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歼-20与苏-57同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歼-20与苏-57同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这么先进的歼20战机,为什么还用降落伞减速?
这个叫减速伞,而非降落伞。因为美国的F22战斗机整个降落过程就没有减速伞,而是采用比较高效的刹车(碟刹),据说这是一种高科技,因此很多小伙伴就坐不住了,“美国有的我们也应该有才对,为什么我们先进的五代机歼20,降落时还用着简单落后的减速伞呢?这与歼20形象不配,应该配像F22那么的碟刹系统,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像F22追赶才对。”其实成熟的减速伞技术是最简单、最高效的降落减速方式,能用几百块解决的问题为何要花几十万去解决呢?
在这几种减速中,减速伞实际是最高效简单,也是最实用的,为什么不用呢?世界上除了美国的少数几款飞机比如F15、F22用刹车外,其他都是用减速伞,两者 各有优点和缺点。
减速伞的优缺点是: 高效简单,减速效果好。但是当战机滑跑一段距离后,必须在指定区域抛出减速伞,这样地勤才能快速的去捡伞,并整理后重新使用,无形中增加了后勤的工作量,但并不会影响到飞机的起飞效率,因为减速伞这种消耗品是很多的,随时都能快速的安装上!
刹车的优缺点:节省了地勤的工作,感觉在快速出动上更高效一些,特别是机场被破坏后,执行高速公路起降方案,采用刹车减速能减轻地勤和后勤很大的工作量,这才是最大的优势,当然像以色列这种人口少得可怜的,为了减小地勤压力也喜欢用刹车减速。但是缺点是刹车和轮胎的磨损会非常严重,损耗和更换也就非常频繁,否则就会刹车失灵,这无疑是非常浪费钱的。而且还要对起落架进行结构加强,再次增加了成本。至于传说的中高效问题,美国的F15、F22每次降落后,地勤都得检查刹车系统,甚至很多降落几次就得更换了,如果战争时期机场可能并没有平时训练那么有条有序,这样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很可能会影响到战机的出勤哟!
战机是用来作战的,不是所有的先进技术都得采用,就像二战时德军先进的虎式、豹式坦克也架不住简单粗糙的T34的数量多!实用就好,能够几百块解决的问题,为何非要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呢?美国的F35不是也回归到了减速伞了吗?
歼-20着陆时放出的是减速伞而不是降落伞,目的是增加空气阻力,在较短的时间内让战机减速。
战机的着陆触地速度大约在200至300公里每小时之间,军用机场的长度一般为2400米。战机在跑道上滑跑的时间与距离越长,对战机轮胎、刹车等零部件的消耗越大,对机体结构产生的冲击与震动也越大,高速滑行本身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甚至会出现冲出跑道的问题。所以,把战机速度迅速降下来至关重要。
战机着陆后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减速:机轮刹车、打开减速板、打开减速伞。还有一种就是发动机反推装置,这种方式只有在大型运输机上才有。三种减速方式中减速伞的效率是最高的。减速板在300公里以下低速状况下,产生的阻力效应很小,只能起到减速辅助作用。机轮刹车为了防止轮胎与地面之间产生静摩擦,采用了防抱死系统,刹车效率受到道面状况的影响较大,如果道面存在积水,或者轮胎表面摩擦系数降低了,会大大影响刹车效率。减速伞的伞面较大,能过迅速产生较大的空气阻力,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也很少,可靠性非常高。
战机两个后轮触底后,飞行员就会按下座舱内的放伞按钮,安装在飞机尾部的减速伞舱门打开,减速伞受到气流吹拉,迅速张开。歼-20采用了两片减速伞,产生的阻力非常大,减速效应更强。当战机平稳低速滑行时,飞行员按下抛伞按钮,将减速伞抛在道面上。地勤人员迅速将减速伞收起,以免影响后续飞机的起降。减速伞可以循环多次使用,经济实惠,维护简单,效率非常高。
我军目前服役的所有战斗机(舰载机除外)都使用了减速伞,包括最先进的歼-20战机。有人吐槽说我们的刹车片技术不过关,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刹车片技术再先进,也无法摆脱减速效率低固有属性,对刹车片本身,以及轮胎磨损、战机机体震动所产生的消耗,积少成多也是一笔巨大的经济负担。红龙怀疑他们在不使用减速伞方面的考虑,出发点就是想多赚一点钱。
首先感謝邀请回答,明确不是降落伞,是降速伞。前者是供空降兵和飞行员逃生使用。后者是为降低飞机落地后的距离,附助增加阻力达到降陆距离最短化而配备设计,并还有备份伞和前者一样,为了更安全做到万无一失。这与飞机先进区别不大,如美国F22,F35。俄罗斯的苏一57都有。
歼20属于重型战斗机,就目前的滑翔降落的几种方式,降速伞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伞的降速与安全性都应该由于碟刹。我觉得将来即便是有更好的技术出现,降速伞也应该做为后备装置也不会被淘汰。
作为全球第二个能自主研发、制造5代机的国家,大家总喜欢把歼-20和F-22这两款战机进行比较,除了什么隐身性、气动布局、发动机这些直接关系到战机性能的因素以外,连降落减速装置这种不大起眼的地方都有人想比较一番。其实这也很正常,因为歼-20从外形上看起来实在是太酷炫了。
但是只要一降落尾部的降落伞一出来,瞬间感觉档次就下去了。这就像你穿了一身的奢侈品牌,结果穿个解放鞋的感觉是一样的。而美国的F-22降落是用的刹车盘,这才让人感觉比较搭嘛。而且用降落伞的方法比较古老,刹车盘则比较先进,所以很多人就认为是中国造不出来这样的刹车片所以才迫不得已用这种看起来很low的传统减速方式。
其实之所以中国最先进的战斗机还在用这种传统减速方式,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降落伞作为全世界战斗机通用的降落方式,技术上肯定是更加稳定了,中国以前的战机一直都是用的降落伞,所以歼-20作为国之重器,自然要使用可靠的技术。
而且刹车片和刹车板系统并不是什么很高科技的东西,美军在二战时就开始使用了,唯一的难点就是材料。这一点上美国的刹车盘材料更加先进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当然中国的碳陶刹车盘也有相当大的成果,只不过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
同时还有一个原因,哪怕拥有这种材料中国也不一定会用,因为太贵了只有美国这种土豪才会这么铺张浪费。总之刹车盘和降落伞并没有好坏之分,各有各的好处,其实哪怕是用降落伞减速的战机也是有刹车盘的,区别就在于材料与使用频率的问题,平时训练为了减少损耗自然刹车盘用得比较少。
隐形飞机如何发现对方飞机?
一般需要其他飞机的配合
隐形战机,为了达到隐形战的战果,所以在飞行的时候,一般状态下,是不开启自身的雷达系统的。否则就算对方的雷达无法发现隐形战机,但天空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信号源,谁都知道隐形战机到来了。
所以在隐形战机真正出动的时候,一般需要其他的战机或者卫星配合。
比如预警机,预警机是大型空中雷达平台,预警机的作用就是发现和跟踪敌人的飞机,这个时候,以预警机作为隐形战机的眼睛,以预警机在较远的距离侦测和发现对方的战机,然后将信息发出,隐形战机就可以在不打开雷达的情况下,仅仅接收信息从而获得对方战机的信息。
第二个是卫星,通过GPS或者类似北斗的卫星定位,预设好隐身战机的飞行路线。但这个只适合确定目标的地面突击,并不适合发现对方的飞机。
第三个就是其他的隐形飞机或者其他的战斗机。
一般来说,隐形战机出动都不会单机出动的,但如果前出的距离比较远,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能有预警机跟随,毕竟预警机太靠近对方空域也存在极大的危险。
在这个时候,往往会有伴飞的其他战斗机,或者是出动的隐形飞机当中的一架会打开机载雷达,这样的情况,其实和预警机类似。用一架战斗机作为眼睛,为其他隐形战机提供视野。这个时候,隐形战机就借助其他的战机的雷达来观察其他飞机的存在。这个时候,敌人就是能发现,也不过发现对方来了一架战机,但对方到底来了多少不确定。
隐身战斗机探测目标主要依靠两个关键的设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和“电子战系统”。隐身战斗机对隐身性能要求极高,除了雷达和红外隐身外,还有就是“射频隐身”,所谓的射频隐身就是不向外辐射电磁波,也即是不使用雷达主动搜索目标。
言归正传,隐身战斗机在保证自身射频隐身的前提下,才可以去探测目标。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隐身战斗机不能主动开启雷达去探测目标,也只有依靠现在先进的电子战系统了。诸如F22安装的ALR-94,F35安装的ASQ-239,歼20安装的未知型号的电子战系统。也就是说,这三型隐身战斗机都可以在射频隐身的前提下,发现,跟踪,锁定,攻击目标,从而达成静默攻击的目的。
F22战斗机
F22战斗机安装了APG-77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ALR-94电子战系统,这两者就是F22战斗机的空战性能倍增器。为了保证射频隐身,F22战斗机不会主动的使用APG-77机载雷达搜索目标,而是使用ALR-94系统进行探测。ALR-94可以在480千米处发现敌方辐射源,在200多千米处准确定位该辐射源。ALR-94还与APG-77机载雷达有数据交联,当ALR-94系统准确定位到敌方辐射源后,就可以引导APG-77雷达以极窄波束进行扫描,一般来说,相控阵雷达进行极窄波束扫描时并不会触发敌机的雷达告警系统。所以说,这就是F22战斗机攻击目标的方式。
F35战斗机
F35战斗机使用的则是APG-81有源相控阵雷达和ASQ-239电子战系统。与ALR-94不同的是,ASQ-239系统并不用引导APG-81雷达进行搜索目标,而是直接可以引导空空导弹进行打击。这么一来,F35战斗机的射频隐身能力就要更强,只要不主动开启雷达,F35是难以被发现的。ASQ-239系统可以在480千米处探测到敌方辐射源,在230多千米处精确定位,并引导空空导弹发起打击。
歼20战斗机
目前来说,歼20战斗机的航电系统依然是个未知数,只不过根据我国近年来在电子技术上的进步,歼20的航电系统的性能与F35应该在同一层次。射频隐身也极为注重,或许其设备的探测距离不如ASQ-239,但是具有与其相当的性能还是可以的
。所以说,隐身战斗机是可以在雷达静默的前提下攻击目标的。(图片来自网络)
我不知道你这个问题指的是啥,你是问想为怎么判定地方有没有来,还是说如何用五代机拦截五代机?
如果是判定对方有没有来,那这不干五代机的事啊。这是空情系统的事啊,空情系统包括预警机,远程预警雷达,战区雷达,空情哨,综合情报系统等一系列的东西,只有等空情系统发现了敌军飞机来袭,我军的战斗机才会升空拦截敌军。如果你问的是这些没有发现,五代机单打独斗怎么办?我只能告诉你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没发现敌军的话飞机基本上不会起飞的,一是根本没用而且占用飞机出勤率(飞机的妥善率会随着运作的频率而下降,飞机飞一次就需要很长时间的检查维修,在这段时间之内飞机和损失了没区别,如果经常起飞的话就会出现大量飞机正在维护检修中的情况,能随时出动的飞机数量就会严重受限,而能随时出动的飞机和总飞机数量的比例就是妥善率,如果还没开战就把妥善率消耗到极低的水平了,那只能说这位指挥官真是个人才)。所以如果空情系统没有发现敌军的话,那就等着挨炸呗还能怎样。
那如果空情系统发现了敌军,那就好说了。受限空情系统既然知道敌军来袭,那就至少能判定出敌军来袭的方位,而且五代机上除了综合传感器之外还有数据链系统,预警系统看到的情况飞行员也能看到,也就是说不存在完全无法发现的情况。那这就好办了,剩下来就是如何击落敌军的环节了,这也分两种情况首先地面的战区防空火控系统能否捕获敌军,如果能那就直接通过数据链用战区防空的火控系统指挥我的导弹击中敌军即可,而我机只需要优化导弹包线发射导弹即可。
如果不能,那就毕竟直到我机传感器捕获敌军,然后集中雷达波束达到火控捕获,优化导弹包线发射导弹即可。
隐身飞机探测目标,一般是采用被动探测或光电扫描以及红外感应来获取目标位置信息。因为雷达探测目标需要发射电磁波,这样就会暴露自己,所以,隐身战机一般情况下是不用雷达探测目标的,除非雷达功率非常强大,在对方防区外很远就能够发现目标,这种情况只能对战非隐身战机;双方隐身战机是不可能首先开启雷达探测的。
俄罗斯苏57放弃了对地探测的合成孔径雷达,增加了两个L波段的有源相控阵雷达阵列,能够利用L波段雷达探测视距外隐身目标;但是,主动发射雷达电磁波探测目标的同时,对方战机也会获得自己的位置信息,从而暴露自己,得不偿失。
歼20、苏57、F-22和F-35都安装有电子战系统,电子战系统分为电子侦察和电子干扰。而电子侦察就是利用被动探测的原理,获取目标飞机发射的雷达电磁波和通信信号,从而获得目标位置信息,并锁定目标。
如果目标飞机采取关闭雷达,并保持无线电静默,那么这时,电子侦察手段就失去了作用。本身隐身战机又不能开启雷达探测,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光电扫描系统搜索目标,同时开启分布式孔径系统对周身360度空域进行探测。目前任何飞机都无法做到红外隐身,就算对方飞机尾喷口如何降低温度,其尾流热气也无法解决;因此,红外光学扫描系统和分布式孔径系统的红外感应器就是探测隐身、非隐身目标的最可靠工具。
F-22为了追求极致隐身性能,不能主动发射通信信号,只能被动接收;F-22也没有安装红外光电扫描系统和分布式孔径系统,不能使用F-35一样的3D头盔。在关闭雷达的情况下,只能依靠电子战系统进行电子侦察来探测目标;遇到电子战机发射干扰信号就无法在视距外探测目标。F-22多次输给“咆哮者”电子战机、“台风”战机和“阵风”战机就是这个原因,所以,F-22的航电系统已经不适应时代了。
被动探测:新一代隐身飞机本身集成了强大的信号分析处理能力,能够被动探测敌方发射的各种电磁信号,对于火控雷达这种指向性很强的信号,能够大致判定对方位置。多频谱光电探测器能够探测敌方飞行器发出的红外、紫外、可见光信号,在理想情况下探测距离达到百公里以上。
主动探测:隐身飞机的雷达信号经过特殊调制,将信号分散在很宽的频谱里,并且将信号功率动态控制在能够探测目标的最小功率上。传统的雷达告警设备难以接收处理这样的信号。因此对于上一代战斗机,隐身飞机即使开雷达也不容易被发现,可以实现战场的单向透明。
数据链:隐身飞机处于大国的体系作战环境下,各种平台可以用数据链共享数据。除了预警机提供的信息以外,只要一架隐身飞机发现对手,友机都会收到相关数据。因此可以实现A射B导等灵活的战术。
F22是否还是人类史上最强战机?战斗机发展的下一步又该何去何从?
F22当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现在能够和他比肩的只有中国的歼20。在这之前的10多年中,F22独孤求败。
世界上都在讨论F22是不是会恢复生产?其实以我看来,真的没必要。美国拥有100多架F22,依然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战斗机,只要不靠近东亚地区,不和歼20发生正面冲突,F22依然是世界最强。
F22可以改进电子设备,没必要再重新生产,因为F35如果也不在东亚地区,F35依然是世界无敌,因为歼20也不出口。天下依然是F35的天下,因为苏57不是隐身战斗机。
如果把F22、F35和歼20看做5代机,那么人们还是着力发展第6代战斗机吧,在那里再争高下!
曾经F22是世界上最强的战机。现在歼20是世界上最强的战机。
打仗主要靠雷达航电和导弹,这方面歼20占上风。由于歼20的研制时间比F22晚十几年,歼20有后发优势,雷达航电的技术水平超过F22。歼20的雷达探测距离和数据处理能力都超过F22。歼20的EODAS系统和EOTS系统,是F22不具备的。F22没有红外探测能力,只有防御性的红外告警系统。空空导弹,霹雳15的射程占优势。
隐身性能,两者水平差不多。F22的隐身涂层太娇贵,需要恒温恒湿的机库,还需要大量时间维护。在战时这是大麻烦。歼20的隐身涂层就没那么娇贵。
飞行性能,目前F22占优势。歼20的飞行性能也不错。如果换上涡扇15,歼20的飞行性能不会比F22差。
更重要的是,歼20在持续生产,也在不断改进,歼20未来可以用最新的技术来提高战斗力。F22早就停产了,大幅度升级改进并不容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歼-20与苏-57同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歼-20与苏-57同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