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多家券商官宣降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多家券商官宣降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0年6月份国债还发行吗?
国债一直以来都是最安全的投资方式之一,正常情况下国债都是保本保息,而且相对于普通存款来说,国债利率相对是比较高的,目前三年期的电子式国债利率4%,五年期的电子式国债利率是4.27%。
正因为国债安全性高,收益也比较合理,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每一期国债推出来之后,都会有很多人排长队去购买。
而国债分为记账式国债还有储蓄国债,正常情况下记账式的发行频率是比较多高,大家可以直接通过交易所进行购买交易。而储蓄国债一般每个月都会有固定的发行时间,正常情况下一个月只发行两次。
但是从2020年4月份到5月份,相信大家已经发现市场上并没有储蓄国债在售卖。
而4月份和5月份之所以停止储蓄国债的发行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这几个月时间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为了避免人群聚集造成感染,4月初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暂停发行2020年4月储蓄国债(电子式)有关事宜的通知》。通知要求原定于2020年4月发行的储蓄国债(电子式)暂停发行,之后的发行计划也将提前另行通知。
随后财政部在2020年4月7日发布了《关于公布2020年二季度国债发行计划的通知》,根据这个通知要求,2020年二季度国债发行计划具体如下:
可以看出2020年第二季度4月份和5月份主要发行的是记账式付息国债和记账式贴现国债,储蓄国债并没有安排发行。
但是6月份是有储蓄国债发行计划的,所发行的国债分为3年期和5年期,都是电子式国债,发行起始日是6月10日,付息方式按年付息。
过去几年电子式国债一直非常受到市场的欢迎,再加上最近两个月时间没有安排电子式国债发行,所以不出意外到6月10日发行电子式国债的时候应该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不出意外,一旦这期国债推出来之后很快就会被抢光,甚至有很多银行都要提前好几天预约才可以。
所以有意愿想要购买2020年6月份电子式国债的朋友,需要提前跟银行预约好。
当然假如错过了6月份的电子式国债,大家也不要灰心,因为目前我国整体肺炎疫情已经得到控制,经济生活也基本上恢复到正常状态,银行也基本恢复到正常的营业状态,所以不出意外,7月份之后储蓄国债都会正常发行,到时大家还是可以正常购买的。
国债是什么?可能有的人还不清楚,其实从字面上的意思大家就知道,国债指的是国家的债务,即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券的一般原则,向社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因为国债是以国家的信用为背书的,因此它又被称为一国最安全的产品,比定期存款还安全,所以说国债是很多保守型投资的者的首选,特别是国债的利率一般会比四大行同期的存款利率略高一点点。
另外国债在提前支取上,相比于传统的定期存款,也有一定的优势,如下图所示,我国国债提前支取时,不同持有期可以享受到的利率,相比比传统定期直接以活期计息,提高了不少。
按照传统习惯,我国国债的发行时间为每年的3月-11月,凭证式和储蓄式国债间隔发行,然而“鉴于疫情形势不适宜投资者在柜台排队购买国债”,原定于今年3月份发行的第一批储蓄国债(凭证式)最终并未正式与投资者见面,而是选择了暂停发售。
由于电子式储蓄国债可以在网上认购,此前不少投资者认为可以在本月买到电子式储蓄国债,不过,4月7日财政部官网发布的“2020年二季度国债发行计划”,本季度发行的储蓄国债是“6月10日将发行的两期电子式国债”,期限分别为3年、5年。这也意味着原计划于4月、5月份发行的储蓄国债(电子式)将继续暂停发售。我国的储蓄式国债要到6月份才会正式发行, 这对近几个月持有到期的国债的民众来说,总算有了一个盼头。
另外六月份的国债发行规模应该会相比以往扩大不少,一方面系前三个月暂停发行,累积下不少的原发行计划;二是受疫情的影响,今年我国将发行1万亿元的抗疫特别国债。所以六个月起国债的发行量会大幅度的增加,届时民众即可购买到期盼已久的国债了。
个人购买国债的两大渠道
1、证券公司开户交易所交易:目前在交易所债市流通的有记账式国债,个人投资者只要在证券公司的营业部开设债券账户,就可以直接在网络上购买。
2、银行柜台购买储蓄式国债:可以在债券发行期间可到银行柜台认购凭证式国债和面向银行柜台债券市场发行的记账式国债 ,不过不是所有银行都有代销的,一般就是十来家全国性的商业银行才有,具体的可以到财政部的官网查询代销银行(一般六大行都有)。
根据财政部的安排,2020年6月10日起正常发行储蓄国债,同时今年还会特别发行1万亿元的“特别国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4月、5月份的两期国债均暂停发售了,原因相信大家都是众所皆知的,因为新冠疫情带来的聚集性风险太大。因此,考虑到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人的购买热情而带来的防范风险剧增,于是暂停发行国债。
请大家注意,2020年6月10日起将发售电子式国债的两期(3年和5年期)国债,付息方式为每年付息一次,可提前支取,但承销团成员为投资者办理提前兑取时,可按照提前兑取本金的1‰向投资者收取手续费。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某客户购买10000元3年期国债,一年以后突然间有急用而提前兑取,比如2020年4月5日购买的国债,2021年4月4日要取出来,按票面利率计算一年的利息为10000*4%=400元,扣除半年的利息400-400(180/365)=202.74元,如果收取手续费10元,那么最后到手的利息就是192.74。
最后,需要强调一下,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因此,大家除了关注6月份的电子式国债外,也可以注意这1万元抗疫特别国债的发行。相比此前大家抢购的几百亿元国债的场面,此次应该有足够的机会。
在4月份和5月份,储蓄国债是暂停发行的。根据财政部4月7日公布的2020年二季度国债发行计划的通知(财办库〔2020〕64 号),二季度中4月5月发行的储蓄国债没有列入发行计划,只有6月份储蓄国债。
在此之前,财政部在1月份公布的储蓄国债发行计划显示,3月至11月的每月10日均会发行两期储蓄国债,分别为3年期和5年期。其中,3月、5月、9月、11月为凭证式储蓄国债,4月、6月、7月、8月、10月为电子式储蓄国债。
为什么4月和5月会暂停储蓄国债的发行呢?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为了减少因购买国债而带来的人群聚集,购买储蓄国债的投资者大多是老年人,每次发行都会有大量的老年人到银行窗口排队购买,暂停国债销售,可以避免人群聚集带来的病毒传播。
第二,受到疫情的影响,经济存在一定的压力,也出台了不少刺激消费的政策,包括很多省份向居民发放消费券,而暂停储蓄国债的销售,可以阶段性的降低储蓄率,有助于拉动消费。
不过暂停发行的只是储蓄国债,记账式附息国债、记账式贴现国债都是正常发行的,各类地方债、企业债的发行都没有暂停发行。
那么根据发行计划的安排,6月份储蓄国债是会恢复正常发行的,不过在6月份发行的储蓄国债只是电子式的,而没有凭证式。发行日期是6月10号,三年期的储蓄国债和5年期的储蓄国债都会正常发行,三年期的利率是4%,5年期的利率是4.27%。现在全国的疫情基本上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在前两个月没有购买到储蓄国债的朋友,在6月份的时候可以及时的关注银行的销售通知,以免错过了6月份国债的购买。购买国债却能够得到不错的利息,又能支持国家建设,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是非常适合的理财方式。
根据国家财政部网站公布的消息,今年6月10号将发行3年期和5年期电子储蓄国债,喜欢购买国债的朋友可以关注相关信息。
众所周知,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财政部暂停了今年的部分国债发售计划,主要原因就是担心人们到银行柜台办理业务会造成人员聚集,不利于疫情防控。
国债暂停发售,让很多喜欢购买国债的投资者不太适应,因为国债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投资形式,尤其是电子储蓄国债,投资门槛低,投资收益率比较高,国债的安全性又非常好,很难找到同类的替代产品。
现在,我国的新冠病毒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各大银行早已实现全面复工,前几天我到银行去办理业务,除了履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外,业务办理已经没有任何影响,从实体操作看具备了发售国债的条件。
电子储蓄国债除了可以通过银行柜台购买之外,投资者还可以以通过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进行预约购买,这样就不用排队,而且也可以避免人员聚集,对于一些不能使用网络的老年人来说,现在到银行办理业务也不存在风险,但是要按照银行要求进行排队,前后间隔达到一米以上。
财政部在暂停3~5月份国债发售的时候,通知中指出,如果6月份正常国债发行发生变化,会及时进行通告,现在已经到了5月下旬,高速公路已经恢复正常通行,全国两会也已经召开,这说明我国目前经济秩序已经完全恢复,到目前财政部没有发布公告说暂停6月份发行国债发行计划,按照现在的时间考虑,基本就确定了6月10号的电子储蓄国债会正常发行。
去年我国电子国债的利率为三年期利率4%,5年期利率4.27%,这个利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我们看到一年来LPR利率不断下降,去年8月份5年期lpr利率为4.85%,今年5月份5年期lpr利率为4.65%,虽然仍然高于5年期国债利率4.27%,但是lpr利率下降趋势非常明显。
按照lpr利率变化趋势,国债收益率很可能也会出现下调,6月10日发行的电子储蓄国债利率会不会保持去年的水平呢?目前还不明确,不过投资者要做好利率下降的预期,但是根据lpr变化情况看,即便利率下降,也应该不高于0.2%。
降息对企业的影响?
降息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银行的贷款利率,这意味着企业通过银行贷款的成本降低,随着贷款成本的降低,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其主要业务,以及经营成本也会降低,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同时,降息导致银行的存款利率降低,意味着居民的存款收益减少,这将使居民减少存款,加大投资与消费,随着消费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企业的生产增加。
降息除了对企业会带来影响之外,还会对投资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投资者投资债券基金,则央行降息,导致贷款利率下降,会释放市场贷款压力性和创业投资的积极性使市场处于宽松状态,从而会利好债券市场的发展,也会利好于债券基金净值的提升;如果投资者投资的是一些证券股票,降息会使投资渠道的拓宽,降低资金入市的机会成本,加大市场投资力度,因此将有更多的资金流向证券市场,直接利好于券商行业的发展,导致证券股票上涨。
欲知更多,请关注本人头条号@期货可做空可日内交易
9-2
2900点守住,反弹百家涨停,风险是否解除?
感谢邀请
上涨指数已经在2800上方整理5天的时间,今天收盘在2883,并不是题主问题中的2900点之上。但是只要守在2800点上方,2月份的跳空缺口支撑没有被破坏。股市就有希望走出一波上升的行情。
隔夜美股,欧股全线下跌,尤其是美股创下今年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下跌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推出了贸易纠纷的反制措施,对美股形成冲击。外围市场如此弱势,但是中国股市低开震荡,说明2800的支撑作用在显现,也可以理解为贸易纠纷的利空市场已经消化,等待市场情绪开始转变之后就会迎来一波上涨的行情。
笔者从3月份就开始等2800点的位置,从上周五开始逐步的建仓。但是题主问题中的风险解除确实伪命题。笔者当下只进场了3成仓位,为什么只有3成仓位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风险。
应该说没有人能够知道2800上方这个位置到底是上涨的开始?还是下跌的中继?我进场了当然希望这里是上涨的开始,但股市无常这里也有可能是下跌的中继,进3成仓不管是后市的补仓或者止损都留出了可以回旋的余地。
在股市中如果你没有做好承担亏损10000元的风险,也就不会要奢望在股市中盈利10000元。
股票市场永远都是风险和利润共存的。解除风险的唯一途径就是不参与,只要你参与交易买入股票就一定要承担风险。
可以这样说:成熟的交易员一定是想好了风险之后在入场,而多数散户一定是入场之后再考虑风险。简单来说:是线瞄准后开枪,还是先开枪后瞄准。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但是与风险共舞也其乐无穷呀。
外汇期货股票全职交易员,资管团队创始人。欢迎留言交流。
大盘指数已经在2900点这里横盘6个交易日了,这几天虽然指数没大跌也没大战,个股方面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行情,从当前行情来看我不认为大盘风险解除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从大盘技术面分析,目前大盘自从4月25日跌破20日线后,上方5、10日均线下移形成死叉,大盘开始形成下跌趋势。随着大盘指数不断的下跌,大盘趋势已经完全是形成了45度的下跌趋势。而近期已经在2900点之间徘徊了6个交易日;从技术面看这6个交易并没有大幅上涨而是选择横盘,下跌趋势中的横盘始终都不是好事,很大概率都是会成为下跌中继,所以大盘调整还未结束,风险也并未解除。(2)从政策和消息分析,A股让价值回归,意思有内在价值的股票,业绩增长的股票强者恒强,让那些有泡沫的股票实现价值回归,这个为定位,肯定还会一次对个股的洗盘,让真正的价值回归。其次就是去股市杠杠资金,去股市股市杠杠资金目前还在进行中,这是直接对盘面施压。近期消息最大影响就是贸易战,贸易战不平息下来,股市难免会动荡。
(3)近期大盘出现持续的缩量,量就是硬伤,大盘没有量的拉升就是耍流氓,上涨就是为了更好的收割韭菜。就有近期大盘已经在2900点徘徊,始终在这里奄奄一息,但是量能一天比一天缩量。正因为大盘近期出现持续走弱,场内资金持续出逃,场外资金也不敢进场,加上外资也在不断的流出,就光昨日北上资金就净流出100多亿,这些资金逐步分流了,造成大盘无量调整,所以只有调整到大家都敢进入抄底了,股市风险才释放了,才是真正的调整结束。
综合以上根据大盘的技术面,消息面,资金面进行分析,再有就是现在投资者情绪也是分歧很大,多空都是博弈,并没有形成一股绳合力做多,所以从些现象可以判断,大盘的风险还未完全解除,还在解除进行中。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阅读与关注。
昨晚美股大跌,今天沪深两市低开高走,随后在红盘位置附近反复震荡并最终在尾盘出现一波跳水,两市上涨的家数只有800多家,而下跌的有近2700家,成交量继续低迷,目前说风险已经解除还为时尚早,不过,面对美股的大跌,今天的表现还算是不错的了。
对于未来的走势,我个人认为可能依然是反复震荡,然后再选择方向:
一、从技术形态来看,目前依然是弱势整理:
从日线来看,上周五暴力拉升之后,原本站上了5日线,但是周一低开之后几乎抹去了周五阳线实体的涨幅,今天低开震荡之后也再次失守5日线,形态又有些向下了,从周线来看,目前上证正处在布林线中轨位置,也是20周、60周均线附近,因此,短期震荡之后,面临着方向的选择,现在还不能确定市场已经企稳!
二、贸易谈判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这两天的贸易谈判是困扰行情向上的主要问题,现在双方各自打出了第一张牌,市场也做出了相应的反应,短期利空得到了一定的消化,不过,今天特朗普又宣称要对所有商品加征关税,未来的谈判将会反反复复,市场行情也会反复震荡,所以,风险还是存在的。
另外,昨晚美股大跌之后,美股见顶的风险似乎越来越大,如果美股真的见顶,则调整的时间和空间都将很大,那么A股也很难走好,所以说,现在说风险已经解除还有点过早!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多家券商官宣降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多家券商官宣降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