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无人空中航母首亮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无人空中航母首亮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个国家有了航空母舰,意味着什么?
航母是大国利器,国力稍微弱一弱,装备了航母也是面子工程花架子。航母要形成战斗力,自身的排水量要有,舰载机性能也要跟上,航母战斗群配和驱逐舰护卫舰水下伴随的潜艇缺一不可。放眼全球,能把航母玩的溜的就是美英中,其他的都差点,这里面英国也尴尬,单论航母性能没问题,舰载机有美帝帮忙也行,可航母战斗群就配不齐了,那点子45型驱逐舰哪里够用
从远洋作战来看,辽宁号航母的服役改变了海军的战术。我国海军也开始进入机动舰队时代,航母的加入,以及大型综合补给舰的出现,让我国海军开始具备在深海大洋展开,并且展开机动,建立海上作战体系的能力,而不是过去那种从固定海港出发,到固定区域展开,作战完成又返回的方式。
海上机动舰队是战争中的战略性部队,航母带领大量驱逐舰、潜艇,在未知的海域反复机动巡航,伺机歼灭敌人出现在当面的舰队,在敌人想不到的位置、时间,发动攻击,这种海上机动作战的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出现了,珍珠港袭击、大黄蜂号空袭东京、中途岛作战都是机动作战的典范,日本战后还为此出了一本书《机动舰队》来总结得失。美国如今也非常强调海军的机动性,提出了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作战,要求海军在海上依靠机动作战夺取到制海权。
航母乃国之重器,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军事符号。当今世界,如果从军事外观上直接感受一个国家的实力,只需观察谁能制造、拥有多少、性能如何的航空母舰就可以了。而且,航母的制造可以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龙头。美国国立强大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国家总是适时提出一些重大战略项目,以此拉动科技、经济和军事的整体进步。
拥有航母,意味着中国对世界和平肩负更大的责任。中国社会转型,其结果必然是从内陆农耕国家变成现代海洋国家。人生的路都要靠自己走,更何况国家的复兴之路呢?所以远洋舰队没有空中护航也是寸步难行的,航母的战略重要性就此凸显。
航空母舰是现代海军的核心和标志。短期看,拥有航母有利于中国统一大业,维护领海权益和海外合法利益;长远看,将使中国担负更大的世界和平责任。
有航母也要看你是什么样的航母。泰国海军也有一艘航母,但是没人承认泰国是亚洲海上强国。
传统上的航母分为攻击型航母和反潜型航母两大类。美国的航母都是攻击型航母,个头大、载机多,是不折不扣的海上霸王。法国的航母勉强算是攻击型的,战斗力偏弱,比美国差很远。除此之外,其他国家的航母都只能算是反潜型的。比如英国“无敌”级航母,只能搭载垂直起落飞机和直升机,一般只能用来执行反潜任务,和有限的空中拦截任务。
随着美国F-35超音速垂直起落战斗机的出现,反潜型航母获得了新生。因为F-35的战斗力比起英国的“海鹞”可要强多了,它已经具备了对地、对海攻击能力。反潜航母今后也可以反舰了。这将使得反潜航母变得更具有威胁性,缩短与攻击型航母的差距。
所以说,今后的航母将会分为三大类,或者三大等级。
第一等级是美国的攻击型航母。它们仍将是海上霸王,地位不可撼动。
第二等级是装备F-35的反潜型航母,由于有了这种性能优异的战机,这些反潜航母将会变得如虎添翼,战斗力登上一个台阶。
第三等级就是没有装备F-35的反潜型航母。它们还将保持原有的水平,但是一旦遭遇F-35,势必会吃到大亏。
我在头条上回答过养一个航母编队要花费多少钱的问题,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回到主题:航母说白了就是一个海上移动机场。因为航母本身是没有作战能力的,令人恐惧的战力是它的舰载机。和它带领的编队舰艇。所以一个航母战斗群的战力是相当恐怖的!所以,一个国家有了航空母舰,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海上战斗力有了质的改变!一般的国家便不敢轻易挑起海上纷争。这里也包括美国。然后第二个象征就是:有钱!!因为要建造一个航母本身就需要几百亿,加上配属的装备与舰艇、飞机,那就是天文数字了!而且从航母下水之日起,这便是个无底洞!每时每刻都是烧钱!举例:就算你不停的往火里丢成困钱的速度,也绝赶不上航母的消耗(网上说的很明白,我在头条里也发过类似的文章)!一个中等国家(小国就不说了),不是非常富有的也养不起一个航母战斗群!你白送给他,他也养不起。所以不是谁都能玩航母的!再者便是政治影响力。在国际上讲话更有分量!挑衅你的国家会明显减少!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国家内部的凝聚力!与民族自豪感!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世界很大我想出去看一看。看看沿路的风景还是有必要的目的地暂时不重要,风景看多了自然哪里都是风景。
只能说是一个大国的体现保护国土的决心也是能力的象征,起到震慑作用。
美国很早就造过“空中航母”,可显著提升空军战斗力,为何下马?
美国很早就造过“空中航母”?好吧,我们继续这个话题。美国人的确很早就制造了空中航母,并且预计这种空中航母会改变整个战争规则的武器,会彻底赢得地球的绝对主导地位。然而一切在1970年4月11日嘎然而止。
那一天,美国阿波罗13号宇宙飞船在绕月飞行中,发生爆炸。一块炸飞的集成线路板被来自拉蓝德21185星系的拉蓝德人的无人探测船俘获,并成功依靠这块芯片侵入美国航天局的资料库,获取了美国大规模发展空中母舰的详细计划。拉蓝德人迅速通知银河系其他文明星团的巴纳德人,半人马人,罗斯人,等等,组成舰队前往地球对美国形成太空威慑。双方经过20年的拉锯谈判,美国人最终放弃了这种超越星际的大杀器的开发,以及在月球建立这种武器基地的计划。作为回报,美国人从外星人联盟手中获取了星云,灭霸,罗南等等外星英雄的版权。史称月球合约,并带来了银河系至少5000年的和平。美国海军“黄貂鱼”无人加油机能在航母起降吗?
要想一架飞机能在航母上起降,那飞机需要具备什么特质呢?
首先,为了能在航母上安全起降,必须让飞机飞离舰艇和在舰艇着陆的速度降下来,不那么快才行,因此飞机需要一对长又宽的机翼;再者,在海上起降的飞机,当然也要能抗住海上给他的“磨砺”,海基的飞机明显要比陆基的飞机下沉量要大,这时候,就要增厚其材料,加固其结构,方能长长久久于海上征战;最后,舰载飞机固然要追求性能,可是更要追求的是维修性和可靠性,毕竟一般航母开出去海上作战,不能轻易返回,飞机要是因为太过追求性能而难以修复,那航母的战斗力和持续性无疑会大打折扣,所以一般来说舰载飞机绝不会是性能最优的战斗机。而“黄貂鱼”从目前公布的各项数据来看,绝对是可以在航母上起降的。
但是,这并不是巧合,本来这架飞机在开发时就被美军要求能在航母上起降,因为他就是为了航母而生的。“黄貂鱼”即MQ-25,这是架无人加油机,无人驾驶的飞机由雷达信号指引方向,加油机是给飞行中的飞机续航的。传统的加油机多半是大型运输机或者轰炸机改装的,毕竟都叫做加油机了,肯定要具备不错的储备能力,小型机带的油还不够自己使用给别的飞机加油勉强了些,而另一方面则要具备不错的速度,像战斗机这样无法滞空的飞机,你得追着他给他加油,要是连人家战斗机都追不上何谈加油呢?但是MQ-25有一点和传统加油机非常不一样,就是他的机型相比其他加油机比较“纤细”,毕竟航母承载量有限,而舰载飞机一般也是在航母周围作战,所以MQ-25载油量相对要少一些。
综合来看,这架“黄貂鱼”不正是为航母而生的吗。
波音公司的“黄貂鱼”无人加油机方案
楼主这个问题就比较搞笑了,这个MQ-25本身就是美国海军提出的要求,而这款无人机的作用就是要部署在航母,然后在舰载战机起飞执行远程打击任务时,则舰上的MQ-25无人机来为这些舰载机提供燃油补给,以增强航母舰载机部队的打击范围。因此它必须是能在航母上起降,如果不能在航母上使用,MQ-25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随着反舰导弹与反舰弹道导弹的攻击能力越来越强大,美国海军发现现有的航母打击范围已经不足以安全躲避这些远程武器的打击,因此想要解决这个隐患,就必须增加航母的有效打击范围,那这个任务肯定要交给舰载机了,但是航母上一般只能是采用舰载机伙伴加油方式,尤其是在远海执行任务时,很难得到陆基大型加油机的支援;而采用伙伴加油方式则会减少舰载机的数量,必须有一部分进攻力量改成伙伴加油机才行,这对战力的发挥相当有影响。因此美国海军就想到了无人加油机这种操作。
洛-马公司的“黄貂鱼”无人加油机方案
所以绰号为MQ-25A黄貂鱼的招标方案就出台了。这个方案要求MQ-25A具备远程飞行能力,可以在远离航母500海里的位置为超级大黄蜂或咆哮者、F-35C提供15000磅燃油的能力,这样可以让舰载机的航程增加一半,比如没加油时超级大黄蜂作战半径为450海里,经过MQ-25A的燃油被给后,由作战半径会增加300-400海里,这让打击距离成倍增长。这样一来,就可以让航母在尽可能远离导弹武器的攻击范围之外发起攻击。而且这样一来原来承担伙伴加油任务的舰载机还可以改回舰载战机,增加舰载机的数量,自然也就增加了战斗力。
根据洛-马的方案,MQ-25A不光能承担空中奶牛的任务,还可以具备精确打击的能力。在经过简易改装后可以加挂两枚远程攻击导弹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可以说是一机两用。
目前有洛-马、波音、通用原子三家公司在竞争这个项目。最终鹿死谁手,还需要继续耐心等待。
洛-马公司的“黄貂鱼”无人加油机方案还能执行远程攻击任务。
必须的,因为这是美国海军提出的基本要求,MQ-25A“黄貂鱼”就是舰载无人空中加油系统(UCAAS)。美国海军航空兵司令官迈克•休梅克中将曾在去年9月表示,MQ-25A“黄貂鱼”从航母甲板起飞,在距航母500海里位置为有人战斗机加油,可提供的加油量6.8吨,使战斗机有效打击范围增加300-400海里。很显然,如果“黄貂鱼”不能在航母上起降,那么也就没有发展的必要。
“黄貂鱼”的空中加油量如果真的设定为6.8吨,其实和F/A-18E/F的“伙伴”式加油系统差不多。由于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航母上不可能搭载太多的“黄貂鱼”,所以该机对舰载机延长航程和作战半径所起的作用并不是那么大,主要作用在于解放了用于进行“伙伴”式加油的F/A-18E/F,能够增加参与攻击作战的F/A-18E/F数量。
美国海军在去年10月分别向洛•马、波音、通用原子、诺•格公司发布了MQ-25A“黄貂鱼”舰载无人空中加油系统终版招标书,并计划于2018年9月授出工程和制造研发阶段合同。
通用原子是第一个对外公布其设计方案的竞标者。从模型看,通用原子的无人机采用常规气动布局,机翼、机身、平尾与该公司“复仇者”相似,均采用涡扇发动机和V形垂尾,与S-3B“维京”反潜机相似的起落架,标准的D-704“伙伴”加油吊舱,并将装备与MQ-1“捕食者”和MQ-9“收割者”无人机相同的光电吊舱。除满足美国海军设定的舰机适配性要求外,通用原子公司的竞标方案还融入了余度设计,方便未来升级。
波音公司“鬼怪工厂”是第二个公布竞标方案的公司,采用了比较流行的背负式进气道,但是进气口只是一个窄缝。机身截面呈扁圆状,内部空间较大,这也为其发展为舰载无人加油机提供了很大便利。机尾有倾斜度很大的双垂尾。
洛•马公司“臭鼬工厂”是第三个公布竞标方案的,采用的是飞翼布局。
诺•格公司在去年10月25日宣布退出竞标。(S)
世界上第一架无人预警机研发成功,“天哨”无人预警机能上航空母舰吗?
海军肯定是很希望这玩意上航母的,但是难度很高。
众所周知,因为预警机可以提供大范围的战场信息支援以及承担空中机群指挥任务,所以预警机是现代航空兵部队执行作战任务的核心,无论是对于空军还是海军航空兵,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美军航母战斗群一艘航母雷打不动都要带4架以上的预警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是预警机又不比战斗机,在滑跃甲板航母上无法起飞,目前辽宁舰只能带预警直升机。而预警直升机相比固定翼的中型预警机探测能力肯定差很多。
所以海军一直想搞个舰载的固定翼预警机,但是没办法毕竟航母底子差。而“天哨”无人预警机本身也不是太适合上航母。因为海上环境腐蚀性很强,对“天哨”的共型天线有很多影响。要想看到中国的舰载预警机,估计得等到大平顶的003出来。
说实话让很多军迷伤心,这架天哨不可能当航母预警机。能上航母的是别的飞机。
天哨无人预警机,最牛的地方是采用了保形天线,又称共型阵天线,里面装的是有源相控阵雷达。空警2000,空警500这种预警机背上有个大盘子。如果采用天哨的共型阵天线,就能取消这个大盘子。
图一:机头两侧和机翼前边浅色的片状物就是保形天线。
共型阵天线的原理比较简单,把飞机蒙皮切一块下来,铺上可以弯曲的柔性相控阵天线,不会破坏飞机气动外形。这个技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中国从1990年代就开始研究了。
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共型阵天线的预警机性能受限比较大,天哨无法实现360度扫描,容易有死角。因为并不是飞机全身的蒙皮都能变成天线。它在机身和机翼又大又平,或又大又圆的地方比较好铺柔性天线,在机尾的部分不好铺。机尾是推进螺旋桨,总不可能把天线铺在桨叶上。
天哨采用的是活塞发动机,飞行速度也非常低,撑死也就300千米/小时。用于舰队防空勉强凑和,但不要指望能跟上战斗机的速度,为歼15远程突击敌军目标提供预警。也就是说航母装了天哨,只能用于防守,进攻是指望不上的。
图二:日本和美国对于保形天线都有研究。
即使是中航海工装备展出的那架舰载型HK5000G无人机,也不适合当航母预警机,虽然采用了喷气发动机,而且机翼也可以折叠。但体重也只有4吨左右,大小仍嫌不足。背大功率雷达依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成功首飞跟研发成功是两回事啊,就象初夜和产子的区别一样,最最顺利的情况下也得走完后面的过程啊。中国军迷这么嘴上大跃进,中国军工是要全累死的。什么首飞就算进入实用化阶段的说法也相当不专业。
世界上第一架也没法说,因为它算不算预警机就是个问题。不是说无人机装的有雷达就是无人预警机。预警机也不止是把雷达放到天上去,它的价值体现在从空中掌握空战场全面态势,提供指挥。设备不等于功能。现在飞机的飞行可以无人,预警机的功能全部无人还不太现实,那起码要相当发达的人工智能技术。
然后你们就想上舰了,怎么不上火星呢。
话说回来,新概念值得探索,保形天线也是进步,问题是只有拼命往眼前急需领域靠,甚至不惜生拉活扯,这种探索才能得到上面和社会支持,这种风气本来就不正常。新概念探索就是眼下暂时不能实用化,也该鼓励。非要跟航母扯上关系,才显得重要,显得有功,显得先进,你们才支持,这叫鼠目寸光、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知道不。
我个人觉得上舰的问题不会很大。不过要等003服役。没有弹射估计他上不去。一般会认为着舰是比较大的困难。但我以为一是他的速度相对较慢,二是作为预警机它的数据链有智能操作的条件,如果用传感器感测甲板的运动,综合大气等各种数据,用计算机操纵会比有人的飞机更精准。这个难度应该不会很大。而遥控和人在飞机上操纵也应该没什么本质区别吧。
随着人工智能研究的不断深入,飞行器向无人化智能化发展已经成为大趋势,军用飞行器的无人化自然是走在前面的,先前无人机技术多是运用在低强度作战的侦察和远程对地攻击方面,驾驶员就如同玩游戏一样完成作战任务。我国的无人机在美国自家的禁止出口政策下,凭借着物美价廉的优势走遍全球无人能出其右,现在中国无人机种类又增加了一员--无人预警机。
预警机作为编队空战的大脑,一直是技术高度密集的武器平台,当预警机需要上航母与舰载战斗机并肩作战时,就要面临更多的困难,比如甲板不够大,飞机需要小型化,弹射技术需要解决等等。我国现在拥有的两艘使用滑跃方式起降的航母更是没有弹射装置,大型的固定翼舰载预警机不能上航母,这就在空战方面大打折扣。思想没有滑坡的中国人民就是方法比困难多,为了让滑跃甲板也能用上预警机,JY-300"天哨"无人预警机被研制了出来,而且不仅仅可以在航母上使用,中小型的舰船也可以配备体型较小的无人预警机,尤其是被各国海军青睐的两栖攻击舰将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受制于体型,顶个圆盘或者平衡木上天现在没有办法实现,因此无人预警机在作战的效果方面依然比不上有人驾驶的预警机,因此"天哨"虽然可以上航母,但为了达到更好的空战效果,航母最终还是需要有人驾驶的预警机。
从“百眼巨人”到“福特号”,现代航空母舰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于1918年9月19日服役,“福特号”航空母舰于2017年7月22日服役,两者间隔一个世纪。随着航空母舰的问世,功能不断趋于完善,慢慢的航空母舰取代了称霸海洋的巡洋舰,逐渐成为海军的旗舰舰队。
下面我们就从航空母舰的发展沿革、航母舰载机和攻防能力这三个方面来介绍航空母舰的发展历程。
首先,我们先从航空母舰的发展沿革来慢慢了解航空母舰百年发展历程。
1910年11月14日,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驾驶着一架寇蒂斯双翼飞机从停泊在港口的伯明翰号巡洋舰上起飞,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驾驶飞机从军舰上起飞,由此引发了人类对飞机从军舰上起飞的思想理念。时间回到1912年的5月2日,英国海军上尉格里高利驾驶着一架双翼飞机首次从航行的豪伊伯尼亚号战列舰上起飞,首创飞机从航行的军舰上起飞先例。
一战期间,英国海军把一些老旧的巡洋舰改装成为能容纳飞机并可让飞机进行起降的甲板,后面又对一些营运的渡轮进行改装,这种“水上飞机母舰”就是最早的航空母舰雏形。
1918年,英国海军对建造中的客轮“卡吉林”号进行了改建,首次采用全通飞行甲板,甲板下方还设计安装有机库,用于放置飞机。这也是世界上第一艘专门为飞机进行起降而设计建造的飞行甲板,她就是“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母舰携带战斗机以及轰炸机,在远离本土的情况下对敌海上和陆地目标发起攻击。其强大的攻击能力让美国等强国清楚的认知了航空母舰的攻击能力,这为未来航空母舰的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动力。美国海军在二战后大力发展航空母舰,其吨位与规模也在不断升级。
其次,作为航空母舰的直接打击武器,舰载机对航母的战斗力起着关键性作用。
从 “百眼巨人”到如今的福特号航空母舰,航空母舰的威慑力与战斗力与日俱增。福特号航母上搭载有8架S-3A/B反潜机,5架E-2C/D空中预警机。其主力舰载机将更换为具备优异隐身能力与超音速巡航能力的F-35C,可搭载75架,F-35C的作战半径超过1000公里,能对目标进行远程精确打击,同时,该航母还将搭载如X-47B这类无人攻击机,据悉,福特号航母3天作战时间内可打击高达2000个以上的目标。福特号未来还将安装电磁轨道炮、高能激光等先进的高能武器系统,与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补给舰、核潜艇等组成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其战力可解除一个中小国家的武装,大致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军事实力甚至更强。正因航空母舰有着如此强悍的战斗力,因此即使福特号航空母舰造就高达130亿美元,美国还是要继续建造“福特”级航空母舰。
综上所述,从“百眼巨人”到福特号航空母舰的发展历程表明,航空母舰作为海军旗舰舰队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每当发生地缘冲突与区部战争时,美国总统首先问的是“我们离该地区最近的航空母舰在哪里?”。因此,航空母舰舰队依然是未来海洋上最强有力的霸主。
欢迎大家点赞留言共同谈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无人空中航母首亮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无人空中航母首亮相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