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词中的“上下片”与“上下阙”的区别是什么?
1、上片和上阕没有区别,上片和上阕只是同一概念的不同叫法,都是指词的上半部分。 歌曲或词,一首为一阕;一首词的一段亦称一阕,前一段称“上阕”,后一段称“下阕”。如北宋词人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2、上阙就是一首词的第一段,下阙是该词的第二段,就是一首词的前后两部分,又称上片和下片。一首词虽然分上下两片,但上下承接,还是配合完整,一气贯注,而不是割裂开来,不相照应的。作者就现实的处境,结合自己的思想情感,运用各种方式表达出来,实足以加强感染的力量。
3、“上阙”和“下阙”的意思分别是:上段和下段,又称上片和下片。“阙”此时等同于“片”或“联”。相关的上下联句子有:小童子暗藏春色,老宗师明察秋毫。十岁顽童,岂有登科大志?三年经历,料无报国雄心。门上将军,两脚未曾着地,朝中宰相,一手可以托天。
4、词分为上阕下阕意思是一首词的前后两部分,上阙就是一首词的第一段,下阙是该词的第二段。又称上片和下片,“阙”此时等同于“片”或“联”。阕字主要字义是停止的意思。一首词的一段亦称一阕,前一段称“上阕”,后一段称“下阕”。一般的词分上下阙,又叫上下片。
诗句中的“上片”,“下片”指什么?
1、因为古时,诗词歌赋往往是伴有旋律的,在诗歌诗句中所谓的“片”,在古代其实是指“遍”,意思就是当这个旋律重复第二遍的时候,就是另一“片”,用在词中,就叫做“阙”。
2、诗句的一半作为“片”的划分段,比如绝句中,上两句为上片,下两句为下片;七律中,上四局为上片,而后四句为下片。用在词中叫做“上阙”和“下阙”。
3、下片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千里共婵娟”,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以美好境界结束全词,与上片结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一方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
浣溪沙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的是什么
《浣溪沙·江村道中》是南宋词人范成大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阕写词人在江村道上的所见,下阕写词人在江村道上的感受,表达了词人对故土的热爱和重返自然的向往。作品原文 浣溪沙江村道中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
上阕书写眼前之景,下阕借景议论抒情。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这是作者不服衰老的宣言,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所以才能在贬谪生活中,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
苏轼《浣溪沙》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了(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下片即以形象的语言写了(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表达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浣溪沙》诗人 苏轼朝代 宋词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上阕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下阕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词的上阕写了词人独立秋风残阳里,沉浸在对往事的深深回忆中,心情忧伤。下阕写妻子未亡时,是如何的对自己体贴入微,夫妻恩爱,当时也不觉得珍贵,现在想来,伤断人肠。
下阕”。《浣溪沙》上阙写景 ——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在啼叫。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下阙转入抒怀 ——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不知道你是说的是不是这首。
关于下下片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