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金泽个人资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金泽个人资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日本为什么出现帝银事件呢?
帝银事件是发生于1948年的一起抢劫日本东京帝国银行的案件。
因其扑朔迷离、疑点众多被选入《明治百年100大事件》。虽然最终一名疑犯落网并被判死刑,但究竟孰系真凶,罪犯又是如何行凶的,一直都未有定论,成了持续70年的一个谜。
一、帝银事件的经过
1948年1月26日下午3时,东京帝国银行(就是后来的三井住友银行)椎名町支行快要关门时,突然走进来一位穿着西服、带着袖章、约45岁上下的男子。他的名片上写着“厚生省技术官,医学博士山口二郎”。
这位山口博士说道:“附近几家刚刚发生了食物中毒,很多人得了痢疾,我们来调查。据说有一个人今天来了你们银行,我怕会感染,所以把预防药拿过来了。明天预防局还会再来消毒。”
药物共分两种。山口博士告知银行职员,第一种药物和牙齿的珐琅质接触时会有疼痛感,因此要直接吞下。第二种药物则要在一分钟后再服用。
15名银行职员和其中一名职员的孩子不疑有诈,照着吩咐喝下了药水。据说,这种药喝下时非常痛苦,就像不能喝酒的人突然喝了烈酒一样,产生剧烈的灼烧感。
一分钟后,山口博士给每个人又发了第二种药物,声称能够减缓刚才的灼烧感觉。所有人迫于灼痛,赶忙喝下了药水——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位山口博士却没有吞服第二种药水。
几分钟后,几乎所有的银行职员都晕倒了。而那位山口博士趁机向银行后面的金库走去。一位名为村元昌子的女职员挣扎着爬出银行大门,向两名路过的女学生求助。
等警察到来时,那位山口博士早已不知所踪。16名受害者已有11人当场死亡,另一人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
据统计,劫匪共拿走了现金16万日元和安田银行(现惠瑞银行)的一张面值17450日元的支票。这张支票由案发第二天在安田银行板桥支行得以兑换,兑取人名和地址分别写着“后藤丰治”和“板桥三区3661号”。然而事后查明,这个人名和地址根本不存在。
二、帝银事件的结局
根据当时警视厅的分析,该男子非常了解氰化钾的毒理,他之所以让人们忍耐一分钟再吃第二种药,是怕如果有人反应过大,发出声响,或是往外乱跑,他的计划就全盘泡汤了。犯人对氰化钾致人死地的计量把握的相当准确,也对药物发作时间了如指掌。也许根本没有第二种药水,或者可是仅仅是水。
搜查本部(专案组)把嫌疑犯的范围缩小为:
1,医生,药剂师,防疫机关职员
2,对银行内部工作熟悉的人士
3,曾在军队(包括美国占领军内部)的特务机关的服务过的人士(因为犯人使用了氰化物作为犯罪工具,731部队的相关人员成为了重点怀疑对象)。
一直抓不到人的东京警视厅,终于在8个月后逮捕到一个名为平泽贞道的画家。
为何抓的是平泽贞通呢?
原来,经过排查,类似的事情还有一件。在那起事件里,疑犯留下了一张名为松井蔚的名片。而他确实是个医生,但有不在现场的证据。可他有个好习惯,给过谁名片,都记了下来,而平泽贞通正与他换过名片……
一个月以后画家招供了。可起诉以后又翻供了。这个替罪羊在狱中自杀三次都没死成,于1987年老死在了监狱里,他到死都说自己是无辜的。
三、帝银事件的疑点
怀疑者证据有以下几点:
1、氰化物的毒药从何而来?平沢是画家,从无精通和使用药物的经历,而这种剧毒药物当时只有出自军方之手;
2、平沢患有健忘综合症,他承认罪行疑似被警察诱导逼供,警官平冢八兵卫就向媒体承认使用了刑讯逼供;
3、平沢当时有不在场证明,但因为证人是家人而不被承认;
4、所谓最大证据不明收入,其实是平沢画春宫画所得,当时是不名誉的副业所以无法有字据证明。
5、最重要的一点:一名记者的日记中曾提到,此前警视厅高度怀疑的731部队相关人员,一夜之间全部被撤销调查。坊间也有传闻称,警视厅接到了GHQ的指令,停止了对731/前特务机关人员的排查。
四、那么为什么日本会发生帝银事件?
一、当时日本仍处于二战的后遗症中
1947年重建的四党(社会、自由、民主、国民协同)联合政权曾让国民充满希望,但很快暴露出其软弱无力的弊端。物价飞涨,天灾横行。盟军总部亦只能通过配给食物来维持东京市民最低程度的生存。
二、许多侵略老兵返回日本后,发现现实的残酷和无奈
当他们自以为历经千难万险回到“祖国”后,侵略军的士兵们发现,他们被整个日本社会当成了贱民看待:在当时,日本国内民众开始陆续了解到日本帝国部队,在对外侵略中犯下的滔天罪行,于是,回国的日本士兵们发现,他们不仅被看做是没能完成使命的失败者,而且被假定为参与了不可告人的罪恶。
总结:因为警方的诸多漏洞无法自圆其说,至今,这起案件仍被日本普遍视为最著名的“未解决杀人案件”之一。真凶究竟是谁?谁创造了日本最悬疑的抢银行事件?永远成谜。
帝银事件,是指发生于1948年1月26日东京都丰岛区帝国银行(后来的三井银行,现时为三井住友银行)内的一起银行抢劫案,案中造成12人死亡。
事件经过
1948年1月26日下午3时,在东京都丰岛区帝国银行椎名町支店快要关门的时候,突然进来了一个约45岁、穿着西服带着红袖章的男子。他一边向店员散布名片一边寻找支店店长,因为店长腹痛所以由代理支店长接待。男子的名片上写着“厚生省厚生部某医学博士”,他声称附近有四人感染了痢疾,其中一人曾来过这家银行,他接到同盟军司令部的指示前来分发预防药,消毒班稍后也会过来。他宣称药物共分两种,第一种药物和牙齿的珐琅质接触时会有疼痛感,因此要直接吞下。第二种药物则要在一分钟后再服用。在他率先示范过后,包括一名职员的小孩在内的16人都照着吩咐喝下药水,据幸存者描述喝药时非常痛苦,这种感觉就像是不能喝酒的人突然喝烈酒一样。一分钟后服用了第二种药之后有人提出要去漱口,中年男子同意,但是在走向厨房的过程中店员一个接一个的晕倒。意识模糊的职员村田正子爬到了道路上,向两名女学生求助,后者报告了附近的警署。16人中有11人当场死亡,一人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断气。
争议与审判
幸存者看过平泽的相片后未得出确定的答复。平泽在刚遭到逮捕时否认控罪,但却于9月23日作出招认的供词,10月12日被起诉。12月20日,平泽在东京地方裁判所判决时又进行了翻供,1950年7月24日地方裁判所一审判决死刑,1955年4月7日向最高法院上诉遭到拒绝,5月7日被确定为死刑。在之后的岁月里,平泽不断进行上诉并3次试图自杀,但都自杀未遂。一直到1987年5月10日,已届95岁的平泽才在八王子医疗监狱内因病去世,此时距离死刑判决已过去30年。
对平泽的审判存在诸多争议,例如警官平冢八兵卫在办案过程中刑讯逼供,平泽本人也患有科尔萨科夫综合征的后遗症,他的不在场证明是当时处于家中,因为证人都是直系亲属因而没有效用。平泽也没有使用氰化物的知识、经验和获取氰化物的途径。有些人认为平泽的被捕只不过是为了转移对731部队的注意,直到他死后仍有人在争取为其翻案。
日本的帝银事件应该是帝国银行抢劫事件,这案件被日本视为著名的“未解决杀人案件”之一,这案件实在很诡异,发生的时间是在1948年,当时的日本处在二战战败后,民生困苦,社会环境不好,自然就发生了很多诡异事件。
1948年一月二十六日下午三点多,东京都丰岛区帝国银行准备下班关门了,突然进来一位40多岁穿着西装,右臂戴着红袖标,红袖标上面写着“东京都防疫班”,来人进来大声说要找行长,刚好行长请假,由代理行长吉田接待。来人从口袋里掏出名片,分给大家,当时的帝国银行共有16位员工,名片上写着“厚生省技术官员,医学博士山口二郎”,来人声称附近有4个人喝了不干净的水得了痢疾,而其中有一个人来过银行,为了防止传染疾病,所以日本盟军司令部高度重视,特意派自己来银行进行防疫和消毒。银行员工看着这人穿着整齐,又是盟军的人,当时就没有多少怀疑,就信了八分,毕竟当时的盟军司令部就是美军管辖的,美军是日本的主子,日本言听计从呢!然后来人说,你们必须先吃药防疫,以后再消毒。说完后,这个人拿出了两种药,分给大家,他告诉大家,要吃两种药,第一种药因为对牙齿有腐蚀,所以要立刻吞下去,吃后会有灼烧疼痛感,不过不用怕,一分钟之后吃第二种药,就会好了!大家将信将疑,毕竟谁知道你手上的不是毒药啊!抢劫犯自然狡猾啦,他亲自示范把第一种药放在舌头里,立刻吞下,大家叫他都亲自试药了,也就不担心了,纷纷吞下药丸,吞下药后,果然有疼痛的感觉,一分钟后,银行员工马上吞下第二种药,只是疼痛并没有消除,反而越来越严重,抢劫犯他没有吃第二种药,现在大家终于知道上当了,来人是来抢劫银行的,可是一切都晚了,不一会儿,大家纷纷没有了意识昏倒了,抢劫犯从容的打开银行金库,把银行所有的16万日元现金,和一张一万多的支票席卷一空,从容逃离现场。
这场抢劫事件,导致16人当中的12个人死亡,震惊了日本政府,也震惊了日本警察厅,这起恶劣抢劫事件,日本警察一定要追查到底。通过调查发现,银行吃的第一种药含有氰化物,是剧毒药物,吃一点点就会死,第二种药是水,那抢劫犯也吃了第一种药,为什么就没有死呢,那是抢劫犯精心排演过,使的都是障眼法,吃的不是毒药骗过了大家!抢劫发生第二天,帝国银行的支票就在另一间银行兑现了,警察找过去也没有查到线索。警察把视线放在了毒药身上,因为氰化物是普通人拿不到的,警察越查越发现,查上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队上面去,因为这个部队研究各种毒药细菌,也许是里面的人出来犯案也说不定呢!当时的731部队已经解散了,不过退役人员还是在东京的,只要查这些人员不怕查不出来。当警察将要对731部队人员查访时,日本陆军上层马上要求警察总局停止对731部队的调查,所有调查报告上交军部,严命停止一切调查!
731部队不能查了,只能从其他地方查了,刚好当时也发生过两起类似用名片欺骗大家吃药的银行劫案,只不过大家警惕,没有成功,警察认为,这是同一个人所为,没有成功的劫案那是为了排演,最后成功抢劫了帝国银行!在这两起劫案中,犯案都掏出了名片,警察从名片中找到了线索,当然帝国银行那张名片被案犯拿走了,其他案件有一张名片写着松井博士,警察找到松井博士,松井博士承认自己有100张名片,除了丢失的,有一些人给了别人,给了别人的名片都有记录,警察顺藤摸瓜,找到那些交换名片的人,锁定了嫌疑犯,一个小有名气的画家平泽贞通,发现他有作案嫌疑。他的确和松井博士交换过名片,可名片他丢了,说找不到了!而且在帝国银行发生劫案几天后,他的存折突然有一次13万的巨款进账,而且帝国银行发生时,他提供不了不在案发现场的证人,没人知道他去哪里啦!还有就是帝国银行没死的员工说他和那时的抢劫犯样貌类似!就这样平泽贞通作为嫌疑犯被抓了起来,警察认为他就是作案者,审问了一个月,他终于招供了,承认都是他干的,然后法庭一审宣判他死刑!
可平泽贞通一直上诉自己是冤枉的,是警察对自己严刑拷打,屈打成招才承认的,自己是画家,根本不懂什么毒药氰化物,13万巨款那是自己帮别人画春宫画得来的,因为敏感所以没有留下收据,至于不在场的证人,都是亲人,警察不相信,找不到不在场证人难道就犯法吗,道理说不通啊!可是审判了几年,1955年,最终还是判了他死刑!日本的死刑拖延是出了名的,所说判了死刑,可迟迟没有执行,平泽贞通一直说自己冤枉,在狱中他自杀了三次抗争,可于事无补,一直在狱中关到了1987年,关了足足39年啊,平泽贞通已经95岁了,终于病死在了狱中!
平泽贞通到底是不是冤枉的,案犯还是另有其人,反正随着他的死,不可能查出来了,日本民众认为他是无辜的,一个画家怎么都不可能安排这么精心的抢劫案啊,还用毒药毒杀他人,案件有太多的疑点解释不通啦,何况最有疑点的731部队可没有调查下去啊,深究下去,也许真相就出来了,也许平泽贞通是替罪羊,也许他真是731部队的人,总之一切都说不清楚啦,真相永远被掩盖了!人神共愤的731部队解散后还阴影不散继续残害民众,实在不可饶恕啊,反正731部队肯定有猫腻,可它没有受到惩处,真是遗憾啊!
1948年1月26日下班后,帝国银行东京椎名町分行来了个中年人。他自称是盟军司令部派来的防疫员,来送药的。然后让正在算账的银行职员们按自己的示范,一一把药喝了下去。也许有人要奇怪了,让你喝就喝,蠢啊?没办法,谁叫当时的GHQ比天皇厉害得多呢?
很快,吃完药的16个职员倒下了,最终,12人死亡。164000现金和17000支票被抢走,且支票在第二天被兑付。
如此恶劣的事件,惊动了整个日本。
警察自然不敢怠慢。他们花了八个月时间,把平泽贞通这个当时颇有名气的画家抓住了。
为何抓的是平泽贞通呢?原来,经过排查,类似的事情还有一件。在那起事件里,疑犯留下了一张名为松井蔚的名片。而他确实是个医生,但有不在现场的证据。可他有个好习惯,给过谁名片,都记了下来,而平泽贞通正与他换过名片……
被抓的平泽贞通在一个月后招供,审判时又翻供……但最终被判处死刑。尽管人们不相信他一个拿笔的画家,能那样熟练地使用剧毒氰化钾;尽管人们不相信一个成名人物,要去抢银行……可,人与人就是不同,很多事,无法用常理去判断。无知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关键是,目击者认为他与抢银行的很像;何况,他的银行账户里,一下多出了13万多存款呢……有人猜测,那是他帮人画春画得来的,不好意思承认——问题是,在那个年代,谁有那么大一笔巨款来买并不难找到的画?命都要没了,还不好意思?当然咯,他之所以被关几十年没杀,也与此案确实有疑点,且很多有名的人帮他鸣冤有关系……更有人认为,此案是731部队的那些残渣制造的……
他死之后,养子帮他申冤,也没有什么结果。于是此案成为“日本の黒い霧”,变为不解之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金泽个人资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金泽个人资料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