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陕西延安路面塌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陕西延安路面塌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提到延安,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
提到延安,我脑子一片空白,因为不知道延安在哪里,也没有去过延安!既然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延安应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旅游景区,非常值得去的地方!我决定有机会去这个地方玩一玩!
谢邀!
延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色旅游景点多。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王家坪革命旧址、凤凰山革命旧址、南泥湾、清凉山、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新闻纪念馆、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等等。还有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轩辕黄帝陵、宝塔山景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子长钟山石窟等。在自然景观方面有:延安黄河壶口瀑布、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乾坤湾)、延安国家森林公园、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等。
其中自然景观、红色旅游经典都是比较著名的。
要说文化符号,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
1、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延安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比较著名的影视剧以及文化宣传都是这样的地貌,所以会给人形成这种印象,而现在延安植被覆盖率较高,已经不是这种面貌了,但是这已经成为延安的地域文化符号,为文人、摄影家等人士喜欢。
2、宝塔山
宝塔山,宋时改名为嘉岭山,是名城延安的标志,是中国革命圣地的象征。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山上建为宝塔山公园。宝塔山是延安时期的革命象征,成为全国的精神标识,名声在外。
3、苹果
延安是苹果优生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果实积累糖分多。苹果个大、色艳、细脆、香甜,耐贮运、无污染,全市种植面积140万亩,年产量约10亿公斤。尤以洛川县的苹果为佳,号称“中国苹果之乡”。
4、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2009年国庆典礼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德国等地进行表演。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南泥湾
一首歌曲《南泥湾》传遍大江南北,知名度极高。南泥湾已建成以革命纪念地为主,南泥湾境内毛泽东视察南泥湾旧居、三五九旅旅部旧址、七一八团烈士纪念碑、七一九团烈士纪念碑、中央管理局干部休养所旧址、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八路军炮兵学校旧址、九龙泉和南泥湾大生产展览室等景点。
谢邀!
2019.04.11去的延安玩了三天13号回西安。先给你们聊聊我这次去延安的真实感受吧。
11号下午6点到延安,延安温度比西安低个2到3度,火车站门口公交站非常好找女司机人很好车费不贵刷微信1元每人,我和老婆由于在起点乘坐的10路公交所以都有座位但是当我两到目的地农科所的时候都是站着的因为我们把座位让给了最需要它的人。天色已晚随便吃了个“小沾沾”就休息了,一夜无话!
12号天公不作美一大早有点小雨,一直等到10点多雨小点才从家里出发,本来去宝塔山但是听当地人说宝塔山不好玩还收门票,没有清凉山好玩还不收没票,所以打了个出租就去了
写到这里突然感觉写的好繁琐像记流水账,我就不写了,总结一下吧。
1,温度比西安低,注意保暖!
2,抖音上刷重庆说是你以为你在一楼走,其实你在楼顶,延安一样也是这种情况!
3,90%的路都是单行道,抖坡大坡很多,不好开车!
4,猛男药,清凉山下公厕旁边好多个卖这个药,人家其他地方景区门口大部分卖吃的玩的,这里到好,除了赌博的就是卖药的……
5,美食城吃小吃,价格和西安差不多但是量就差远了,比西安多了三分之一,这点很好哦!!
6,由于是红色基地,路牌上有些旧址的名字就显得很霸气,这个不好列举还需亲自感受。
我是不是跑题了,呵呵
小时候听到延安就想到毛主席和党!
有一段时间 知道有个宝塔山就想到爬山还有山上那座塔!
现在因为有了重要的亲人在那边生活所以现在听到延安就想到我的亲人!
完!!
对于全国人民来说,想到延安,第一印象便是革命圣地,以及最具陕北特征的窑洞。革命圣地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宝塔山了,小学课文《八角楼上》各位亲还记得吧?当然还有清凉山,杨家岭枣园,南泥湾。因地域所限,延安发展的不是很好,但交通便利,铁路有通往西安的动车,而西银高铁也将过延安,其余普通火车班次也较多。延安这个地方是很适合消暑的,晚上很凉快,很舒服。要体验窑洞文化,倒是可以去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拍摄地,绥德县,《血色浪漫》也曾在这个地方取景。整个陕北,如今在土窑洞里住的人很少了,基本就是些老人在住了。这种民居一没有人住,修护打理很快就破败坍塌了。很多村子的消亡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平时没有年轻人在家,也不愿安家了,所以老一辈人们去了后,再无家长。另外一种就是石头或者砖砌窑洞,这种形式是在平地起拱盖起来的,采光比土窑洞好一些,近年来因为采石成本较高,也就没有人愿意盖了。冬天到陕北,体验的就剩一份苍凉了,当然,冬日的陕北地椒羊肉还是值得一尝。
陕北窑洞形成原因?
陕西的窑洞也是受地理条件的影响,这里山大沟深、万壑纵横,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是建造窑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陕北人民就是在这片沟壑纵横、苍凉又贫瘠的土地上生活。
窑洞的建造通常是根据地形来的,依托于黄土高原厚重的土地,为当地百姓节省了人力物力。
陕北窑洞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条件和地理环境原因。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建不起昂贵的砖木结构房屋,同时所处地方高低差有高度且土质坚韧有坚抗性,易于修建,投资教小,又有保暖保温效果,故而形成了许多人居住的选择。
生活在那一带的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和改造了黄土,利用了黄土土质层厚特质,且当地降雨少,窑洞不易坍塌,建造了拱形穴居式住宅。延安窑洞是陕西省的地方传统民居形式之一,具有十分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延安的窑洞又可以分土窑洞、砖窑和石窑洞
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摇动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
1944年夏执行烧炭多少万斤的任务?
五万多斤。
据记载,1944年,中央准备于次年在延安召开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了给代表们和当时参加整风运动的同志准备防寒烤火用炭。张思德再次承担了烧炭的重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张思德他们就完成了5万多斤的烧炭任务,从而保证了大会的顺利召开。
西部藏水入疆工程是真的吗?
红旗河不能实现藏水入疆
- 红旗河沿青藏高原地质破裂带高坝引水,风险极大。
- 看看甘肃段问题。
- 海拔1770引入渭河上游问题。
- 洮河大拐弯海拨2400米,刘家峡海拨1740米,大通河入湟口海拨1772米,这段河谷不能利用。
- 兰州河谷海拨1590米,兰州新区海拨1900--2100米,武威南侧海拨1800--2100米,北侧1600--1800米。
- 定西--兰州--武威以海拨1700米很难通过。
- 渭河靠近洮河河谷海拨2100--2300米,没有可利用河谷。
水利部己建或再建工程简介
- 长江上游叶巴滩--两河口--双江口水利可实现海拨3100--2900米自流调水。
- 双江口--洮河上游海拨2900--2600米需跨越3400米高原平台,这部分是深遂还是虹吸没有说明。
- 利用洮河河谷在刘家峡入黄河。
- 青海引湟济宁工程
- 自黄河上游水库龙羊峡上游海拨2700米调水至湟源海拨2600米入湟水。
- 建南北渠覆盖湟水谷地。
- 甘肃引大入秦工程
- 自大通河天堂镇海拨2400米虹吸引水至兰州新区秦王川。
- 沿用这条线路可跨越兰州新区、白银景泰、武威2100--1800米高原。
- 武威--张掖--酒泉--哈密,东高西低自海拨1800--1350米可自流引水。
- 青海引湟济宁北渠可引水自湟源海拨2600米至大通河天堂镇海拨2400米。
- 在湟水、大通河、庄浪河建水库调水分流。
完整的调水线路己经出现
- 黄河上游自龙羊峡(2700米)--湟水湟源(2600米)--大通河天堂镇(2400米)--庄浪河天祝(2300米)--兰州北(2200米)--白银景泰西(2100米)--武威(2100--1800米)--张掖(1600米)--酒泉哈密(1400米)--新彊(1300--800米)。
- 小西线调入黄河上游175亿立方米
- 龙羊峡径流量300亿立方米
- 湟水径流量46亿立方米
- 可调径流量300亿立方米经河西走廊去新疆。
- 大西线调水500-800亿立方米经洮河入黄河、渭水。
- 三江调水补充长江、怒江、澜沧江。
- 自雅江大拐湾海拨2750米联通三江,可调水1200亿方。
- 自三峡(180米)--丹江口(160米)--郑州(105米),引水补充河南、山东及淮河流域。
藏水入疆研究规划畅想是真的,实施开建或近期开建则肯定是假的!
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决定了我国南方多水,北方少水,而位于大西北的新疆,亚欧大陆的中心位置,则更是干旱少雨。新疆面积极大,占据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而由于确水,人口却极少。如果能改变新疆缺水的状况,无疑给我国有效利用国土平添极大的一块土地。这就是各种引入入疆的工程由来。但无论是引渤海水入疆,还是藏水入疆,都仅仅处于前期研究规划畅想阶段,距离实质性动作还早的很!
藏水入疆工程也就是红旗河工程。建设的初衷在于解决我国西北地区,整个工程将从我国西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流域取水,之后一路向前开发,汇集沿线易贡藏地区的水资源,在途径怒江之后汇入我国和田地区,在此对聚集而来的水资源进行分流分配,分别供往我国严重缺水的西北各个城市。
这一工程一方面能够缓解西北地区的用水危机,另一方面也是对我国西藏地区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根据地理考察,我们发现西藏虽然是很多人印象之中资源贫瘠的区域,但是这里的水资源确实丰富,被称之为是世界的水龙头所在地。
当地的河流数量高达二十条以上,除了供给本地用水之外,还有三千亿立方米以上的水资源流入境外,而红旗河工程就能够将这部分水资源引向国内缺水的西北地区,实现水资源的均衡分配。
整个工程的设计理念是极佳的,但是实际操作也是极具挑战性的,整个工程沿线长度为6188公里,其中还需要绕行多处山脉,根据项目组的初步估测,这一项目的耗资金额高达上万亿人民币,远远超出与三峡大坝的投入。
因此,藏水入疆目前仅仅是设想,工程的难度之大,好资之高,耗时之长都是难以想象的,只能说红旗河工程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但具体的操作至少是30年后才开始论证的事情。
当然是假的。
1.新疆是中国水量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之一,人均5500立方米,是山东,河北人均的17-22倍,新疆本地水量爆表,只是分布空间时间有问题,利用率低,大部分都浪费了,新疆利用好本地水源,达到以色列水准,10倍的新疆人都可以养活。
以色列人口888万,耕地660万亩,年农业用水13亿立方米,使用高档滴管设备,是现代农业的样板,农业单产包括粮食是新疆的4-10倍,水果蔬菜广泛出口到欧洲各农业发达国。
新疆农区水热条件比以色列好不要太多,仅可用循环淡水就有1000亿方,伊犁河上游的固体冰川就有2400亿方,叶尔羌河,开都河等等也是流量超过50亿方的沙漠大河,新疆光热条件无与伦比,适合发展以色列农业,保守估计可以养活10个新疆人口。
2.长远看,农业技术发展会稳步提高粮食单产。60/70年代年小麦是100多斤/亩,80年代两三百斤,90年代精耕细作的600斤以上,目前同样的高产地块已经普遍1000斤以上了。玉米在八九十年代普遍只结1-2个棒,现在很多农田你能看到结4-8个的,虽然不能全供起来,但长远看,玉米是最可能单产2倍,4倍增长的。
也就是藏水入疆之前,中国粮食可能只用不到4亿亩就可以轻松解决问题,全国耕地大部分休耕甚至抛荒,2亿亩产出比现在的8亿亩还要高,毕竟现在单产是70年代的7倍,目前单产还不到理论极限单产(太阳光能全部转化)的1/100。
农业科技会把藏水入疆仅有的一点作用吃的渣都不剩,让其变成地球上最蠢最无用的基建工程。
3.西藏地区空气稀薄,内地人去基本都长期高原反应,大机器去基本都是缺氧趴窝,什么基建狂魔在西藏都不好使,即便是军队不计成本运输军用物资都感觉吃不消,普通工程更不用想。
5.雅鲁藏布江下游是印度阿萨姆邦,中国藏南,孟加拉国,这三个根本不是印度的核心所在,恰恰相反都是不服印度中央统治的亲华地带,在旱季这里上亿伊斯兰教赤贫居民需要用江水救命,断这个估计政治上永远不可能。
新疆不需要外调水源,西藏高原不可能适合任何基建作业,雅鲁藏布江下游是中国死党,三个原因任何一个都可以永久击毙所谓红旗河项目。
国家第三期南水北调工程,调藏水入疆,可使干旱大西北领略到藏水到的快乐,也使大西北享受到水资源带来的欢乐,水源来自雅鲁藏布江,途经云南、西藏、四川、青海、甘肃,打一个全长6000公里长的隧道,在青海建设三个闸口,分水三路,一路向西直接通到新疆,一路向北沿着河西走廊通向西北各地,一路向东南,通到内蒙古、陕西,让大西北和内蒙古都得到雅鲁藏布江水的滋润,使缺少的大西北变成一个新的江南,全程计划投资3万亿元,是中国有史以来投资的最大工程,也是中国历史上建设周期最长的工程,该工程的完工以后将改变中国的格局,影响中国的整个建设布局,尤其大西北将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藏水入疆,应该是一个可行的工程!至于小编说的两大问题,我认为都不是多大问题。一是关于与印度,孟加拉国的关系问题。我们是在自己的国土上,利用自己的水资源,且只是截流少量,此关系和矛盾应该好解决,同时,这也给中国对下游国家,增加了话语权,何乐不为?二是关于对新疆地区生态影响问题。此是引水过去,不是送云层过去,水多了,地下湿润了,蒸发量有水罢了,影响应该不大。此是一项伟大工程,谁有胆略,魄力领导开建,谁将会如秦始皇修万里长城一样留名!
历史上的今天,张思德牺牲,您了解他吗?
张思德烈士,中共优秀党员、忠诚于党、无私奉献、吃劳耐劳、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优良卫士。张思德烈士生于1944年9月5日,出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贫苦家庭,1933年12月参加红军,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历经千辛万苦两次赴伤、还顽强作战,1937年10月光荣入党,1944年9月5日在延安执行烧窑任务时,不幸因窑洞坍塌,他为救战友奋为将战友推出,自己却被埋压,最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29岁。毛主席亲自为他题文“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虽死犹荣”。今天正是张思德烈士牺牲的第76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陕西延安路面塌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陕西延安路面塌方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