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捐赠日军侵华罪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捐赠日军侵华罪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走向共和》电视剧中,翁同龢不给北洋拨款,却让李光昭骗走了60万两银子,为什么后来却安然无事?
其实,这只是电视剧里编出来的情节,“李光昭案”发生的时候,翁同龢还没权力拨款。
(翁同龢)
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光绪年间,修颐和园的时候,需要采购一批南洋木材,但是当时的庆亲王有难处,非常头疼。正在这时候,一个名叫李光昭的商人来了,他送了一套小四合院给小德子,就被引荐给了庆亲王。
李光昭说自己的手里有一大批南洋木材,而且质量很好,可以提供。庆亲王自然很高兴,李光昭这就拿到了批文。然后,他又筹措了10万两银子,直接送给了李莲英。李莲英于是给李光昭出主意,怎么才能拿到户部的钱。
当时管户部的是翁同龢,不会收受李光昭的贿赂。于是,李光昭花了几百两银子,把翁同龢极其父亲的书法作品编成了书送过去,又各种吹捧翁同龢。结果,这种方法正对翁同龢的脾气,本来要拿给北洋水师买炮弹的60万两银子,直接批给了李光昭。
(电视剧里李光昭准备的“书法集”)
结果,李鸿章盯着这事儿呢。他在海关抓住了李光昭,一审就知道了。李光昭买木材报价40万两,实际花了5万两;运费报价12万两,实际花了1万两;海关费用报价8万两,实际支出4万两。
这60万两银子,实际花了10万两。剩下的50万两,庆亲王、小德子、李莲英等等各路管员,李光昭都要花钱打点,结果自己到手的不到10万两。
也难怪李光昭抱怨:那些王爷们,当官的,身不动,膀不摇,50万两的赚头,他们一下子拿走了40万。可这活是小人干的,风险是小人担,还得对他们千恩万谢……
唉,李光昭也委屈啊!
那么,事情真像《走向共和》所说的这样吗?
实际上,编剧是把两个不同的时期的事儿,杂糅到一起编出了这一段内容。李光昭案确实有,但具体的发生时间是同治年间,重修圆明园的时候。
电视剧中说修颐和园,那是后来的事情,和李光昭完全没关系了。
(圆明园复原图)
真实的李光昭案大概是这样的:1874年3月,圆明园重修。当时清廷内忧外患,南边要对付法国人,西边左宗棠还要平叛阿古柏,日本此时也开始侵略台湾……朝廷缺钱。
这时候要重修圆明园,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此时,李光昭粉墨登场了。他原本是个商人,花钱捐了个“候补”官,这时候听说圆明园重修需要木材,觉得是个赚钱的机会。
于是,李光昭买通了内务府人员,说自己的要“报效”价值三十万的木材。拿到批文之后,打着“奉旨采办”的旗号南下做生意了。
李光昭本想利用这身份赚一笔,但是生意做的不太顺利,没赚到钱。要“报效”的木材还是必须拿出来的啊,李光昭直接私刻了“奉旨采运”的印信,还以“圆明园李监督代大清皇帝”的身份,找外国人购买木材。
此时,李光昭没有钱,他签了五万多元木材的合同,就付了一点定金,然后让对方先把货运来,再付钱。此时,李光昭跑到内务府,说自己订购了价值三十万元的木材。之后,他又找理由,说外国人提供的木材尺寸不和,不能提货。
其实,李光昭此时已经穷途末路,之前声称要“报效”木材,只是想利用“奉旨采办”的身份,能赚一笔大钱,然后随便买一点便宜的木材送过去,也就交差了。但是这时候,钱没赚到,还要给内务府送木材,怎么办?狗急跳墙呗。
然后外国人不愿意了,直接要求清政府给个说法。
(李鸿章)
同治帝一听就恼了,让李鸿章严查此事。李鸿章本来就反对修圆明园,趁此机会严查此事,李光昭斩监候,秋后处决。而且,此时引起了朝廷官员对重修圆明园的集体反对,闹得很大。
后续的事情就不细说了,总之,李光昭这个案子是存在的,但是和《走向共和》所演的不一样,更没有翁同龢被骗60万两银子的事情。
李光昭案发生的同治年间,翁同龢还不是户部尚书,根本管不了钱的事情。
当然,此文不是为翁同龢“洗白”,可以很明确的说,北洋舰队在甲午海战中战败,和翁同龢与李鸿章的矛盾有直接关系。翁同龢处处刁难北洋水师的事情,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就事论事,翁同龢被李光昭骗了60万两银子的事情,是假的。
翁同龢作为咸丰六年状元,后最高位居光绪帝师,一生清廉正直,却因奸商李光昭承建颐和园,想要贿赂他,本来直接送银子,招到翁大骂赶出,后了解到翁喜欢书画,文人爱名,故投其所好,被李骗走拨款五十万两。晚年贫困潦倒,靠友人接济度日。晚年其能安然无恙,笔者认为有两点:其一,作为帝师有这份情面在,况翁一生为官为人并无大错;其二,一生积攒的好人缘,乃至犯事,有人为其求情
提问者对于历史常识一点儿都不具备!翁同龢与李光昭基本交集。这明明是谣言!
提问者三件事儿杂糅在一起,其一,历史影视剧的好与坏;其二,翁同龢不给北洋拨款对不对;其三,李光昭事件与李鸿章关系。同时,还有诸多错误之处。
其一:李光昭事件发生于1874年,北洋海军刚刚开始筹建;
其二:翁同龢1885年禁止全国海军购买“西方武器”并非只针对北洋。
(1)为了洗白而肆意歪曲历史,影视剧的编剧和投资方有创作自由,但不代表有洗白的自由
这个桥段是某部专门为慈禧和李鸿章洗白的电视剧编造的桥段。该剧有诸多编造历史的情节,例如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杀了给自己舔过疮的老下属,实际上那人根本就没被杀。再如李光昭骗翁同龢应该是李光昭骗同治皇帝。
影视剧可以为了情节需要,将不是同一时期的故事串联在一起。也同样可以虚拟故事情节。但对于历史影视剧来说,特别是打着正史、“还原历史真相”旗号的影视剧就不该如此了。因为你至少要名至实归。
该剧在回答为啥从“甲午战争”以前的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开始,该剧的编剧说内容太多太庞杂。但却不厌其烦地或虚拟或嫁接一些细节来描摹“让中国从不弱变弱的慈禧、李鸿章”的不容易,扩大化保守派的无能,弱化改革派中的诸如左宗棠一派对李鸿章一派的批评等,这本身就是希望让“甲午战争”的两个最大责任人慈禧、李鸿章获得洗白。
从李鸿章活着的时候到现在,李鸿章的幕僚、后代、粉丝们就不断地给找他找“替罪羊”:如翁同龢、左宗棠(收复新疆耽误了十多年后的甲午战争、耽误了海防)、丁汝昌(指挥错误)、邓世昌(鲁莽撞船、人性不行)等等。
总之,李鸿章这位甲午战争时期,我方前线总指挥对失败竟然毫不承担责任,而且还是民族英雄。真让人大跌眼镜。
(2)李光昭事件简述
1873年,同治十二年同治两次下诏重修圆明园。次年修复工程开始。木材、茶叶商人,在安徽捐钱买了知府衔的李光昭在1873年下半年来到北京后,通过内务府大臣诚明、堂郎中贵宝、笔贴士成麟等那里探听到了重修圆明园的事情。
李光昭立刻称愿将自己几十年贩运留存下的好木头(价值数十万两)捐给朝廷并且运到通州。其后,李光昭私刻公章(关防)在四川、湖北、广东和香港等地招摇撞骗。从香港法国商人那里买了五万四千余元的洋木,浮报三十多万两向清廷汇报。
因为没有钱付款,他就以木头与商议的材料不符为由拒绝付款。最终,法国在天津的领事照会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同治十三年七月初六,同治命令李鸿章查办。最终,将其判斩监候、秋后处决。
那时的翁同龢任在弘德殿行走,补内阁学士,虽然有权力但主要工作是负责科举问题,对圆明园重修问题既没有发言权,也不掌管户部。基本上与李光昭事件没有交集。翁同龢反对重修圆明园。
结束语
至于翁同龢和北洋黄海海战之间纯属胡言。甲午战争失败主要是光绪抵抗派和慈禧、李鸿章等投降派之间政令不统一,淮军在李鸿章授意下“自保心理”。海战失败也不是因为10年没有买武器,而是因为李鸿章“避战”思想导致。
翁同龢为了救助黄河水灾上奏清廷下令全国除了慈禧和光绪外,皇亲国戚、文武官员、有钱商人进行捐款,要求海军不要再购买西方武器(请注意是西方武器,自造不算)。光绪和慈禧同意,开始施行。之后,再次延长。由此造成中国海军10年未增加这方面开销。但是,却因此挽救了数百万人性命。
因此,翁同龢做得很对。给北洋海军一个“宇宙第一的舰队”在李鸿章率领下,也不会被贪腐腐蚀(甲午战争后,李鸿章才为了保命把贪腐的北洋800万两白银交了出来),兵无战力、人物斗志!
朴槿惠为什么经常私下给法官写信,却不敢出庭自证清白?
朴槿惠的一生大起大落。她是韩国的第一位女总统,也是韩国第一任被弹劾下台的总统。由总统沦为阶下囚,朴槿惠芳华落尽。
一审判决朴槿惠有期徒刑24年,二审更加令人绝望,加刑8年。已经年轻古稀的朴槿惠,很难熬过服刑期了,真的就没办法出狱了吗?
理论上是有的,一般总统会在国家重要纪念日或节假日特赦一部分犯罪人员。曾经也有总统得到特赦的先例,金泳三总统特赦了前总统全斗焕、卢泰愚。
这两位总统与朴槿惠罪行有类似之处,都是由于受财阀的影响和控制下,发生了亲信干政。那么按理说朴槿惠也有可能会得到特赦,可惜他与韩国现任总统文在寅是政敌关系。
此番加刑也有文在寅的“功劳”,文在寅的首次特赦惠及165万余人,但是朴槿惠不在其中。并且朴槿惠在狱中的饮食生活受到了文在寅一定的控制,饮食质量非常差。
很明显,只要文在寅在一天,他就不会让朴槿惠轻易出来。那么朴槿惠想要出狱,唯一的办法只有减刑,可是为什么朴槿惠经常私下给法官写信,却不敢出庭自证清白?
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就是朴槿惠身体每况愈下,不能出庭。由总统到囚犯的落差,想必对于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这样的打击一个壮年的小伙都难以承受。
再者刚入狱时,朴槿惠便4次入院,身体状况一度陷入危机。虽然后来经过她自身的调整以及她的粉丝寄信鼓励有了一些改善,但是说到底她的年纪大了,身体状况还是很糟糕的。
入狱期间,虽然满足了她精神上的需求,给她读书,但是文在寅从中作梗使得朴槿惠饮食质量大打折扣,满足不了自身的营养需求。
朴槿惠自己也曾申请过缓刑,颈椎和腰椎间盘症状没有好转,不过被拒绝了。因此,不能出庭和身体状况是有一定关系的。
不过,这并不是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朴槿惠清楚。只要文在寅还在,她就难以出狱。
最后一次出庭,朴槿惠曾说:“我对法官的信任已经没有任何意思了,以后就按照法官的意思去审吧!”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了,朴槿惠对于法官非常的失望。法官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审判这件事,对于朴槿惠及其律师团给予的证据不予采纳,那么朴槿惠也就没有必要出庭了。
反正你提供证据是你的事,采不采纳是他的事。
发表完讲话当即解散律师团,从那以后真的没有再出庭过。在此之前,朴槿惠积极配合审判,一审开庭100余次,出席80多次,足以证明她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再来看看朴槿惠私下写信,她到底写了些什么呢?笔者从《江门日报》中截取了一些信中内容。
“自从就任总统以来,就听说了国情院有向青瓦台提供预算的先例,前几届政府也收到过这些资金。而且我还要求部下,可以把这个预算用来开展业务。”
…………
“不管是青瓦台秘书还是国情院院长,没有一个人说过这个预算是非法的。同时,我也不认为国情院院长们在明知这个预算是非法的情况下,还向青瓦台交钱。”
…………
“如果非要对国情院特殊活动费问责,这一切责任都在我身上。我曾下令把钱花到业务上。”
笔者提取出来的信息就是,否认公款私用,钱是花在发展相关业务上,强调特殊活动费都用来鼓励工作压力较大的青瓦台工作人员。
如果非要追究这笔国情院特殊费用,那与国情院的院长们无关,她甘愿承担责任。
可惜这些法官根本就不理睬,而且这一场判决,法官从头到尾就没有想过要放出朴槿惠。
不过法官也可能是身不由己,现任总统文在寅与朴槿惠是政敌的复杂关系,有人说这场判决是文在寅在操控。
其实韩国一直以来政商关系就非常的病态,很多韩国总统都栽在这个上面,他们有理想有抱负,却敌不过国情。
朴槿惠也逃不过这一劫,闺蜜干政事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朴槿惠对韩国还是有一定的贡献的,只为嫁给国家的女人最终也没能落得好下场。笔者不禁联想,文在寅又会不会是下一个朴槿惠呢?
朴槿惠是意志坚若磐石的政治家,她一直在等待机会。她不是不敢出庭,是因为在政治对手把持朝政的当下,出庭不会有对她有利的状况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拒绝出庭是在藐视法庭,是无言的抗争,是对法庭的合法性的否定。
至于说她经常给法官写信,那是她的一种抗争,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战斗,甚至是一种向敌对势力的宣战。
朴槿惠从来没有认过罪。一个能够耐得住寂寞和孤独的人,她给人的感受是强大的。特别是对于政治对手文在寅来讲,朴槿惠身在牢狱志在凌云,容不得文在寅出现丁点错误。
表面上韩国政治生态风平浪静,实际上青瓦台一直处在暗流涌动的漩涡。青瓦台——一个魔咒不断的庙宇,无论如何也挡不住“政治迫害”的嫌疑——这就是朴槿惠在狱中抗争的结果。
朴槿惠经常私下给法官写信?真的不多!上次写信是为自己的下属——国情院前院长求情,并自证清白说明很多事情并不是现在的样子,自己也没有受贿行贿,只是按照惯例使用经费,却要遭到无端诬陷。
而对于拒绝出庭受审,其实是朴槿惠对于当前的韩国司法界已经没有任何信心,也心里明白:如今的很多指认罪责,更多的是一种政治报复,朴槿惠明白——除非文在寅下台,否则自己没有任何出头之日。
对于所谓的出庭作证,朴槿惠明白怎么申辩,自己都不会有好结果,甚至多次延期之后,到现在都没有太多的实证,而朴槿惠除了承认对于闺蜜疏于管控之外,前天的均予以否认,但这些都不影响文在寅制定的司法部门的各种定罪。现在距离终审很近了,而朴槿惠显然早就有了心理准备,除非文在寅下台。
一个政商结合的国家制度,是韩国总统难以善终的根本性原因,而一个没有太多外交自主权的国家,实在是悲哀!
朴槿惠不愿出庭自证清白,不是她无言面对江东父老,实在是有难言的苦衷。从她给法官写的信中便知一二,她说自己患有严重的疾病,不能出庭,而不是故意拒绝法院的传唤与审理。试想,以朴槿惠身体,在法庭上一呆就是几个小时,不休克才怪呢,这也是韩国法院没有强制她出庭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朴槿惠患有肾上腺低下功能症,这是一种不治之症,只能靠精心调理来缓解疼痛的折磨。自从被捕以后,拘留所并没有给她开小灶,而是以不能搞特殊化为由,让他和其他犯人一样,享受一日三餐的泡菜。泡菜属于高盐的食物,严重损害了朴槿惠本不健康的肾,让她双腿浮肿,腰部疼痛,据说,她已经数次外出就诊,治疗腰部疼痛。
一个连犯人健康都不能保证的韩国,如何保证审判的公正公平呢!朴槿惠不出庭辩护,一方面出于健康的原因,另一方面是他对韩国的法律失去了信任。韩国检方几次提请法院延长朴槿惠的羁押期,韩国法院都堂而皇之答应了,这明显是诉讼机关与审判机构串通一气,要千方百计置她于死地!朴槿惠出庭申辩,又有什么意义可言。
在文在寅一手遮天的韩国,在文在寅要让她牢底坐穿的暗示下,朴槿惠再多的申辩之词,都显得苍白无力,法官绝不会网开一面,重新调查的。与其任人摆布,还不如听之任之,这才是朴槿惠不出庭的根本原因。
朴槿惠被羁押已经快两年了,二审后,她被韩国法院判处了33年重刑,现在距对她的终审也越来越近了,等待她的将是法律的严厉制裁。
朴槿惠自从被韩国法院羁押以来,除了表示被闺蜜崔顺实利用外,对韩国检方对她指控,均予以否认,她每天的“工作”是,经常会见自己的律师,看书,看粉丝们的来信,天天如此,基本放弃了抵抗,甚至在被二审判处33刑期后,拒绝出庭受审,她或许已经明白,无论自己如何为自己辩解,其结果都是一样的,毕竟自己的命运,已不掌握在自己手里。
然而,在被羁押了近两年后,朴槿惠在看守所给法官写了封亲笔信,信中朴槿惠否认自己曾收取过国家机构的贿赂,并且还对涉及这起案件的“旧臣”们求情,而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检方指控朴槿惠曾私下收取了韩国国情院的35亿韩元的贿赂,这也牵连了朴槿惠的几位旧臣,目前,朴槿惠的这封亲笔信,已移交到韩国法官的手中,有韩国媒体认为,朴槿惠的这封信,或许能对她的旧臣有利,但对朴槿惠自己,将无任何作用,所以,感觉自己出狱无望的朴槿惠,只能希望法院对她旧臣们法外开恩,这样,才能稍微弥补她对这些旧臣们的愧疚之情。
这样看来,朴槿惠在骨子里,还真不算一个坏人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捐赠日军侵华罪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捐赠日军侵华罪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