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红-19地空导弹亮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红-19地空导弹亮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日本新下水的“摩耶”号导弹驱逐舰战力如何?有何特点?
日海自DDG27型驱逐舰舷号179的摩耶号已经下水,此舰预计将于2020年3月服役,该舰最大亮点是搭载了协同作战能力(CEC)系统,战时能与美海军第7舰队联合作战,共享天基以及陆海空情报。
据网上公开能搜集到的资料,179摩耶号驱逐舰,标准排水量8200吨,满载排水量将超1.1万吨,是目前海自最大的宙斯盾驱逐舰。
舰名摩耶号,来自二战时期,旧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那艘重型巡洋舰,1944年10月23日早晨,在捷一号作战出击途中,在巴拉望水道被美军短吻鳄级潜艇鲦鱼号发射的4枚鱼雷击中,并在8分钟内沉没。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主力战舰,许多都是以旧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主力舰只重新命名,旧日本海军的舰名死灰复燃,既反映了日本对二战历史反省检讨的力度不够,同时也从侧面印证了日本想再度强大的复杂心理。
本级舰长170米,宽21米,航速30节,舰载武器为1门127毫米单管舰炮,2座4联装反舰导弹发射架,2座3联装轻型鱼雷发射管,2座密集阵近防炮系统,128单元MK41垂直发射系统。
179舰,具备比金刚和爱宕级宙斯盾驱逐舰更为强大的战斗力,首先,垂直发射单元达到了128个,超过金刚和爱宕级驱逐舰的96单元垂直发射系统。
其次,安装新型SPY-1D(V)相控阵雷达,专门用于在濒海地区探测巡航导弹和其它空中攻击目标,除了提高远海作战性能外,还能探测和跟踪掠海飞行的巡航导弹、战术弹道导弹等目标的能力。
179舰除了必要的防空手段以外,还具备反导作战能力,对日海自综合作战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
最后,据日本防务规划,未来将在27DDG驱逐舰上试验电磁轨道炮和近防型固态激光发射器,将有效提升该级舰的近防水平。
在可预期的将来,2艘摩耶级驱逐舰将与前面4艘金刚级以及2艘爱宕级宙斯盾驱逐舰一起,共同承担利用高性能雷达发现弹道导弹,并在距地面200-300公里的大气层外,实施拦截的战略防御任务。
同时,利用海军协同作战能力系统,加强与美国海军第7舰队的作战协作,充作美国海军的马前卒,由以前的搜攻潜为首要任务,转而以防空反导作战为主,应引起近邻相关国家的高度重视。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图片均下载网络。
日本海上自卫队27DDG型驱逐舰,其所属的平台还是爱宕级驱逐舰,在其基础上进行部分的升级,它的作用主要还是承担反导作战,并且挑起区域防空的大梁。摩耶号驱逐舰与正在建造的同型舰DDG-180(羽黑)将取代30岁高龄的“旗风”号和“岛风”号驱逐舰,同时这也意味着,日本海上护卫队四个主力的护卫队所属的区域防空将全部由宙斯盾舰担任。
摩耶号驱逐舰标准排水量8200吨,满载排水量1万吨,拥有96个垂直发射单元,可发射RIM-66,RIM-156A,RIM-161,RIM-174型导弹)4联装反舰导弹发射架2座,可发射90式反舰导弹,17式反舰导弹),2座68式3联装鱼雷发射管,一座62倍口径125毫米单装炮,2座20毫米近防炮系统,同时配备基线9宙斯盾防御系统,配合美国的侦查网络,防空能力可见一斑。
日本海军采购清单
可以说摩耶号导弹驱逐舰的建成使得日本距离构建导弹防御的愿望又进了一步。日本受其自身特殊情况的限制,国土狭小,人口密集,并且四周环海,因此日本的作战理念一直御敌于大洋。根据《平成29年要求的概要》日本认为,由于其周围国家导弹技术的快速发展,其自身受导弹的威胁将大大增加,因而,迫切希望构建自己的导弹防御系统。其实早在1993年12月,日美就已经签署了《日美联合战区导弹工作组》,到了2003年12月日本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BMD(导弹防御系统),当然作为二战的战败国,自身没有能力和胆量来发展自己的国防战略,卫星侦查需要美国来提供支持,然后通过陆基雷达,和配备宙斯盾作战系统的27DDG型驱逐舰,将来射的弹道导弹拦截在上升阶段。
日本反导系统构想
摩耶号导弹驱逐舰,动力是燃-电联合COGLAG,动力来源为美国通用公司研制的4台LM2500型燃气轮机,LM2500型轮机全球销售超过2000台,总运行时数达到了5千万小时,被称为最优秀,最可靠的燃气轮机,所以说燃气轮机的可靠性还是可以的。至于说全电推进可不可靠,这个不太好预测,不过这必然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只有拭目以待了。
日本“摩耶”号导弹驱逐舰性能十分先进,能在世界上排前几名。
摩耶级驱逐舰
日本摩耶级驱逐舰,代号:27DDG,是日本参照美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研发的最新型宙斯盾重型防空导弹驱逐舰。是日本海洋联合株式会社矶子工厂制造,标准排水量8200吨,满载排水量10500吨。长170米,宽21米,吃水6.2米,航速30节。
摩耶级驱逐舰装备有 96台MK41垂直发射系统,2台4联装反舰导弹发射器,1台MK-45 Mod 4型127mm舰炮,2台 MK-32 Mod 9鱼雷发射管。
摩耶级驱逐舰性能
“摩耶”级驱逐舰安装有专门用于在濒海地区探测巡航导弹和其它空中攻击目标的新型“宙斯盾”SPY-1D(V)相控阵雷达。拥有远海作战性能、探测和跟踪掠海飞行的巡航导弹、战术弹道导弹等目标的能力,能够在杂波和严重干扰条件下具有很高的数据率。另外还配备多任务信息处理器,拥有防空和反导综合防御能力。
另据日媒报道,该舰的垂直发射系统有可能达到128单元,超过中国055大驱的112单元,可以混装“标准”远程防空导弹、“标准”型海基拦截导弹、“海麻雀”改进型防空导弹、“阿斯洛克”反潜导弹等。
该级舰上还将部署日本最新型XASM-3型超音速反舰导弹,专门对付航母级别大型水面舰艇,最大巡航速度达到3倍音速,射程150~200公里,拥有组合式主动和被动雷达寻的头和GPS制导系统。
摩耶级驱逐舰的未来
“摩耶”级驱逐舰拥有较大的舰体和充足的电能,未来将试验电磁轨道炮和近防型固态激光发射器,技术成熟后作为电磁轨道炮和近防型固态激光发射器的作战平台,用以打击反舰导弹、对陆攻击巡航导弹或其他高精度打击武器,将增加该舰的近防水平。
摩耶级驱逐舰舰体是日本自己制造的,动力系统、雷达、作战系统、武器导弹等主要部件是美国制造的,在美军充足武器弹药支持下,反导、反潜能在世界上排前几名。
综上所述,摩耶级驱逐舰在美军充足武器弹药支持下,反导、反潜能在世界上排前几名。
日本其实没有啥自主创新的东西,离开了美国,貌似强大的海上自卫队什么都不是。日本从80年代末至今建造了三代宙斯盾导弹驱逐舰,技术基础都源于美国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其中金刚级和爱宕级分别对应阿利伯克I型和阿利伯克IIA型,最新下水的27DDG“摩耶”号算是阿利伯克IIA型的技术改进版。根据日本NHK报道,日本的海上自卫队最新研制的护卫舰27DDG近期已经完成舾装工程,预计在一年之后的2020年3月份正式交付海上自卫队使用,这艘被日本国内寄予厚望的新型驱逐舰,一度被吹到能够吊打我国的055型大型驱逐舰,这是真的吗?
日本的27DDG驱逐舰
27DDG方案护卫舰并非随意提出,27DDG方案最早在2015年6月份由日本防卫省正式提出,当时被称作为8200吨型导弹护卫舰方案(27DDG的设计基准排水量是8200吨),而27DDG却是用日本的爱宕级导弹护卫舰的舰体为基础做出的改进所得的产物,而爱宕级则是用美国的伯克级IIA型做为原型改造的,日本的船翻来倒去都脱不了美国的体系,没有自主设计研发作为基础,就已经注定和我军的055等舰有了差距。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27DDG采用了最新的具备联合作战系统CEC以及AN/SPQ-98雷达,这种多波段雷达可以对空中目标实现精准的追踪,27DDG也是日本方面首种使用COGLAG动力装置的舰船,而在武器方面,27DDG配备MK41垂直导弹发射舱和先进的127mm舰炮,Mk 41垂直发射系统可以容纳RIM-66 导弹、RIM-162导弹(ESSM),以及RIM-161反弹道导弹。
27DDG所采用的静态激光近距离防御系统
这种比海上自卫队现役的“爱宕”还要重的新型舰艇,满载吨位接近11000吨,性能有着不小的提升,在获得来自空中预警机和其他坚挺的数据支持后,搭配CEC协同交战能力的27DDG可以在海面上实施联动的无缝作战,具有很高的亚音速导弹甚至超音速导弹的拦截能力。展望未来,二次升级后的27DDG具有更强的的动力供给能力,更适合于配备未来多元化的武器系统,当类似的高效发电能力于2015年出现后,日本海上自卫队甚至有考虑过电子轨道炮等激光武器的研发和采用。
27DDG的设计图
一架27DDG仅仅需要15亿美元左右,配备最高30节的时速,日本未来很有可能将会建造更多的27DDG,甚至凭借其制衡中国的055大驱。
然而且不论日方有无能力大规模建造27DDG,就说27DDG真的有能力抗衡055吗?事实上,相比于27DDG的最高11000吨左右的排水量,我军的055足可以有接近13000吨的排水量,多出的2000吨并不是累赘,而是整体性能的大幅提升。
我军的055型导弹驱逐舰。
相比于27DDG的96个MK 41垂发VLS,我军的055火力上明显来的更为给力,在配备112具850*850冷热共架大型通用垂直发射系统的垂发VLS明显更加强大,而055的海红旗-9、鹰击-18A超音速(或者亚音速)反舰巡航导弹和红旗-19导弹在射程还是在速度上都领先27DDG的RIM系列面对空导弹,可能除了俄罗斯的基洛夫我们055稍微逊色一点之外,和伯克级的升级款的升级款27DDG比一比还是有这个自信的,所以理性的分析:27DDG在我军的055面前,也只能是个“弟弟”。
摩耶号,是日本自二战以来首次破万吨级排水量的新型导驱,其战力和信息化程度还是不容小觑的。
其特点可以归纳如下:
1 ,为兼顾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延续性,“摩耶”级在设计上主要参考“阿利·伯克”Flight 2型,并采用了最新一代的“宙斯盾”系统。
2,“摩耶”级配用了新一代的AN/SPY-1D(V)相控阵雷达。与SPY-1系列之前的型号相比,AN/SPY-1D(V)不但对远海目标探测能力更强,而且突出加强了探测跟踪弹道导弹和掠海飞行的巡航导弹的能力,并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同时,“摩耶”级还将“宙斯盾”系统版本升级到“基线”9C,在信息处理能力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准。此外,该舰还在隐身化方面进行了优化,所以,“摩耶”级的作战能力还是比之前的“爱宕”级,“金刚”级有了显著的提升。
3,日韩中三国同类舰各有侧重,但“摩耶”级却暴露了日本保守的战略企图和设计路数。韩国的“世宗大王”级侧重于火力压制,中国的“055”型侧重于海编的指挥平台和航母编队的防空平台,而“摩耶”级虽然在综合技术和单舰作战能力上胜过“世宗大王”级,但却在航母防空平台上逊色于“055”型。“摩耶”级还承担反导任务,所以,特别强调单舰作战能力。事实上,由于依附性设计思路的缺陷,使得“摩耶”级有其名,无其实,在单舰作战能力上,防空平台上,旗舰指挥通信能力上都有折扣,综合实力上落后于我国的“055”型。
名枪导弹无人机,《红海行动》离现实有多远?
作为论坛军迷,个人可以很负责任地说,《红海行动》确实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2015年3月29日,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临沂舰奉命抵达也门亚丁港,撤离了驻也门的首批122名中国公民,以及2名被中国公司聘用的外籍专家。
为以防万一,临沂舰上的1门730毫米近防炮处于待战状态,炮口指向通往港口的通道,防止恐怖分子对舰艇的袭击。
但那次撤侨行动,随舰特战队员只是临时在舰艇泊位处,拉出了一定的警戒范围,并未如片中所演绎的蛟龙特战队员,深入交战区参与营救人质,抓获企图制造脏弹的恐怖分子。
影片惊心动魄、引人入胜的战斗情节,都是基于那次撤侨大背景下的艺术虚构,目的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同时也是宣扬军改的成就,展示海军现代化新型作战装备,展现人民海军的风采。
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海行动》离现实,尚有那么段距离。
但片中的无人机,本身就是国内军队拥有的;类似蛟龙突击队员手中的北约性能优良的轻兵器,国内军队也有;类似片中打直升机的轻型防空导弹,国内军队也都拥有,所以名枪导弹无人机,这些《红海行动》中出现的装备,离现实并不远。
北约军队所拥有的高性能狙击步枪、自动步枪、班用轻机枪、轻型防空导弹等,国内军队都拥有,而且性能并不比他们的差。
对于这个问答,倘若有不同意见,欢迎发表您的高论,让读者来评判一番,讨论问题,只要不是乱喷,还是挺有意思,个人这么认为。
2018年2月23日于杭州
美国的MALD空射诱饵有多厉害,中国有同类武器吗?
这个空射诱饵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因为它不能对米波雷达形成诱饵干扰。原因就是它的小尺寸无法调制米波信号。
对米波雷达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米波雷达的天线尺寸是很大的,同样的道理,如果干扰剂要调制出米波干扰信号,他自身必须也有尺+很大的天线组,很显然美国的这个空收诱饵没有这么大的天眼尺寸,也无法调制出米波干扰信号。
因此在战争中防守一方可以将米波雷达,特别是波长在10米至20米的米波雷达与防空导弹在联网工作。这种诱饵虽然可以调制出厘米波干扰信号,但是如果米波雷达没有发现目标就可以判定这是诱饵。
空射诱饵导弹一般用于在未来战争中作为首次突击压制武器,力图以这种诱饵导弹摧毁敌方防空雷达网。这款导弹用途特殊,专心模拟各种飞行器,让战机拥有分身术,让战机雷达信号灌满敌方的雷达显示屏,阻塞对方的防空火力通道,是一种比隐身战机还可怕的武器。
ADM-160空射诱饵导弹,也称为MALD小型空射诱饵,大概是全球最为著名的一款空射诱饵了,目前该款空射诱饵的演变型号之多、量产数量之多、发展速度快无人能及,已经成为美军战机最重要的机载弹药之一。
作为一款可以诱导、干扰、压制对方地空导弹乃至整套地空防空系统的小型诱饵/导弹/无人机,MALD小型空射诱饵已经成为美军战机执行空地打击任务时必不可少的机载武器,其在面对对方防空系统时能够发挥的作用或许远超很多人的想象。
早在海湾战争时期,美军就开始动用空射诱饵参加大规模空袭作战。美海军的舰载机群发射了大量ADM-141A/B空射诱饵,欺骗了伊拉克大量地空导弹偏离真正目标。不仅如此,因为暴露了阵地,伊拉克这些防空系统还迅速遭到随之而来真正机群发射的反辐射导弹围攻,在这场较量中,伊拉克的防空系统完全处于下风,被空射诱饵死死压制。正是因为美海军的ADM-141A/B空射诱饵在实战中大显神威,美空军随后便计划要研发自己的空射诱饵,MALD空射诱饵便从此诞生。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那时候美空军并没有空射诱饵的使用经验,更没有实战教训,但是却对MALD空射诱饵提出很高的性能要求,至少要比美海军的ADM-141A/B空射诱饵先进不少,这就导致MALD空射诱饵的研发难度、耗时大大增加。直到1999年,MALD空射诱饵的第一个成员——ADM-160A空射诱饵才完成首次试飞。射程可达460千米的ADM-160A可模拟美空军所有的有人战斗机、轰炸机、攻击机,多方面性能指标都颇为出色,量产服役似乎已是志在必得。
但随后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外界的想象,美空军通过观察科索沃战争中空射诱饵的作战效果,对空射诱饵提出一些新的性能要求,而ADM-160A却并不具备这种升级改进潜力,最终美空军果断取消了ADM-160A的服役计划。
取消ADM-160A后,美空军另起茅庐,上马了ADM-160B空射诱饵项目。作为ADM-160A的后续项目,ADM-160B的确在很多性能指标上现实大跨步发展:通过换装TJ-150发动机,速度更快,射程也比前辈多出一倍有余,价格也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便于大量列装。作为一款新时代的空射诱饵,ADM-160B可以在多种主流防空雷达频段上模拟各种飞行器,甚至包括多种巡航导弹,对雷达的欺骗范围更强。从2009年开始,美空军正式列装ADM-160B,迄今为止装备数量已超过600枚。
在ADM-160B刚刚开始装备之际,美国就迫不及待研发它的一系列改进型号。ADM-160C(MALD-J)主要是在ADM-160B基础上增加电子干扰系统,拥有了主动干扰能力,此外它还可以编队飞行、回传战场信息、针对目标搭载模块化载荷……作战效果更上一层楼。所以它的装备数量也更多一些,装备数量接近2500枚。
据美军测试,在理想状态下,以多波次发射的数十枚ADM-160空射诱饵导弹,能够让敌方的防空预警雷达陷入两难境地,如果冒险开机,会立即遭致空地反辐射导弹的打击,如果为了不暴露雷达信号而缩短开机时间,就会导致防空网形同虚设。如果索性将空射诱饵当战机来拦截,所发射的远程地空导弹可能会比空射诱饵弹还要贵,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如今美空军已经成为全球最为热衷研发装备、最大规模装备有空射诱饵的军队,而且MALD空射诱饵的新成员还在不断出现。不难想象,未来在执行空袭任务时,美空军战机会在第一时间发射大量MALD系列空射诱饵,这批空射诱饵将模拟空袭机群,吸引对方防空系统的大量火力。隐藏在MALD系列空射诱饵背后真正的机队将发射大量对地、反辐射导弹将防空系统一一摧毁,这些长期游荡在战区上空的空射诱饵,对于任何防空系统来说,都是非常头疼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红-19地空导弹亮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红-19地空导弹亮相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