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雷军称马上去催一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雷军称马上去催一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鼎家公寓之后,雷军投资的寓见公寓也出现了资金断裂,“长租公寓爆仓比P2P爆雷更危险”的预言成真了吗?
所谓租房平台,就是二房东。你看过二房东能主导整个租房市场的吗?整个租房市场的红利说到底就是人口红利,但是房租在整个资本市场的投资收益率又奇低,这个低是低在房东端。在二房东这里,只有差价收益,但是中国租客从来就不认同中介这么个事,也不觉得中介应该挣差价(这与国外中介代理机构完全不同),所以造成中介的利润很低,只能通过挪用资金流投资的方式生存,但这就是p2p爆雷的方式,不是不能这么做,但是一旦这么做就一定不会把重心放在经营上,就一定是死。
董明珠为什么这么霸气?
“强势和霸气有时候是需要的,比如在某个时间点或某个事件需要作出决定的时候,霸气是必不可少的。在工作中处理事情的时候自然不一样,就像打仗一样,任何安静的人在前线打仗的时候都不会安静,而是一定会向前冲的。”
——董明珠
董明珠向来都是秉持着强势领导、高调做事、霸气十足的风格,自2000年以来,财经媒体镁光灯的聚焦人物榜、话题大王里都有她的一席之地,强硬是她的第一代名词!
从她的行事作风,从她的一言一行都能看出董明珠女士绝对是一个霸气十足的企业家,这是毋庸置疑的,不然铁娘子这个称号怎么来的?
董明珠有多霸气?
- 独立坚强
她作为一个单亲妈妈,丈夫英年病逝,30岁的他一个人独自养育孩子还有两个老人,每天带着孩子上班,36岁辞去国企管理工作南下当了一个小小的业务员,随后从低层做起到进入格力集团内部吃了常人所不能吃的苦,若是不够独立坚强,又有谁替她遮风挡雨?又怎么会有今天的成就?
- 敢说敢做
2017年2月:表示要提升员工薪酬福利,让员工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在工作当中,另外也正在构想建房,让每个员工都享受到两房一厅的待遇。
2018年1月:要让格力的8万员工,每个人都有2房一厅的房子!“只要你干到退休就给你,房价再高都跟你没关系。”
2018年5月:“只要是格力人,我保证我也承诺,一人一套房。”
从格力电器获悉,虽然兑现人手一房的承诺需要你做到退休,但是房子已经陆续在建,很快就能兑现,首批3000多套人才公寓已启动建设,一旦退休,员工即可拎包入住,预计2021年2月能交付使用。
该项目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街道办前山鞍莲路与翠屏路交叉口西侧,占地面积约80719.95㎡,总建筑面积约为278402平㎡,预计2021年2月建成 ,不知道第一个入住的人会是谁呢!
- 韧劲十足
董明珠被调到安徽任职后,发现前任业务员给她留下了一个债务问题,一家经销商拖欠海利空调厂42万元,多次催收无果,让人无奈。
于是她就天天跑去找那个经销商催他,对方却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但她还是每天都等到对方下班,死缠烂打。
再后来,那个经销商干脆就避而不见,这就激起了董明珠的犟脾气,天天去公司门口“堵”,42天之后终究还是成功把他堵在办公室大叫:“你要么还钱,要么退货。否则从现在开始,你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
经过四十来天的斗智斗勇,在饱尝冷落、戏弄和欺骗后,终于是追回了货物。
- 公正不阿
她在当格力总经理的时候,董事长的亲信拿了回扣,她直接把这个人降了一级工资。
董事长怒不可遏,大声吼道我的面子都不给?你要干啥?董明珠不紧不慢却又强硬的回应:“我只有权限降他一级工资,我要有更大的权限,我就直接开除他,公司必须要有正气。”
其实不仅不惧上级,面对政府领导的时候,董明珠照样不怂。当时市长推荐亲信去格力上班,这人入职的时候,各种暗示说自己是市长推荐的。
董明珠直接甩他一段话:“如果是市长来,我的位子给他坐。但你来,该走的程序一样不能少,没有后门可走。”
- 公私分明
在格力的2019届大学生入职大会上,董明珠自称与亲哥20年里没有来往了,原因是经销商通过他来走后门,她不同意。
1995年的时候,当时一个武汉的经销商找到她哥,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低价拿100万的货,另给两三万块提成,董明珠当时一听就特别生气,本身就不喜这种做法,所以直接拒绝,还找出了那个经销商,永久停止向他供货。
哥哥很生气,后来写了封信,说从此之后家谱里不再有董明珠,他不认这个妹妹了,两人就此断交20年!
为何如此霸气?
- 实力加持
她在格力的30来年,除了2015、2016年两年的业绩稍稍回落之外,格力的总营收一直都处于稳步甚至大幅增长的趋势,以2012年董明珠独立执掌格力电器为分界点,1991年~2011年,21年的总营收为3747亿元,而在她独立执掌格力的2012~2017年之间,仅仅6年就突破了7000亿元的营收,其中前21年累计195亿元的净利润,而后6年则超过了800亿元的净利润,能力毋庸置疑。
- 智慧过人
九十年代个人销售总额超过3600万,隆冬时分常价卖出积压了19000套空调,40天追讨回前任留下的42万元债款,与雷军的十亿赌约之中完胜,格力连续十几年蝉联销榜冠军,这都在凸显着董明珠的各种智慧。
写到最后
格力人都说跟着朱江洪,格力不会穷;跟着董明珠,格力不会输都说,可见她有多厉害。
可以说董明珠的过人之处就是霸气,而支撑霸气的是她的自信,自信源于智慧,是霸气成就了她。
看看她说过哪些霸气的话:
做业绩,要上级盯着管着才去做的,请到富士康去,流水线才最适合你;
天天想着上级主动教你带你,请回到学校去,多交点学费的话老师或许可以一对一教你;
要让上级哄着你做事的,请回到你妈妈身边去,长大了再来面对这个世界;
做销售,业绩就是你存在的价值!业绩是靠自觉自律积极主动;
优秀的人从来不需要别人天天盯着做事!从不为自己的失败和不足找那么多借口。
不管一个人多霸气,身上都会有着温婉、柔情的一面!
你怎么看待董明珠,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企业家应该高调还是低调点好?说说你们的见解。
最后感谢题主的邀请,也感谢大家的阅读,我是@饭后余谈 ,欢迎大家的关注,每日为你带来最新热议,最新数据,职场故事与成长干货!
董明珠的霸气代表了以前20多年她对格力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后她可能就不会这么霸气了,因为空调行业饱和了,没有发展空间了。将来要么升级创新要么增加新的更有竞争力产品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李书福称互联网公司造车就是忽悠老百姓,对此你怎么看?
李书福的说法反映了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按照互联网公司目前的想法与商业模式,那就是忽悠老百姓,例如,贾跃亭,跑路了还在国外忽悠,今天说选好国内生产基地了,明天说车已快到广东了。
客观的说互联网公司想造车却不知道如何造车,现有的所有互联网公司想造车的,没有一个商业模式是真能落地把车造出来的,只能说那是个造车计划书,而这些造车计划书还无从下手去往下落地。
所以,从目前互联网公司的造车梦想计划来研判,李书福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确实也能造车,互联网公司造车肯定不是贾跃亭的思路,自己去建厂造汽车,贾跃亭的思路再给他一千亿人民币,他也造不出来汽车,互联网公司现在的商业模式也是如此。
互联网公司造汽车一定是在商业模式上创新,不同于传统汽车企业,互联网企业造车必须在商业模式对传统汽车企业降维打击,一脚把传统的汽车企业踩在脚下,一举超越所有的传统汽车企业。那就是整合资源打造汽车产业集群,造出人类历史上最安全最美观,性能最全,最时尚的全新汽车。
互联网公司的优势是网络,所以,首先从建立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入手,只有先把市场抓到手中,才是商业传奇的制胜法宝。
其次,整合全国连锁的售后服务网络及实体店平台,让所有消费者都能享受到最优质体验的售后服务。
其三,整合全球最天才的汽车设计师,给他们足够的激励,谁设计出让消费者疯狂的汽车,给他期权激励,让一群天才的汽车疯子设计出让消费者疯狂的极致汽车来。
至于汽车的生产根本不用互联网公司自己生产汽车,现在全世界汽车产能都是过剩的,配件全配置,不用生产,组装汽车,现在大量的汽车厂家产能过剩没活干,让他们按我们的要求代工组装。
汽车品牌打造,互联网公司的优势是宣传炒作,通过互联网的疯狂宣传炒作,既打造品牌又开拓市场。
所以,互联网公司造车不能用传统的汽车商业模式,传统的汽车商业模式,互联网公司投入多少钱也无法与传统的汽车企业竞争。只有通过打造汽车产业集群的商业模式,才能超越传统汽车企业。
李书福这话显然不对,老百姓没那么容易被忽悠!
其实,吉利汽车掌门人李书福怼互联网造成也不是最近才有,早在互联网造车势力刚开始萌芽的时候,他就曾说过,这些公司不掌握技术、也没多少钱,打着互联网的旗号造车,完全是为了圈钱。
在前不久的北京车展上,他再怼互联网造车,想要表达应该的也是这个意思。
目前,国内传统车企对互联网造车采取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一种就是以李书福为代表的,完全不看好。另外,还有部分车企则选择与互联网造车合作,比如江淮汽车、海马汽车、上汽集团等。
在当下的商场上,钱也许真的不是什么问题,只要将来能给人带来赚钱的机会,就可以找来大把的钱。
但正如李书福所说,汽车不同于手机,在技术上还是存在极高的门槛,而突然冒出的互联网造车企业,大多通过钱找来大量的传统车企人才,组成所谓豪华阵容。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就掌握了核心技术。
但作为一个消费者来说,期待行业中出现更多的玩家和竞争者,他们互相促进才能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产品。
无论是互联网造车也好,传统车企也好,最终都得靠车本身来征服消费者,因为,老百姓真没那么容易被忽悠。
人说颠覆颠覆,乃那么容易被颠覆呀,尤其是庞大的汽车领域。李书福说互联网造车是忽悠,犹如当年格力的董明珠质疑小米的雷军一样。
不同领域的人看到不同的世界,尤其是看待同一事物时,这样的差异通过语言及行动很轻易地显现出来。
这样的言辞能反映出一下几点:
1、李书福是旧世界的王者,做得多就知道做得不容易。
别以为旧世界就必然被淘汰,所谓互联网之类的新名词就必然胜出,那只是为了方便说而衡量的名词。
目前无人驾驶的布局,十大排名,前5大都是传统车厂,谷歌特斯拉只能排在后几位,百度还进不了前十。
2、目前的舆论、信息多是互联网化,也就是说所谓高科技公司造车的信息,多被互联网渠道所喜欢,所鼓吹。互联网公司造车的新闻宣传得过火了,李书福不得不用更尖锐的声音提醒下,才能让人听到汽车专业领域的人发出的声音。
这是另外一种不平衡。
3、“忽悠百姓”,是不是互联网公司主动忽悠,还是我们百姓很容易被忽悠呢,这又道出了另外一个实质:新闻快餐的年代,人们很容易轻信,而那些已到更需注意言行,需要多些社会责任的互联网企业家却没有担负应有的责任。
继续和起家阶段一样满嘴跑火车,这对一个产业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忽悠老百姓只是要点掌声,忽悠政策,忽悠机构,可就有非常多的实惠了,有更多的钱,有更多的政策倾向等等。
我的看法是,希望听到更多李书福、董明珠这些传统企业家们的声音,他们如果不用夸大式语言怎么办,是不是要让媒体平台、信息平台更多元起来,是不是更加严肃的讨论要更频繁起来。
吆喝着时,就唱唱山歌吧。
你去看看吉利官网论坛看看去吧,全是抱怨车机系统的,放着吉利屏幕不用都挂着苹果手机或者安卓手机!根本看不到“消费者痛点”在哪!如果我是吉利,宁可找“小米公司订制MIUI系统”!
先说观点:如果李书福真的如此表态,那说明其思维还没有真正完全拥抱互联网。
自从百年前福特汽车发明了生产流水线,将工业化生产的效率推向了顶峰。
汽车行业几十年来一直在这种分工越来越细,效率越来越高的状态中快速发展着。
但当互联网真正大举进入汽车行业时,最终整个行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 互联网改造汽车行业的核心是再次提高社会效率
传统的汽车行业都是“设计-研发-测试-改良-生产”的过程,整个周期比较漫长。
而互联网公司则普遍将设计研发和生产分开,同时利用互联网新技术进行模拟测试,缩短了整个时间周期。
另外互联网公司崇尚“快速迭代、小步快跑”的研发理念,使得产品在最终成型时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并且能够满足一定的个性化需求。
这样一个反馈交互的过程,互联网公司具备很大优势。
2 科技的发展使得汽车形态发生根本改变
互联网的普及,带动了“无人驾驶”、“交互技术”、“大数据”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汽车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某种程度上,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已经不单单是出行,而是成为了“第三空间”。
而汽车也不再仅仅是汽车,而更像一位“私人助理”。
人们将会越来越注重出行体验,而互联网公司在新技术应用的领域无疑更加具备优势。
3 互联网公司用“降维打击”的方式在改造汽车行业
从汽车行业的历史来看,内燃机是其最复杂最核心的部件,也是传统车企最引以为傲的技术壁垒。
但是互联网公司无一例外选择了电动汽车。用电动机技术取代内燃机,直接破除了最大的技术壁垒。而且对用户来说更经济更环保。
结论&观点
汽车行业将是互联网改造的最后几个大行业之一。如此复杂庞大的行业改造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传统车企和互联网车企一定会发生多次交锋和融合。最终的汽车形态和出行体验将随着改变而变化着,这也将是互联网对人类最深刻的影响之一。
所以,李书福——拥抱互联网!
【关注&点赞】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我会给你回复!
顺丰快递老总王卫向全体员工发慰问金,每人888元。这事你怎么看?
最近火了🔥顺丰,顺丰快递老总王卫又一次慷慨解囊给予员工发感谢慰问红包了!受疫情影响顺丰快递2020年上半年业绩稳步发展,充分说明了公司的业绩高增长利润离不开默默辛勤付出的员工。员工与企业共患难,共同度过了难关,取得好的业绩增长,同是顺丰上市公司股价翻倍增长,顺丰控股股价市值接近4千亿市值,顺丰上半年业绩稳步增长给上市股价带来了利好,顺丰全体员工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奋斗的取得了双丰收。老板发红包福利是激励员工再接再厉取得更好业绩增长。
我有朋友就是在武汉干顺丰的,全国三四十多万快递员中的一份子,有自己的专属工号,公司在工号在。试用期有底薪和补贴,但是不多,两三千块钱吧。转正之后会分片区,别以为快递员只干送快递一件事,还要自己负责拉业务。比如说去写字楼里面挨个的递名片,请客户寄快递选顺丰,客户多提成多。不存在加班一说,因为都是靠提成吃饭的,你不愿意干那就少拿钱。
王卫给全体员工发888元的慰问金,一点也不奇怪,福利待遇好是顺丰的标杆之一,也只有京东员工可以比一比的。5亿对公司来说还是很多的,888元对单个员工来说并不多,但这给员工带来的是一种正能量,激励在于用心。恩威并施才是正确的管理方式,不想有的公司从来只有罚没有赏。
这一行为简直不要太牛,王卫发红包的时间为28日上午8点左右,而随着大盘开盘,顺丰股价节节走高,并于11点左右涨停封板报87.58元,股价再创新高,该公司总市值达3990.53亿,王卫身价日增215亿。这么看,你还认为5亿元很多吗?
在人员流动率高达 70% 的快递行业,顺丰的员工流失率不到 30%。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在很多人眼里,在中国,快递就分两种:一种叫顺丰,一种叫其他快递。
1.顺丰工资高,转正之后工资基本上都会超过六七千,更高的就看自己本事。在顺丰干过辞职去其它快递公司,你就知道自己多厉害了。
2.顺丰正规,入职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有高温补贴还有年终奖,在武汉有多少公司能这么正规?
3.顺丰有影响力,一提到快递,大家想到的就是顺丰和京东,没有别的,就是快,服务就是好。好的服务对应的就是顺丰快递员,好多快递员都是大学生呢。
4.顺丰很累,管理制度、学习、开会、保价、推广、会员、团购等等。有些人想单纯的干跑腿的活还是不要去了,因为你只选择干体力活。有人说工资高是因为活重,现在哪里有活少钱多的工作。
从2012年市场份额20%仅次于国企中邮速递的高光时刻,到目前市场份额已经被“通达系”蚕食到不足8%。即使“顺丰不顺”,但是老板依旧大方,别的不说,就在想这波操作怎么才能让我老板看到。
01顺丰快递
顺丰快递给我们最大的印象就是快,特别是几年前“通达系”尚需三到四天才能到的邮件,顺丰第二天就能到。即使顺丰邮费要比其他快递贵,很多人都不在乎,只要你快就行。
但是现在“通达系”快递也越来越快,再加上还有京东的物流又占了遍地是仓库的优势,让顺丰快递的优势不再明显。
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20%逐年下降,到达2019年末仅有7.62%。市场份额下降,发展潜力变弱,也反映在股市上,2019年顺丰股价上涨14.12%,但是同是快递行业的中通上涨达到51.88%。
02顺丰慰问金
28日顺丰王卫自掏腰包给全体员工发慰问金火速登上热搜,有人说这波操作王卫花费近5亿,也有网友仔细研究过顺丰的员工人数,给出了1亿出头的说法。其实不管是1亿还是5亿,王卫的这波操作都赢得了无数员工的心,不管是顺丰的员工还是其他公司的员工。
看到每人888元的慰问金,着实让人羡慕了一把,这个金额或许对于每个人来说并不是很大,但是却是对前期工作的一种认可。如果顺丰还处于2012年的巅峰时刻,或许这个数字会翻倍也说不定。
03可羡慕不可抱怨
昨天就有看到有人在朋友圈里面发“如何让老板看到这条新闻?”,按照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老板应该都是看到这条新闻了的,只不过装作没有看到罢了。
羡慕顺丰的员工可以,但是如果因为别人家的老板给红包了,自己家的老板不给就抱怨那就不太好了。
毕竟公司和公司是不一样的,人和人也是不一样的,老板和老板也是不一样的。顺丰老总王卫自掏腰包给员工发钱是老板大方,但是其他老板不发钱就代表老板一定小气吗?(好吧!其实大多数老板确实是小气的)是不是是有一点点道德绑架的嫌疑呢?
最后其实蛮想问一下有没有其他快递公司的员工看到这条新闻,你们是什么感受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雷军称马上去催一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雷军称马上去催一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