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压气体泄漏致10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高压气体泄漏致10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纵观世界载人航天史,都发生过哪些沉重的灾难?
人类探索太空历史并非一帆风顺,也付了很大的代价,以下列举一部分事件(按时间排列)
1967年 阿波罗1号
1967年1月27日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一次例行测试中,34号发射台的土星IB号运载火箭顶部的阿波罗指令舱,突然发生大火,使三名宇航员(指令长维吉尔·格里森、高级驾驶员爱德华·怀特及驾驶员罗杰·查菲)在17秒中丧生
1967年4月联盟1号飞船
前苏联宇航员科马罗夫1967年4月23日,乘联盟1号飞船升空飞行,24日因飞船在再入过程中降落伞失灵飞船坠毁而身亡,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执行空间飞行任务时献身的宇航员。
事故调查原因显示降落伞出伞受阻是伞舱内外的压差所致。试图弹出的伞体引起的摩擦阻力使伞挤在了伞舱内无法拉出。
1971年7月联盟11号载人宇宙飞船
联盟11号载人宇宙飞船,原本是帮助苏联开拓空间站技术。3名前苏联宇航员在于太空实验室中工作了创纪录的24天后,他们按照计划,在6月30日凌晨1点35分,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返回舱准备回到地面。返回舱的降落流程还算完满,看起来似乎一切都和原计划差不多。可是,当工作人员打开舱门的时候,发现3名宇航员全部身亡。
调查结果显示这是由于2个计划该先后引爆的螺栓同时爆炸,结果震坏了换气阀门,导致返回舱空气迅速泄露。此时,返回舱还在距离地面168公里的高空,基本属于在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返回舱内部压力迅速降低。在这种几乎真空的环境下人体就会无法承受这种的压力。同时由于返回舱设计不合理,内部空间极小,而宇航服又太过笨重,所以3人都没有穿宇航服,酿成了这次悲剧。
1980年3月18日东方号运载火箭
前苏联东方号运载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进行燃料加注时发生爆炸,45名技术人员当场被炸死,另有5人在送往医院后死亡。这是苏联历史上最严重的航天事故之一。这次事故直到9年后的1989年才有报道。
1986年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
1986年1月28日,美国成千上万名儿童正通过学校的有线电视新闻网,观看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第10次发射的直播,因为宇航员Christa McAuliffe将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教师。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因其右侧固体火箭助推器(SRB)的O型环密封圈失效,毗邻的外部燃料舱在泄漏出的火焰的高温烧灼下结构失效,使高速飞行中的航天飞机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于发射后的第73秒解体并在空中发生剧烈爆炸,导致7名宇航员死亡,这就是著名的挑战者号灾难。
1986年泰坦运载火箭爆炸
同样是多灾多难的1986年,1986年4月18日,美国空军的一枚大力神火箭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发射仅仅8秒钟后爆炸。爆炸摧毁了基地的发射台和所携带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KH-11型秘密电子通讯卫星,有58人受伤。爆炸时升起一个巨大的桔红色火球,一团带有毒气的浓烟弥漫天空,火箭碎片散落到基地各处,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昂贵的发射灾难之一。
1996年 阿丽亚娜5号
1996年6月4日,首次试射的“阿丽亚娜”5运载火箭6月4日在南美洲东北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40秒钟之后发生了爆炸。这次鉴定发射叫做“阿丽亚娜”由欧洲航天局和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共同主持。这架造价70亿美元的火箭项目是10年研发后的首次发射。损毁的火箭和货仓就价值5亿美元。事故调查委员会两个周后给出了爆炸的起因,声称是惯性参考系统的一个软件错误引发的,使火箭大约以每秒30度的速率改变俯仰和偏航姿态。结果火箭在气动载荷作用下迅速断裂,从而触发了自毁系统。
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
2003年2月1日,就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即将完成它的第28次任务前不久,当它试图再次返回地球大气时,在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上空发生解体,导致7名机组成员全部遇难。最终调查结果是超高温空气从机体表面缝隙入侵隔热瓦下部四处乱窜,最终造成航天飞机在返航途中解体坠毁,七名宇航员丧生
在事故发生后,太空飞行任务被推迟了超过两年时间,国际空间站的建设也被延迟,而且29个月的时间里完全依靠俄罗斯航天局为空间站提供供给。而且“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爆炸使航天飞机的用途受到压缩。
2016年9月1日 猎鹰9号
2016年9约2号猎鹰9号在卡纳维拉尔角基地常规的发射前测试中发生了爆炸,事故摧毁了价值2亿美金的以色列通讯卫星,并损坏了SpaceX公司的主要发射平台
SpaceX发现在火箭发射器的上面级氧气箱中的氦低温系统出现了“重大的故障”。
人类探索之路从不会平坦,但也永远阻挡不了人类前进的勇气。
- 1967年,前苏联“联盟1号”坠地事故。在飞船进入轨道后,出现故障,飞船推进器燃料燃烧了起来,航天员科马洛夫丧失了生命。
- 1967年,美国“阿波罗4A”飞船模拟飞行实验时,不料到了最后的倒计时,飞船仓起火,3名航天员被不幸烧死。
- 1971年,“联盟11号”飞船空气泄露事故。3名航天员因为飞船制服设计不合理的原因,导致缺氧死亡。
- 1986年,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船爆炸💥,七名航天员全部遇难,还包括一名女教师。这是迄今为止最惨的一次航天事故。
- 2003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在返航的途中爆炸解体,7名航天员遇难,这是载人航天史上的又一大悲剧。
(图片来源于网站)
1.美国东部时间1986年1月28日上午,全美的学生们正满怀期待地观看着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的CNN视频直播,因为机组成员之一的克丽斯塔·麦考利夫将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名老师。然而,谁也没想到,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刚升空73秒就发生了解体,机上7名机组人员全部丧命
2.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在得克萨斯与路易斯安纳上空再入大气层,眼看就要完成其第28次任务之际,事故发生了。本次事故同样造成了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哥伦比亚号爆炸后的残骸从达拉斯的郊外一直飘散到泰勒,甚至有一部分残骸落入了路易斯安纳。同挑战者号事故一样,航天飞机此后停飞两年
3.1986年对于美国宇航局来说注定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遇难几个月后,美国历史上最昂贵的一次航天灾难也随即发生。1986年4月18日,NASA正计划用泰坦34D-9KH9-20火箭将价值数十亿美金的摄影侦察卫星送进太空,发射后仅八秒的一场爆炸将一切化为乌有。NASA用数十亿美金,给全人类放了一场凄美的烟花!
1.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灾难(2003年)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在得克萨斯与路易斯安纳上空再入大气层,眼看就要完成其第28次任务之际,事故发生了。本次事故同样造成了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哥伦比亚号爆炸后的残骸从达拉斯的郊外一直飘散到泰勒,甚至有一部分残骸落入了路易斯安纳。同挑战者号事故一样,航天飞机此后停飞两年。
2.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灾难(1986年)
美国东部时间1986年1月28日上午,全美的学生们正满怀期待地观看着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的CNN视频直播,因为机组成员之一的克丽斯塔·麦考利夫将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名老师。然而,谁也没想到,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刚升空73秒就发生了解体,机上7名机组人员全部丧命。
3.一九六七年一月二十七日,美国的“阿波罗”飞船在肯尼迪发射中心进行模拟发射试验。由于火箭不装推进剂,人们认为没有多少危险,甚至没有安排消防人员。不料,试验中,飞船座舱内突然间燃起大火,格里森、怀特和查菲三名宇航员来不及打开舱门,全部葬身火海。事故原因是充满纯氧的座舱内出现了电火花。
4.同年四月二十二日,苏联“联盟”1号飞船在轨道上运行完毕返回地面。到达低空时,吊绳缠绕在一起,降落伞无法打开,致使飞船以每秒二百五十米的高速冲向地面。宇航员科马罗夫被活活摔死。这次事故导致“联盟”号飞行停顿了一年半之久。
5.一九七一年六月二十九日,苏联“联盟-11”号飞船在同“礼炮-1号”航天站对接联合飞行以后,离开航天站返回地面。但是却因分离时有某个分离插头漏气,座舱内空气迅速外泄,气压急剧下降,三名宇航员杜勃洛沃尔斯基、沃尔科夫和帕特沙耶夫,因爆炸性减压顿时身亡。
挑战者号,哥伦比亚号,两驾航天飞机的相继失事,沉重打击了美国的太空步伐,个人感觉它们的事故影响了整个人类。愈挫愈勇,我们必将勇往直前,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2018年张家口氯乙烯爆燃,比俄亥俄州氯乙烯泄漏还严重吗?
居然有白痴拿张家口那次泄露来围中救美,气态和液态的情况故意不说,说什么张家口那次比俄州这次严重。氯乙烯的气体密度是2.77公斤每立方米,液体密度是903公斤每立方米。
2046立方米氯乙烯气体换算成质量,是5.6吨。
10万加仑氯乙烯液体换算成质量,是378吨。
张家口泄露事故连俄亥俄州事故的零头都没有。
抛开剂量谈危害,都是流氓行为。
美国这次泄漏的量是张家口那次的几十倍。对环境的危害也是几何倍数增加。
而且张家口那次是事发第一时间公开,第一时间处理问题。事后追究责任人。
美国这次是想办法隐瞒,第一时间用气球转移注意力。硬生生把新闻拖延了10天。现在美国还派出水军,开始用张家口事件转移俄亥俄州化学品泄漏事件的注意力。
看我刚发的文章吧,张家口的泄漏量低但引起爆燃死了不少人。美国泄漏量大但可控燃烧,没死人。严重不严重要看从那方面来看。
美国化学品列车出轨事故——影响超过切尔诺贝利吗? - 今日头条
问这种问题的人非蠢即坏,道理上面的仁兄已经解释得清清楚楚了,我要说道说道的是为什么在有美国坏事发生的时候我国互联网上就有一堆突然出现洗地的,那简直是方方面面无死角,有发文的,有发问的,还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由此可见每年老美投资网军的钱是着实不少。
在咱们国家,氯乙烯这种东西是禁止长途运输的,基本上是生产出来就地使用。
不允许压缩成液体运输使用的,但这玩意是塑料的基础原料,使用量很大。
因为这玩意生产不复杂,但是运输起来很危险。
生产氯乙烯的工厂,在里面上班的工人,只要工作满八年,就可以提前五年退休!
可想而知,这个东西的毒害有多大。
以前不少工人都得癌症了。
美国的这场事故,是液体运输的氯乙烯,十万加仑,重量超过300吨;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
其次,氯乙烯泄漏后的处理,按照咱们国家规范,应该首先是化学吸附,然后进行光触媒分解,即紫外线分解,或者简单是晒太阳分解。绝对不能点燃!
但是美国人竟然直接点燃了····直接点燃;
点燃之后形成的光气,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的化学武器;
而点燃之后生成的另外一种产物——二噁英,是比氯乙烯更恶劣的一种物质,能够长期的存在于土壤,水中很难分解,并且诱发癌症···
实际上这次事故的严重性超过了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方圆很大区域的土地其实已经被沾染,正确的处理方式就将方圆很大范围的地面所有的 土壤收集起来处理。
当然这玩意可以吸附处理。
点燃后,美国清空了周边居民,然后几天后烧完,通知居民安全了可以回家了····
真的是不敢想象,连美国专家都说,未来十年二十年,当地得多少人得癌症?
美国为什么重大灾难,事故,救援如此拉胯?
记得去年美国迈阿密塌楼事故的考古式救援吗?
当地救援人员严格按照八小时作业,到点停工,全都是在磨洋工····
为什么?难道美国人天性凉薄?
非也!当年美国发生911事件,双子塔倒塌:
当时的消防队员,搜救队员救人可是一点都不马虎的!可以说奋勇冲进去救人!无数的平民英雄涌现而出,冲进现场救援;
但是,救援完了之后,噩梦开始来临,当年建造大楼,使用了大量的石棉(现代建筑禁用)倒塌之后形成了万吨烟尘。
由于当年对这种情况的危害认识比较浅,随后两个月里,无数的消防队员,警察进入现场。
共计超过两万救援人员进入现场,随后,他们开始遭受终身疾病的折磨,石棉这种致癌物是非常恐怖的。有超过7000人得了癌症····
但是呢,美国政府在支付了一些现场医药费用之后,再没有给钱····
随后几年,大量的癌症患者出现,美国政府拒绝出钱;
从此漫长的官司,听证开始了····多漫长呢?整整十八年!
直到2019年,美国众议院才通过了相关的赔偿金法案,因为已经有不少患者死亡了····
从那以后,美国人们知道了一个事实,危险事故救援处理,如果伤着自己·····
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有些事情,不是你能掩盖过去的,在史册里,在人心里。
10千伏变压器泄漏电流国家标准?
直流耐压试验时要求耐压5分钟时的泄漏电流值不得大于耐压1分钟时的泄漏电流值。
对纸绝缘电缆而言,三相间的泄漏电流不平衡系数不应大于2,6/6kV及以下电缆的泄漏电流小于10μA,8.7/10kV电缆的泄漏电流值小于20μA时,对不平衡系数不作规定。现在不提倡做直流耐压试验,改做交流耐压试验。
化工企业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和处罚规定?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国家标准,以下情形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一)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
(二)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三)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四)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未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未投入使用。
(五)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六)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注水措施。
(七)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未使用万向管道充装系统。
(八)光气、氯气等剧毒气体及硫化氢气体管道穿越除厂区(包括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外的公共区域。
(九)地区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生产区且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十)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
(十一)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列出的工艺、设备。
(十二)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场所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检测报警装置,爆炸危险场所未按国家标准安装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压气体泄漏致10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压气体泄漏致10死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