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内江三元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内江三元塔简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内江三元塔为什么不能进去
- 2、三元塔三大特点
- 3、三元塔起源
- 4、三元塔的介绍
内江三元塔为什么不能进去
1、修缮。三元塔,位于四川省内江市城南5公里的沱江右岸三元山上,始建于唐代,明末倒毁,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重修,历时3年竣工。塔基为正方形石座,塔身10层、8面体,高67米。内江三元塔因修缮的原因不能进去。
2、高寺塔建成于清嘉庆十二年(公元 1807 年),屹立在沱江左岸的狮子山上,和矗立在沱江右岸的三元塔隔江而望,共同组成了内江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线。虽然不能进入塔内,但站在高处可以一睹远方风景,适合喜欢登高怀古的朋友。
3、继续沿双洞路行驶980米,直行进入银昆高速。用时1分钟 沿银昆高速行驶150米,朝G76,SK,成都,龙门方向,靠右进入内江枢纽。用时1分钟 沿内江枢纽行驶820米,朝重庆方向,直行进入厦蓉高速。用时1分钟 沿厦蓉高速行驶3019公里后,进入海子街枢纽。
4、六人:诸葛亮、姜维、吕布、曹操、关羽、张飞 其楹联为: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此联为谐音联:“江围”谐“姜维”,“旅步”谐“吕布”,“槽巢”谐“曹操”。
三元塔三大特点
这座三元塔具有独特的三个特点:首先,它秉持只新不旧的理念,展现出崭新的风貌。塔身坐北向南,面向郁南三重山,这三座山层峦叠嶂,象征着三元用第,步步高升的吉祥寓意。西江水在塔前流淌,山势在后环抱,形成了典型的依山傍水的风水格局,如同稳坐太师椅,步步高升的绝佳位置。
一是“只新不旧”;二是这里是块风水宝地。这座塔的座向是坐北向南的,大家顺着这个塔的中间看过去,前面是郁南三重山,这三重山一座比一座高,寓意为“三元用第,步步高升”。而这塔的前面是西江水,后面是山,就依山傍水了。
从风水角度来看,三元塔坐北向南,前方是郁南三重山,象征着步步高升,塔前的西江水与后方的山形成依山傍水的格局,背山面水的布局寓意着稳坐太师椅的旺运。
三元塔起源
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知州沈有严为了满足当地百姓对科举考试成功的热切期盼,创建了这座寓意深远的三元塔,以纪念殿试、会试和乡试的第一名,即状元、会元、解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元的含义有所变化,专指殿试中的状元、榜眼、探花。
在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德州知州沈有严出于对民众科举愿望的尊重,为鼓励学子们的进取之心,精心建造了一座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三元塔。这座塔的设计源于科举制度中的“三元”,即殿试、会试、乡试的状元、会元和解元。
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知州沈有严为满足老百姓祈求科举考试金榜题名的美愿,倡建了这座三元塔,取科举制度考试中“三元”之意。这“三元”是指当时科举考试中殿试、会试、乡试的第一名,即状元、会元、解元。但是到了清朝以后,这“三元”又演变成专指殿试中的一名三甲,即状元、榜眼、探花。
三元塔的介绍
三元塔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它的建筑结构独特,为楼阁式穿绕平座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外观九层,内为十七层,塔高约五十八米,塔壁厚8米,用青砖建造而成,而塔基则是用红砂岩和花岗岩彻成,塔脚八个方位各有一个石雕托塔力士,神态各异。塔内几何线条精确匀称。
三元塔坐落在内江市城南5公里的沱江右岸三元山上,始建于唐代, 明末倒毁,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重修,历时3年竣工。
三元塔初名叫做“启秀塔”,有“启发文风,培育俊秀”之意。它创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历1613年),历时两年建成,是当时雷州推官欧阳保(江西新建人,举人)为了使雷郡形胜改观,启兴人文之风而倡建。后因挖塔基时发现有蛇卵三只,以为是“三元及第”之兆,故改名为“三元塔”。
湛江的三元塔公园以一座红顶、四柱、三间贴有大理石的牌坊式大门欢迎游客。这个公园的名称由原广东省省长朱森林亲笔题写,显得庄重而典雅。公园分为前后两个区域,前区专为体育和娱乐活动设立,设有四季常青的参天古榕,这些古榕树龄都在二三百年以上,被林业部门列为保护古树。
关于内江三元塔和内江三元塔简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