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扫雷艇起火沉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日本扫雷艇起火沉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样评价日本的护卫舰?
日本鬼子的东东都是玩犊子玩意儿,只是中国人民都爱好和平,不愿意主动惹事,否则等待他们的只有一个下场,团灭!来多少灭多少!收拾他们的方法很多,轰六轰七都能对负他们,此外还有东风快递。
如果日本鬼子躲在家里呢?那就更好办了,一顿远火就把他们打发了,中国的水面舰艇都不用露面。
我是东斯坦因,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
“护卫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中坚力量。在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编制里,几乎所有的主力舰,无论是宙斯盾舰,还是准航母,都被日本海上自卫队称为“护卫舰”。因此,日本的“护卫舰”型号繁多、包罗万象,甚至令人叹为观止。
在日本,由于和平宪法的限制,日本建造驱逐舰,直升机航母、轻型航母等舰艇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于是日本就采取了一个掩耳盗铃的手法,就是将所有的主力舰都统称为“护卫舰”,意思就是保卫自己安全的水面舰。于是无论是爱宕级、秋月级、金刚级这些标准意义上驱逐舰;还是日向级、出云级这样拥有直通甲板的准航母,到了日本官方嘴里那就都成了“护卫舰”,脸皮令人叹服。
对于真正意义上的护卫舰,日本并不是很重视。二战结束后,日本的海上力量全灭,不过随着冷战的爆发,美国决定重新武装日本,日本因此被允许建造新的舰艇。从20世纪50年代日本海上自卫队组建以来,日本前后设计建造了,五十铃级护卫舰、“筑后”级护卫舰、“石狩”级护卫舰、“夕张”级护卫舰、“阿武隈”级护卫舰等五级真正意义上的护卫舰。不过自1993年“阿武隈”级护卫舰“利根”号服役之后,日本就再也没设计建造过新的真正意义上的护卫舰。目前,日本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设计研制更大型的“护卫舰”上。
综合来看,标准意义上的护卫舰在日本已经很少了,等少量老旧的“阿武隈”级护卫舰退役,护卫舰这个舰种可能就将彻底退出日本海上力量的序列。至现在,日本嘴中那些所谓的“护卫舰”,想必大家都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护卫舰是指以导弹、舰炮、深水炸弹以及反潜鱼雷为主要武器的轻型水面战斗舰艇。现代护卫舰一般吨位为2000-4000吨,主要任务是为舰艇编队担任反潜、护航、巡逻、警戒、侦查及登录支援等任务。
二战后日本名义上解除军队,只保留自卫队,并为美军担任反潜任务,原则上不能装备具有侵略性的舰种,如航空母舰、巡洋舰、核动力潜艇,但是,最近几年日本的动作非常大,经常是挂着羊头卖狗肉,把一些大型侵略性舰艇说成护卫舰。
例如日向级航母,明明两万多吨,在西方就是标准的直升机航母(如今装备F35b妥妥的航空母舰),日本偏偏说成是直升机“护卫舰”。
除此之外,还有爱宕级、秋月级、金刚级、旗风级、高波级、村雨级、朝雾级、初雪级等,在西方也是标准的驱逐舰,它们却偏偏说自己是护卫舰。
如此欲盖弥彰,足以证明日本野心有多大
而且,日本护卫舰大多国产,其舰龄大多不超过三十年,其更新速度更是世界第一,能保证随时都是最新型号。而且,日本护卫舰大多都是使用隐身舰体,雷达也是使用的宙斯盾,可以说美国对这个亲儿子还是不错的,自己有什么就让它用什么
目前,日本海自的水面舰艇建造走大型化、远洋化道路,几乎不再建造3000吨左右的护卫舰,没有必要详细探讨。不过有必要强调一点,就是现在对水面作战舰艇的称谓不再像二战、冷战时期那么标准和泾渭分明了。比如法国、意大利联合研制的地平线级护卫舰,吨位六千多吨,其实算是驱逐舰了。而054A型护卫舰四千多吨,比051系列驱逐舰吨位还大。所以护卫舰和驱逐舰的区分更模糊了。同时,中国的055型和韩国的世宗大王级驱逐舰吨位过万,而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才八九千吨。所以驱逐舰和巡洋舰的区分也变模糊了。归根结底,看作战舰艇,不必纠结称谓,分析吨位、武备和作战定位就可以了。
谢邀。日本的“护卫舰”与大家常说的护卫舰不是一回事,不是从舰艇分类说的,而是从日本在战后的宪法来的。日本战后的宪法第九条规定:① 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② 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正是这个宪法第九条,所以日本战后的宪法也被称为和平宪法。在和平宪法约束下,日本战后重新武装的军事力量不能称国防军,只能称自卫队。而在武器装备发展上,也只能以防卫性武器装备为主,不能发展和拥有进攻性武器装备。具体到舰船领域,日本海上自卫队就把自己所有水面作战舰艇都称为“护卫舰”,意思就是保卫自己安全的水面舰。
但在具体分类上,日本还是按照美国海军的分法,防空型导弹驱逐舰标为DDG,反潜为主的通用驱逐舰标为DD,自己特有的直升机驱逐舰标为DDH。所以,看日本海自水面作战舰艇的类别,还是看其给出的英文缩写。随着日本海自舰艇的不断更新,像日向级、出云级这样的直通甲板水面舰的舰艇类别英文缩写仍被称为DDH,依然是为了规避和平宪法。因为按照和平宪法,日本海自是不能拥有航母的。这也是日本政府决定改装出云级搭载F-35B隐身战斗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为什么不断解释它们不是航母,就是为了规避和平宪法限制。虽然外界对此做法看着很可笑,但日本人却是一本正经。日本海自还为地方队发展过一些比较简单的作战舰艇,如阿武隈级。按照通常分类,这才是真正的护卫舰,但日本海自却是按美国海军在二战时的分类称为DE,即护航驱逐舰。从技术性能来说,日本海自水面作战舰艇是很先进的,而且是全燃化,反应快速,保障简便,吨位普遍都很大,适合远洋作战。在编制上,随着舰艇的全面更新,具备了很强的反潜、防空和反舰作战能力。(S)
怎么看待希腊一艘军舰被货轮撞成两截呢?
10月27日,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附近,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撞船事故,一艘悬挂葡萄牙国旗的集装箱货轮与希腊海军一艘英国制造的“亨特”级扫雷舰相碰撞。
扫雷舰被集装箱货轮拦腰斩成两段,舰艉段沉入了海底,剩下舰艏和舰舯部舰体,留在事故现场的海面,见证了舰艉的不幸消失。
网上的视频画面中,希腊海军的这艘不幸的扫雷舰,舰艏歪斜在海面上,舰体舯部后面则拖着一条长长的油迹,显然扫雷舰上的柴油外泄了,污染了舰体附近的海面。
据称卡利斯托号扫雷舰,是在驶出萨拉米纳海军基地后不久,在萨拉米附近海域,其尾部遭遇那艘悬挂葡萄牙国旗的集装箱货轮的撞击,另有舰上有4名水兵落水,其中2人负伤。
卡利斯托号扫雷舰遭撞击后,除了舰艉沉入海底以外,海水通过断裂的舰体涌入舱室,导致舰体倾斜;随即,希腊海军展开救援从水中捞起水兵,救起落水水兵外,其他20余名舰员则被转移到陆地上,将未沉的舰艏舰舯部拖回了港口。
扫雷舰,一般排水量都不大,满载排水量以500-1000吨最为常见,是一种门用来清扫海中的水雷,以保护作战舰艇、船只航行航道安全的海军二线水面舰艇,舰上的武器仅以自卫和扫射漂雷为主的25/30/37/40mm等小口径机关炮或是12.7/14.5mm大口径机枪等。
由于是在海上执行扫雷为主,因此,扫雷舰的舰体通常采用非金属无磁性,或低磁性材料建造,比如木头、玻璃纤维等,避免触发海中的磁性水雷,舰上装有消磁装置。
据网络上的资料,卡利斯托号扫雷舰,舰长60米,宽10米,满载排水量达750吨,航速15节,额定舰员45人;舰载武器1门30mm机关炮,2挺7.62mm机枪,艇上携带2艘PAP 104/105遥控扫雷艇。
卡利斯托号舰体采用了玻璃纤维制造,因此,其舰艇耐撞击的能力,肯定没有其他钢质舰艇强些。况且,卡利斯托号扫雷舰,本身舰体并不大,是一艘满载排水量只有750吨的小型舰艇,海上的集装箱货轮,一般都是动辄满载排水量数万吨级的海上庞然大物。
上万吨的海上巨型船只,与数百吨级的小型非钢质舰艇,两者在海上相碰撞的话,一般受伤的肯定是海军舰艇,满载排水量50000吨的马士基朗塞斯顿号集装箱货轮的船头对准卡利斯托号扫雷舰舰体相撞,卡利斯托号扫雷舰被拦腰切成两段,也就不足为奇了。
满载排水量9000余吨,接近万吨的伯克级驱逐舰,曾经一段时间经常与海轮相碰撞,每次海轮基本上都平安无事,而伯克级驱逐舰则受伤不轻,导致或舰员死伤或坠海失踪的惨案发生,舰艇被碰撞以后,受损也都非常严重,修复补损耗资不菲。
10月27日上午7时,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外海域希腊雅典附近比雷埃夫斯港口,一艘名为卡利斯托的希腊扫雷艇被悬挂着葡萄牙国旗的集装箱货轮拦腰撞毁成二截,卡利斯托扫雷舰随即可见:船只后半截已沉入海底。卡利斯托号上原有27名海军,不幸的是有4人落水,2人轻伤。而撞击卡利斯托号的货轮未受损,目前,货轮“马士基-朗塞斯顿”号船长已被逮捕,事故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卡利斯托号扫雷艇原系英国皇家的猎人级扫雷舰“伯克利”号,是一艘先进的扫雷舰。而“马士基-朗塞斯顿”号集装箱轮,建于2005年,全长266米。
鉴于上过两款船舰,扫雷舰与货轮相比,形体上要单薄得多,因为需要适应扫雷行驶的速度,这艘“卡利斯托”号自身负重就轻得多,那就相比钢板也就薄得多。
而“马士基-朗塞斯顿”号专注为运输专用,它的承建就必须加厚钢板来稳固船体的承重需要,马力相对就更大些,所以当货轮撞上扫雷舰,“卡利斯托”号无疑不堪重负,拦截撞成两截并不奇怪。
希腊扫雷艇被大型货轮撞击拦腰截断,为何近些年发生的军舰与民船相撞事故中,军舰不但没讨到便宜,反而受损更严重,这次更是被货轮直接截断成两节呢?
10月27日上午7时,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外海域,希腊海军扫雷艇“卡利斯托”号与悬挂葡萄牙国旗的一艘大型集装箱船相撞,扫雷艇被切成两截,据说后半部分的船体已经沉入水中,而前半部分在希腊水兵及时关闭水密舱门后虽然倾斜,随后赶来救援的希腊海岸警卫队和海军实施了救援,并用拖船将前半截拖到了萨拉米斯港。据说此次事故扫雷艇上一共27人,如此大的事故中居然无一人死亡,仅仅2人受伤,也算是不幸中万幸了。而撞击的大型货轮毫发无损,什么事情也没有。
从撞击的结果来看,显然是大型货轮的船首直接装上了希腊军舰的中部,由于货轮太重且满载,而扫雷艇的吨位又很小,货轮的船首就像一把锋利的尖刀携带巨大的能量直接将扫雷艇劈开。目前,货轮“马士基-朗塞斯顿”号船长已被逮捕,事故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至于是谁的责任目前还不得而知。
但是据希腊当地媒体报道,说“马士基-朗塞斯顿”号货轮在驶离港口时,尝试越过扫雷艇并,而正好事故位置航道本身就非常狭窄,最终导致了这起重大事故。而两艘船的吨位差距又太大,“马士基-朗塞斯顿”号货轮总长达到了265米,总排水量,在50700吨左右;但希腊扫雷艇仅仅只有60米长,排水量750吨,两者相撞简直就是以卵击石,后果大家也就看到了。
近些年来在各个航道上,军舰与商业民船想撞事故时有发生,美国驱逐舰、日本扫雷舰、挪威的宙斯盾护卫舰等等都发生了与大型民船相撞,但结果都是军舰吃亏,这是为什么呢?主要还是双方不是一个吨位级别的,在海上跑的大型货轮一般都高达几万吨~几十万吨,而这些被撞的军舰最大的也就是美国的“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也就万吨不到。而现代军舰在导弹面前完全放弃了装甲防护,采用封闭隔舱抗沉设计,也就是说军舰的钢板不见得就比商业民船的钢板厚多少,吨位上两者更不是一个级别的,两者相撞就像成年大人撞上10岁小孩,自然小孩受伤可能性更大一些
军舰被货轮碰成两截太正常不过了。现代军舰早就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铁甲舰时代了,现代军舰“薄皮大陷”,外部装甲越来越薄,内部武器装备、电子系统越来越多。现代的货轮,一般都是万吨,几万吨,甚至几十万吨的大块头,军舰与他们相撞,被撞伤撞沉很正常。
日本千亿造的航母为何被美军仅用四颗水雷就击败了?
奇葩航母的奇葩命运,出航17小时,就送去喂鱼了。
(“信浓”号的定妆照就这么一张 毕竟沉的太快了...)
这个问题似乎看起来有点迷糊,但是感觉应该是题主是说当年被美军4枚鱼雷送入鱼腹的“信浓号”航空母舰。当然,这件事是发生在1944年11月28日,距今时间已经相当久远了。
“信浓号”(日语:信濃,假名:しなの,罗马音:Shinano)作为当年日本建造过的最大的一艘航空母舰,创造问了多项当时的二战纪录:体积最大、排水量最重、装甲最后、建造时间最长、服役时间最短、沉没速度最快等等,数不胜数。
这艘舰原本是“大和级”战列舰的3号舰,只不过由于“大和”后续建造工作停滞,因此在耽误了多年时间。从开工1940年5月4日算起,到最终沉没时间来看,中间经历了5年的时间。这5年中,“信浓”号被有正式记录的就耽搁了4次,最核心原因就是在当时的“战列舰和航母之争”,在旧日本海军内部也展开问了激烈的讨论。最终由于“中途岛海战”的影响,促使日本最终决定把舰体已经建造了70%的“信浓号”改造称航空母舰。建造防护标准极高:甲板能够抵挡俯冲轰炸机500公斤詹丹、机库可以抵挡800公斤负重炸弹,舷侧可以抵挡200毫米舰炮的直射。干脆改飞行甲板加装了20毫米厚的钢板外带75毫米厚的均质装甲板...所以也被日本称为“不沉的航空母舰”。
(战列舰党最终还得撤出历史舞台)
但是悲剧的事情在于,日本本身就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1942年的时候就曾经考虑过把“信浓号”的舰体拆了,回炉重铸造新船,可见日本对钢材的需求量之大和建造缺口的匮乏。再就是多次中断后,每次要集结人力重新设计、施工(在1944年甚至征召了战俘、学生、女人,他们基本没有造船经验)。就说从战列舰改成航空母舰,一切工作从简,连生活区都没有(灯只有荧光灯、吃饭睡觉连个地都没有。也难怪首航就被击沉了...)没有了强大的资源支持,没有了熟练的技工,没有符合要求的舰员。这样的船,出去不就是靶子一艘嘛。
(抱歉 我来收个人头-美“射水鱼”号潜艇)
最终,在1944年11月28日,美国海军的“射水鱼号”潜艇,在距离“信浓号”1280米开外,散射6枚鱼雷,4发命中。这艘日本最后的荣耀,也就直接沉在海底了...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一些简单的认识和想法,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讨论。
日本航母被水雷击沉,历史当中没有这样的记录,题主应该说是鱼雷吧。而且指的应该是信浓号航母。因为信浓号航母在首次航行试航中被美军潜艇射水鱼号发现并被潜艇发射的四枚鱼雷击中沉没。
信浓号航母是用大和级战列舰的3号舰改装的。所以它拥有着高达7.2万吨的满载排水量,比今天的辽宁号航母排水量还要大,但是由于战争后期日本资源匮乏,并且为了赶工期,制造出这艘军舰采用了许多不合理也不合格的方法去制造,这就是一个典型豆腐渣工程,不用美国潜艇击沉,这玩意不用上战场出到公海航行它自己都会出事。
和大凤一起的翔鹤号也没有躲过潜艇的伏击
所以信浓号航母其实死得并不冤。死得最冤的应该是大凤号航母。这是日本第一型装甲航母。在水上水下都铺设大量的防护装甲,甚至宣称即使被击中20枚炸弹和鱼雷,也不会沉没。但是悲催的是这一艘和大和级战列舰号称不沉战舰的军舰却被潜艇的一枚鱼雷就送到海底了。并不是因为这枚鱼雷的威力大,而是他刚好击中了大凤的油料库,而大凤上装的是从东南亚直接挖上来的原油,而不是经过提炼的重油。而原油具有很强的挥发性,爆炸时升降机堵住了通风口,而且大部分采用的又是封闭式舰艏,而大量的积压在舰艇内的挥发性气体在后来发生爆炸,直接将大凤送入海底。你说它冤不冤。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龙猫,无授权禁转!
如果有人问,二战至今日本最念念不忘的是什么,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脱口而出:广岛原子弹!没错,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直接促成了二战的结束、日本的投降。但是,在那之前,其实还有一件美军武器,让日本人恨之入骨,却没有丝毫办法。而这件武器差点让日本“灭国”。
也许,有朋友已经猜到了——水雷。水雷是一种部署在水中的爆炸性兵器。水雷可以使用机械触发引信,也可以使用声波、水压、磁场等非触发引信,主要以击沉击伤敌方各类船舶,阻止敌人有效利用海上航线为目标。原本水雷只是一种防御性武器,用来防守本国的海岸线。但是在二战时,美军把水雷当作进攻性武器对日本使用,所取得的战果令人惊讶。
早在二战的1945年,虽然日本已经屡战屡败,但是日本本土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工业产能,但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它的主要工业原材料都需要从中国占领区,以及东南亚地区运往日本本土进行加工生产。因此,美军决定针对日本是个岛国,四面环海的地理特点,对日本发动代号为“饥饿”的作战行动,该计划就是以空投布放水雷的方式,来封锁日本的海上航线。并最终削弱日本的战争能力。
整个“饥饿”战役期间,从1945年3月27日到1945年8月15日的时间里,美国空军一共出动了1528架次的B-29重型轰炸机,空投布放了超过1.2万枚各型水雷。而且为了防止日军实施扫雷行动,美军特意混合部署多种类型的水雷,其中就有音响水雷、磁性水雷、水压水雷等等,美国海军在空军的基础上,也通过舰载的轰炸机补充布放了部分水雷,不过,这些水雷最后没有计入“饥饿”战役的统计数据。
所有这一万多枚水雷总共击沉击伤日本670多艘舰船,其中就包括这艘航母在内,共有65艘军舰,其余为日本当时主力的运输船只。“饥饿”战役中,水雷击沉的日本舰船总吨位高达140万吨,相当于当时日本船舶总吨位的75%,日本当时除了木质帆船和木质小渔船外,铁壳船只几乎被击沉殆尽。由此,日本全境爆发严重的饥荒,由于下关到朝鲜釜山的航运完全中断,日本从东南亚抢来的250万吨大米堆积在釜山港,而国内的日本平民人均饮食热量只有800卡路里,不到正常人的四分之一。而且更重要的是,日本的战争机器得不到铁矿石、煤炭、石油等工业原料,已经完全瘫痪,当时的日军甚至连步枪,都做不到人手一支。
由于认知的缺陷,当时的日本军队对于水雷和水雷战,非常不屑一顾。日军普遍认为,水雷是防御性武器,而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开始,日本一直是持续进攻状态,这就让日本海军参谋本部更加轻视扫雷作战和扫雷部队。早在1943年3月,美军轰炸机在缅甸仰光河布雷时,当地日本驻军便嘲美国飞行员,认为美国飞行员“愚蠢”,因为他们认为美军飞行员投弹没有炸到任何目标,而把炸弹扔进了河里。但是没想到,当水雷真的从天而降时,整个日本都陷入了恐慌。
时至今日,依然有少量当年布设的水雷没有被清扫干净。其中最近的一枚是2010年时发现,被打捞上来后,通过检测发现该水雷的引信依然完好,并具备爆炸能力。可以说,一直到今天,日本其实依然笼罩在“饥饿”战役的阴影之下,而广岛和长崎今天却早已摆脱了原子弹的阴霾,重新成为千万人口级别的国际大都市。可见,水雷,确实比原子弹的威力大多了。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关注微信公众号:战争史,多位专家将在公号中将继续为您解读。独立专业,有种有料,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战争史政治军事历史精彩内幕解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扫雷艇起火沉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扫雷艇起火沉没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