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内地富豪榜公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内地富豪榜公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没有美国企业在中国上市的?
理由如下
1 政府不允许外国企业来大陆上市
中国的企业绝大多数是无法竞争过外来企业的。其次,无论是业绩话好的优秀企业还是垃圾企业,中国都是输家。试想,如果如果90%的资金都投给标普500的公司,那么中国的国企和私企,将会无法从股市融到资金。
2 企业制度不一样
让诞生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来华上市,其企业文化冲突,管理制度,信息披露都将面临挑战
3 外汇有限
中国的外汇虽然比较多,但是顶不住外国上市企业的消耗。外来企业,来中国融资,融的是美元,中国的外汇撑不起这么庞大的资金。
4 国家安全
一些企业的信息涉及国家安全,政府不愿意本国企业向外国政府披露信息。典型的就是中概股,如果不纰漏又不能很好的评价企业的价值。这将导致垃圾企业钻空子,典型的就是瑞星咖啡
5 中国股市不成熟,期货,期权不健全
中国股市不成熟,外来企业融资,中国将会成为韭菜。没有做空机制,将会为股票投资带来无尽的风险。做空正是企业价值回归的一种手段。而期权,期货品种少,门槛高,这会让散户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
我们经常会看到国内的本土企业去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那有没有美国企业在中国上市呢?
答案是没有,一个都没有。
为什么从来没有美国企业在中国上市?
国内股市从1989年开始试点,真正开始的时候是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试营业。同期还有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其实这样来看,国内股市距今仅仅只有三十来年的创立时间。因此,成立时间短、不完善,这是国内股市面临的一些客观问题,但这是导致美国企业不在中国上市的全部理由吗?
显然不是。
为什么从来没有美国企业在中国上市呢?笼统来看,有三大原因。
一、国内资本市场尚处于早期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经济成果大家都有目共睹,我们仅仅只用了短短的四十多年的时间,便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也突破了一万美元。
看起来我们与世界第一经济体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并且极有可能在三十年内超越美国。但在资本市场方面,如果说美国是大学毕业,那么我们可能正在读小学、上初中。
国内的资本市场还是较为落后的,完全无法满足美国上市公司所要的资本环境。
用一个很简单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来两者之间的差距。美国股市一共有两百多年,其中比较知名的就是纳斯达克、道琼斯和标普500。美国股市过去三十年,年均回报率高达8%,从2009年开始,9年中只有2015年是稍有下跌,其余年份都是上涨的。
而我们的上证综指,长期在三千点左右徘徊,注册制启动不久,更没有无涨跌停限制,成熟的资本环境并不到位。
对美国企业来说,是会选择本土潜力巨大且成熟的资本环境,还是会选择来到我们国内上市呢?
答案不言而喻。
二、不可能三角:金融限制,流动性差
不可能三角是指在金融政策方面,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不可能兼得。
对于美国公司来说,他一定是需要浮动汇率、资本自由流动以及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但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的资本严格来说并不是自由流动的,而是采取限制的。
在外汇管制下,通常把货币项目项目分为经常性项目和资本性项目。经常性项目指的是,国外的人在中国上班,用其他外汇支付结算工资的,可以把工资收入随时转到国外。
但资本性项目限制非常严格,能不能汇到国外都是一个问题。而类似于上市融资这种事情,就完全属于资本性项目。对跨国公司来说,这就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而香港之所以能够以“弹丸之地”被称为国际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香港足够“开放”,采取的是资本自由流动。
各国货币采取浮动汇率,全天候自由兑换,保证了透明性和即时性。
三、国内股市上市要求严格
过去几十年,由于互联网的涌现,公司当下盈利与否已经不再是判定一个公司好坏的法则。例如美股目前市值最高的亚马逊,在当初就是连年亏损的代表,其创始人贝索斯更是直言,未来几年都不会考虑盈利,会把投资人手里的每一分钱都花出去,用在刀刃上。
但即使这样,也依然无法阻挡亚马逊股价的一路飙升,一直到现在。
上市机制,是决定了像亚马逊这样的公司能否上市的关键一步。
显然,我们这么多年也错过了不少极其优秀的公司。例如京东、BAT、小米、拼多多等等,这些公司之所以无法在国内上市,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不符合上市标准。
例如,想要在主板上市就必须要连续三年盈利且盈利总额超过3000万元;在创业板上市至少也要最近一年盈利。
但对互联网公司来说,初期亏损才是常态。
这也就导致了,创业初期亏损的公司无缘内地股市,只能远走他乡,前往美国纳斯达克。
A股的限制的确很多,除了上市标准之外,涨跌停也是一个很大的限制,这就是导致了股价的上下浮动不会超过10%,这看起来是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但实际上,一言难尽。
综上所述,国内的股市恐怕还有许多许多年的路要走,别的不说,至少要破了三千点这个魔咒吧。
从整个大环境来看,房地产为何如此高企呢?我个人认为,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居民的投资渠道还是非常单一的,尤其是在股市无奈的情况下,那么就只能投资房地产。
未来,也希望我们的股市会越来越好,有朝一日美国公司也能够排队去上证敲钟。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点击【关注】,每天为你分享职场干货与个人成长心得。
到目前为止暂没有美国企业在我国上市。近期美国国会众议院可能会迫使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遵守审计监管规定,不然的话就要离开美国证券市场。美国众议院领导人计划最早在周三考虑这一措施,像阿里巴巴集团等中国上市公司,要么接受美国监管机构审查的年度审计,要么就从美国证券交易市场退出。美国众议院计划根据限制辩论的规定进行投票,只要获得2/3多数的票就可通过。
美国国会众议院要对我国的公司进行审计
如果这个法案成为法律,中国企业和审计机构将有三年时间来遵守检查要求,然后才能在纽交所或者纳斯达克上市。我国方面明确表示,该法案会对双方利益造成损害,也会削弱美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地位及全球投资者对它的信心。
这个法案是美国共和党提出的,得到了美国民主党的支持。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最重要的问题是,如果美国监管机构连续三年无法检查某个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的审计帐簿,该外国公司将会被摘牌。因此上市公司必须证明其不是外国政府拥有或控制的公司。
其实我国的公司在资本市场都是有股份的,而且像阿里巴巴等大公司都是国际资本市场控制的,所以通过审查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并且这个法案本身并不会对这些公司造成很大的影响。
究其缘由,在于我国的国有企业并没有在美国上市,在美国上市的只是一些民营企业,而这些民营企业背后的股东都是一些国际资本,包括美国的资本,那么如果迫使这些公司回到国内上市,就等于让美国的资本来到了我国,这么做对我国还是有利的。
美国的资本市场是非常完善的,这些公司去了美国之后能够提高知名度
那么我国的这么多企业为什么非要到美国去上市呢?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就是融资更便利,更容易接受来自美国的资本。因为全球化的公司扩展能力远远大于一个国家持股的公司,将很多国家的资本融入一个公司之后,该公司就可以在很多国家扩展其市场。所以全球化是未来科技公司的一个发展方向。
在美国上市时间成本低,一套流程仅需10个月;而在国内一家企业要想上市的话,时间是非常长的,因为我国的资本监管市场还不是特别完善。比如前段时间蚂蚁金服上市的问题,就反映出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是特别完善,所以需要完善监管体系,因此上市时间特别长,而且成本也比较高。
再者,在美国上市的门槛是很低的。美国股市上市侧重点是未来,在国内的话,很多公司要想上市,国家就会审查这些公司的过去,这导致很多国内公司到美国上市。在国内上市会要求这些公司最近三年持续盈利,但是在国外却没有这种要求。
现在科技企业存在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前期是不盈利的,像百度、京东、腾讯、爱奇艺等这类公司在初期都是在亏钱,主要是用来扩张市场,以便拿下市场份额。其实阿里巴巴在最初的时候也是不断的亏损,当占有足够的市场份额之后,这些公司就会希望能够上市募集资金,一旦上市募集到资金之后,这些公司就可以盈利了。
可见在我国上市的话,会要求这些公司先盈利,而在国外很多公司都是撑到最后一刻,直到公司无法运营了才去上市,这个时候相对来说是比较危险的。我国的资本市场相对而言比较谨慎,因此要求这些公司先盈利再上市,这是一种出于对投资者保护的姿态,避免那些大企业家割韭菜。但是美国的股票市场本身就是让这些人去割韭菜的。
美国股票市场是非常完善的
美国的股市制度相对合理一些,允许同股不同权,禁售期没有法律规定,只有类似于约定那样的规定,时间大概是半年;而我国国内禁售期一般是三年。关于上市公司发行的流通股比例也是有明文规定的,对企业的限制很大,总的来说美国的制度相对宽松。
除此而外,还有一点就是美国的股民结构和交易制度是不同的。美国股市有200多年的历史,有70%以上的机构在操作,散户也是长期投资,做短期投资的很少,股价能够很快找到合理的估值区间,同时有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
当然美国股市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拥有一个国际交易市场,全世界各国的企业都要到美国上市,能够吸引更多的自由资金。在美国上市之后,这些企业能够在国内提高知名度。美国股市体量非常大,制度也十分完善。再说美国的经济也很稳定,最近一年来,美国的股市都是处在牛市中,这对企业融资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条件。
中国的重型直升机未来前景怎么样?
中国重直未来系列完备、市场广阔、用途多元化!它们将是中国三军核心战斗力之一!
2016年6月,中俄双方签署联合研制民用重型直升机的政府间协议:这是一种全新机型,可以完成运输、疏散和防火等方面的各种任务。根据它的不同使命,直升机的起飞重量介于38.4到40.9吨之间。商业荷载量介于10-15吨之间。最大航程630公里,最大时速300公里。此外,直升机可全时段工作、全天候起降,采用俄罗斯米-26直升机中的部分先进技术。
同时,中国的5000KW发动机研制成功意味着重直型号进入快车道:它于2018年研制成功进入试车阶段;此外,一款是中国天骄航空公司仿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的AI-136T涡轴发动机(功率超过8500KW),希望将AI-136T涡轴发动机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彻底解决国产重型直升机动力(阻力重重);而在2025年的航空动力规划中,贵州黎阳公司在中国燃气涡轮院提供核心机情况下研制的新一代大涡轴:功率大致在8000KW左右;
中国产直升机设计基准是海拔3000米高原,而能够在3000米高原执行任务的直升机起飞功重比至少要达到0.3KW/公斤:国产重型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接近40吨,发动机功率需要超过12000KW,双发设计每部发动机不能低于6000KW,考虑到高原动力冗余、升级潜力等方面因素,新发功率需要提高到7000KW甚至8000KW。
而采用3台国产成熟5000KW涡轴发动机,我国重直达到CH53K的水平:起飞重量突破30吨,甚至接近40吨——它比最大的13吨级的直8/18,提升几个量级;如果采用2台国产5000KW涡轴发动机可以研制类似CH47“支奴干”的重直:此前,我国的纵列双旋翼直升机项目最终缺乏发动机下马——国产5000KW涡轴发动机成功列装,中国版的“主奴干”随时可以出现!
中国空中突击旅主要装备直8/18、直20和米171等运输直升机,起飞重量都在15吨级以内,缺乏运输吊运大型装备和155毫米火炮的能力:中国的舱置超轻型122mm榴弹炮快速部署数量不足!
未来一旦20吨级的国产“主奴干”和30吨级的国产“超种马”加入,将会让陆军空中突击旅的战斗力大幅提升;另外,它们对于提升中国海军(增设气密配置)两栖登陆、扫雷、攻舰、疏散难民、海—地分队突击等任务的层次!
中俄合作生产重型直升机:外媒认为是全新设计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最近北美媒体公开一段采访,俄国方面介绍中俄会合作生产重型直升机,但是全新设计。听萨沙说一说吧。
俄国人否定了新式重型直升机以米26T为基础方案。
俄国人介绍多年前,他们就提议以米26T作为基础,再次基础上由中国方面进行改进,生产新式重型直升机。但中国方面拒绝了这个提议。
原因也不复杂,第一:米26T并不属于先进直升机。它由俄国人在70年代研发,80年代服役,距今已经长达30多年。
第二:中国缺乏重型直升机的设计和生产经验。
如果单纯采用米26T作为蓝图,生产出的重型直升机恐怕刚诞生就落后了,得不偿失。同时,因中国没有参与设计,只是单纯山寨,对于我国设计能力和生产方面的促进不大,这是很不合适的。
中国认为需要重新设计一款重型直升机,可以采用部分米26的技术,由俄国提供技术支持和关键零件比如螺旋桨、动力组合等,然后由中国自己生产。
这样一来,中国就等于完成了设计和生产的全过程。下面只需要逐步吸收所有零件,就可以弥补重型直升机方面的空白。
目前的商讨大概是中俄联合成立公司,飞机的机翼和中部机身才俄国生产,最终组装在中国。
至于发动机未定,可能使用俄国发动机,但也可能也能够西方的(前提是能引进)。
俄国方面认为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需要15年时间。很多细节尚且没有和中国人商讨完毕,包括利润的分成。
米26是俄国最有名的重型直升机,可装运2辆步兵装甲车和20吨的标准集装箱,如用于人员运输可容纳8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60张担架床及4至5名医护人员。货舱顶部装有导轨并配有两两个电动绞车,起吊质量为5吨。
汶川救灾,租来的米-26,表现相当抢眼,在山间穿行,可到达任何需要的地方,居功至伟,灾后中国认识到了重型直升机的重要,订制了4架该型机,并正在与俄合作,发展一型40吨级直升机,正在积蓄着能量,能军能民。我为国家点一赞,正发展一切需要的装备。
▲美国五款重型机。CH-47“支努干”、CH53K“种马王”、CH-54“塔赫”(民用型号S-64“空中吊车”),如果算上“鱼鹰”和“勇士”,居然有5款之多,这便是美国了,不缺装备。特别是后两种徘徊在固定翼运输机与直升机边缘的飞行器,有称倾转旋翼飞机,有两种飞行模式,速度快,运力高,使用部署灵活,真是好东西。五款之中只有一款同意出口给中国,CH-54“塔赫”的民用型号,为赚点小钱钱度日,想来也是无奈,此前对中国封得很严实,密不透风,倚为宝器。类似“鱼鹰”,中国正发展一款“蓝鲸”,但能力有强于“鱼鹰”,有人因说太难,模型亮相多年没有动静,我讲难是有一点,但正在发展,一准错不了,现在中国要干的事,还没有不成的。
▲40吨级,中俄正努力。中俄合作重型直升机,谈判也多年,于是便有人扯开嗓子嚷嚷这事成不了,我国专家则解读道,可能这事是中俄最认真的项目,为细节一直在商讨,谈得认真还不好吗?2017年正式签下合同,已然投入工作。打造一款有类“种马王”似的直升机,中国是第一次,俄也是头一遭,技术可以互补,比如俄有发动机,有重型直升机技术设计与制造经验,中国有银钱,发展出来中俄都可以用,挺不错的一件事。有人相疑,此前俄有一款米-46,起重在30吨上下,会不会以它为蓝本?不会的,此事已有定论。
▲想给它起一名字。直-10号为“霹雳火”,直-19是李逵,不知何时中国直升机开始以“水浒”为名,再编下去,直-20如果是及时雨的话,那么40吨级就叫“玉麒麟”如何?卢俊义,坐得梁山第二把交椅,正符合它特点。重型直升机之重,需要昌飞交出一圆满的答卷。梁山好汉108位,中国直升机型号只有几种排不满,但发展出需要的即可,也没必要非要排得太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内地富豪榜公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内地富豪榜公布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