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绍伊古参观中国航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绍伊古参观中国航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19年世界上的战斗机如何发展?
电磁隐身➡️光学隐身;强动力,大气层内与外太空双用发动机;低污染或无污染;适用大气层内与外太空外形特征;高速与低速、高空与低空灵活性高;操作系统与武器系统智能化,可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高效工作
2019年世界上的战斗机发展总体来说还是和2018年是一样的,但是有一个变化就是俄罗斯空军将会增加一架苏-57战斗机,不过这个跳水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大的。俄罗斯国防部早在2018年就宣布签署合同采购12架苏-57战斗机,不过最近已经变卦成为2020年前购买2架苏-57战斗机,到2020年在签署后续的购买合同。
对于美国来说未来的主力战斗机已经在生产中,这就是F-35闪电II战斗机,按照计划在2019年将完成130架F-35闪电II战斗机的生产任务,而在2018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了91架F-35闪电II战斗机,其中有54架是美军装备的机型。随着F-35闪电II战斗机产量的增加,购买F-35闪电II战斗机的国家会成增长的趋势。
目前日本也在进行F-35闪电II战斗机的生产,在2019年将继续生产6架F-35A闪电II战斗机,到2019年底日本航空自卫队将装备16架F-35A战斗机,未来总计会采购147架F-35战斗机,其中包括42架F-35B战斗机。而韩国在2019年也将装备10架F-35A闪电II战斗机,韩国总共采购了40架F-35A。
日本和韩国目前也在研制自己的隐身战斗机,其中韩国是和印度尼西亚合作研制,而日本的F-3战斗机则和美国的F-22A猛禽战斗有几分的相似,除了日韩在研制第五代战斗机之外还有土耳其也在进行相关的研制工作。欧洲国家则在进行第6代战斗机的研制工作,参与的国家是德法和英国。
总体而言2019年是F-35闪电II战斗机的数量继续增加,别的国家在第五代战斗机或者第六代战斗机的研制上进度迟缓。
这是军武奇兵的473个精彩回答,不要错过!
这个问题是有些太过精确了哈,战斗机的发展大多都是研制一代,试飞一代,服役一代。但是到了五代机恐怕人类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科技脚步已经完全跟不上文明的步伐,六代机的概念还比较模糊,连美国也没有拿出一个像样的定论。下面以美国接下来的空军发展来谈一下世界空军的未来之路。
两款既烧钱又备受争议的武器共同出境
美国近些年最烧钱的武器装备开发无非就是“三大件”:福特级航母、F-22战斗机和F-35战斗机。福特级航母就不用多说了,美国最新最大最强的航母,当然也是世界上的,造价高达130亿美元。然后再来看美国紧急停掉的F-22战机生产线,这无非能显示出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美国所说的经费问题,已经完全无力大批量装备F-22,第二个问题就是飞机本身是否存在重大缺陷,就目前来看第一个问题的可信度比较高,因为美国不会花大价钱弄一个破烂货自己用。第三个就是美国拖了一大群小朋友一起研制的F-35雷电战机,当然F-35的制空性能肯定没有F-22好,但怎么说也是五代机,补缺一下自己的空中力量足够了。
F-22生产线在2012年被紧急叫停
那么美国空军包括海上航母力量是要如何过度到五代机称霸天空的时代呢,美国这一步走的还是比较谨慎的。美国整个武装力量大约需要3000架F-35才能满足未来作战需要,在这期间美国已经购买了几个中队不同型号的F-35战斗机,包括装备给海军陆战队两栖攻击舰的F-35B垂直起降型号,空军的F-35A常规起降型号,以及F-35C舰载机型号。
两栖攻击舰上的F-35B
但是F-35C刚一上舰就马上体现出了各种缺陷,飞机过重导致的弹射问题、后勤保障跟不上、机炮射击偏差问题等等,可见要更换掉现役的F-15\F-16\F-18等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本身F-35也是一款饱受性能缺陷、成本超支的战机,它的真实作战能力也备受争议,但是从以色列投入实战的角度来看,它的对地攻击能力和隐身性能还是比较出众的。
老当益壮的F--15战斗机
而美国要做的就是不得不继续延长F-15C/E、F-16以及A-10攻击机的使用寿命,F-18还好说,一直是美国航母的中坚力量,F-15/16明显已经开始落伍了。而美军也开始将上舰的F-35C与F-18大黄蜂进行数据链接,让它们能实时共享作战情报,除此之外也开始着手于两款战机的战术训练与配合。
F-35C正与F-18共同训练
而欧洲各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都会以美国F-35战斗机为基础提升自己的空军力量,逐渐淘汰自己的四代战斗机,进而提升北约整体的军事实力。现在世界上包括英国、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等都陆续装备F-35战斗机,相信最早造2020年,天空就会属于五代机的天下。当然还有一位重要的明星,至于印度么,还是赶紧购买俄罗斯的苏-57才是出路(当然苏-57性能如何也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自己花了30年做出来并且耗费巨资的LCA战斗机从一出生就过时了,真是可悲。
码字不易,喜欢的亲们就请点个赞支持一下哦!谢谢啦!同时期待您的补充与交流!
在大方向上,继续向换代展开研制和生产工作,并进行以延寿,更换包括雷达和其他传感器在内的航电,提高生存力,保持规模的方向改进。
美国未来空中优势系统簇可能正式工程研制。其中核心制空平台为穿透型制空(PCA)平台,完成备选方案分析,开展短周期竞争招标。F-22完成增量3.2B升级,F-35第4批次升级内容完全确定并批准。后者的年生产交付量达到130架。FA-18EF通过新生产+升级改造到第3批次,F-15X升级标准可能获得批准。这两型飞机都可以通过吊舱式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组网空战,对付隐身战斗机。
另外,F-16升级为V型(若新生产,则称为第70批次),FA-18CD也换装AN/APG-79(V)4
有源相控阵雷达。A-10C攻击机不退役,继续完成全机队机翼更换,更多升级改造……
暂先写这么多罢
就一年来看,美标第五代战斗机F35应会部署更多数量与国家,俄罗斯苏-57也会少量生产。中国周边全面进入隐身时代。中国的歼20己进入王海旅,但这些还下够,中国应在解决发动机问题后,加快生产。更应尽快部署航空母舰上歼31。希望隐轰尽快出现。同时也希望中国在六代机预研上不断缩小世界最先进国家的时间差。东方的天空有你们守侯,国家为你们骄傲。
换装周期短,空军苏-35为何能迅速形成战斗力?
前不久看过换装苏35的一个纪录片,对苏35装备短短一年实现全战斗力有很高的评价,当然特别是提到飞行员训练相当的苦,也相当舍得投入,训练量甚至达到了正常训练量的几倍,能够迅速形成战斗力那都是拼出来的。
苏35从苏联接回来首飞到今年春节前夕到南海执行战斗巡逻任务,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这次战斗巡逻刷爆了网络,也代表我们的苏35形成了战斗力。今年5月苏35又护卫了轰6执行绕岛飞行等等,我们有了一款可以陪同轰炸机远程执行任务的利器,能这么快的形成战斗力,其实付出是相当之大的!
1、首先就是接收苏35的飞行旅本身就是王牌旅,这个旅也正式第一批接受苏27战机的空军王牌,因此不但战机苏35与苏27有着血统关系,这些飞行员同样有着驾驶苏27系列战机的血统关系,更何况这支部队还有2名金头盔飞行员,飞行员整体素质高,又有飞行苏27得经验,和苏35融合起来本身就快。
2、就是训练的大胆突破,打破以前“技术训练→武器训练→战术训练”的步步推进模式,而是三者合一同步训练,训练的强度一下子大了很多。我记得采访一个年轻飞行员的时候,他就说:“每次起飞训练,技术的基础训练,武器训练和战术训练搭配在一起进行,强度非强大,训练下来飞行员们基本都是汗流浃背,甚至有时候身上还会被压出血点”,这么大的训练量,这么拼搏自然能出好成绩,一年不到形成战斗力就不足为怪了!
3、就是舍得投入,为了快速形成战斗力,打靶训练成为常态训练,而且不是军事演习那种坡上用白灰撒出的原形靶,而是大量的采用实弹靶,海上采用漂浮移动靶,还经常模拟战场的复杂电磁环境等等
4、苏35这款战机性能优越,应该是如今三代机里的巅峰之作了吧,大量智能技术的嵌入,数据链的应用,在加上可以大胆创新,又勤奋又拼命的飞行员们,强强联合自然能快速出成绩了。
苏35可能比我们想象中得强得多,特别是他的大航程,好像一次可以装11.2吨油料飞行,比苏27多2吨的燃料,对我们执行远航任务非常重要,个人觉得可能还会找俄罗斯加单购买的。
毕竟是终极苏27,算是老伙计了。
苏35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第一笔战斗机合作项目,体现了双方军事合作进入新阶段。自苏35在2008年首飞之后,中国就开始考察这款俄罗斯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但是由于初生的苏35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中方采取了观望的态度,密切关注苏35的进度。直到2014年珠海航展期间双方在签订合同框架,2015年底正式签署军贸合同。
2014年珠海航展上的苏35。从2008年接触,到2015年签署合同,中俄在苏35项目上谈了7年,可谓是好事多磨。虽然合同谈的艰苦,但是苏35交货速度非常快,2015年底签署合同,2016年圣诞节前后就交付了首批4架,2017年交付15架,2018年交付了最后5架,不到2年时间就完成了24架苏35的交付,可谓是神速。
与俄方的交付速度相比,苏35在中国空军战斗力的生成速度也不遑多让。
2018年2月7日,中国空军官方媒体宣布苏35在南海上空进行了首次战备巡航,这代表着苏35已经形成了初始战斗能力(IOC),这距离中国接收首批苏35才过去了14个月。
仅仅一个多月之后的3月25日,苏35首次为前出西太平洋的轰6K战斗护航,标志着苏35已经初步融入空军作战体系。
之后,苏35数次参加与空军、海军等方面的对空、对海联合训练,体系作战能力进一步提升,战斗力生成稳健而快速。如今的苏35已经成为空军手中除国产三剑客之外的又一柄利剑,保卫着祖国的南大门。
当然,需要说的是,苏35虽然战斗力生成很快,但是还不能说已经完全形成了战斗力,因为作为俄制战机,苏35还需进一步融入我国越来越复杂的作战体系。等苏35参加红剑或者金头盔演习,那才标志着苏35完全形成了战斗力。
苏35在我国空军迅速形成战斗力,除了苏35本身的可靠性以外,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1、苏35虽然是一种新锐战机,但算是苏27的终极改进型。我国自1992年引进首批苏27SK以来,陆续装备近百架,按许可证生产了100多架,再加上100架苏30,中国对俄制战机有着丰富的使用经验。
如果算是国产的歼11B、歼15、歼16系列,中国保有的苏27系列飞机有650架左右,超过俄罗斯,是世界第一侧卫大国。而且这次换装苏35的南部战区航空兵某旅,之前就是使用歼11A,飞行员不但对俄制战机非常熟悉,甚至还掌握俄语,改装苏27自然是轻车熟路。
2、换装苏35的过程中,接装部队创造性的使用了将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融为一体的训练方式,大大提升了战斗力生成速度。
一般来说,换装新机后,出于稳妥考虑,先进行理论学习,然后再进行技术训练,第三部才是战术科目训练。这样的训练体制类似于我们考驾照,科目一、二、三逐步进行。但是在我国换装苏35的过程中,部队将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融为一体,每个架次的训练中既练技术又练战术,节省了时间。
3、换装苏35的这支部队长期以来就是中国空军的精锐部队,组训水平扎实。
装备苏35的这支部队是南部战区航空兵某旅,由于驻守祖国的南大门,军迷给它们一个外号“南霸天”!但是部队本身不喜欢这个阶级立场错误的名字,它们自称为“南疆利剑”。
这支部队是新中国最早组建的航空兵部队之一,在抗美援朝、国土防空作战中战功赫赫。作为空军王牌部队,该部是中国最早装备苏27的部队之一,也是我国空军最早走出国门与外军联训的部队。这支部队在日常训练中借鉴美式空军战法,作风凶悍、战法凌厉,在内部对抗中不留情面,经常把兄弟部队打急眼。作为中国空军的王牌,这支部队长期担任空军的假想敌部队。在空军金头盔、红剑等内部演习中成绩优异,而且在和平时期与外军的海空对峙中也表现出色。正是因为该部队一直以来的优秀表现,空军才把改装苏35的任务授予他们。笔者觉得,让他们首批装备苏35,也有担任假想敌的意思,毕竟未来在我国周边装备苏35的国家会越来越多。
从官方媒体的报道来看,空军对苏35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有一些声音认为苏35的航电系统相对落后,尤其是PESA雷达,与国产的AESA雷达差距较大,但是我国极有可能继续引进苏35。正如笔者反复强调的那样,引进苏35不代表国产战机不行。军迷中有一些要么蠢、要么坏的人认为:引进苏35就代表中国的歼20、歼16中看不中,要是国产战机好用的话,干嘛还要引进苏35?对于这种看法,笔者建议他们去数数中国还有多少架歼7、歼8这样的二代机。
中国空军、海军航空兵的换装压力之大,某些军迷一点概念都没有。笔者简单统计过,歼7、歼8这些二代机还有600架左右,这还不算已经退居二线、时日无多的200多架苏27/歼11A。成飞、沈飞开足马力生产的歼20、歼16、歼10、歼15等战机,一年的产能也不超过100架。在这种情况下,能以合适的价格引进苏35这样的先进战机、实现两条腿走路、以最快的速度提升战斗力难道不是最合理的办法吗?苏35与歼16相比孰优孰劣咱暂且不提,苏35总比歼7、歼8甚至苏27、歼11强多了吧?何况,苏35的机体结构、矢量推力技术对我国来说仍有很高的借鉴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再纠结苏35与歼16的高下之分、是否应继续引进苏35之类的狗屁倒灶,难道不是傻X?
中国购买苏-35不是新闻,买不买没有多大影响,只有区区24架嘛。怎么用苏-35才是新闻,都想看一看,它在空军中的定位是怎样的。2016年12月我们开始接受苏-35,一年后我们即开始用它执行巡航任务,就像今天的问题,为何我们的苏-35成军如此之快?问题的答案,其实大家一清二楚,沈飞国产化苏-27近三十年,已经有了与苏-35一样棒的飞机,操纵起来苏-35自然驾轻就熟,手拿把掐,根本没有任何障碍,要说有,可能还真有一点,那便是苏-35装备的是矢量推力发动机,怎么个玩法,对于我们的空军,还是一件新生事物,这个的确需要学习一下。在签订了合同之后,我们即派去飞行员学习,已经有了一、二年的时光,什么不学会了,对不对?所以装备到日,简单训练一下,即可搞定。矢推说白了,为得使飞机操纵更加灵活,安全,而不是相反。
★超级侧卫。俄罗斯打造苏-35的时候,并没打算自己使用,寻思着把外销大业推向极致,改进苏-27飞机所有技术缺陷,使之更加热销,比如大梁不太坚固的问题,挂载即受到影响,就这一点毛病,苏-35堪谓脱胎换骨,将苏-27的性能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改进的过程当中,苏伊霍猛可里发现,这种机型,不仅适宜于外销,就是自家使用,也是满满的威风。在第五代飞机苏-57还迟迟不能装备的情况下,使用一些五代机技术,对苏-35进一步完善,将其登峰造极,通过试飞,俄空军也有了采购的意愿,装备以后发现挺好的,完全可以满足制空需要,因而一再增加采购数量。五代机装备之前,成为现役最好的机型,飞去叙利亚展开实战,雷达成像,其中就有美国的F-22。这为苏-35外销铺平了道路。
★引用苏-35的时候。引进数量不多,只有24架,多少人不解,这是为什么?完成国产化后的沈飞,正打造属于自己真正需要的机型,有歼-15,也有歼-16,都进入了四代机的行列,现在何必再花宝贵外汇,去长人家的威风呢?应该说这种心思也没什么不对,本来嘛,我们的歼-16也挺好的。要在我们变得更加开放,可以抓住机会,吸收一切可以吸收的技术,不再闭门造车。苏-35作为俄罗斯航空工业登峰造极的一个机型,其思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说学习,只靠白嘴抹石灰是不可能,尽管中俄现在合作水平非常高,但人家的毕竟是人家的,我们要学习,就得试着引进以后,才能真正知道,苏-35是怎么个意思。引进苏-35自然无可厚非,苏-27作为三代机的王者,进尔升格为四代之王,其技术思路,还是非常棒的,比如其翼载雷达的想法等,还是不错的。
★歼-20之外最棒的。战巡南海,绕岛巡航,有力量是要适当的释放一下,不为别的,稳定是压倒一切的任务,国有泰山之固,民有万全之安,否则什么事也干不了。当初引进苏-35的时候,即有这样的考虑,以其航程大,发现距离远的优势,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沈飞虽有歼-16,不过刚刚开始,在制空能力方面,苏-35还是要突出些的,制空,是当紧的任务。以战促训,将它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充分挖掘苏-35技术潜力,正是空军的责任。苏-35自从接装以来,马不停蹄,训练有成,练得紧,上手快,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已经形成了全天侯的战斗力,有的自然是要用的,正可在执行比较前沿的任务中,一试身手。如果用得好,再引进一批,也不谓没有可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绍伊古参观中国航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绍伊古参观中国航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