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歼-20与苏-57同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歼-20与苏-57同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歼20起飞有多快?最快起飞要多久?
短距起降性能本身就是四代隐形战斗机的一项核心指标,美国F-22在各大航展上表演的旱地拔葱就是在展示其优良的短距起降性能,F-35本身就是垂直/短距起降战机设计自然不用多说,俄罗斯的苏-57亦是如此,那么我们的歼-20也不意外的话这项性能也是核心指标之一。
有关歼-20的很多技战术指标尚在保密当中,有关其短距起降能力如何尚不得而知,只能从公开的一些信息中寻找一些端倪。从公开的歼-20试飞视频以及日常训练起飞视频中计算,歼-20的起飞时长在40秒钟左右,有关歼-20的飞行速度众说风云,官方唯一的一次披露是,歼-20战斗巡航一分钟52公里,如此计算时速达到3120公里,折算下来飞行速度超过2.5马赫。
从公开资料来看,俄罗斯的苏-57起飞距离在300-400米之间,F-22滑跑起飞距离为427米,最短能达到240米;这两款战斗机都采用的配套的矢量发动机,对于提升短距起降能力本身就具有先天优势,矢量发动机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提升战机的短距起降性能。
除了发动机的因素之外,气动布局设计对于提升短距起降能力也有一定的助益。最有说服力的一个例子是我国为巴基斯坦空军研制的外贸型枭龙轻型战斗机,该型机采用的是中等展弦比边条翼气动布局,机身采用超音速面积律,兼顾了提升整体作战性能的同时,降低了飞机的技术风险。在近年的各大航展上,枭龙也展示了精彩绝伦的旱地拔葱机动性能,充分的展示了其出色的短距起降性能。
歼-20在气动布局设计上独具特色,其采用的小展弦比升力体边条鸭翼式气动布局赋予了其优良的升力系数,据悉其最大升力系数达到2.1,堪称四代战斗机之最,美国的F-22也不过1.5的水平,正是得以于歼-20较大的升力系数设计,因而有了“动力不足气动来补”的说法。这就意味着歼-20的短距起降性能虽比不上靠动力吃饭的F-22,达到惊人的240米,但也大致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
未来歼-20进一步换装新型发动机之后,对于提升其短距起降性能将有很大的助益。至于当前的起飞速度和起飞距离属于军事机密范畴,上不得而知,我们只能从气动外形上看出一些端倪,从而大致推算一个水平。
战斗机起飞的方式有开加力和不开加力两种,开加力时起飞距离短,所用时间短。不开加力时,起飞距离长,所用时间长。而歼20战斗机开加力时最高速度可达2.5马赫,但是战斗机的起降性能主要与发动机的推力,气动布局有关。
发动机的推力越大起降性能就越好,气动布局的亚音速阻力越小,起降性能也越好。
现役的歼20战斗机采用了AL-31F99MI航空发动机,其单台推力为14.5吨,两台可为歼20提供29吨的推力。俗话说“力大砖飞”,航空发动机的推力越大,为战斗机提供的动力就越强,战斗机就可以在短时间短距离内进行起飞。其实F22战斗机的起飞重量和歼20差不了多少。F22在不开加力时,起飞距离为300米,开加力时起飞距离为240米。F22之所以有这么强的短距起飞能力,主要是因为有两台加力推力高达17.6吨的发动机,两台F119可以为F22提供35.2吨的强大推力,这么一来,F22的推重比轻松超过1,所以具有较强的短距起飞能力。
其实,战斗机在航展上展示出的短距起飞能力并不实用。为了吸引眼球,展示出战斗机的性能都是轻载起飞的。
影响战斗机起飞性能的除了发动机的推力,就是战斗机的升力了。而升力又与空气密度,升力系数,速度,机翼的有效弦长有关。就歼20的气动布局来看,其展弦比较小,导致亚音速升力系数不太好,超音速升力系数较好。而在直面气流起飞时,机翼的有效弦长也就是机翼的宽度,这点来说,歼20的机翼有效弦长不如F22。由此可知,歼20的起飞性能是不如F22的。
歼20的2001号原型机在试飞时,从静止到离地时间不到20秒,至于是否开了加力还不好说。个人觉得是没有开加力的,如果开了加力的话那时间绝对不会这么长的。要知道F22开加力时起飞距离只有240米,以战斗机这样的高速也就在10秒左右即可离地。而歼20如果开加力的话,时间会比F22长点。
其实歼20战斗机1分钟巡航52千米的例子是指歼20以极速2.5马赫匀速飞行1分钟,但是起飞的速度要比这个低的多,一般的战斗机离地瞬间的速度为200千米/小时——350千米/小时。毕竟歼20使用的还不是第四代发动机,没有足够的推力,当使用涡扇-15后,其短距起飞能力将更强!
速度2.5倍音速以上,原型机首飞时用了不到40秒
关于歼-20起飞,其实在2011年2001号原型机首飞时就有过完整视频流传到网上。当时有网友计算过,原型机开始滑跑到起飞共用时大约38秒。但是原型机普遍重量要轻不少,不少设备都未安装是采用配重块方式模拟,试飞也是加少量油,以轻载方式起飞,所以这个数据仅供参考。不过原型机首飞也是以最保守方式操作,不会去压榨极限性能,而前几架原型机也都是采用最基成熟AL31F发动机,推力也少些,所以这个参考值的加减还是个人看法。
战斗机起飞速度和耗时其实对于战斗影响是较小的,因为在战斗机出动过程中,整备和调度才是耗时的大头,一两分钟的跑道起飞时间影响并不大。即使在需要应急起飞的情况下,大仰角起飞后迅速爬升抵达作战高度才是更大考量。
这方面第三代战斗机都开始普遍重视大仰角性能,普遍可以具有大仰角起飞性能。像枭龙都在航展上展示过大仰角性能,而F-22在航展上演示过长距离垂直爬升。
关于速度方面,歼-20较为可信的一个报道是2018年人民日报官微提到的,歼-20一分钟可以战斗巡航52公里,相当于3120公里的时速。标准情况下可以达到2.5倍音速,而如果是按照一万米高空299米/秒音速标准的话,更是可以达到2.9倍音速,甚至可以说接近战斗机飞行速度极限。
而且文中提的是战斗巡航,而非最高速度,这个概念有点困惑。如果是指F-22超级巡航这种不开加力巡航概念显然不大可能,个人觉得更可能是战斗状态实用速度这种概念。即使是这样全部最保守的2.5倍音速去估算,也超过F-22的2.25马赫最高飞行速度。
歼-20在目前没有实装涡扇-15发动机,用落后半代多发动机,可以取得这样的成绩,着实了不起,其气动功底相当深厚。歼-20如果将来换装涡扇-15的话,其超音速性能着实令人期待。
美军F-22猛禽战机的真正对手是谁?
F22是当今标志性的,最前沿的五代隐形战斗机!
也是米国开创性的革命成果。
F22的对手?
就是发现,只要能捕捉到F22,就是对手!
如果,发现不了,影子也找不到,它就没有对手~。
F22的对手绝对是我们的歼20,因为从两者的使用者关系和设计原则不难看出,它们是最有可能在战场上相遇的。F22的设计侧重于隐身和超机动性,航程只有几百公里比较适合局地防空:歼20的设计侧重于大航程和高速性,是一款突击进攻力量装备。看似两者的用途不同,恰恰因此它们的才有可能在未来战争的交手,如果都是机场保卫着那才有可能老死不相往来。
据消息报道,美军将可能耗资4000万美元提高其机载雷达APG-77对地模式下的精确度,这样F-22就不用依赖C4ISR的数据,尽可能的依靠一己之力完成大部分对地打击任务。这无疑对F-22的综合作战能力有着大幅度提升,再看中国的歼-20刚服役不久,应该怎样才能尽快超越F-22?
可能有人会问,不就是加强了对地攻击,有必要那么大惊小怪吗?实际上,因为五代机造价颇高导致的数量较少问题是非常大的弱点,就算美国也不太好同时承担起这么多费用,何况还有维护费、飞行员培训费用等,这些都比四代机上升了一个层次。
现代雷达在对地情况下使用的是合成孔径,这样可以避免太多的地面杂波干扰问题,直接对地面进行高精度测绘。而且雷达的波段对于树木等伪装有着较好的穿透力,能够轻易发现伪装中的地面目标。
而且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分辨率较高,也能用于卫星测绘。虽然它不能用于锁定目标,但是可以使用机载计算机辅助锁定,进而对地面目标实施锁定与打击。这无疑提高了F-22的综合作战能力,使得F-22成为多面手,能够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同时空战或是打击地面目标。
歼-20虽然有着后发优势,但是中国的航发技术难免有些尴尬,正在有条不紊的测试当中。只不过中国在电子设备上也毫不含糊,相信相关的改进早已提上日程,或许已经在测试中或者实装。
F22在设计的时候,假想的对手是苏联的空军,主要针对的目标就是第四代重型战斗机苏27系列,因此F22在设计的时候避免了近距离格斗的概率,主要强调了中距离交战中的发现距离和隐身能力,也就是降低被对手发现的概率,然后搭载有远程的空空导弹攻击对手。
F22还要在四代机不擅长的领域进行发展,比如说,作为一款标准的五代机,F22A战斗机具备超音速巡航和超音速机动的能力,在超音速的条件下也能够进行大机动过载的机动,而这是四代机无法做到的,四代机只能在中低空和压垮音速下保持好的机动能力,这就使得五代机在对四代机作战中,取得了很大的机动优势。
但是在F22A战斗机服役这么多年后,他的主要目标和对手都发生了变化,F22如今才知道自己一生的宿敌竟然也是先进和强大的五代机,比如俄罗斯空天军的苏57战斗机和我国的歼20战斗机,而且在对比这两款战斗机的较量中,F22战斗机不再具备较强的优势,甚至会处于劣势,比如在隐身能力差不多的情况下,F22A在探测能力上不如歼20,在武器使用上不如苏57。
当然,F22略显落后主要是因为设计服役的太早,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试飞的F22,实在是没法在雷达性能和电子科技上太过于苛求,能够在那个时代就带着有源相控阵雷达服役已经是成功,而且作为世界上最早具备矢量机动能力的战斗机,F22的二维矢量发动机也曾经是令人艳羡不已的装备,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去认识这款经典的飞机。
如今,F22A已经停产,洛马也很难再次建立起F22的生产线,毕竟所有的子系统供应都已经停止多年,模具都已经不全了,现在F22只能静待退役,也许作为世界上第一款五代机,他永远也不会迎来真正的势均力敌的较量,但是作为一款开启五代机大门的战斗机,他带给世界航空科技的远远不是隐身两个字能说完,F22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只能说在F-22在2017年之前,是没有对手的,而F-22战斗机早在2005年就已经服役,也就意味着在十几年的时间内,F-22是没有对手的存在,因为在2017年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服役了五代隐身战斗机,其它国家均没有服役,所以在很长的时间内,F-22是没有对手的。
F-22战斗机
没有对手也给F-22战斗机带来了影响,比如F-22战斗机的产量仅有195架,其中正式服役机型187架,生产完毕后,F-22战斗机的生产线就永久关闭了,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F-22战斗机没有对手,美国不愿意拨款,如果俄罗斯等国服役了五代隐身战斗机,那么F-22战斗机的产量不会只有187架。
F-22生产线
而现在F-22战斗机有了两个强劲的对手,首先是我国在2017年服役了歼-20战斗机,改变了美国在五代机领域一家独大的局面,F-22第一次有了真正对手,然后过了3年时间,也就是2020年,俄罗斯苏-57战斗机也服役了,这是全球第四款隐身战斗机,美国F-22战斗机面临的压力更大了,但是F-22还是以数量优势获得了优势。
歼-20战斗机
不过就在中俄两国先后服役五代机后不久,美国再次在战斗机领域取得优势,按照美国国防部的消息,美国六代机首架原型机已经完成了首飞,美国在六代机领域领先中俄等国,实际上美国在战斗机领域,一般是服役一代,研制下一代战斗机,但是由于F-22在服役后十几年时间没有对手,美国在六代机领域研制进度缓慢了些。
美国六代机想象图
F-22的诞生就是因为美国研制出了F-15和F-16等四代机后,苏联也研制出了苏-27和米格-29战斗机,美国为了继续确保优势,所以F-22项目进展很快,不过F-22诞生以后长时间都没有真正的对手,这让美国F-22有了独孤求败的感觉,歼-20和苏-57诞生后,美国六代机的项目就明显加快了,这就是歼-20和苏-57的“功劳”。
F22是美军现役单机战斗力最为强大的第五代战斗机,自从2003年服役以来,长期处于独孤求败的无敌状态(因为其他国家在短期内都无法推出同级别的五代机)。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俄罗斯的苏57和中国的歼20相继横空出世,打破了美国五代机一统天下的局面,除此之外各种克制五代机的技术装备、战术措施也应运而生,最早问世的F22自然成为众矢之的。
当然人们也非常想知道,到底谁更有资格成为F22真正的最强有力的对手?按照正常的逻辑,一款战斗机的最大对手应该是另一款战斗机,双方在空中大战五百回合最终分出胜负,才是大家心目中的经典剧本,但是这套模式照搬到五代机身上似乎就不大灵光了。这是因为五代机具备良好的隐身性能和高速性能,即便是不能超音速巡航的五代机,没有外挂武器装备的阻碍,超音速飞行能力也远超普通的四代机。
五代机的典型作战模式是出其不意地发动隐蔽攻击,将对手的重要节点目标一剑封喉,然后高速脱离战场绝不拖泥带水。在这种情况下五代机和五代机之间互相直接PK的概率其实并不高,彼此发现对方的距离太近,有效交战距离那就更近了。两架五代机进行单挑的结果,很可能是转悠了半天都没有找到对手在哪里,最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而收场。特别是F22,它是迄今为止在所有五代机中把隐身性能和高速性能结合得最好的典型代表。
相比之下歼20隐身性能出色,高速性能由于发动机短板尚需进一步提高;苏57发动机比歼20更强,但是隐身性能先天不足。F22就好比是一个独来独往、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绝顶刺客,它的真正对手当然不应该是另一个刺客,而应该是一个有着火眼金睛的金牌保镖。为了防备刺客的袭击,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破解刺客的隐身外衣,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大力研制反隐身雷达,其中以中国的成就最为突出,早在N年前我军的某型反隐身雷达就精确测定了数百公里以外F22的活动轨迹。
但是有了反隐身雷达和歼20不代表就可以高枕无忧,现有的反隐身雷达都是陆基或者海基版本,F22完全能够采取超低空突防的方式进行躲避。歼20纵然单打独斗不惧F22,也难以在万里边防线上处处堵截来去如风的F22。于是我国开始考虑把反隐身雷达搬上天空,居高临下让F22无处遁形,举世无双的“双头神雕”反隐身无人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别看它造型怪异、骨骼惊奇,却是当之无愧的F22最大克星。
“双头神雕”无人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无人机,体积重量都超过美国著名的全球鹰无人机,采用独一无二的双机体设计,能够在两万多米的高空持续巡航数十个小时,活动半径超过5000公里,独特的双波段反隐身雷达将该区域的所有空中目标(尤其是隐身目标)一览无余,并为我方各种拦截兵力提供精确的目标指示引导。这意味着进入战区的F22一切行踪皆在我方掌握之中,届时是歼20静默设伏也好,还是直接东风洗地也罢,都是信手拈来游刃有余,F22将一头撞上真正的铜墙铁壁。
作者:刻雨无痕
在隐身战机中,为何中国歼-20携带鸭翼?有什么作用吗?
歼20战斗机携带的鸭翼主要作用就是提高飞机的机头指向能力,让飞机能够更加轻松的改变飞行方向,缩小飞机的盘旋半径,提高飞机的爬升率,应该说,歼20战斗机的鸭翼不但不会影响隐身,对于飞机的气动改善还非常有利,这也是歼20之后很多五代机都采用融合鸭翼设计的原因。
图中清晰可见在歼20快速爬升高度的时候,在鸭翼和边条上形成了涡流。
歼20战斗机的鸭翼是全动的,可以差动,这个鸭翼在要执行空战任务的时候,可以和主翼面平齐,在需要进行姿态调整时,产生和主翼面的角度,但是时间很短,这样做不但有利于改善机动,还可以避免造成雷达反射面积加大。另外,因为歼20战斗机取消了尾翼,所以实际上看,歼20的翼面也没有比其他飞机增加,等于把尾翼前移了,所以造成雷达反射的翼面没有增加。
图为歼20鸭翼上形成的涡流,对涡流的利用是歼20的气动设计一大亮点。
至于其他的隐身战斗机,已经出现的里面,苏57其实也有鸭翼,只是和飞机的主翼面融合设计在一起,这样可以改善飞机的隐身设计。而法国和德国联合研发的新型五代机也采用了这种设计,不过歼20没有采用这一设计并非是因为不考虑这一点,而是因为歼20还在主翼面前布置有边条设计,这样飞机在高机动时可以在主翼面前形成涡流,提高飞机的机动性。
图为满挂导弹的歼20双机编队。
歼20战斗机采用鸭翼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强调高速性能。鸭翼在飞机进行高速飞行的时候,水平控制舵效要好于F22等飞机的尾翼,说明歼20是一种非常强调高速飞行下飞机可控能力的战斗机,在珠海航展上的表演中,歼20满挂导弹,但是却能上下翻飞自如,高速飞行下产生涡流,爬升速度很快都是和这个鸭翼有关,所以鸭翼是歼20气动设计的一大亮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歼-20与苏-57同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歼-20与苏-57同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