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额存单进入1时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大额存单进入1时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银行大额存单热销,门槛高达20万元为何大家还愿意买?
起步金额20万块钱,还是有那么多人愿意买,那是因为大额存单有很多优点。
一是因为大额存单的利率高
大额存单和普通存款相比,利率普遍高。这是大额存单和普通定期存款比较来说的。
这要从大额存单的身世说起。大额存单自从面世那天起,就是商业银行调节存款的工具。
哪家银行想要吸收更多的存款,就可以把大额存单当招牌,多发行一点大额存单。
大额存单的利率是在人民银行同档次同期限产品利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比例的上浮。
一般来说,银行规模越小,大额存单的利率越高。最高可以上浮1.55倍。
有些银行发行的大额存单,起存金额越高,利率也越高。
二是因为大额存单安全性高
大额存单的这个优点,是和理财产品相比较来说的。
理财产品虽然预期收益率比较高,但是理财产品它不一定能保证刚性兑付。
所以,理财产品的安全性没有大额存单好。
存款本金那么多,20万块钱往上起步,存款人不但要关心利率怎么样,还总得关心一下本金是不是安全的吧?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不太强,注重稳定性的人来说,大额存单是理想的选择。
三是因为大额存单流动性好
我们在存了大额存单以后,如果着急用钱的话,可以采取质押贷款的方式,也就是把未到期的大额存单进行质押,等到有钱的时候再还钱,解除质押,这样大额存单应有的利息就不会受到损失。
大额存单还支持提前支取,如果提前支取,有些银行的大额存单是靠档计息的,也不错。
银行大额存单热销是有理由的,20万元的门槛不算高。
首先,大额存单很安全。
对于银行存款来说,追求安全是第一位的。大额存单就是银行存款的一种创新,安全性完全没问题。这是一个基础因素。
其次,核心在于,大额存单利率高。
存款也是一种理财,那么在安全的基础上,追求更高收益就是本能。大额存单利率比一般定存利率要高。在基准利率上,上浮50%左右。这样大额存单收益就很客观,因为大额存单本身就是“大额”,这样利息收入就有明显的增加。如果是三千两千,利息收入就无所谓。
第三,重点是,大额存单还比较灵活。
定存如果没有到期,但又急用钱的话,提前支取是按照活期存款计算,很不划算。而大额存单是可以流通的,这样如果有急用钱的时候,利息损失不大。对于储户来说,有极大的裨益。
第四,20万元的门槛,其实也不是高不可攀。
现在这年头,20万元起步的存款金额,真的不高。
不说别的,2018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28228元,一般四口之家一年就有10多万收入。想一下,这是人均。那么中国13.95亿人中,年收入三五十万的人有多少?
如果我们简单按照二八定律来计算,13.95亿人,20%是富人的话,也有2.79亿人口。
最后,有比较关键的一个因素:现在其他理财及投资方式收益下降。
这个收益下降,包括海量暴雷的P2P,这就不仅仅是收益下降,就是血本无归。其他的比如余额宝等,收益率也在持续下降。股市已经脆弱不堪;房地产调控继续保持。
在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下,20万起步的银行大额存单热销,也是应有之义。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拐弯抹角,作为一个投资者,大家之所以对大额存单感兴趣,无非就几个原:
第一、利息高
大家都知道现在去银行存款的利息都不是很高,特别是对于那些大银行来说,存款利率最高的3年期存款也就3.8%左右,而同样是3年期限,很多银行大额存单都能给到4.18%的利率,甚至有的银行可以给到4.5%左右的利率,这意味着同样是20万元存款,大额存单每年获得的利息要比普通存款高出2000元左右,3年就多出6000元,相当于多拿一个的工资了,这是大家购买大额存单的最重要原因。
第二、安全性高
大额存单也是一般般性存款,其安全性是非常高的,50万之内同样受到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没有任何风险,即便超过50万,只要银行不出现极端情况本息照样可以正常拿回,风险很低。同样是4.2%左右的年化利率,大额存单的安全性要比银行理财等其他产品高很多。
第三、流动性较好
大家都知道普通的存款是不能提前支取的,所以中间急用钱想要提前把钱拿回来,那就只能按活期利率计算,比如20万元存款3年期,存了2年半之后提前把钱取回来就只能1750元左右。
相对来说,大额存单的流动性要比普通存款好很多,提前支取挂挡计息,比如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和华夏银行大额存单提前支取,靠档计息利率都是按照各自银行挂牌公告的定期存款利率计息。按照这个计息规则,同样是20万存款3年2年半后提前支取,那大额存单可以获得12500元左右,这个利息要比普通存款多出1.1万左右。
此外,目前有些银行还可以转让大额存单,这样提前赎回还可以拿到更多的利息。
第四、有礼品拿
现在各大银行都非常缺存款,尤其是缺大额存款,所以为了吸引更多的大额存单,很多对于大额存款客户会有额外的礼品,比如菜米油盐以及各种生活用品等等,虽然这些礼品价值不是很高,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也正因为大额存单相对普通存款以及银行理财产品来说优势相对比较明显,所以目前很多有钱都比较青睐大额存单。
20万元的门槛对于现代家庭来说也是很多家庭能够承受的,大家愿意投资银行的大额存单主要由以下的原因造成:
①受传统观念影响。银行存在的历史悠久,已经深深的植入到人们的观念中,特别是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银行,都是属于国有银行让人们印象更为深刻,例如现在的工,农,中,建,交,邮六大国有银行。
②受生活习惯影响。生活中,各种发放工资,转账,支付,取款都是通银行执行,存取便利。一直以来人们都愿意把钱存入银行,使我们国家是一个高储蓄率的国家。
③相对于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更具有安全性。虽然银行是允许破产,但是根据《存款保险条例》第五条 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所以20万元的大额存单没有任何风险。
④银行存单收益稳定。银行存单的利率是确定性的,而且在存续期间内不会变动。对于稳健型的投资者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⑤变现能力强。人们一旦出现流动性需求,需要变现时,银行大额存单相对于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房产等实物资产更容易变现。即使损失的只是收益,而本金不会遭到损失。
银行大额存单热销,有两大原因,一是利率最高上浮55%,比普通定期存款利率高出不少,二是保本理财产品逐步退出市场,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下降。
参考招商银行2018年的财报数据就可以知道,2%的人拥有80%的存款,一叶知秋,其他银行应该也能得到相差不会太悬殊的结果。
20万元的门槛确实不算低,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即便是2%的家庭有这么多存款,也能有数以千万计的家庭。
大额存单本质还是银行存款,同样受存款保险制度保护,50万元以内本金和利息都有保障。实际上,正规大型银行破产概率是非常低的,因此存的多一些也没问题。
资管新规实施的核心是打破刚性兑付,降低金融风险,保本理财产品将在2020年年底之前彻底退出市场。对于银行来说,为了留住资金,需要有替代产品,因此大额存单和结构性存款成为选择。
随着央行持续降准,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下降明显,这种情况下大额存单的优势凸显,安全稳定,收益率并不比理财产品差,自然会受到追捧。
国内高净值人群有数百万,家庭存款超过20万元的上千万,有企业主,有炒股赚到钱的,有高收入人群,也有拆迁致富的,还有炒房发家的,一些做生意的人也有赚到大钱的,大额存单的客户群体非常广泛。
不同的银行大额存单利率有一定差别,国有大行利率最低,一般上浮48%左右,大型商业银行上浮52%左右,而部分农商行城商行则上浮55%,利率最高的三年期大额存单最高达到4.2625%。一些银行有按月付息的三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4.18%,如果每个月拿利息放入余额宝或者民营银行,综合收益率可以达到4.40%左右,已经比理财产品收益还要好了。
最后,大额存单可以转让,部分还可以提前支取并靠档计息,流动性也不错,自然备受青睐。
最近各期限利率均值全面上升,大额存单为何“涨声”一片?
2019年3月份以来,银行各期限的存款利率均值已经保持连续三个月上涨。而其中,大额存单作为各大银行“揽储”的利器,受到市场投资者的普遍欢迎,利率一升再升!
银行大额存单业务
2015年6月2日,央行发布《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大额存单正式启动发行!但自2015年至2017年底,银行大额存单发行量一直并不算高,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大额存单起存门槛较高。2016年虽然将参与门槛从30万元调整至20万元,不过对于普通储户来说,20万元资金的门槛依旧很高!
其利率相比于保本理财产品而言根本没有任何的优势!2016年,大额存单利率可较基准上浮40%(3.85%),而此时银行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普遍年化收益能达到4%以上!
不过,自从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发布,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之后,这一情况得到很大改观!
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三季度以后,银行大额存单发行量明显大幅增加!2018年第四季度、2019年一季度,银行大额存单发行量分别同步增长了95.68%、97.33%,大额存单规模每季度发行量突破4.4万亿(2019年一季度)!
再加上,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大额存单的利率上限进一步放开,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大额存单利率浮动上限分别调整为1.5倍、1.52倍、1.55倍!个别城商行、农商行,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可达到4.2625%,已超过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
另外,大额存单的发行机构也从最开始的9家扩展至1197家,使得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部分揽储压力较大的银行,不得不提高大额存单的利率,来吸引储户存款!
总之,现如今,大额存单已经成为中、小银行揽储的重要工具之一。不过,目前大额存单在银行存款中的占比依旧较低,未来规模或会继续增长,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利率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却很有限!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保本银行理财已死:但结构性存款可以继续。未来,具备衍生品交易资质的银行会加大结构性存款发行。2018年前4个月,结构性存款发行量大幅度增长,主要是为了突破存款上限的假结构性存款增长迅猛。未来央行很可能加快存款利率市场化步伐,放开利率自律定价机制对存款利率上浮的倍数限制,从而大额存单会分流一部分当前保本理财的需求。
在多数固收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下调的同时,为何大额存单利率却能持续上涨?对此,分析人士认为,监管考核是迫使银行高息揽储的原因之一。一方面,2018年5月修订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对银行流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需以长期稳定的普通存款作为负债端来源;另一方面,随着居民投资理财意识增强,不断将资金投向回报高的金融产品领域,因此出现存款呈现理财产品化倾向,对于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而言,不得不花费更高的成本来吸收存款。
“在转型期内,银行纷纷上调利率,将大额存单视作揽储‘利器’,但一定程度上也增大了银行负债端成本,其利率上涨具有不可持续性。”普益标准研究员于康认为。
不过,融360分析师杨慧敏则持有不同观点。其认为,虽然大额存单利率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银行的利差,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大额存单可以帮助银行摆脱对结构性存款等高息揽储的依赖,且可以缓解存款市场的恶性竞争,形成良好的利率传导机制。
总体来看,目前大行、股份制行和城商行、农商行大额存单利率基本已上调至浮动上限1.5倍、1.52倍、1.55倍,基本已无上浮空间。“在利率上浮上限不调整的短期内,大额存单利率会暂时保持稳定,不会有太大的波动。”杨慧敏认为。
目前市场中大额存单利率仍是固定利率为主,与市场利率趋势不相吻合。作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工具,大额存单利率被认为仍有较大的调整空间。在杨慧敏看来,目前大额存单的利率与货币市场同期限利率仍有较大差距,未来有望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约束和引导下,提高大额存单对市场利率的敏感度,进一步缩短双轨利率的差距。
大额存单产品利率较普通定期存款利率上浮幅度更大,一般都是在50%左右,而普通定期存款利率上浮在34%附近。这也正是大额存单的优势之一,随着假结构性存款被监管部门的严格要求,以及固收类产品收益的持续走低,大额存单成了各大商业银行的主要揽储利器。因此存款利率上浮也就不奇怪。
大额存单除了利率较高以外,它们的流动性也比较高,大多数都是可以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而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时只能按照活期储蓄利率计息。此外,在计息方式上也更加丰富多样化,比如一次性到期还本付息,按月付息到期还本,按季度或年付息到期还本。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前两种,但定期存款一般只支持一次性到期还本,仅有为数不多的“创新”存款产品可以按期付息。
从不同商业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水平比较来看,部分城商行或者农商行仍然处于较高水平,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则是处于中间水平,国有大行继续徘徊在低水平位置。
具体来说,目前国内农商行的各期限大额存单利率上浮幅度在52.92%-53.33%之间,城商行的各期限大额存单利率上浮幅度在50.55%-53.76%之间,股份制银行的各期限利率上浮幅度在47.35%-50.27%之间,外资银行各期限上浮幅度在46.88%-52.53%之间。而国有大行的各期限利率上浮幅度基本都是在50%以下,处于43.09%-47.70%区间内。
值得一提的是,大额存单对应的不同的个人认购起点金额,则存款利率相应不同。比如说20万元的和50万元的个人大额存单利率就不一样,就拿工商银行来看,如下图所示:20万元的个人大额存单1年期利率2.1%,30万元的同期利率为2.175%。还有一种现象是三年期与五年期利率倒挂。
▲2019年工商银行大额存单利率
总之,2019年以来,假结构性存款越来越受到监管部门的重视,而固收类产品收益又在不断下降的情况下,银行只能将个人大额存单当做自己的重要揽储工具。比起普通定期存款来说,银行大额存单产品利率更贴近市场化水平,也是承担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角色。而定期存款利率则要受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约束。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大额存单存入银行20万存单涨利息这是很正常的事,老百姓前一段时期抢着购买理财产品得到了好处,后阶段出现了少收益或亏了一点点,老百姓的目标转移到了购买银行大额存单上面来,因而老百姓感觉钱存入银行宝大洋没有任何的风险,保本金,保利息,20万存入银行可以达到利息4%以上,一本万利,老百姓手中的钱用不完化不掉,那么有人会说;人民币在贬值会不值钱,这个说法有点片面只要市场物价不超过红线,市场决定价格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中国宏观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消除隐患防止金融风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额存单进入1时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额存单进入1时代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