喜剧,同样的小成本,导演同样只是初生牛犊,还有,主演同样是黄渤。只是当年那个满脸农民气息霉运不断的小偷,已然涅槃成为如今华语喜剧界最有发言权的新影帝。

《疯狂的石头》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乃至神作,除了电影技术上的精湛,还有其蕴含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意义。最表层,它反映了世纪之交国企破产——掌权者徇私勾结资本家贱卖国有资产——国企职工处境窘迫还遭背叛的社会状况;深入一点,它展现了人性面对诱惑如何疯狂,再深入,它犹如一幅当代版的《清明上河图》,揭示或隐喻了社会现状。
《天下无贼》

电影里面有些道理不可深究,比如宝强哥里面说人心善良举了两个例子:其中一个是说自己和狼都能好好相处,难道就不能和人好好相处?人比狼都可怕吗?是的,人比所有其它的动物都可怕。另一个例子是说自己在乡下捡牛粪,放块石头做记号别人就不捡了。大多数人不破坏规则只是因为诱惑太低,或者惩戒太狠。有一个成本的量化在里面。

所以,人并不善良,伪善倒是真的。 而且电影也告诉我们,善良是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去实现的 说实话,真的没有必要,只要做到不“损人不利己”,就已经是一个还算好的人了。有些东西是自然的淘汰,你善良的过来吗?
《无人区》

宁浩的戏,剧本都很讲究:大框架上已经说了,语境内严谨,扯淡但不雷人;对白更是他的精华,无水词,不是推进便是包袱。这一部也是如此,因为不走喜剧路子,台词风格由幽默向黑色幽默偏转,更因大量西北背景的角色而强化了台词的凌厉感,比如多布杰演的老大,话不多,但步步逼人。

《无人区》的思维套路简单:不要跟道德品质极端恶劣的人谈人性,否则他们会把你拉低到与他们相同的高度,再用丰富的经验做掉你。荒沙戈壁的恶劣环境塑造了某些毫无人性的居民(仅就电影而言,切勿联系现实),当自以为是的现代文明代言人来到他们的腹地,你不仅放下了手中的枪炮(公安),还妄想与他们谈和平。这些遵从着最纯粹原始自然法则的生灵会感激上苍,继而榨取你、撕裂你。潘肖的成功,是处于他那如鱼得水的法庭与交际场;而他的失败,则在于其高估了理性与思维的力量。
《让子弹飞》

电影中“鹅城起义”之后,张牧之完成了“没有你对我很重要”的革命理想,但身边的兄弟却离他而去,最终只能孤身一人离开了鹅城,如同一个悲情英雄。而鹅城百姓在这一场革命后,除了瓜分黄四郎的财产,没有更多的改变,仿佛可以想见的,不久以后,他们依然会回到以前的轨道


鹅城倒下了一个黄四郎,依然会崛起下一个,因为群体的本能不会改变,他们需要的是手握强权的领袖,他们不需要的是改变旧的生活状态与观念。永远有恶霸来欺压群体,永远有英雄想要解救群体,群体依然是群体,是沉默而愚昧的大多数。历史不断重复,谁也没有改变谁,说不清是恶霸与英雄玩弄了群体,还是群体玩弄了这些“自以为是”的英雄与恶霸。
《驴得水》

驴得水的成功在于讽刺。而它讽刺的戏剧性来源于探究人性的底线。人性的复杂在于每个人的底线不同。忍让逾越了底线就是懦弱,善良逾越了底线就是道德绑架,随性逾越了底线就是无情,正直逾越了底线就是强人所难,愚昧逾越了底线就是作恶。在《驴得水》里,好心逾越了底线,就会做出坏事。

人性的复杂在灰色幽默里表现的淋漓尽致。现实里,我们仅仅是个发不出声的小人物,在这个电影的那个年代里,他们仅仅是失声的牲口,不为人所重视,或者可以在没用的时候拆骨吃肉。他们这么看驴,上面的人也是这么看他们的。
《冲锋车》

捱过了十六年的铁窗生涯,义气冠绝黑道的发哥(吴镇宇 饰)出狱后,第一时间实行他那苦思多年的惊天妙计:召集昔日好兄弟,如熟悉一切机械的保龄球场维修员丧宝(任达华 饰),潦倒后巷造型师杜公子(谭耀文 饰)、以及昔日辣手车神现任小巴司机林东(郑浩南 饰),合力将一架十六座小巴改装成冲锋车,用最“和平”的方式,打劫一辆走私黑钱的运尸车。 计划看似天衣无缝,但仍逃不过警员徐安良(古巨基 饰)的法眼。凭着过人的观察力和直觉,他洞悉了发哥等人的大计;虽然未有警方的正式任命,他仍私下追捕这帮“装警察”的抢劫集团…… 偏偏这个时候杀出另一班心狠手辣的悍匪(姜皓文、思漩 饰),目标同样是运尸车。当真悍匪vs假警员,真贼车vs假警车,教发哥一众兄弟如何收场?再加上途经的无辜一家三口、一架雪糕车、一个疯疯癫癫的阿婆、以及专门养殖蟑螂的怪人,在那夜凌晨,展开连场疯狂追逐战……
其实有很多,这儿推荐一部今年的。
西北小城龟城,大贵与一平是一同长大的好朋友,他们曾一起追求青梅竹马的姑娘春兰。后来大贵通过挖掘倒卖文物发家致富,成为了村里的一霸。春兰因家里的压力嫁给了大贵。然而一平无法忘怀春兰,决定大闹大贵和春兰的婚礼。
误打误撞意外中,一平得到了大贵之前倒卖的纯金佛像。只是殊不知盯上这 尊佛像的不止一平一人,台湾商人陆老板、律师Jack、大贵的发小大嘴轮番上场,各自争夺金佛,随着大贵的离奇死亡,误会和争夺持续升级。凶手究竟是谁?

《狂怒的金佛》这部影片,讲述的就是围绕着大贵的死亡,发生的一连串离奇的故事。 一场揭露人性丑陋的闹剧就此展开,随着疑团一层一层拨开,终究发现几拨人马被命运“黑色幽默”了一把。
这部电影第一时间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影片的配乐。背景音乐在配合叙事的时候,非常用心。除了渲染气氛之外,能加重悬疑的色彩。鼓点和节奏的搭配,更是让故事增添了扑朔迷离的悬疑。 深夜,独自在村里的大贵的惊慌失措,又跃跃欲试的两种心理,不断交织。当他深入洞穴后,背景音乐更加神秘莫测,处处彰显了恐怖的色彩。
戈壁,偷盗,寻人,各色人物在追与逃之间,全部用上密集的鼓点。这也让影片非常巧妙的嵌入了紧张、荒诞的成色。

包括片末的结局,鼓点的推进更是相得益彰。具体到地下的场景,沙漠的大画幅素描的时候,背景音乐时而大气磅礴,时而紧凑细密,这些对于故事悬疑的氛围和情节的展开,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另一个特色,是影片在整体的这个神秘的氛围下,甚至还能涂抹一层多线叙事的基因。而多线叙事,往往在小成本电影里是一大利器。我们知道,小成本电影因为预算问题,可能是没有能有多么多的特技,但是多线叙事可以非常好的丰富影片。 因为多线叙事,这部电影结构和层次铺陈相当得当,由伊始到终端,再到结尾,几乎都有呼应。咬合得恰当,铺陈和收敛也是处处有惊喜,各种搭配与衔接更是合情合理。
大贵的离奇死亡,一平的惊慌失措,都是影片在多线叙事时的顺拐和支线,有想法也有看点。
一尊金佛只是引子,一众人物才是里子。故事离奇且繁复,将观众的情绪牢牢抓住。在一个半小时这么短的时间内,对于人物性格,氛围渲染,情节的设计都做到了一定的水准。可以说,是一部相当精致的犯罪黑色电影。 黑色幽默,是这部电影的另一大特色。这种幽默,有音乐的因素,有奇情的绝妙,也给到了这样一部犯罪电影难得的轻松片刻。
《狂怒的金佛》这部影片,还是能看出导演的阅片量,看出他的审美倾向的。

在戈壁沙漠里他用各具特色的性格人物,用颇有见地的音乐与美术极力渲染。而黑色幽默和特色方言也是交互渲染,使得这个故事讲得妙趣横生。一众人物,也塑造得各具特色。在压抑的氛围中,影片在结尾处还是用一个巧妙的呼应,完成了对之前最重要的悬念的揭晓。
首先谢谢你的邀请,经典的黑色幽默影片这几年中国出现不少,像宁浩拍摄的疯狂系列电影《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和《疯狂的外星人》,这些电影里面都是运用看似疯狂的情节,折射出人生的悲欢离合;文牧野执导的《我不是药神》也是黑色幽默的佳作,通过电影情节描述出抗癌药贵,直面反映现代社会的现实问题;
英格兰和苏格兰在历史上是怎么组成联合王国的?
苏格兰人属凯尔特人,起源於中欧地区,约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凯尔特人开始侵犯与征服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诸岛。而后罗马帝国崛起,于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势力开始入侵大不列颠岛。但是,由于大不列颠岛北部多高地,地形复杂,以及凯尔特人的骁勇善战,罗马人并没有完全征服不列颠岛,而是修筑了长城(哈德良长城)以防御北部的凯尔特人,而哈德良长城在后来也基本上成了苏格兰与英格兰的传统分界。409年,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罗马人驻军全部从不列颠岛撤出。

然而,凯尔特人还没有从罗马撤军的喜悦中回醒过来。来自欧洲大陆的盎格鲁、撒克逊等日耳曼部落,就开始入侵不列颠岛,基本上填充了罗马人撤走后留下的空白。英格兰(England)即为盎格兰的谐音,意为盎格鲁人(Angels)的领地,而凯尔特人则被挤压到西部的威尔士及北部的苏格兰地区。

与盎格鲁、撒克逊入侵不列颠岛的同时,一支来自於爱尔兰岛的凯尔特人苏格(Skots)部落,抵达了不列颠岛的北部,并占据了统治地位,于是开始建立了自己的王国,该地区也因此被称之为苏格兰(Scotland),意为苏格人的领地。
苏格兰与英格兰不但民族属性不同,其宗教信仰也不同。英格兰进行了宗教改革,为新教国家,而苏格兰与爱尔兰都为天主教国家。民族及宗教的不同,更加剧了苏格兰与英格兰在现实利益面前的矛盾。英格兰的势力强盛,一直想往北扩张,而苏格兰也往往依托於有利的地形,经常给以英格兰痛击,电影《勇敢的心》即是讲述了苏格兰人抵抗英格兰侵略的历史。

英格兰的海峡对岸--法国,也不能坐视英格兰的过于强大,所以,在历史上苏格兰与法国为了共同对付苏格兰,往往走得很近。到1603年,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逝世,指定了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其侄孙)为其继承人。英格兰与苏格兰,自此便有了共同的君主,但两者仍是两个独立国家,拥有各自的议会,其互相间仍很不对付。

而英格兰与苏格兰正式成为一个国家,则始於1707年的《联合法案》。苏格兰的议会之所以会通过《联合法案》,得追溯到苏格兰经营公司的失败。十七世纪下半叶,苏格兰见欧洲其他国家都纷纷通过海外殖民与海外贸易而先富了起来,便也很眼红。于是,成立了“苏格兰对非洲及东、西印度群岛贸易公司”,开始公开募集资金,试图在中美洲的巴拿马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然而,事不如人愿,苏格兰殖民探险队在当地受到疟疾、黄热病等热带疾病的滋扰,被夺去了许多生命。而同时西班牙也不容易苏格兰染指自己的殖民地,便向苏格兰殖民探险队发起了攻击。苏格兰海外殖民的尝试彻底失败,债台高筑,所欠债务已达到苏格兰当时流动资本的1/4到1/2。而苏格兰原本就是小国,民穷国疲,根本无力偿还债务。此时,英格兰却向苏格兰伸出了橄榄枝,表示愿意为苏格兰承担债务,条件是与英格兰成了联合王国。苏格兰别无他路,其议会便通过了《联合法案》,这在许多人看来,苏格兰是将自己卖给了英格兰。
英格兰和苏格兰在历史上结成联合王国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从1603年斯图亚特王朝建立到1707年联合法案的颁布,历经1个世纪。这中间掺杂了战火,过程也可谓曲折。
斯图亚特王朝时期(1603~1649)
苏格兰本来是一个独立王国,不受南方英格兰的控制。苏格兰在历史上曾和法国拥有长久的同盟关系,亦使苏格兰和英格兰之间关系相当紧张。

1603年苏格兰的詹姆斯六世继承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王位,成为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开启了斯图亚特王朝 。两国开始划归一个国王名下。但两国仍保有各自的议会,且之后的百年中,双方宗教和政体差异甚大,时有对立竞争和冲突,即使共同的王室也无法阻止。
英国内战时期至克伦威尔时代(1642~1659)
1625年查理一世继位,他以君权神授说加强王权地位,与议会关系闹僵,最终爆发英国内战。苏格兰很自然的站在查理一世一边。从1642年内战爆发到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结束。之后进入克伦威尔时代。克伦威尔在统一英格兰内部后又率军进攻保王势力残余控制下的爱尔兰,并于1652年夺取爱尔兰。而在克伦威尔征服爱尔兰期间,保王势力还依靠苏格兰企图复辟斯图亚特王朝,被克伦威尔察觉,1650年7月,克伦威尔征讨苏格兰,至1652年5月苏格兰人停止抵抗,1654年苏格兰被克伦威尔武力掌控。此时的苏格兰比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的独立性降低很多。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至安妮女王时期(1660~1707)
克伦威尔死后,小克伦威尔继承父亲的权力,但由于小克伦威尔不得人心的统治,导致流亡海外多年的查理二世得以回到英国复辟斯图亚特王朝。苏格兰恢复了独立地位和机构,但政治权利仍在伦敦。
1685年詹姆斯二世继位,因詹姆斯二世的离心离德,致使议会在1688年秘邀荷兰的威廉夫妇入主英国,视为光荣革命。光荣革命后苏格兰和英格兰的王位继承曾出现再度分化的可能。为此双方一再协商。

1702年安妮女王继位后十分希望与苏格兰紧密结合,为此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合作。最终在17颁布《1707年联合法案》废止了双方王国的议会,取而代之的是大不列颠议会。联合下的苏格兰和英格兰称之为不列颠王国。两国公民享有两国国籍,商贸自由交通。不过这次合并的争议性极大,所以最终实现的主要推力是凭借英格兰越来越强大的经济实力。

两分钟带你搞懂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的恩怨瓜葛!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四个政治实体组成,“联合王国”也是其唯一的官方称谓。

我们习惯称呼的“英国”实际上是“英格兰”的别称,但在联合王国内部,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地位相等,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然而以当初英格兰的人口、资源和军力优势,很难不让人觉得其他地区有被英格兰强行同化的嫌疑。

在联合王国诞生之前,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和苏格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和两个民族。统治这片地区的国王们为了自己的丰功伟绩不断向邻国发动战争,故而英格兰与苏格兰是几代的世仇。公元1296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几乎占领了整个苏格兰,但当地的抵抗运动却一天比一天激烈,最终在1314年之后苏格兰重新获得独立。电影《勇敢的心》描述的就是这段历史。

打仗的同时,欧洲的权贵们也没有忘记联姻,熟悉欧洲封建制度的同学们对“领地随主人走”都不会陌生。1603年强势的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驾崩,因为生前无嗣,与之关系最近的就是其侄孙,也就是时任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于是在佩戴苏格兰王冠的同时,詹姆士六世也被加冕为英格兰的国王,但此时的詹姆士只是头戴两顶王冠的同一个人而已,英格兰与苏格兰仍然是两个国家,不过这也拉开了两国合并的序幕。

1707年,联合法案通过,苏格兰国会解散,两国正式合并为单一的“大不列颠王国”,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苏格兰人都赞成这种结果,这也是苏格兰独立之火燃烧至今的原因。如今距离两国合并已经过去了三百多年,但苏格兰仍然不时发出“脱英”的声音,这令我们很奇怪,三百年的时间不足以同化苏格兰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吗?要知道相比之下的俄罗斯可是只用了五十年就把东普鲁士完全俄罗斯化的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军一路推进到柏林,中途顺势就占领了柯尼斯堡。战争结束之后,为补偿苏联的损失,柯尼斯堡并入苏联领土,改称“加里宁格勒”。然而这片土地上祖祖辈辈居住的都是德国人,甚至确切地说这里就是德国文化的源头。论差异,东普鲁士与俄罗斯的差异远远大于英格兰与苏格兰的差异,但俄国人只用了不到五十年的时间就彻底改变了这里的面貌。如今走在加里宁格勒满满都是浓厚的斯拉夫文化,俄国人怎么做到的呢?
答案很简单,地留下,人离开!苏联占领柯尼斯堡之后采取的手段与之前相比还算文明,当时留出一段时间让当地人自己抉择,要留下的从此就做俄罗斯人,要离开的可以返回德国。结果摄于苏联的管理方式和生活习惯,大批德国人携家带口向西逃离,留下的少部分人不仅无法掀起风浪,而且也在随后被迅速俄罗斯化。

这也就是为什么英国用三百年都无法办到的事情,俄国用半个世纪就办到的原因了,其实归根到底就三个字:不够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德国vs苏格兰直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德国vs苏格兰直播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