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梁王组合晋级16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梁王组合晋级16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掌权,刘邦的儿子都什么结果?
刘邦一生共有八个儿子,在吕后掌权后,确实经历了一段朝不保夕的岁月,不少人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吕后的迫害,但也有懂得明哲保身的,得以在乱局中侥幸生存,其中刘恒就是个中高手,他在之后成为了汉朝的第三位皇帝。
长子刘肥
他是刘邦的第一个儿子,但是不是吕后所生。后来受封齐王,而且他在刘氏诸侯中封地最大。公元前193年,此时刘邦已经离世,他因为在宴会上位子坐在了汉惠帝的前面,惹怒了吕后,因此吕后想要用毒酒害了他的性命,没想到让他最后侥幸逃脱。
此后刘肥十分恐惧,他的谋士劝说他送给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一个郡,以后此地税收全部交给鲁元公主,并且尊称鲁元公主为齐国的王太后,以此讨得了吕后的欢心,因此他才得以保全,直到公元前189年去世。
二子汉惠帝刘盈
他是吕后所生,但是刘邦死后,朝政大权一直掌握在吕后手中,活的如同提线木偶。他又见识了自己母亲对付戚夫人母子的手段,心中越发感到寒冷,后来心灰意冷,不愿与自己母亲争夺权力,每日沉迷于酒色之中,最终彻底搞垮了身体,于公元前188年离世。
三子刘如意
刘如意生母是戚夫人,刘邦生前对此动过立他为太子的念头,最后未能如其所愿。
他曾被封为赵王,可在刘邦死后,吕后因为戚夫人的缘故,也对他十分嫉恨,因此下诏让他进京,吕后曾经多次找机会想要除去他,都被汉惠帝阻止,后来在公元前194年,吕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用毒酒毒死了刘如意。
四子汉文帝刘恒
刘恒曾被封为代王,因为见识了吕后在位时对付异己的手段,他在封地一直都十分小心谨慎,不去触及吕后的底线。而且他爱惜百姓,不大肆征用百姓,代地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公元前180年,把持朝政的吕后离世,吕氏族人被大臣联合剿灭,朝臣们迎接刘恒为下一任帝王,他也不负众望,在位期间广施仁政,百姓安居乐业。
五子刘恢
此人受封梁王,后来被改封赵王,而且他娶了吕氏族人为王后,可惜他的王后仰仗自己母族势力,过于跋扈,因此不讨刘恢的喜欢,只有又因为妒忌毒害了刘恢的爱姬,心爱的女人被害,他却毫无办法,自己反而处处被监视,导致刘恢越发觉得艰难,因此在半年后,即公元前181年,他了断了自己的生命。
六子刘友
他在刘如意死后被封为赵王(他死后,刘恢才改封为赵王),娶的也是吕氏族人,但这位吕氏女也自视甚高,因为自己的丈夫不宠爱她,就向朝廷告发说他丈夫谋反,结果刘友被软禁在京城,还不允许给他送去食物,公元前181年,他被饿死在京城。
七子刘长
此人力气很大,号称可以举起大鼎,几乎可以比肩项羽,但他生性暴躁,而且不服管教,在自己的封地不服从中央号令,而且还勾结外族图谋叛乱,最终事情败露,被削去王爵,发配蜀中,不过此人也颇为硬气,公元前174年,他在发配途中绝食而死。
八子刘建
他因为年龄最小,因此被刘邦多加照顾,后来被封为燕王,公元前181年,他染病身亡,之后吕后派人除去了他的儿子,燕国也就被降为中央的一个郡县。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长达15年,庶长子齐王刘肥在吕后的压迫下,忧虑死去
二儿子刘盈即汉惠帝,但由于母亲吕后掌权,毒杀戚夫人,导致精神奔溃,抑郁而终
三子刘如意,被吕后毒杀
四子刘恒封受代王,吕后死后登记即汉文帝
五子刘恢,封受梁王,又被吕后封为赵王,因吕后压迫,自杀身亡
六子刘友,受封淮阳王,被吕后软禁,最终饿死
七子刘长,汉文帝期间因为骄横跋扈,被汉文帝废除王位,最后绝食身亡
八子刘建,受封燕王,被吕后毒害
大家好,谢谢邀请;吕后掌权以后,刘邦的儿子除了刘恒以外基本上下场都不好。
长子刘肥差点被毒死,要不是被刘盈破坏了早就被害死了,还尊亲妹妹为母。
刘盈是因为看到了吕后杀戚夫人和刘如意的惨状下的精神都不正常了,还娶了亲外甥女,最后搞得精神崩溃,抑郁而亡。
赵王刘如意被毒死。 刘恒很幸运,也很低调,在吕后死后登上帝位。第五子刘恢自杀,第六子刘友被吕后饿死。第七子刘长要造反,被文帝囚禁,自己绝食而死。第八子死因不明,但是他儿子是吕后所杀。
关注我了解更多历史知识
吕雉的儿子刘盈继位,众所周知,吕雉心狠手辣,那她是如何对待刘邦其他的儿子呢?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由于刘邦在世的时候独宠戚夫人,并且还有废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的念头,因此一直被吕雉记恨。刘邦直到自己去世后,吕后不会放过刘如意,于是就专门命周昌为赵国相,保护刘如意。果然在刘邦去世后,吕雉几次找借口召赵王进宫,都被周昌给挡了回去,之后,吕雉就用了调虎离山之计,她先召了周昌入宫,然后再把刘如意也召了回来。
刘盈心善,他知道弟弟此次前来,怕是没有好下场,于是为了保护他,就和他同吃同睡,因此吕后一直都没有找到机会下手。后来有一次,刘盈要上朝了,但是刘如意还没有睡醒,于是就没有叫醒他,上朝去了。吕雉就趁此机会,立刻毒死了刘如意。齐王刘肥,是刘邦最大的庶子,在刘邦去世后,吕雉见刘肥和刘盈宴饮都是兄弟的礼节,因此起了杀心。好在刘肥聪明,把城阳郡献给了吕雉的女儿城阳公主,并表示愿尊公主为齐王太后,吕雉才放了他一马,最终在惠帝六年去世。
代王刘恒(汉文帝),是薄姬的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为人低调,封地又远在偏僻的代国,因此没有引起吕雉的注意。淮南王刘长,是赵姬的儿子,因为他从小就丧母,是吕雉抚养长大,所以并未受到迫害。直到汉文帝时期,因为谋反而被杀。赵王刘友,原为淮阳王,后改封为赵王,曾娶了吕家女为妻,却因善妒而向吕后诬告其谋反,刘友被幽禁,活生生的被饿死。
刘恢,原是梁王,后改封为赵王,娶了吕产的女儿为妻,因刘恢专宠妃子,于是吕产的女儿一气之下就毒杀了宠妃,刘恢最后殉情而死。燕王刘健,封王十五年的时候就去世了,他原本有子嗣,但是却被吕后给毒杀。刘邦虽然子嗣众多,但善终的却没几个。
刘邦儿子很多,刘盈是吕后亲生,其余除刘肥,刘恒,刘长升,都被吕后害死。其中刘如意下场较惨,刘盈登基后,吕后恨戚姬,欲除去戚姬和戚姬所生刘如意,刘邦生前已料到吕后不会放过戚姬母子,因刘邦宠爱戚姬,曾想废太子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经张良等帮助吕后,请来商山四皓,才使刘邦打消了废刘盈太子,封了刘如意为赵王,派周昌随刘如意去封地保护。
吕后怀恨戚姬,但有周昌在不好下手,最后还是找机会把刘如意骗来了京城,但刘盈是个很仁慈的人,知道他老妈不怀好意,要害刘如意,便先吕后一步到城外接到了刘如意,接回宫中后,他与刘如意同吃同睡,一刻不让刘如意离开左右,尽心的保护这个兄弟,吕后一看没有机会,只得慢慢等机会,终于还是让她等到了机会,一天刘盈想去打猎,便叫醒刘如意一同去,可刘如意这孩子贪睡不肯起床,刘盈想一天功夫应该不会出事,便一人去了,他刚一走吕后就得到消息,强行给刘如意灌下了毒酒,戚姬后来也被砍下手脚,挖去眼睛扔在厕所里,死得很惨,还叫刘盈去欣赏,这件事对刘盈打击很大,看见自己的母亲如此狠毒,自己身为皇帝却保护不了自己的兄弟,从此便心灰意冷。
刘恒算是结局很好的一个,他母子行事低调,封为代王,吕后没有杀他,后来陈平,周脖等铲除了吕氐一族,接刘恒回朝当了皇帝,就是有名的汉文帝。
1855年各路捻军推举谁为盟主?
1855年秋天,各路捻军大会于安徽蒙城雉河集,推举张宗禹为“盟主”。
捻军是一个活跃在长江以北皖、苏、鲁、豫四省部分地区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与太平天国同时期。捻军起义从1853年至1868年,长达十五年,其历史分为两个阶段。自1853年春至1863年3月为前期捻军,此后为后期捻军。
捻军兴起后,首领为沃王张洛行(张乐行)、孙葵心等。至捻军时代首领为梁王张宗禹、幼沃王张禹爵、勇王龚得树、遵王赖文光、鲁王任柱、卫王李蕴泰等人,与太平军互有联络,行踪飘忽不定,难以捉摸。捻军骑兵纵横驰骋于皖、豫、鲁、苏、鄂、陕、晋、直(冀)八省十余年,极盛时期总兵力达二十万众。1865年,清朝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中伏被全歼之后,清朝倾全力对付捻军,动用团练湘军、淮军及数省兵力,利用地形,“画河圈地”,后分为东、西二捻,西捻为左宗棠所平定,东捻乃李鸿章所灭。
1855年秋天,各路捻军大会于安徽蒙城雉河集,推举张宗禹为“盟主”。
早在清朝嘉庆年间,中国北方就有捻子活动。一八五二年,安徽淮北地区的涡阳、蒙城、亳县一带遭到大旱,入捻的农民逐渐增多。19世纪初,安徽北部及河南、山东、江苏等省部分地区的农民秘密组织“捻党”,以反抗封建压迫、寻求生活出路。由捻党转化而来的农民起义军的反清战争。在皖、豫、鲁、苏、鄂交界地区,形成十余支相对独立的队伍,并逐步由分散、零星的斗争趋向联合。
张宗禹。
张宗禹,男,亳州雉河集(今安徽省涡阳)人,清末捻军著名将领、西捻军统帅。初随叔父、大汉盟主张乐行参加捻军起义。后转战苏豫陕鄂皖,受太平天国梁王之封。1855年秋天,各路捻军大会于安徽蒙城雉河集,推举张宗禹为“盟主”。
1864年,与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整编捻军,以骑兵为主、步兵配合,流动作战。1865年,歼灭蒙古科尔沁王僧格林沁部,并粉碎湘军曾国藩的封锁。1866年,从河南率西捻军入陕,联合回民军。1867年元月,于西安灞桥大败清军,同年12月为援助遵王赖文光所率东捻军从陕北南下,经山西至直隶,逼天津,南下山东,被清军包围。下落不明。
1855年秋天,各路捻军大会于安徽蒙城雉河集,推举张乐行为“盟主”。
张乐行,捻军盟主,常年带兵征战在北方,1856年太平天国事变后,张乐行主动联系李秀成,成为太平军的一部分,曾和陈玉成、李秀成一同重创清军。咸丰十年被太平军加封为沃王。1862年,张乐行率军在雉河集抵抗清军时被叛徒出卖,后被清朝凌迟处死。
1855年七、八月间,建都尹沟时光、设陪都雉河集,张乐行自领黄旗,兼黄旗总目;苏天福、龚得树、韩老万、侯士伟分别担任黑、白、蓝、红各旗的总目。总旗之下有“大旗”,是组成捻军的基本单位。大旗设大旗头,称“趟主”、大旗之下还有“小旗”,是最基层的组织。这种五旗军制的组织形式,把处于分散状态的捻军初步统一起来。从此,这支力量成为北方反清武装的主力。
捻军起义
张乐行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涡阳)召集各路捻军首领会盟、会议推举张乐行为盟主,称“大汉明王”,宣布信条,制定《行军条例》,分设黄、白、红、黑、蓝五色旗,五色总旗各设总旗头。
张乐行自领黄旗,兼黄旗总目
苏天福领黑旗,黑旗总目
龚得树领白旗,白旗总目
韩奇峰(老万)领蓝旗,蓝旗总目
侯士伟领红旗,红旗总目
起义口号:救我残黎,除奸诛暴,以减公愤。
刘邦爷爷的爸爸?
曾祖父:刘清,战国末期魏国大夫,出生并活动于魏都大梁,之后其子刘仁迁丰邑中阳里,现丰县汉皇祖陵保存刘清之墓。
祖父:刘仁,始迁丰邑,故号丰公。
父亲:刘煓,字执嘉,即刘太公,刘邦登基后尊为太上皇,崩于公元前197年。
生母:温氏,一说王含始,被追谥为昭灵夫人(昭灵后)。
庶母:李氏,太上皇庶妻,封太上皇后,逝于公元前197年;生楚元王刘交。
兄弟姐妹
刘伯,刘邦大哥,汉五年正月,追尊为武哀侯,高后时,追尊为武哀王。长嫂封阴安侯。
刘仲,名喜,刘邦二哥,被刘邦封为代王,统辖今河北、山西一带,后因抵抗匈奴战败被革为合阳侯,死后 追谥为代顷王。二嫂为顷王后。
刘交,刘邦弟弟,排行第四,被刘邦封为楚王,死后谥元王。
从父兄:荆王刘贾。
从祖弟:燕王刘泽。(应该是远房兄弟,现已无稽可考)
姊:宣夫人 昭哀后。
后妃
曹夫人 、吕皇后、戚夫人、薄姬、赵姬、管夫人、赵子儿、石美人(石奋之姊)
子女
共生八子:刘肥、刘盈、刘如意、刘恒、刘恢、刘友、刘长、刘建。
女儿:刘乐 鲁元公主,下嫁张耳之子张敖,母吕后。刘邦女儿有史可查者只此一人。
原配吕雉,公元前187年临朝,称制八年,公元前180年而崩,寿62岁,葬于咸阳东陵。生一子一女:刘盈,即是汉孝惠帝;女即鲁元公主。
妣曹氏,生一子:刘肥(高祖六年立为齐王,卒谥齐悼惠王)。
妣戚氏,生一子:如意(汉高祖七年封代王,九年徙为赵王,十五岁被吕氏毒死,谥赵隐王)。
妣薄氏,公元前155年四月崩,葬于霸陵,生一子:刘恒(初封代王,后即帝位为孝文帝)。
妣赵氏,生一子:刘长(公元前196年封淮南王,文帝六年谋反,废徙蜀死,谥淮南厉王)。
诸姬所生之子:刘友(初封淮阳王,后改封赵王,被吕后幽禁而死,卒谥赵幽王)、刘恢(公元前196年高祖诛梁王彭越后立为梁王,16年后,因赵幽王刘友幽死,便被改封为赵王,被迫娶吕产的女儿,而刘恢的宠妃被迫自杀,因此闷闷不乐,公元前181年六月,刘恢殉情自杀。死后废其嗣,文帝时追谥为“赵恭王”。)、刘建(公元前196年,燕王卢绾逃放匈奴,次年被立刘建为燕王,立十五年死,谥曰灵。刘建本有子,吕后使人杀之,绝嗣后,除其国)。
汉高祖的儿子?
汉高祖就是刘邦,他有好几个儿子。
大儿子刘肥,是刘三当小混混的时候跟同村寡妇生的,后来被封为齐王。吕雉生的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惠帝,继位时间不长就驾崩了。因此还引发了诸吕之乱。刘邦真正喜欢的是戚夫人,她生了一个儿子刘如意,被吕后杀掉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梁王组合晋级16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梁王组合晋级16强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