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公司裁员,会优先裁掉哪些员工?
1、法律分析:在裁员过程中,以下员工通常不会被解雇: 从事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工作的员工,在他们未完成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被诊断为疑似职业病期间。 在公司患职业病或因工受伤,且已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员工。 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正在接受规定医疗期的员工。
2、容易被替代的员工 在企业中,如果一位员工的工作职责可以轻易地由其他人取代,且替代成本低廉,那么在裁员时,这类员工往往会被优先考虑。因为他们的离职对公司的运营影响较小,且企业可以随时从人才市场中招聘到类似的人才来填补空缺。裁员成本较低的员工 在决定裁员时,成本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3、裁员通常会优先考虑裁撤那些对公司当前和未来发展贡献较小、工作表现不佳、技能不匹配或者薪资较高的员工。首先,裁员时,公司往往会评估每个员工的业绩和工作表现。那些表现不佳,无法达到预期工作目标的员工可能会首当其冲。
4、在单位进行裁员时,通常会优先考虑留用那些与单位签订了较长期限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以及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此外,家庭中没有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赡养的老人或未成年人的员工也往往会被优先留用。 公司的裁员通常会优先考虑那些资历较浅、业绩水平较低、或者贡献价值不高的员工。
5、非核心技术或岗位人员 在公司中,那些位于关键管理层并能参与决策的员工,以及核心技术团队,通常不会面临裁员的风险。例如,研发部门和掌握关键客户资源的销售部门的人员相对安全。然而,如果这些核心团队也被裁减,那可能意味着公司正面临严重的经营危机。
6、不赚钱的部门甚至亏损的部门先裁员:项目直接砍掉,人分流到其它部门去或者离职。刚入职不久或转正不久的 有一个原则就是,新人入职1年内的,无论能力的好坏,都是被裁的对象,1来这些员工支付的补偿金比较少,2呢一般招进来只是做支撑角色的位置,能力一般都不是特别强,所以很快就能谈得妥了。
美的裁员门的裁员原因分析
美的成为裁员力度最大的一家。据相关信息透露裁员门,美的集团正在进行大规模裁员,目前是第二轮,6月18日之后还会有第三轮。各部门裁员情况不一,整体裁员可能在30%左右。美的集团CFO兼首席财务官钟政表示,母婴、宠物家电、部分SKU等优化后的业务对美的整体收入没有影响,反而有利于利润的提升。
事实上,收购库卡是美的回归扩张路上的一个关键事件——人员的明显增加、人均薪酬的大幅提高、业绩的不理想,都可以看作是裁员背后的一个“隐形推手”。 2015年,美的集团人员结构调整基本完成,但又碰上家电市场下行周期,因此首次在年报中提出“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战略,并将工业机器人业务作为第二条增长曲线。
对代理商的架空操作主要用裁员门了三种手法:一是给每个区域或者每个代理商都配备了一名业务经理或者主管进行监控和市场操作裁员门;二是公司制定价格和政策,代理商只负责执行;三是促销活动和差异化政策由厂家最终确定。代理商相当于只是一个物流平台,手上的自主权并不大。
企业机构臃肿,办事效率差。人浮于事。工厂与分部改变成供应商关系(以前是总部在分部占有绝对优势的股份)白电行业11年效益到达瓶颈,加上政府政策调控,总部预计12年行业会呈现负增长。减员增效是快速逆转的方法之一。如减员后12年仍在职员工薪水待遇福利将有所提升。
现在总部不管分部了,分部留的人基本都是和分部领导有关系的。并且被裁的员工很多绩效奖、提成目前都拿不到,说是半年后才发,过半年裁员门他们不认账谁来和他们理论啊,真的一点保障都没有啊。江西赣南美的就是水很深的,现在还在动荡中。
美的盲目扩张,就像吹涨了的气球,达到一定的限度不放点气就会爆的。美的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在媒体上大量投放广告,扩大营销队伍,花了很多钱,透支很多,得不偿失,不把损失转嫁到员工身上,难道要让企业自己承担吗。
毕马威裁员1400人,曾被爆多个负面新闻,四大还值得加入吗?
1、四大还值得加入吗? 毕马威裁员1400人!据《商业内幕》报道,毕马威(KPMG)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和经济下滑,裁减了35,000名美国雇员中的1400名员工,其中 包括194名税收,189名审计人员和396名顾问员工,以及业务流程组中的621人,这些人约占毕马威员工总数的4%。
关于裁员门和裁员赔偿金需要交个税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