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产净利润暴跌94%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日产净利润暴跌94%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美国将对所有墨西哥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为何日本股市反而大跌?
日本这个民族是个很有战术,但是缺乏战略的民族。
在关税问题上,日本知道自身被美国打压,很多日企就选择到墨西哥去开厂,享受关税优惠和廉价的人力资源。尤其是日本汽车业,丰田、本田、日产等在墨西哥设厂。
这种伎俩,当然是特朗普不能接受的,在他眼中谁都是在占美国便宜的,那么打压墨西哥就是选择了,这是著名的隔山打牛。
佩服这一波神操作。
当然,不只是日本,东方大国的很多钢铁和铝业也在墨西哥建厂,目的自然和日本一样,谁让关税战让利润变得如此稀薄。
答案显而易见。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居太平。为了阻止美墨边境难民的涌入,特朗普决定对墨西哥提高进口关税,可以说是蛇打七寸,正中墨西哥要害。(美国对墨西哥挥舞关税大棒的来龙去脉,前面鹰视有专门的回答,欢迎翻阅,不再赘述)
对墨西哥提高关税,万里之外的日本为何股市大跌?
首先,日本股市大跌的是汽车行业。丰田跌2%,日产挫跌5%,本田下滑近4%,马自达最严重,跌幅将近7%。原因就是这四家日本汽车大公司在墨西哥建有汽车装配分厂,每年的生产量占墨西哥汽车总产量的三分之一,销往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美国。不止日本的汽车股大跌,德法韩以及美国自身的汽车股都不同程度下跌,毕竟它们在墨西哥都有分厂。
(墨西哥待出口的汽车)
世界最主要的汽车厂商为何都选墨西哥作为生产基地?
原因有三:其一美国是仅次我们的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任何一个有能力的汽车公司都想要分享这块蛋糕。其二 汽车销售打的是质量和价格,在本国以及美国建厂成本太高,缺乏竞争力,而墨西哥毗邻美国,劳动力低廉,是最好的选择。其三墨西哥跟美国签有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让美墨之间的进出口商品关税大减。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汽车制造业来墨投资建厂再出口美国。
(墨西哥蓬勃发展的汽车产业)
墨西哥的汽车产业
墨西哥是劳动密集型国家,不但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还有美国关税优惠,又依托美国的庞大市场。汽车制造业闻讯蜂拥而来,主要有欧美以及日韩的主要汽车品牌。就这一下,让汽车制造成为了墨西哥的支柱产业,2018年产量达到了惊人的400万辆(有125万辆属于日本厂商制造),取代韩国成为全球汽车生产第六大国。有汽车也必有配件,墨西哥更是全球第五大汽车零配件生产国和零配件出口美国的第二大国。
(各大品牌在墨西哥建厂)
综上
这么大的产能最后留在墨西哥的不到20%,剩余80%出口美国。说明墨西哥经济严重依赖美国,犹以出口汽车产品最甚。进出口商品,关税是绕不过的话题,低关税促进出口,高关税限制出口。特朗普拟对墨西哥所有输美商品征税,关税起点为5%,之后每个月调升,直至10月1日税率升至25%。相当于一辆汽车价格要上涨四分之一,消费者望而却步,厂家赚不到钱,最后只能退出。墨西哥产业崩塌,经济崩溃,显而易见的结果。
这就是关税壁垒的可怕之处,它的影响力之大,破坏力之广,足可以使一个国家一夜之间经济倒退十年。川普的关税决定,波及到了日本汽车行业,股市应声下跌,市场的自然反应。欢迎指正,点赞,关注,鹰视将更新更多精彩的国际资讯!
日本出口连续六个月下滑,5月份还出现9671亿日元的逆差,日本出了什么问题?
日本问题是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内部结构失衡,稍遇外力就会风吹叶落、如临寒冬。因此,在美国孤立推行逆全球化、全球贸易摩擦不断以及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日本出口连续六个月下滑也就不足为奇。
日本的结构性问题始于上世纪末,人们通常会把1985年的广场协议作为日本衰退的起点,并称之为失落的二十年,如今看来日本可能要失落四十年,甚至更长,因为其结构性问题并未改变,还更加糟糕。
在我看来,日本问题分三个层级,广场协议引发的金融危机等只是表象和导火索,更深层的本质问题是日本在屡屡错失科技换代的同时又失去了传统制造的竞争力,内核则是日本独特的国家文化,这决定了日本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是日本屡屡错失科技换代的根本原因所在。
1.导火索:广场协议打开了导致日本失落的潘多拉魔盒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之后,日本经济并未开始崩溃,反而更加繁荣。日元大幅升值,日本资产也成为全球资本的追逐对象,一方面,携带大量日元的日本国民开始全球买买买,另一方面,国际资本也开始涌入日本使得日本房屋资产等火箭式攀升。
到90年代初,美国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收紧,美国开始加息,日本也跟随加息,国际资本开始撤离日本,在国际资本撤离的同时,由于日本自有资本在全球买买买,无人接盘,进而导致资产泡沫破裂,股市下跌,日本金融危机迅速蔓延至各行各业。
总结来说,潘多拉魔盒的打开对日本有三重影响:
- 一是,日本资产升值使得制造业难以承担高企的土地成本,加之日元升值等,于是日本中低端制造业开始加速转移。
- 二是,上世纪90年代正值第三次工业革命冲击的二十年,美国企业将大量资金投入硅谷,日本则将资金投入房地产等产业,导致日本只能固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优势,错失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先机。
- 三是,在实实在在的经济冲击之外,对日本人影响更大的是心理冲击,至此,日本重回技术强国、制造为本的路线,这本没有错,但被魔盒洗礼的日本企业普遍对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经济心生恐惧和排斥,这反而使得日本错失了第一波虚拟的互联网经济。
2.本质问题:屡屡错失科技换代而又丧失传统制造业竞争力
虽然错失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先机,中低端制造业开始转移,但进入新世纪,日本还是有重回巅峰的机会,起码比中国的机会要大。而且日本也有过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后发先至的辉煌。
但是,日本持续错失了互联网、芯片、半导体、通信等多个决定国家科技基础的产业。尤其是互联网产业的错失,将使得日本可能继续失去工业4.0的科技换代。
在屡屡错失科技换代的同时,日本引以为傲的制造业在中国的步步紧逼下城池连连失守,鞋服、家电、电脑、手机等都被转移至中国,仅剩余部分高端制造业和研发产业等偏安一隅。
3:内核问题:国家文化决定了日本企业滞后于时代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
为什么日本会屡屡错失科技换代呢,根本原因是内核国家文化导致的。
日本国家文化是典型的中空文化。这是西方学者罗兰巴特的观点,他用套盒来比喻日本文化,一个大的盒子里面套着小盒子,无穷无尽的打开里面是空的。日本本国思想家加藤周一也有类似的言论,他提出日本文化是“杂种文化”,与“中空文化”不谋而合。缺乏恒定的文化内核,使得日本思想和行为极为矛盾,就像“菊与刀”中所写,他们既好斗、又温和,既顽固又善变,既忠贞、又反叛,既保守又喜欢新的生活方式。
在企业经营中,思想和行为的矛盾使得日本企业多数无法形成系统的战略布局。而新世纪的产业竞争不再是单一技术领先就能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正是系统化、协调统一的战略布局。典型案例就是苹果和索尼的区别:
- 乔布斯的起家之作——个人计算机,其图形界面系统来自于被施乐视为垃圾的PARC操作系统;
- 乔布斯的回归之作——IPOD,源自于乔布斯将随身听放进口袋的灵感,是索尼的存储技术帮助乔布斯突破了存储的限制(从10首到1000首歌),索尼对技术的“痴迷”成就了乔布斯的伟大;
- 乔布斯的封神之作——IPhone,其划时代的的多点触控技术、触控玻璃均是来自于收购或合作伙伴,就连最为核心的IOS系统最早也源自于索尼的“MagicjLink”,没错又是索尼,这才是典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空有无数领先技术却无法商业化的科技巨头。
- 后乔布斯时代——苹果的核心技术SIRI、指纹解锁、摄像头技术、甚至处理器等也多来自于收购。
很遗憾,苹果从诞生之日起几乎所有的核心技术都是来自于模仿或收购。
很庆幸,我们错失了技术创新型的苹果,却迎来全世界最伟大的商业系统型公司!技术创新很伟大,但更伟大的是以用户为核心,集成各种技术创新出全新的用户体验,腾讯、阿里、华为等莫不如是。
因此,日本文化使得他们难以应对高度复杂、动态的产业竞争,因为这不是一项技术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系统的战略思维。
出口下滑,甚至出现逆差,对日本这个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国家来说,确实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经济运行有周期,周期就有波峰和谷底,偶尔出现这样的情况,也还谈不到日本就此衰落这样的程度上去。
下面这张图,足以说明:
这是日本的出口增速(月度数据),红线是零,即位于红线上方,代表出口同比增长,位于红线下方,意味着出口同比下滑。可以看到,日本大部分时间出口额是同比增长的,但也有些时间段是下滑的,典型如2008年,2012年,还有2015年,当然还有现在的2019年。
日本出口增速,完全是由全球经济来决定的,全球经济好,日本出口就好,反之亦然。2008年,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日本出口大幅下滑;2012年,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2015年,则是中国股/灾;2019年,则是毛衣战(非错别字)。
日本出现贸易逆差,情况相对更少一些,如下图示,红线以下代表逆差,仅2008年和2012年有:
无论是日本,还是韩国,这些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家,是全球经济好坏的最佳现行指标,韩国甚至被称之为“全球经济的金丝雀”。大家看韩国的月度出口同比增速,和日本的情况基本是相同的——即差不多同一时间段都是下滑的。所以,与其说日韩经济不好,不如说是全球经济不好。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
在今时今日要做到出口上涨,可能性比较难,这和全球性经济转向也是有不小的关系。
中美贸易的问题,日本总是在重大的问题选边站,这也影响了中日贸易的深化交流。当你总认为世界围着美国转时可能就会影响到自己。从半导体和汽车贸易额的减少就能看出如果出口再次的下滑到最后就会影响到日本国内,日本是一个以出口为主要贸易的国家,如果向美国的贸易顺差加大就会被美国指责就会增加关税,到最后就会减少出口。如果站在美国一边指责中国贸易,最后也会因二边关系不正常反而经济下滑的更多。从目前就能看出来。不论怎样一个是第一大市场的美国和第二大市场的中国市场,你不可能会在二个国家中左右逢源的。再加欧洲市场也是在下滑中,这就更加大了出口的困难。
新华社东京6月19日电,日本财务省19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受全球贸易环境恶化影响,5月份日本出口额同比下降7.8%,自去年12月以来连续6个月同比下降。当月,日本贸易逆差9671亿日元(1美元约合108日元)。
自安倍上台以来,安倍经济学对日本的经济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安倍的“三支箭”稳准狠,将陷入20年经济停滞的日本从泥潭里拉了出来,日本经济出现连续增长,失业率也创新低,安倍也顺理成章的成为日本战后连任时间最长的首相。
不知是江郎才尽,还是国际大环境不济,2019年的日本经济命运多舛。日本对美国出口虽然增长3.4%,贸易顺差扩大到14.8%,达到了3950亿日元,也正是如此,美日贸易谈判中,美国不断施压日本,要求其减少贸易顺差。日本对美国的贸易越来越艰难。
最大的问题在于日本与其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的贸易中,对中国出口减少了9.7%,对中国的出口总额占到了日本五分之一,对中国出口的减少对日本打击非常大。三菱日联-摩根斯坦利(MUFJ- Morgan Stanley Securities)证券资深经济学家宫崎弘志(Hiroshi Miyazaki)表示,“如果中美经济增长受到压力,就会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导致包括日本在内,全球经济减速。”
出口疲软一直是日本政策制定者担心的问题,尤其是中美贸易战颠覆了全球供应链,冲击到全球贸易、投资和增长。宫崎弘志称,“我认为这将对日本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日本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很可能将又一次让日本体会失去的20年。谁都知道日本经济下行的罪魁祸首是谁,但日本除了忍让,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减产、裁员,戈恩时代的老套路,能拯救日产疲软的全球销量吗?
首先说我的观点吧。这些套路是无法拯救日产的全球销量的。
减产和裁员只是暂时控制成本和支出的措施,并不能实质性的提升产销量。日产的问题出在自身,若想翻身必须卧薪尝胆。
2019年第2季度,日产汽车的纯利润同比下跌了63亿日元,下降94.5%,销售额同比减少了272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下降了16亿日元,下降98.5%。并且在未来三年,日产将解雇12000名雇员和减少10%的车型。表面上看,是日产在欧美和日本的销量出了问题,但是实际是日产骨子里出了问题,下面举出几点我的看法:
技术方面不思进取。日产的口号一直是“技术日产”。但是近几年的状况是,丰田本田接连发布最新的技术,并且内燃机燃烧效率方面突飞猛进,油电混合系统上两家也是你追我赶,在技术上不断更新。而日产方面有什么新技术?一个VC-TURBO拿出来扭扭捏捏,有点舍不得给消费者的样子。
质量方面问题频出。日产已经被cvt故障困扰了很久了,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善。在投诉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日产又拿不出稳定的替代产品,这一方面给日产的销量蒙上阴影,另一方面说明日产的技术储备太差。
总部领导失职。个人已经被日本警方逮捕并调查,原因是隐瞒收入和挪用资产。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日产的火车头出了问题,那所有之前被掩盖的问题都将显现出来。
没了奇骏,日产五连跌!靠着轩逸系列还能撑多久?
奇骏销量下跌,轩逸也不例外
参考数据:
- 1月,49982辆,同比-5.3%
- 2月,33316辆,环比-27.78%
- 3月,27373辆,环比-17.83%
- 4月,24201辆,环比-11.59%
五月份的成绩按照环比增幅来看,预计是24636辆,环比虽然小有反弹,但是同比缩减幅度还是达到了41.42%。
这就是日产轩逸的成绩,可以说是已经进入“没有刹车的销量滑滑梯”了;而日产汽车销量相对高的车只有轩逸、天籁、逍客、奇骏,其他车辆基本都是冷门车,其中的奇骏已经是标准的冷门车,一台三缸机让这辆车成为了笑料;不过逍客的销量也在下滑,面对强者如云的国产汽车阵营,逍客这两自然吸气发动机加无级变速器的车实在是没有吸引力。
全新天籁本以为会换用2.0T&9AT的组合,可是新款还是跳票了,变速箱仍旧使用加特可的无极变速器(CVT),同时还保留了2.0升的自然吸气动力版本,动力可以说是相当之差;所以天籁的新款也没有什么竞争力可言,在中端轿车加速电气化的阶段里,随着优秀的插电混动和高水平的后驱与四驱电动汽车的量产,燃油车整体的竞争力都在下滑,像天籁这种还在用无级变速器的燃油车就更没有吸引力可言喽。
轩逸的未来会怎样呢?
轩逸是一辆很有意思的日系小车,可以说包括轩逸的大部分用户都知道这辆车的碰撞保护能力是极差的,车辆的安全性能无法评价;同时日产汽车所得“大沙发”也是扯淡,日产的座椅供应商似乎是麦格纳,而麦格纳在中国汽车市场中有几十个客户,也就是说有很多车企都用麦格纳的座椅,特点是“便宜实惠”。轩逸的座椅并不是卖点,其实际乘坐体验其实很遗憾。
可是轩逸的销量毕竟很高,热销总得有个原因吧……原因是桑塔纳和捷达停产,科沃兹和英朗偏小且用三缸机,现在只有轩逸的经典款是最便宜的入门级合资轿车,重点是轴距也达到了2700毫米,符合一些城市对网约车的要求;所以轩逸的热销主要依靠的是出行市场的需求,以及足够低的价格和“大壳子”,不过这也是轩逸会冷门的主要原因之一。
网约车市场对于非标车辆(无证黑车)开始严格清退了,很多“兼职网约车”不得不退出,新车也不敢于任性的入驻;所以这块市场对于轩逸的需求会降低,销量下滑也是必然的结果。
第二个因素则是轩逸搭载的日产加特可无级变速器实在是太差,CVT唯一的优点是制造成本低,其次应当是理论上的换挡平顺;但是日产无级变速器有突出的换挡顿挫和异响问题,有严重的低温保护,还有故障率过高的缺点。
轩逸的品质是很糟糕的,这辆车的经典款和新款都有过高的品牌溢价,然而现在的日产尼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吹嘘的品牌价值了;所以轩逸必然会越来越冷,随着轩逸的销量下滑,日产这个品牌的结局也会比较难看。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途乐价格暴跌为什么?
题主所说的途乐暴跌其实差不多有两年前的跨度了,目前途乐的终端售价稳定在43左右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现在影响价格的主要原因是政策跟法规,目前进口车价格影响跟车市低迷还不是最主要的影响,
造成途乐暴跌的原因有这几点,
途乐进入国内的时间不长车商是从17年开始大批量进口拿车的。虽然途乐最早是1951年就有了第一代途乐。17年同期日产公司发布了途乐4.0排量(之前5.6)这对于进入国内的价格非常重要,因为法规超过4.0排量关税消费税等非常高,当时国内这一级别有普拉多,酷路泽,帕杰罗。所以途乐引入是为了填补50W左右级别就是酷路泽之下普拉多之上的空区车商认为会大卖但市场并不认可,进入国内时间短知名度低开的人又少又陌生销量既不客观下下策只有降价当时应该是55W慢慢的51W到18年初48-49再到18年下季度43-45左右然后一直稳定在43左右
目前在售的途乐是2010年第六代途乐Y62就是最常见的版本而且进口车行情途乐的销量一直稳定在前三,目前是第二,酷路泽,途乐,普拉多
毫不夸张的说途乐还要降价这一次就是因为政策的原因了当然降价空间不是很大了,最近想入手考虑的可以在等一个月左右时间只能说比较合适一些。
这里只是简单说一些,具体的车型了解跟行情会在后期持续发布
坐标青岛
作为一汽丰田普拉多2700顶配和日产途乐4.0XE车主,对这两车我还是有点心得的,为什么更大更舒适发动机更有力的途乐如此“贱卖”,我是这么认为的:
1.车身尺寸过大,这导致途乐在日常使用中无论停车还是在城市里拐弯抹角都比较麻烦,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驾驶起来压力挺大。
2.吨位过大,2.6吨自重让油耗路况无论如何顺畅都稳定在百公里13升以上,城市拥堵路段随便超20升,养车成本非一般高。
3.市场保有量小,与陆巡、普拉多庞大的市场占有率相比,途乐就像法拉利一般稀少,导致配件渠道少供应不足价格高企,这反过来制约了途乐的销量,因为谁都怕修不起车。
4.日产车的品控不如丰田,易损件如三滤、刹车皮、各种橡胶件的品质等与丰田相比有一定差距,对于越野车来说工作环境都比较恶劣,使用过程中车子各种设计细节的差异会更为放大,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也是为何陆巡和普拉多在西部地区一家独大的原因。
以上几个原因导致了真正喜欢越野、喜欢冒险的纯种越野车用户更青睐丰田品牌,用一句通俗的话,丰田品质让我更敢单车独行而无后顾之忧,这点是途乐在中国目前来说无论如何比不上丰田两大神车之处,市场需求决定价格走向,其实途乐并非很便宜,只是普拉多贵得离谱而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产净利润暴跌94%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产净利润暴跌94%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