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产净利润暴跌94%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日产净利润暴跌94%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OPEC未能达成新的石油协议,为什么油价会跌的这么厉害?
上周六,沙特阿美发布月度原油定价公告,这一报告原定于周四发布,但受到谈判影响而推迟。在欧佩克与俄罗斯的石油供应削减协议破裂,导致石油生产陷入困境之后,阿美公司削减了其所有等级的所有原油等级的4月官方价格(OSP)。其“旗舰”原油——阿拉伯轻油(Arab Light)对亚洲买家官方售价每桶降低了6美元,比中东基准价格低3.10美元。阿美此次降价幅度,比贸易商和炼厂的预期降低了1.90美元,创20年来的最大跌幅。
沙特阿拉伯4月份的产量将大大高于1000万桶/日,可能接近1100万桶/日。过去几个月来,沙特阿拉伯一直在日产油970万桶。有市场人士称,阿美公司应最大化其产量并出售更多原油以保护其市场份额。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产能为1200万桶/日,使其能够迅速提高产量。
在莫斯科拒绝支持进一步削减石油产量以应对冠状病毒的爆发之后,欧佩克与俄罗斯之间的三年期协议在3月6日以激烈的辩论结束。据OPEC代表透露,OPEC+技术委员会会议将于3月18日继续举行。
据悉,中东主要产油国根据长期合同出售大部分石油,会提前发布原油定价,设定被称为官方售价(OSP)的价格,让客户知道他们将为未来的货物支付多少钱。此次定价决定将影响到约1400万桶/日的地区石油出口,因为其他波斯湾产油国经常效仿沙特阿美为自己的船货定价。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造成石油市场需求锐减,原油价格已经下跌了20%以上,美油布油价格屡创近几年新低。如果疫情得不到有力控制,将会可能进一步冲击全球原油需求。
周末原油价格大跌9.41%,接近10%的暴跌,对于一个超大宗商品来说,实属罕见,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
1、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2020年1月的时候,中国出现了流感事件,国内的应对方法是隔离14天,这个消息对于没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世界工厂按下暂停键,所有商品的需求都会减少,原油在这个期间(1月21日至2月5日)下跌-12.83%。而随着流感在全球蔓延(中国已受控制),进一步影响全球对工业品的需求,因此原油变成是有货无价的尴尬格局,从2月21号至3月6日,区间跌幅-22.63%。市场需求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低是正常的市场运行规律。
2、作为最大原油生产国,沙特带头减价为那般
我们知道,世界原油生产,不是只有沙特阿拉伯,美国的页岩油产量是隐而不发,除此之外,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委内瑞拉、加拿大、俄罗斯都是产油大国。但从总占比看,中东是行业老大。另类的产油国是美国和加拿大,他们用的是页岩油技术,与传统的产油技术有本质区别。沙特带头打压油价,会减少采油利润,页岩油的采油成本比普通产油技术要高,只要越往低处压,页岩油无利可图,就会停产(停产复产不是这么简单,就像炼钢烧陶瓷,机器一停,重新再开要巨大的成本)。只要页岩油停产,反过来导致原油供给一下子供应紧张,价格自然会反弹。这种神操作,与香港庄股“向下打”赚钱是一个道理。
总结:
本次原油价格一次性暴跌9.41%,市场需求因素是引火索,但中东产油国联合起来打压页岩油也是核心内容,俗语说得好:“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
路人蚁:聊社保,侃商保,说财经,专业答疑,感谢关注
1 OPEC是中国国家组成的石油组织,目的就是协调地区石油产量和供应问题,为何中东地区石油利益,其中的大佬是沙特,其实现在的石油,按照技术都是可以一次性开采出来的,但是这样无法为何中东产油国长久利益。合理控制产量和供应才能获取更大的石油利益,为中东能源经济维护长久的的利益保障,价格太高不利于和现在美国的页岩油竞争,价格太低影响石油利润。但是最近这些年石油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弱,也只是供应层面的影响,但石油价格与政治和经济都相关。这次未达成协议导致供应层面的价格下跌。
原油价格年初在美伊冲突下大涨,这是原油受到政治和经济影响的体现,这次的大跌一方面是因为沙特为首的石油组织,与俄罗斯减产 谈判破裂,双方可能陷入价格战,使得原油大跌,而且布伦特原油价格大跌到35美元,破了12年油价的新低。
2石油价格下跌另一方方面就是长期疲软的经济,使得各大国家对于原油的需求下降,那么价格大跌也是正常。之前价格上涨则是美伊冲突,使得大家恐慌石油供应而出现石油价格上涨,这次的大幅下跌还是经济风险和全球资本市场大跌带来的影响,这次疫情的负面影响,还会在后期显示出来。后续的经济下行,需求继续下降,那么原油价格也会下跌,而后续原油价格维稳,中东产油国必然会控制供应量。这样才能维持合理价格。保障产油国利益。
综上:石油是工业血液,流动黄金,也是能源经济命脉。价格变化存在周期性,只是随着经济周期和供应变化。
问题不严谨。没有达成的是OPEC+的新减产协议,是OPEC成员国和没成员国之间的减产协议。
如果没有新的减产协议,4月份旧协议到期后,各产油国就没有生产,可以开足马力生产,到时候供应大幅高于需求,油价就会暴跌。限制目前的供需平衡会被打破。
但其实目前的供需平衡也被一个新势力打破了,那就是美国。美国19年从一个原油进口国变成了一个原油出口国,而且美国并没有加入OPEC+这个协调框架内,这是未来原油市场最大的变数。
未来原油价格就看美国,沙特和俄罗斯的三国杀了。
主要是石油各方都各自有各自的想法。
目前国际上的石油供应方可以分为俄罗斯,欧佩克和美国。三方都有各自的小算盘。
第一个是俄罗斯,他觉得自己不用减产,也可以享受油价上升带来的收益。目前因为新冠肺炎的问题,美国和中东比较严重,面临的压力会更大。美国和中东极有可能因为疫情本身就会达到减产效果。所以俄罗斯没有必要主动地和欧佩克达成减产协议。
第二个是俄罗斯需要在石油项目上报美国阻挠北溪2号项目的仇。因为北溪2号项目被阻扰,使俄罗斯损失较大。所以俄罗斯也是憋了一肚子气,这一次好不容易可以利用疫情以及油价下跌对美国实行报复,所以俄罗斯是不会放弃此次机会的。
第三个欧佩克需要打击俄罗斯的石油项目和美国页岩油项目。 因为目前全世界能够对欧佩克石油地位产生动摇的,就是俄罗斯的石油项目和美国烟油的项目。本来欧佩克是想通过和俄罗斯谈判,来和平的达到提升石油价格的目的。但是因为俄罗斯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没有和欧佩克达成协议,此时欧佩克为了体现自己在石油方面的定价权,只能增产来压低油价,从而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第四个,美国虽然在此次油价暴跌过程中是受害者,但是很多恩怨都是从美国开始的。如果俄罗斯和欧佩克达成减产协议,那么美国将会是最终受益者,但是由于美国和俄罗斯恩怨已久,俄罗斯也看清楚了此次石油减产协议谁是最大的受益者,所以为了不让美国受益,所以只能和欧佩克翻脸。
所以此次协议没能达成,油价暴跌是多方较量的一个最终结果。
伊拉克总理辞职,国际油价暴跌,市场逻辑是什么?
我不认为伊拉克总理辞职和国际油价的暴跌本身有什么直接联系。
最近国际油价出现暴跌的根本原因是欧佩克国家达成减产协议延续的预期下降了。
我在今年年初就曾经说过油价的基本走势,由于全球经济开始出现周期性的下行,未来的需求预期比较低,因此油价会受到长期的压力,处于一个低位震荡的阶段。今年早些时候欧佩克国家和俄罗斯达成了减产协议,这样油价有一个短期的回升,但是欧佩克的减产份额随即被美国的页岩油产业所填补,这样油价最终并没有上涨太多。
目前欧派克和俄罗斯即将展开又一轮谈判,但是按照现在的市场消息,俄罗斯可能对近期的减产并不是非常满意,有可能会在明年4月份再讨论减产的问题,这样就对减产协议是否能持续的贯彻留下了悬念,所以油价出现了比较大的下跌。
而且如果减产协议没有得到贯彻,那么沙特非常可能停止减产,并且将油价适当的下调,来夺回此前被页岩油行业夺去的市场份额。
所以现在的石油暴跌更多是从需求和供给的平衡方面出现的担忧,对伊拉克总理是否下台可能影响并不是太大。
伊拉克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出口国,每日向世界输出石油344万桶。
近两个月来,伊拉克出现暴乱,暴乱持续下去必将会影响到伊拉克的石油出口。一旦伊拉克对世界的供应的石油减少,那么国际石油供应量就相对稀少,所有在国际原油交易市场大家都看好伊拉克石油对外输出减少会提升油价。
但是伊拉克总理迈赫迪辞职,在很多石油交易家眼里,迈赫迪的辞职将会让伊拉克暴乱平复,这样一来伊拉克的石油输出就不会再受到影响,所以油价就下降。
以上内容是这个问题的逻辑思路,但是实际上伊拉克总理迈赫迪辞职并不是让国际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
先不说迈赫迪下台是否能让伊拉克恢复平静,不影响伊拉克石油出口。实际上就算伊拉克无法对世界供应石油,其他国家通过增产措施很容易弥补伊拉克的份额。
由此伊拉克因素对这次油价下跌并不是关键,主要是近期欧佩克成员与非欧佩克产油国成员要举行一次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谈论石油配额事情。
按理说欧佩克一开会就意味着减产,减产肯定会让国际油价上涨,但是这次欧佩克开会为什么会让国际油价下跌呢?
这里主要是受沙特因素影响。
过去欧佩克与俄罗斯等国签署了石油减产协议,但实际上像伊拉克与俄罗斯并没有完全履行减产协议。
在伊拉克与俄罗斯等并没有完全履行减产协议的情况下,作为欧佩克的最大产油国沙特为了达到减产目的维持国际油价,他自己实行了超额减产。
这个超额减产就是沙特把俄罗斯与伊拉克没有履行的减产份额揽了过来,往自己份额上加,由此才维持了目前的国际油价。
但是这次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开会前,传出了沙特不执行超额减产,要恢复只履行他自己减产份额消息导致了油价下跌。
打个比方说
按照协议分配,沙特减100桶,伊拉克减100,俄罗斯也减100桶。
但实际上伊拉克没减,俄罗斯只减了20桶,在这种情况下,沙特把伊拉克与俄罗斯没减的份额揽过来,自己总共减了280桶。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维持了目前的油价。
这时候传出消息说,沙特不再为伊拉克与俄罗斯没履行的减产份额兜底,他只履行自己的减产份额。
这样一来沙特就只降100桶,这意味着沙特将会提升180桶的石油产量。
如果俄罗斯与伊拉克依然不继续履行自己的减产份额,那么这时候全球石油供应比原来就多的180桶。
由此大家一听到这个消息,都认为未来石油价格会下降,所以油价跌了。
这次油价下跌的关系是沙特不再超额减产,而国际原油投资者也不认为伊拉克与俄罗斯会充分执行减产协议。大家预测未来国际石油供应量增加,觉得价格会下降。
伊拉克总理辞职和国际油价下跌没有必然联系。可以分别来看看。
先说油价下跌吧!
油价和其他物价一样,根本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供应多,价格肯定下跌。油价下跌也是类似的道理。伊拉克总理辞职,伊拉克政局动荡,反而不是油价下跌的理由,会造成油价上涨。
因为伊拉克是全球主要石油出口国之一,如果该国动荡影响到石油生产和出口,国际市场的石油供应就要减少,供应少了,价格肯定上升。
但油价却出现了下跌,显然和伊拉克乱局没关系,有比伊拉克更大的问题影响油价。
这就美国的石油。
美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产油国了,日产石油相当于伊拉克的两倍左右,这个体量的石油生产,如果出现一些风吹草动,不是秒杀伊拉克的局势给国际石油市场带来的冲击吗?
那么美国发生了什么事?
就是该国的石油库存意外增加,产量又创下了历史新高。11月底的统计,美国石油日产比去年同期竟然高了120多万桶。
也就是说,美国如今进口石油也越来越少,截至11月22日,每天进口只有11万桶,去年则138万桶。
这个数字很巨大的,伊朗如今石油出口每天只有这个数字的三分之一。
而美国的增产就已经这么多了,显然国际市场原油供应一点也不紧张。也完全可以抵消一些石油输出国组织准备减产的负面因素影响,更比伊拉克的动荡冲击更大。
至于伊拉克总理迈赫迪辞职——
这是他早就表态的,终于在11月30日递交了辞呈了。
这件事在抗议者心目中已经是板上钉钉的,没任何疑问。所以伊拉克总理辞职后,伊拉克人并没有多么欣喜若狂,反而提出了更多要求,那就是让总统和议长也辞职。
抗议者要求该国来一次大换血。
伊拉克的体制有意思,三派分属不同的利益集团控制。伊拉克总理必须是什叶派担任、总统是库尔德人担任,议长是逊尼派担任。
如今伊拉克抗议者要求这三方都下台,都重新选举,显然是对该国的整体情况越来越不满意。未来会发展到什么阶段,还要再观察。
伊拉克是中东地区石油出口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出组织——欧佩克的第二大产油国,与国际油价的涨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从政治层面还是从经济层面来说,伊拉克国内局势如何发展,都会对国际油价产生影响。
那么近段时间来,伊拉克国内的局势究竟如何呢?用一个字形容,“乱!”实际上,伊拉克的乱局早在16年前美军入侵伊拉克时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现在。当然,这不是今天讨论的话题,不做过多赘述。
最近的伊拉克国内动荡始于10月25日多个城市爆发示威游行,并且愈演愈烈。成千上万的人不上班走上街头,石油产业受到冲击,减产也是必然,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据不完全统计,伊拉克每天出口石油约340多万桶,因为工人罢工而致使石油严重减产,影响经济运行和加剧政府的执政危机。总理迈赫迪控制不了局势,只好引咎辞职。
迈赫迪的辞职让伊拉克国内的动乱有所稳定,伊拉克的石油出口有所恢复。国际石油输出量增加,油价也就有有所下降了。
因为伊拉克国内动乱导致了伊拉克石油输出减少,总理迈赫迪无法控制局势于是脚底抹油开溜,伊拉克国内局势有所稳定,石油出口也相对稳定,国际油价下跌。这就是所谓的逻辑。
然而,国际油价暴跌,伊拉克的因素虽然很重要,却不是主要的,也不是唯一的。
油价暴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欧佩克。
特别是作为龙头的沙特阿拉伯这个最大的石油输出国,曾经和伊拉克以及非欧佩克成员的产油大国俄罗斯共同签署了石油减产协议,以稳定国际油价。而伊拉克因为自家国内局势动荡,总理易主,完全没有履行这一协议按规定减产,同样,俄罗斯也没有这么做。那作为沙特阿拉伯来说,俄伊都不减产,就自己一国减产,这无疑是燃烧自己温暖他人的举动,必然不符合自家利益。
既然大家都不减产,石油输出越来越多,价格暴跌也就没有悬念了。
伊拉克总理辞职和国际油价暴跌,似乎内在的联系很少吧。
首先说伊拉克总理辞职这事,伊拉克总理阿卜杜勒-迈赫迪在11月30日正式向伊国民议会递交辞呈,国民议会将于12月1日召开会议对此进行审议。
自10月起,伊拉克多地爆发示威抗议活动,抗议政府腐败、服务不力及高失业率,持续了两个月的这种状态,导致伊拉克已经有近80人丧生。
伊拉克总理辞职,这在伊拉克是一件标志性事件,虽然30日迈赫迪递交辞呈的消息已经传遍整个伊拉克,但是示威行为一直还在持续,最新消息是有三人被击杀。
迈赫迪的辞职,或许并无助于当前局势走向好转——伊拉克地缘博弈非常严重,这次伊拉克示威抗议浪潮,前期毫无疑问是由于伊拉克内部问题所致,但后期,伊朗和美国的角力已经夹杂其中,这从示威者破坏伊朗的几处领事馆一事中就能看出来。
中评军事倒颇为对迈赫迪的下台感到惋惜,现状非一日养成,而是长久的积累所致,其上任才一年时间,很多问题还没来得及解决。
地缘博弈恐怕才是其被迫辞职的重要原因,这一话题颇为涉敏,暂不多做考虑。
回归国际石油下跌话题的讨论,伊拉克是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10月份出口数据为日均出口原油约344万桶。
虽然伊拉克局势不稳,位于伊拉克南部省份的炼油厂及港口等基础设施屡遭示威者封堵,但是其石油开采和出口情况却并没有受到多大冲击,伊拉克石油部11月9日就表达,目前石油开采处于“十分健康”的状况。
11月26日,伊拉克政府和库尔德自治区就石油共享达成初步协议,这意味着伊拉克通过石油运输大动脉输出石油已经不受影响。
而与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石油分成无果才影响到伊拉克的石油出口。
真正影响这次国际石油下跌的因素恰好是欧佩克成员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一项石油出口配额。
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这次又开始了一份减产协议,当然 目的在于提高油价,但是总有人不老实,这就是俄罗斯和伊拉克,他们虽然表示在履行石油出口配额,但实际行动中却并没有积极成分,该产多少还是产多少,,有时候还偷偷多产。
以往在这种其他大户(俄罗斯、伊拉克)没有履行减产数量的情况下,沙特为了维持国际油价,也为了维系当前这个石油定价体系,其自己就往往会实现超额减产。 也就是把原本给俄罗斯和伊拉克制定的减产份额给揽过来,自己加大减产份额,如此油价基本上就维持稳定状态。
- 但这次在各方要开会落实出口配额一事前,沙特突然打出了一个筹码——沙特将不执行超额减产,要恢复只履行他自己减产份额的状态,换言之沙特要增产。
当然,这应该是沙特要对付俄罗斯、伊拉克这种不守规矩的产油国的手段,但传到国际上,谁都知道这意味着将打破当前这种供需平衡状态,所以国际油价应下跌。
如何看待沙特股票大跌,原油大跌?
以俄罗斯为首的非欧佩克产油国就原油生产政策“谈崩”后周一(3月9日),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布伦特原油期货大幅跳空低开,开盘跌25%,随后跌超31%。WTI原油期货开盘大跌逾22%,随后跌幅扩大至26.87%,触及30.19美元/桶低点。全球市场避险情绪抬头。
原油价格的大跌对美国的资本市场影响要远大于A股市场。实际上,以沙特为首的中东资本在美国的投资要远远大于在中国的投资、美国上市能源公司对中东产油国的投资也远远大于中国在中东的投资。
原油价格下跌,国内炼油业务的盈利能力会大幅提升,改善目前的亏损状态。对于从事炼油业务的企业来说,油价下跌是巨大的利好。如果国内成品油价格能够顺利调整并与国际接轨,将提高炼油企业盈利水平。
真的是几十年难遇的一场暴跌啊,一定会被载入史册的。
上一次这么跌法是在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美国领导的部队空袭伊拉克!
而在周五的时候原油期货下跌10%,周一又大跌20%~30%,两个交易日的时间让大部分的多头直接爆仓,损失惨重!
要知道目前原油市场其实是一个三足鼎立的状态:
1、沙特的OPEC;
2、俄罗斯;
3、美国;
现在问题就是三个里的两个老大,沙特与俄罗斯在原油减产问题上谈崩,所以导致了原油市场的大幅波动。而这个期间又加上了“新冠状病毒”疫情的雪上加霜,自然造成了市场产生了较大的情绪波动,延伸为金融市场的下跌。
当地时间8日,沙特打响“价格战”,大幅降低售往欧洲、远东和美国等国外的市场的原油价格,折扣幅度创逾20年来最大,以吸引更多炼油厂购买沙特原油。沙特还私下告知市场参与者,如有需要将增加产量。
只能说,目前种种的利空消息面叠加,导致了短期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再加上疫情和外围金融市场的不安定,自然造成了恐慌抛售的局面。
但是,市场的情绪永远都是一时的,未来还是会根据各自的一个周期和趋势进行演变。
就好比,美国股市已经处于历史高位,估值风险较大,疫情和利空的影响自然是加快、加大走熊的概率和时间;
而对于A股来说,利空的消息面只是短期一个“挖坑”的效果,毕竟2015-2018年去杠杆和去泡沫已经卓有成效,因此,未来恐慌情绪散去,自然还会吸引大量长线资金流入,成为投资洼地。
还是那句话:不要总是过度高估了短期的影响,而低估了长期的增长与时间的威力。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如果你觉得这篇回答对你有帮助,请记得点赞支持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产净利润暴跌94%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产净利润暴跌94%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