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7名造谣传谣者被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7名造谣传谣者被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天价鲍鱼”如果是炒作造谣,造谣、传谣者是不是该负法律责任?
这一阵山东的负面新闻不少啊。
天价虾曾轰动全国,现在又添天价鲍鱼的续集。
山东是孔子的故乡,礼仪之国,现在看来已经学坏了。
捡个鲍鱼要五百,你咋不干脆抢劫去呢?
题主试图为山东人洗白。洗不白的。
“当地政府已经积极妥善解决了,为什么还要炒作?”
这话很耳熟啊。
苟晶的班主任已经主动道歉了,苟晶为什么还要翻旧账啊?
要是道歉管用,还要警察做什么?
相比之下,打劫别人的人生比打劫别人的钱财更恶劣,更可恨。
高考冒名顶替比天价鲍鱼恶劣千倍万倍,可恨千倍万倍。
天价鲍鱼已经解决了。
冒名顶替者关系网还没挖出。应该一个一个挖出来,绳之以法。
近两天所谓“天价鲍鱼”事件炒作的比较厉害。尽管前面的视频本人没有看到,但是看到了后期对于这个事件的处理的小视频。
短短的1.26分钟的剪辑小视频出现了养殖户与拍视频的自媒体人员语言针锋相对。养殖老农只是说了这是一个天然的鲍鱼,结果自媒体人竟然高调的攻击了这位老农,使得这位老农说出了一句不该说的话,但这是话赶话造成的这种结局。
这位自媒体人竟然公开的咆哮着,有点公开的污蔑青岛,还在提醒以后的游客不要去青岛类似的话,这种说法是为了拍视频的效果,当然也是为了赚一些流量。毕竟自媒体人能抓住视频的焦点视觉或者说爆炸点,才引起了后来天价鲍鱼的炒作的嫌疑。
最终处理的结果是养殖户的老农向这位自媒体人道歉,并且处理的80块钱又退还了这个自媒体人。其实这就是一个鸡毛蒜皮的小事,人家那里是养殖区,而且是晚上去到海边捡到了一个大的鲍鱼,并且官方也已经表明了那个地方是养殖户承包的区域。但不管怎么样也不能通过这件事抹黑青岛,抹黑山东。
天价鲍鱼与天价大虾是两码事,一个是有意而为之,一个是无意而为之。也就是一个是蓄谋已久的陷阱,属于宰客的行为,另一个是偶然碰到的一个巧合的行为。这件事情不应该这么去炒作,但是做媒体人为了赚流量,挖空心思,最终还是钱的事。
从总体上来说,这件事情也不能说是谣言的传播,毕竟这件事情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空穴来风,至少有这件事的雏形存在。这件事的发酵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发酵的,想追究造谣者和传谣者的可能性非常的难。谣言止于智者,不信谣,不传谣才是我们做自媒体人的最高贵的品德,不能够为了钱而不择手段,应该想想自媒体的影响力。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何必为了一点钱,抹黑一个地方。
山东不擅长进行舆论斗争,从电视台就可见一斑。自媒体为了流量,只会将想要展现出来的告诉大众,他们只是说了部分事实,不存在弄虚作假的地方,很难处罚。地域黑一直都有,前些年是河南,现在轮到山东了。不知道下一个是哪一个省?
如果老大爷能够报案处理,并能查实是偷窃的话,老大爷稍微懂点法律就发财了。凡是在网上发不利于他名誉信息的网站、网文作者、大V都将面临名誉侵权的索赔。一个大V起诉赔偿1万以内,并登报赔礼道歉都能获得法院支持。这么多大V,网文作者,还有网站,大爷赚几千万都是保守估计。
像头条这样的门户网站,恐怕要承担名誉侵权的连带责任。
以讹传讹刻意抹黑青岛,进行地域攻击的应该追责。
很多人被别有用心的媒体以“天价鲍鱼”蒙住了双眼,内容和追加报道都没仔细看就开喷。
事实上这伙人是有预谋的“捡海货”,而且是老手。大半夜的开着车带着专业工具跑到偏远渔村的养殖区“捡鲍鱼”,谁信?关键是最近一个多月,抖音上经常有关于去黄岛西部以及崂山东部有养殖区“捡海货”的视频,其中就包括这次“捡鲍鱼”被抓现行的几个人。
半个巴掌大的鲍鱼,就我这海边长大赶海上百次的都从来没见过,而且这么大的鲍鱼在海水里吸附力近200公斤,徒手就算把壳给拽掉都拿不下来,拿下来也是残品。而视频主人公拿着一个鲜活的大鲍鱼,说是自己是游客,鲍鱼捡的,还是半夜在渔村养殖区捡的,让他徒手再捡一个看看?简直就是把公众当傻子,完全是在利用媒体掩饰他们的偷盗事实,刻意抹黑渔民甚至整座城市。
并且当事人昨天也发了公开信,说他的视频一共有5段,以新闻形式发布的是来自济南的齐鲁晚报剪辑过的视频。而问题就出在这里,视频是渔民说要500元,而事实上是他带着怒气问渔民给你500要不?所以才有了渔民说的要500,这些都被剪掉了。根本就是一些媒体和自媒体为了博眼球而断章取义。另外当事人也澄清了,网传视频说要找人曝光的是梨视频发布之后被网友后期配音的,根本不是他说的。
所以这事根本就不存在讹诈500块的事,而且鲍鱼也不是游玩捡的,是大半夜专程驱车来“捡”的。渔民自身只跟此人要了80块,这么大个鲍鱼在海鲜市场80都买不到,何况车上有没有其他海货还未知。最终蒙受损失的渔民却成了众矢之的,谁之过?
不就是这些以讹传讹博眼球的人所为吗?就应当对其追诉法律责任,以儆效尤!
苏宁把全部股权质押给阿里巴巴,苏宁为什么要这么做?你怎么看?
苏宁把全部股权质押给阿里巴巴,苏宁为什么要这么做?你怎么看?
苏宁的行为,确实让很多人不理解。因为,就在不久前,刚刚传出了苏宁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又突然出现股权质押这样的现象,怎么说,也不可能让舆论和公众不出现各种各样的猜疑,不怀疑苏宁出现了资金链问题。
对此,苏宁也迅速做出回应,认为是一次正常的商业行为,而非其他方面的原因。
对苏宁的回应,可以认可。因为,作为一家大型企业,如果到了需要10亿元救急的地步,那就不是简单的资金链断裂问题,而是企业快要崩盘了。10亿元对苏宁来说,真的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苏宁的这次股权质押,更应当是双方在某些方面合作的一种表示。就算是融资,也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行为。而所融资金,也极有可能是与淘宝软件公司事先有约定,是双方共同投资某个项目或某种业务。
只是,这次的股权质押行为,实在是一次没有头脑的“神操作”,是在自己给自己添堵,是在自己给自己挖舆论风险的“坑”。
普通人接触到苏宁,就是苏宁电器和苏宁易购,咋一听,这苏宁是咋回事儿啊,怎么把自己全部股权质押给阿里巴巴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是阿里巴巴要收购苏宁,还是苏宁自己要完。其实,都不是。
第一,苏宁只是把苏宁控股这一家小公司质押给了阿里巴巴。
而苏宁这个大集团旗下的核心资产,比如苏宁电器和苏宁易购,还好好的呢,而苏宁控股,在这两家里,只有算一个小小股东。
何况,除此之外,张近东、张康阳父子,还有好几家大公司呢。
因此,这对苏宁这个大集团来讲,影响不大,只是新闻猛一看上去,惊人。
你仔细核对,就会发现,这苏宁,资产至少上千亿吧,怎么全部股权质押才借了10亿,不对啊。
这就对了,因为,人家就是质押了旗下一小公司。
第二,苏宁其实是缺钱了,向阿里巴巴借点儿儿。
但借钱,不能空口白牙借啊,但有质押的东西。这个质押的东西,最好等值,甚至超出点儿,苏宁想借10亿,那就把至少值十亿的苏宁控股全部股权,质押给阿里巴巴了。
如果未来,苏宁连本带利还了钱了,那阿里巴巴,就把苏宁控股,还给苏宁。如果苏宁还不上钱了,那苏宁控股,就变成阿里巴巴控股了,跟苏宁,也就无关了。
但综合来看,苏宁,也就是现金流出现缺口了,这种还不上的可能性,中短期来看,是不可能的。
事,就这么简单一事儿,只是新闻,有点儿惊人眼球了。
缺钱。股权质押一般是押给银行,选择了阿里巴巴,恐怕是银行不收,说明苏宁从银行系统借不到钱了。侧面证实了银行抽贷的谣言。阿里巴巴也是苏宁的股东,帮还是要帮一把的。
苏宁把全部股权质押给阿里巴巴,苏宁为什么要这么做?你怎么看?
苏宁走到现在可以说是人算不如天算,我们都知道苏宁一直想做大线下业务,也一直想把线下和线上结合起来做大国内消费场景的市场,但是这么多年一直苦苦支撑都没有能够做大,今年又碰到疫情,给线下业务带来了非常沉重的打击。
早前市场传言苏宁集团资金链绷紧,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但很快上市公司发公告强调市场造谣,但是现在的股权质押验证了确实是苏宁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12月10日晚,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苏宁控股集团创始人张近东等已将苏宁控股股权全数质押给了淘宝,借款10亿元,金额等同于苏宁控股集团注册资本金。
12月10日晚,苏宁易购(002024)立即回应称,股权质押是正常的商业合作,对苏宁易购战略发展和正常经营无实质影响。
有海外社交媒体称,苏宁有逾1000亿债务一年内需要偿还,而公司现金只有248亿。
为增强投资者信心,苏宁随后对多只债券进行了回购。12月2日晚,苏宁易购发布回购进展公告,称“18苏宁01”等7只债券已完成购回,将于12月9日足额支付债券购回金额至深圳分公司指定的银行账户。
苏宁方面表示,本次公司实施债券购回方案,增强了投资者信心,维护公司债券价格稳定,促进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公司将继续使用自有资金对公司债券进行购回。
但是公司对公司的债券回购并没有改善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对苏宁易购的看空,二级市场上苏宁易购一直震荡下跌,最近有加速下跌趋势。
然而,近日又有消息称苏宁资金链断裂。12月8日,市场有传闻称,苏宁集团在渤海银行的贷款已经违约,民生和建设银行已抽贷。
不过,苏宁集团很快在其官方微博上紧急回应:在此郑重声明,以上传闻均不属实。该谣言对公司正常经营和品牌声誉造成了恶劣影响,公司已向有关部门报案,查实信息来源,并追究造谣者及传谣者的法律责任。
有时候谣言可能也是事实,否则苏宁集团也没有必要把股权质押出去了,想必也是资金紧张。
在今年疫情发生后程哥就对很多做实体的老板说过了,未来除非实体店出现降低租金,并且降幅大于30%以上,有些甚至要降租一半才有生存的希望,否则生意根本没法做。
我们都知道,随着2015年股市崩盘后,很多资金跑去炒高楼市泡沫,拉升店面租金,经过几年的租金上涨早已经把实体店面的利润给蚕食掉了,这个也是为什么麦当劳,家乐福出售中国业务的原因,可能很多没有做实体店的人过于乐观,并且他们没有看到电商对实体店的冲击,而给实体店最致命一击的是新冠病毒的突如其来,现在走在大街小巷看看,多少店面空置?有人租的店面也是经营困难,我去一线店面采访过很多商家,大部分都是在熬,希望熬过最艰难的日子,但很多熬不过的只能倒逼了。
因此程哥对苏宁的资金链紧张一点都不出奇,国内的环境或许比我们想像的要恶劣,最近又传出多个平台开始围剿卖蔬菜的小商贩,他们称之为社区团购,如果这些资本大佬舍得烧钱真的有可能直接把很多菜市场给干趴下。
对于苏宁未来的救赎之路到底在哪里?程哥认为线上才是根本出路,线下只能往高端发展,如一些免税进口店面等等。
各位朋友你如何看苏宁的资金链紧张到把股权全部质押出去?未来还有机会赎回来吗?会否面临股权易手他人的困境?欢迎留言探讨。
量化分析,挖掘牛股,让利润奔跑!
关注量化程哥说投资,欢迎转发,讨论,感谢你的评论点赞和支持!
量化程哥声明:所有以上内容为量化程哥编辑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依照此报告观点进行投资产生的盈亏,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苏宁把全部股权质押给阿里巴巴,苏宁为什么这么做?
大家好!我是喜之郎观察!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吧!
首先,提问者没有搞清楚苏宁的这次质押,苏宁只是把一个全资公司的股份全部质押给了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公司而已,不是把苏宁集团所有的股份作为抵押,这是由本质区别的,这里有误导读者的嫌疑,当然也许是提问者是无意的,但是这样会导致很多读者认为这是标题党,所以要慎重对待这个问题。
其次,苏宁为什么这么做?这个答案大家应该能够异口同声的说出来了“就是缺钱”。关注苏宁集团的人都知道,前一段时间,有媒体报道出来苏宁集团资金链出现问题,但是很快被苏宁集团官方辟谣了,并且还要追究法律责任,但是大家都知道,辟谣以后发现大部分都是真的,就是这么神奇,苏宁集团为什么缺钱,因为这几年张近东近近似疯狂的对外扩张,但是没有几个正真赚钱的,加之恒大上市被搁浅,所以短期内缺钱是正常的,我不看好苏宁集团的发展结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苏宁易购的确是非常好的模式,也是苏宁集团盈利点就强的一个板块了。
最后,我现在想起以前苏宁与国美在线下大战的场面,说实话吧,如果黄光裕没有进去,其实苏宁集团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局面,现在我们吃瓜群众表示只能静静的看着事态发展了,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帮到苏宁啊!
这是时代发展趋势的一个必然结果吧,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
——喜之郎观察
我是喜之郎观察,一个有态度的自媒体人,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这个话题,谢谢大家阅读原文。
有人造谣说浙江卫视的7个主持人被包养,造谣者会负法律责任吗?
不仅造谣者会承担法律责任,而且传谣者也会承担法律责任。
对于网传浙江卫视七人被包养一事,浙江卫视在29日给出了回复,并在公共社交平台上晒出相关辟谣声明。
在声明中写道:相关主持人已经报警,并且已经采取相关法律手段,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造谣者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呢?
既然主持人已经报警,那么这些人要承担什么处罚呢?
造谣诽谤他人的处罚,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相关条款。根据第四十二条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可以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同时,在我国《刑法》的第二百四十六条之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因为这次被造谣的是浙江卫视的七人,而且还都是公众人物,这种情况一般会被称之为情节严重,如果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这是情节特别严重的,应该是会被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如果此时够得上刑事责任,那么造谣者得到的惩罚会更大。
造谣者同时还有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这些年,不断有网友在网络上诽谤明星,并被明星起诉,最近有一个案例是说包贝尔起诉一网友诽谤,被判在其社交账号显著位置发表声明,向原告包贝尔赔礼道歉,赔偿其精神损害抚慰金及律师费共计40000元。
造谣者之所以会被造谣对象起诉,这是根据《民法典》中第一千零二十四条之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被造谣者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造谣者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的民事责任。法院如果认定构成诽谤他人,会根据原告的请求要求被告删除诽谤资料、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
所以,此次造谣浙江卫视7个主持人被包养的造谣者,不仅会被拘留甚至判刑,而且还有可能被造谣者起诉,并承担经济赔偿。
父母经常往亲戚群里转发谣言,该怎么办?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这个问题哈 我哥就是我们那边市公安局网监支队的呢,所以在家庭这块科普的比较好呢。我认为这些谣言之所以那么多人相信,一方面是我们普通人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在一个就是谣言描述的比较像 吸引人眼球,博取关注度呢。所以对待这个问题一定要妥善的解决,及时的辟谣,并对于家人一定要学会科普,自己多转发一些辟谣的新闻,较权威的。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子”,而在互联网时代,社交平台看似也是一袭华美的袍子,闪耀着烨烨的光华,但其实里面也暗藏着无数“虱子”——谣言。
对于网友来说,一则流传在朋友圈的谣言轻则导致你微信家族群整日提示声不断,被迫“免打扰”,重则导致你夏天吃不到蜜桃加西瓜,平日吃不得紫菜和薯片。而对于平台来说,谣言对整个平台的公信力都起到了极坏的影响,而且若是要治理谣言也是个“力气活”。为了更好地治理互联网大环境,我们所熟知的互联网平台们,究竟拿出了什么法宝呢?
【多管齐下的微信】
社交流量可以说是一切流量之源,也是新时代谣言发展的温床,因为这些个高频流量的平台往往更有利于耸人听闻的谣言病毒式的传播。如果是在陌生人的圈子里,嘴巴毒辣的网友往往能肆意调侃造谣者的非蠢既坏,以及传谣者的盲信无知。但如果是在熟人圈里,尤其是当家长长辈将一则显而易见的谣言放到你跟前的时候,再犀利的网友也会变得哑口无言。
本着团结家庭和睦关系,净化网络整体环境的原则,你最常用的熟人社交软件微信这两年在辟谣这件“小事”上可谓下足了功夫,不仅引入专业的第三方辟谣机构,通过微信辟谣助手等系统工具处理谣言信息,还定期在“微信安全中心”“谣言过滤器”“腾讯安全观”等官方公众号上进行辟谣。有了官方出马的辟谣,在说服力和执行力上就明显上升了一个档次。
从目前执行的效果来看,“官方辟谣”成果丰硕。在去年12月腾讯发布的《2017腾讯公司谣言治理报告》中显示,一年时间里辟谣阅读总次数达8亿,拦截谣言超过5亿次,辟谣榜单研究报告累计发布76个,辟谣专家和机构合作方达1304家。而在上月微信汇报的谣言治理成果报告中,从2018年4月至10月,微信已辟谣文章7万篇,删除公众号谣言文章近7000篇,并处理近百个严重违规的公众帐号。
【另辟蹊径的头条】
导致谣言传播广泛的另一个原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造谣这件事,从根源上说主要靠的是想象力,比如说把蜜桃和西瓜这两个完全不相干的食物编排出食物相克的“小贴士”,比如说新时代的指着肉松硬说是棉花,又或者自行“生产”出H7M9、SK5等等碰一下就感染的病毒。与之相对应的,辟谣则需要发挥动手能力(找资料)、逻辑能力(分析关联逻辑),以及个人阅历的广泛程度。
正因为辟谣麻烦,所以很多人对辟谣的态度也就变成了,“自己以及周边的人知道就行”。可即便是这样,若是在家族群里简单粗暴地指出“这是谣言”,依然会面临被亲妈踢出群的潜在危险。即便是对于亲人之间传播的谣言,大多数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那对于整个互联网大环境中的谣言,有怎么会有动力去热心辟谣呢?
然而就在前两天,今日头条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广发英雄帖,推出“谣零零”反谣言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通过给钱的方式激发创作者们辟谣的热情。据了解。今日头条今后每个月都会挑选出100篇优质的辟谣内容,从参与奖到一等奖分别会得到单篇300至3000元的奖励。如果有创作者能长期提供辟谣内容,平台还会考虑签约,并提供“流量分成+保底收入”。
虽然只是我的猜想,但是这样“辟谣有奖,还是现金”的方式,搞不好真的能起到效果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7名造谣传谣者被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7名造谣传谣者被查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