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李清照入狱手撕渣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李清照入狱手撕渣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诗词背后的大才女李清照是怎样的?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她擅长琴棋书画,通古博今,特别是诗词,更是独树一帜。她的诗词,流传千年,被后人誉为最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之一。她的词分为前部与后部。早期,以欢快浪漫为主,后期以悲悲戚戚为主。早年,李清照与赵明城结为夫妻,两人恩恩爱爱,李清照在爱情与诗词上也达到了顶峰。后来,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在情感上一下跌入低谷。在李清照孤寂之时,无意之人张汝舟,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照顾。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舟。婚后,李清照发现了张汝舟的虚情假意,从此心灰意冷,再一次选择了离婚。几次的打击,摧残了她破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当时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身心受到严重的残害。她无依无靠,预告无门,贫困潦倒,到处流浪,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李清照一生也曾有过辉煌,但颠沛流离伴随着她的下半生,终究客死异乡。虽然她的一生坎坷,可是她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具有很多的影响,她的名字永远被后人敬仰,一辈一辈……
为谁憔悴为谁瘦,
千娇万媚度春秋,
多少相识满天下,
转身之后月依旧,
却难寻故友。
情到深处难辜负,
莫问红颜为谁老,
越过千山情难觅,
不见温柔思尽愁,
望断水东流。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3月13日生于齐州济南(今山东章丘明水镇)。其父李格非在进士及第后一路升迁,官至礼部员外郎,且“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深得苏轼的赏识与推重。其母王氏出自名门,知书达理。外祖父王珪在宋神宗元丰年间任尚书左仆射,是宰相级的高官。受父母影响,李清照“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18岁时,才貌出众的李清照与长自己三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喜结连理。赵明诚是地道的“官二代”,父亲赵挺之时任吏部侍郎,后官至尚书右仆射,为朝廷重臣。
婚后,两人如胶似漆、琴瑟甚笃。一次,赵明诚负笈远行,李清照“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归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赵明诚读后,感佩不已。我们知道李清照多愁善感,却不常注意到她对爱情的投入之深。这首《一剪梅》不是她最著名的作品,却是她珍视爱情的见证。
北宋崇宁元年(1102),主掌朝政的蔡京排挤打压元祐旧臣,李格非因“籍记元祐党人”而被罢官。李清照觉得父亲是党派斗争的无辜受害者,请求当时“炙手可热”的公公出面说句公道话。大概是为了自保,赵挺之没有出手相救,这让李清照颇为不满。
然而,世事难料,仅仅过了5年,即大观元年(1107),赵挺之在与权相蔡京“争雄”中失势,不得已乞归青州。受此影响,李清照亦随去职的赵明诚落户青州,而且一住就是10年。
这期间,赵明诚独登泰山顶,三访灵岩寺,四游仰天山,搜集了大量碑石拓片。经过多年博采广集,赵明诚与李清照合力完成了《金石录》的写作。此书是继欧阳修《集古录》之后,又一颇具学术价值的金石研究专著。
赵明诚病逝后,李清照将《金石录》整理出版,并为其写了后序。李清照在后序中说,“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以至收藏日丰,最后不得不占用十余间房屋作为库房。李清照凭借作词闻名遐迩,但她的其他成就也不可忽视,金石研究就是其中之一。
赵明诚入殓后,李清照大病了一场。不久迫于金兵攻势,李清照不得不为那15车藏品寻找存储之地。赵明诚有个做兵部侍郎的妹夫,当时正在洪州护卫后宫眷属,李清照便派人将大部分藏品分批运了过去。没想到至年底,洪州失陷,那批藏品“又散为云烟矣”!仅有十几件青铜器、几箱书及卷轴、书帖等“岿然独存”。
此后,李清照在战乱中一路逃亡,自建康赴台州,又出睦州奔黄岩,然后雇船入海去温州,至越州。在暂住会稽期间,李清照随身携带的书画被人盗走5箱,令其“悲恸不已”。南宋绍兴元年(1131),李清照逃到杭州时,其所带藏品已“十去其七八”。面对文物“得之艰而失之易”的结局,李清照不得不感叹:“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这份豁达,实在难得。
赵明诚死后第3年,居无定所、孤苦伶仃的李清照经人撮合再嫁监诸军审计司官吏张汝舟。婚后,张汝舟很快暴露了他的险恶用心。原来,张汝舟钟情的不是李清照,而是她手中掌握的那批文物。
为了达到目的,张汝舟常借故对李清照拳脚相加。李清照当然无法忍受张汝舟的虐待,最后以举报张汝舟科场作弊的方式结束了这段短暂而又不幸的婚姻。虽然是个大家闺秀,李清照却带着男儿的刚烈,活得分外努力。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少有的才女,不仅长于诗文,而且兼通书法、绘画与音乐。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她的词作价值最大。李清照著有《词论》,强调词“别是一家”,主张词要协律,保持合乐能歌的本色,反对以作诗之法作词。李清照的词独树一帜,因而被人称为“易安体”。
绍兴二十五年(1155)5月12日,72岁的李清照怀着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和孀居之苦悲凉谢世。然而,透过她优美的词作,我们至今仍能仰望到她那光彩照人的优雅身姿。百世不朽的作品是很美,而那背后的李清照,美得更胜一筹。
谢邀!李清照一生命运多舛!又生逢乱世!金兵进中原以前,生活幸福,与丈夫比翼双飞!金兵进中原后,随丈夫流落江南,丈夫又英年早逝。词如其人,李清照生性豪放,曾留"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千古名句!前半生作品比较明快,如《醉花荫》…后半生作品情泛凄凉,如《声声慢》…
李清照的一生,是经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丧夫之痛,再披盖头,男人出轨,被冷落的诸多痛苦的女人。她是个倍受命运捉弄,打击,摧残的女人。她才华横溢,却处处运蹇,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她的内心是多么凄苦,多么悲惨!因此,她的词多是哀怨,伤心,悲愁,凄绝的。
谢谢悟空问答邀;
“李清照“,可以说是中国第一女词人。其作品或阴柔婉转,或慷慨激昂,有自己明显的风格。
她不但是一个“才女“,还是一个贤内助。她与赵明城的感情非常好,能忍受清贫,帮助赵明城编撰《金石录》,并完成了最后的整理。
由于生活所迫,她改嫁“张汝舟“,后又因“张汝舟“偷盗,私藏自己的藏品而告官离婚,按大宋律法,妻子状告丈夫要判刑三年的,后被友人救出。此事被以讹传讹,变成了“李清照“不守妇道的传言。
历史记载中有哪些名副其实的“渣男”?古代的“渣男”会有多渣?
说到古代,大家很快会联想到各种才华横溢,名满天下的文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相之才等等,可你是否知道,有些你一直敬仰的名人却是十足的渣男!
1.元稹,一个痴情诗文也掩饰不住的渣男。
“游寺遇娇娥,送目千瞧无限意。归庭逢秀士,回头一顾许多情”。
大家都知道这是《西厢记》写张生与崔莺莺相遇,一见钟情。可你也许不知道这张生的原型便是元稹。元稹与其母亲的远亲崔莺莺相爱,私定终身。后元稹因为仕途原因,对其始乱终弃,娶了朝中一位大员的女儿韦丛为妻,这还不够,还写了一篇文章《莺莺传》,广为流传,文中全无妻子之意,竟是红尘女子之情。
韦丛乃是大家闺秀,待元稹也是面面俱到,然而,元稹又看上了一个名妓薛涛,在你侬我侬三个月后分别,元稹还写下“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的肉麻诗句。
后来韦丛亡故,元稹为其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著名诗句,然而这痴情语句不知道又有几分真心。
这时薛涛相必是梦想着元稹该骑着白马迎娶她了,然而她错了!因为元稹此刻有爱上了一个有夫之妇刘采春,他给了其夫一笔钱后便立刻纳其为妾。而满心等待的薛涛最终郁郁而死。
如果说元稹到此已令人作呕,那还有更令人发指的,他最后也抛弃了刘采春,害其跳水自尽。
2.吴起,一个军事天才背后的渣男行径。
吴起原为卫国人,后在鲁国期间被鲁国国军赏识,担负重任。后齐鲁交战,鲁国国军欲让其担任统帅。然而,由于吴起妻子乃是齐国人,鲁国人不信任吴起,吴起便将妻子杀掉以求其位。
同时吴起在出师前,曾跟着名师曾参学习,在这期间,吴起的母亲病逝,吴起却充耳不闻,也不回家办丧,引起曾参极大的反感。
3.徐志摩,看似情圣,实则渣男。
张幼仪和徐志摩乃是包办婚姻,然而徐志摩口上说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包办婚姻,然而还是与其圆房。在张怀孕期间,徐志摩又爱上林徽因,强迫张堕胎。后要要与其离婚,然而张不同意,徐志摩便一走了之。
后来张幼仪生下孩子后,徐志摩又找到了她,最终还是与其离婚。
古代渣男首推战神吴起,为了当将军竟然杀了自己的妻子。吴起先学儒家,后学法家兵法,并在学成后到鲁国做官。在一次对齐国的战争中,有人建议让吴起带军对付齐国,但有人不同意,说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齐国等于是他的丈人国,他会真心实意地打齐国吗?这是吴起有机会带兵的第一次,为了当上将军,更为了表示自己的真心,吴起把老婆杀了,以表示他带兵打仗的决心。
吴起的这一做法并没有成功地让他实现自己的目的,反而引起鲁国人对他的反感,并且知道了他在母亲去世期间都不回家奔丧的事,还被老师扫地出门,现在又为了当将军杀了自己的老婆。人品差到这个地步,怎么能当将军呢?这样,吴起在鲁国没有了立足之地,就离开鲁国,到魏国去了。
第二渣男当属元稹,这个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深情男人,却是个始乱终弃的人物。《西厢记》中张生的原型就是元稹。元稹在娶妻之前,和一个姓崔的女子恋爱,但崔家属于土豪级别,有钱但没权,这跟元稹理想中的婚姻很有距离。公元800年,元稹参加科举考试,因为才华卓著,被新任京兆尹韦夏卿赏识。当元稹知道韦夏卿的女儿韦丛还待嫁闺中时,觉得这是一个走门路、攀高枝的好机会,就抛弃了崔家的女孩子娶了韦丛。
多年以后,元稹以自己的初恋为原型创作了传奇小说《莺莺传》,就是后来《西厢记》的前身。和《西厢记》的大团圆结局不同,《莺莺传》的结局是男主对女主的始乱终弃,基本上就是元稹自己的经历。
李清照表姐是谁?
李清照的表姐是秦桧的老婆。李清照的第二任老公是个渣男,他家暴李清照,妄图占有李清照的财产。一怒之下李清照决定状告这个渣男贪污,在当时女子状告丈夫是要先做牢的,但李清照义无反顾,朋友劝她找表姐帮忙,但李清照对秦桧夫妇的卖国行为不齿,宁愿自己不坐牢也不求他们。最后李清照还是被朋友们救出。
李清照是一位怎样的才女,她对其他文人有评价如何?
李清照是一位怎样的才女,她为何一篇文章骂了北宋词坛16人?
唐诗宋词汉文章,宋朝是被称为“词的朝代”。这个朝代诞生了无数在历史上影响巨大的伟大词人,诸如:柳永、晏殊、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晏几道、秦观、黄庭坚等等。还有一名非常著名的才女——李清照。在才人无数的宋代,李清照以一介女流跻身其中,可见其才华横溢如斯!
李清照不仅是宋朝著名女词人,同时也是公认的“千古第一才女”。诚然,李清照虽然生在了男尊女卑的古代,李清照在婉约词上的成就最为卓著,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人。
自古以来,凡是卓尔不群者,大多恃才傲物,李清照也不能免,身为女子,她的狂傲,更甚男子!
李清照曾写了一篇关于词的专论文章,题曰《词论》,寥寥不足千字,其中提到的宋朝词人有柳永、张先、宋祁、宋庠、沈唐、元绛、晁次、晏殊、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曾巩、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共16人,几乎涵盖了整个北宋词坛的名家。但是,这些被后世顶礼膜拜的宋词翘楚,竟然无一例外,被李清照批评了个遍。试举几例如下。
柳永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用一首《雨霖铃》惊艳千古,他本人更是被奉为婉约词派的巅峰人物。李清照批评柳永之词:庸俗不堪,格调低下。
晏殊、欧阳修、苏轼
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都是备受后世推崇的宋词名句,但在李清照看来,却只是些“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
王安石、曾巩
李清照言道:“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
秦观
秦少游的《鹊桥仙》堪称爱情词中的经典之作,其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更是感染无数人的千古名句。却被李清照评价为:空洞无实,透露着穷酸气。
黄庭坚
李清照评价黄庭坚之词:瑕疵太多,难成上品
李清照的这篇《词论》,是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学史上第一篇女性文学批评专文,其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都毋庸置疑、值得肯定。但与此同时,由于其中有颇多偏颇之见和对前辈大家的不敬之词,千百年来也备受诟病,被后世诸人称为“妄评”。
总之李清照其人虽狂,但确有才气。
说起李清照,眼前就会浮现一个清丽、端庄、略带伤感的才女形象。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她,卓尔不群,却多少有点恃才傲物,曾写过一篇《词论》,对16位文人作过评判,狂傲之气显露无疑。
被李清照评价过的16位文人包括柳永、张先、宋祁、宋庠、沈唐、元绛、晁次、晏殊、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曾巩、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下面是最主要的几位。
柳永: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用一首《雨霖铃》惊艳千古,他本人更是被奉为婉约词派的巅峰人物。李清照批评柳永之词:庸俗不堪,格调低下。
晏殊、欧阳修、苏轼:
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都是备受后世推崇的宋词名句,但在李清照看来,却只是些“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
王安石、曾巩:
李清照言道:“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
秦观:
秦少游的《鹊桥仙》堪称爱情词中的经典之作,其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更是感染无数人的千古名句。却被李清照评价为:空洞无实,透露着穷酸气。
黄庭坚:
李清照评价黄庭坚之词:瑕疵太多,难成上品。
不得不说,李清照真是相当有傲气,对于一些前辈大家,都敢直言不讳。但多少有些不敬之意,而且有不当之处。所以,后世许多人将其评论称为“妄评”。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时期的一位婉约派代表作家,号易安居士,其前期词作较为豪爽,后期词作较为消沉,后期消沉的原因应该是命运导致,让他丈夫赵明诚病故,所以后期其词作较为悲观消沉,目前有辑本(漱玉词)今人辑有(李清照集)她对其他文人评价减少,比如对白居易,刘禹锡有较少评价…
李清照是宋代词人,婉约派的代表,有着“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李清照出生在书香门第,从小受父母的熏陶,为她之后在文学上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李清照嫁给和大三岁的赵明诚,李清照和赵明诚过上一段幸福的婚姻生活。我们都知道李清照喜欢收集金石,我们不知道的是,李清照是因为赵明诚喜欢,在丈夫的熏染下她才爱上金石之器。赵明诚没有写完《金石录》就撒手人寰,为了完成丈夫的遗愿,为了写完《金石录》,也为了有一个安慰的家,无依无靠的她嫁给了张汝州。
张汝州就是一个人渣,起初对李清照还比较好,婚后一年,张汝州那副丑恶的嘴脸就暴露了,开始对拳脚相向,最后,李清照只能打官司,离婚。
李清照和赵明诚“赌书茶书香”的温馨和浪漫,引得多少人的艳羡,成为了一段千古流传的爱情佳话。
自古才人多颠沛,李清照的人生,有幸福也有苦难。当时北方少数民族来犯,大宋王朝摇摇欲坠,李清照和丈夫向南逃亡。在同年,赵明诚任命建康的知府,在一次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
李清照在乌江写下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便是讽刺赵明诚。
后来,
李清照擅长书、画,通晓金石,通诗词,在词的创作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易安体。”
李清照早期的诗词多是写悠闲的生活,后期多感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凉。比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千丝万缕的忧愁。
李清照炉火纯青的词作艺术,独树一帜,对陆游,辛弃疾等后世词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代的杨慎这样评价她:“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子闺阁也。”巾帼不让须眉,李清照就是这样一个才华卓越,卓尔不凡的伟大女词人。
李清照在她的《词论》中这样评价柳永:“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
柳屯田永指的是北宋词人柳永,屯田是柳永的官至屯田员外。
李清照说,又休养生息了百余年,才有柳永,变乐府旧声为新声,才有《乐章集》,确立了柳永在宋词大家的地位;柳永的词虽然适合于音律,但词句却庸俗低下。
不得不说我们这位才女,说话心直口快,毫不掩饰,直来直往,一语击中。
柳永的在并不仕途上不顺利,四次参加科举考试,四次都落榜。后来柳永四处漂泊,填词为生。柳永的词大都是描写青楼女子的不幸遭遇,在用词方面擅长运用口语和俚语,读起来比较情切,接地气,与李清照主张的高雅不同。
李清照会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
李清照在《词论》中一出“别是一家”之说,主张诗和词是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要区别开来。
李清照的一生流离失所,晚年孤独无依,在寂寞中结束此生,我想,在世界的另一端,她一定和赵明诚相遇了吧,继续过“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温馨生活,没有战乱,没有逃离,只有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
关于李清照的故事还有很多,三言两语是讲不完的,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吧。
有些资料是我查找的,如有不对的地方,望大家指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李清照入狱手撕渣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李清照入狱手撕渣男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