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山西旅游地图全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山西旅游地图全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山西的地质地貌和特点?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介于北纬34°34′-40°44′,东经110°14′-114°33′之间,总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0%以上。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位置境域
山西是内陆省份,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上。东以太行山为界,与河北为邻;西、南隔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毗连。疆域轮廓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南北间距较长,纵长约682千米。东西间距较短,宽约385千米。总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6%。
★地形地貌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地貌从总体来看是一个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整个轮廓略呈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其中山地、丘陵占80%,高原、盆地、台地等平川河谷占20%。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与其东部华北大平原相对比,呈现为强烈的隆起形势。
★地势特征
山西境内山峦叠嶂,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总的地势是“两山夹一川”,东西两侧为山地和丘陵隆起,中部为一列串珠式盆地沉陷,平原分布其间。
东部是以太行山为主脉形成的块状山地,由北往南主要有恒山、句注山、五台山、系舟山、太行山、太岳山和中条山脉及其所属的历山、析城山等,其山势挺拔雄伟,海拔在1500米以上。
西部是以吕梁山为主干的黄土高原,自北向南分布有七峰山、洪涛山和吕梁山脉所属的管涔山、芦芽山、云中山、黑茶山、关帝山、紫荆山、龙门山等主要山峰,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关帝山海拔最高达2831米。
由北而南珠串着彼此相隔的雁北、忻州、太原、吕梁、阳泉、长治、晋城、临汾、运城九大“多”字形断陷盆地。全省主体轮廓很像一个“凹”字形。
从全省范围看,总的地势是“两山夹一川”,也称两山夹一河,东部太行山脉、西部吕梁山脉、以及哺育山西儿女的黄河支流汾河谷地。
地貌东西两侧为山地和丘陵的隆起,中部为一列串珠式盆地沉陷、平原分布其间。由北向南排列依次为大同盆地(海拔1000~1100米)、忻定盆地(海拔800~900米)、太原盆地(海拔700~800米)、临汾盆地(海拔400~600米)和运城盆地(海拔400~500米)。省境地形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丘陵、残塬、台地、谷地、平原等交错分布。
山西省的地貌多山,东部太行山、西部吕梁山纵贯南北,北部恒山山脉、五台山脉、云中山脉管涔山脉横亘东西,汾河、桑干河纵贯山西全境,滹沱河自西向东进入河北,分别孕育了大同盆地、忻定盆地手和滹沱河谷地。
南部太岳山、中条山和王屋山与太行山、吕梁山纵横交错分别形成了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和上党盆地等,总体来说是西部高原山区,东部为高原山地盆地区,自东北大同到西南运城,从桑干河谷地跨越雁门关接滹沱河谷地到太原沿汾河流域形成中央走廊。
说一说我们山西省有什么样的地形?
西是典型的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以上,最高点为五台山主峰叶斗峰,海拔3061.1米,为华北最高峰,有“华北屋脊”之称;最低点在垣曲县境内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多川少,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1%,平川、河谷面积占总面积的19.9%。山西境内主要山脉:太行山、吕梁山、恒山、五台山、中条山、太岳山等。山西境内有大同、忻州、太原、临汾、运城、长治、晋城、阳泉、寿阳、襄垣、黎城等盆地。
山西的主要地形地貌是?
山西省位于太行山西侧,隔太行山与河北相接,北邻内蒙古高原,南界有黄河穿过。地形特征为为典型的黄土覆盖下的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台地、盆地等,地势上为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为五台山,海拔3061.1米,为华北最高峰,有“华北屋脊”之称;最低点在最南端的黄河处,海拔仅180米。
从整体来看,山西地形跌宕起伏,山多川少,山地、丘陵占主体,主要山脉有太行山、吕梁山、恒山、中条山、五台山等,山地之间多有凹陷盆地,如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
山西地貌形成是在内力与外力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就内力作用而言,深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随着青藏高原隆起,塑造了整个山西地貌格局,我们利用现代工具GPS山西地壳活动情况,如下图
该张图恰恰反映了距人类诞生以来,最近的一次喜马拉雅运动造山运动之后的地壳活动情况。蓝色箭头密集程度表示地壳运动速度场,山西位置正好处于青藏高原外缘,速度场密集范围之内,新生代的造山运动给山西留下了一个大“S"型断陷构造带,每个构造带上有多组断层出现,凹陷为盆地,地貌上表现为从南往北依次是大同、忻定、太原、临汾和运城盆地,与此同时,一些山脉再一次隆起和构建,如太行山脉、五台山山脉、中条山脉、吕梁山脉等,地形结构是以山地和盆地为基础的地形骨架。
第四纪以来,喜马拉雅运动结束以后,地壳处于平稳时期,外力作用居主导地位,在所有外力作用类型中,风积作用明显,山西西北方向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地表裸露,在强劲的西北风作用下,风吹沙起,飘落到山西堆积成了几十米厚的黄土地貌,而且黄土厚度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变薄。与此同时,流水切割作用强烈,把地表雕刻的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河流在沟谷搬运泥沙,堆积作用明显,形成人类最宜居的盆地。如太原盆地等。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相互交织在一起,同时进行,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地貌类型。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不变的是地质作用,而我们人类只是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一个小的片段。
山西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地貌从总体来看是一个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整个轮廓略呈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其中山地、丘陵占80%,高原、盆地、台地等平川河谷占20%。
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与其东部华北大平原相对比,呈现为强烈的隆起形势。
山西几个蓄洪区?
山西省有多个蓄洪区,其中包括太岳蓄洪区、汾河蓄洪区、黄河蓄洪区等。太岳蓄洪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是为了防止黄河洪水对下游地区造成严重影响而建设的。汾河蓄洪区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主要用于调节汾河的洪峰流量,保护下游地区的安全。
黄河蓄洪区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是为了控制黄河洪水,保护周边地区的安全而建设的。这些蓄洪区的建设对于山西省的防洪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山西位于什么地形区和形成的原因?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地貌从总体来看是一个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整个轮廓略呈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总的地势是“两山夹一川”,东西两侧为山地和丘陵隆起,中部为一列串珠式盆地沉陷,平原分布其间。
东部是以太行山为主脉形成的块状山地,由北往南主要有恒山、句注山、五台山、系舟山、太行山、太岳山和中条山脉及其所属的历山、析城山等,其山势挺拔雄伟,海拔在1500米以上。西部是以吕梁山为主干的黄土高原,全省主体轮廓很像一个“凹”字形。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
原因: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
从地形看,是一个由许多复杂山脉构成的高台地。 山西,山脉很多。山脉延绵起伏,丘陵起伏,沟壑纵横,雄险巍峨。大部分为山区和丘陵。东界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亘北岳恒山、五台山,南耸中条山,中立太岳山。
山西地形复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暖,四季分明,南北差异和垂直差异较大。山西地形多样,高差悬殊,因而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山西地处中纬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阻隔,夏季风影响不大,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14℃,昼夜温差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山西旅游地图全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山西旅游地图全图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