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欧车企裁员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日欧车企裁员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全球汽车零部件裁员情况,车企的寒冬真的来了吗?
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进入调整期,已经要到2021年才能进入新的增长通道,但未来市场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新能源占比会越来越大,增长率也将大幅下降,2-3点年增长将是常态,估计2022年才能回到2018年水平!
不止全球汽车零部件在裁员,主机厂也在裁员,至于汽车经销商,更是先行一步了。可以说随着汽车市场的下滑,整个汽车产业链都受到了影响。
车企自救的方法无非就是开源和节流,开源方面,从今年以来汽车市场竞争就可以看出,可谓异常残酷,不时就有些车企和经销商倒闭。节流方面就是压缩各项开支,人力资源成本也是较大成本之一,裁员自然就无法避免了。
汽车销量下滑,车企倒闭、裁员,汽车市场这些现象普遍存在,可以说明车企的寒冬已经来了吧。
全球汽车市场的寒冬已至,但这一轮只是小冰河期,平稳过渡之后会迎来一种全新的且健康的生态。
关于汽车行业的寒冬是否已至,作为汽车行业分析员应该是有话语权的;以车市数十年来的持续增长而忽然下跌,车企为搏市场出现的绝无仅有的大幅官降、二三线车企需求各种资本甚至直接卖牌,这些现象在2018~2019年接踵出现绝对预示了寒冬已至,而上游零部件企业裁员更加印证了这一说法。
知名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如:博世、博格华纳、大陆、舍费勒、固特异等,在近期均公布了裁员计划,其中比较夸张裁员的企业还有马勒的在2020年底预计裁员10%,不过博世不见得会更轻松;因为博世之所以能称雄是因柴油领域有绝对话语权,然而在全球最大的两大汽车市场中国市场和北美市场中,柴油动力都已不再是主流。
而钟情于柴油动力的欧洲汽车市场也在转型过渡期,柴油机燃烧做功产生的排放物以氮氧化物和颗粒物为主,这是会大大降低空气质量的物质;欧洲国家也柴油车疯狂增长后已经要面对生态的危机,所以欧洲多个国家已发布了禁售柴油动力汽车的时间表。
柴油零配件的生产线劳动强度更大,人工成本会是汽油零配件的3~4倍,所以柴油发动机需求的降低决定了博世等诸多供应商必然要面对减员;不过这只是第一轮,第二轮是油与电的博弈造成的更大影响,但在博弈出结果后市场仍会趋于稳定。
燃油动力汽车转型电动汽车是全球话题
因为产油国是很有限的,作为非产油国的社会发展动力则被实际控制石油的国家而左右;其次石油探明储备公布数据已不足消耗35年,在可以预见的阶段石油可能会成为三战的导火索,想要避开风波则要寻找替代能源,而能取代内燃式热机的动力元只有电动机,能替代燃油作为汽车动力源的能源只有电,不论通过氢能、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等等方式,最终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将其转化为电能供给车辆使用。
所以电动汽车必然是未来的唯一形态,那么燃油车的整个供给、生产、制造甚至销售体系都会被打破,所以现阶段从上游供应链到车企都会在变革的过渡期中面对各种问题;同时电动汽车在技术增长的阶段综合实力还不具备完全替代燃油车的能力,然而通过各种渠道释放出的信号已经指明了大方向,最终转型落地的时间节点不能确定,于是消费者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是购买油车用短时间,还是等待购买电车一劳永逸的选择障碍。
在这种心态的催使下消费终端也出现了下滑,而下滑的数据基本让消费者们印证了自己的顾虑,于是出现了链式反应导致车市预冷。
这一轮的“冷”不仅体现在上游供应商和车企,终端销售商、广告商、服务商以及我们的行业分析领域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直白的说就是行业整体薪资标准都在下调,包括自媒体的收益都在缩水。
这就是这一轮变革对整个行业的影响,而春暖花开只有等到电动汽车具备了全面取代燃油车的能力,并从供应商、车企、销售商形成完整且健康的生态系统,届时全球汽车行业的春天才能真正的到来,可预见的时间应会在2022年左右回暖吧。
(关注天和Auto,获取科学的购车、用车、技术交流和最新资讯,每日更新;上文为原创内容在头条号与问答版同步首发,禁止站外转载。)
车界八卦:有哪些车企在裁员或降薪?
汽车企业来说,主机厂不太知道,但是汽车经销商都在裁员降薪。
国内最大的汽车经销商广汇集团就在努力的降薪,并且酝酿很大的裁员。
其他汽车销售集团日子也不好过,润东、运通、惠通,日子都不好过。
奔驰、宝马等车企相继停产和裁员,会给汽车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虽说目前国内疫情已经逐步受到控制,但在全球经济的大环境下,受疫情肆虐的海外国家也同样会对国内市场造成相应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中国的一些出口行业,目前将是一段相当艰辛的时间。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今国内的工厂产能已经在逐步恢复,等到国外疫情过去后,其所形成的巨大需求缺口将为国内出口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会给汽车行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在疫情期间这个是大家都在承受的,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所有车厂,经销商,维修行业,汽配行业等等都一样的。
也会因此在进入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实力强的,肯定会留得下来,有资本做后盾,这个不怕的问题。就是一些国产的资本比较弱的,就会在这个期间可能就会倒下了。
市场规律一向如此,强者自强,弱者也要自强,如何活下去,才能谈发展。
奔驰、宝马等车企相继裁员和停产,会给汽车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首先说一下停产,这是因为疫情影响,零配件不足,导致生产停产,同时说明,这次疫情影响太大了,零配件的停产导致主机厂停车,也说明了全球一体化供应链,中国零配件的比重比例较大。中国占据了制造业零配件的较多份额,这也是越来越多的零配件公司来中国投资国产,比如德国变速箱巨头ZF,在中国投资国产。
特斯拉的电池以前采用松下和LG电池,以后会用国产宁德时代电池。说明中国零配件慢慢后来居上。
奔驰、宝马主动裁员,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奔驰裁员是因为在中国汽车市场销量下滑的大环境下,净利润大幅下降64.5%,利润额是29.24亿。很多汽车厂家还是大幅亏损的,奔驰算是比较好的。
之所以裁员,是因为奔驰大幅增加新能源技术和自动化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费用,公司的大方向要转向,同时通过裁员,减少一部分支出,轻装上阵。据悉,奔驰要裁撤10%的管理岗位,预计1100人,到2022年,计划减少14亿欧元的人工成本。
而宝马裁员,主要也是因为将精力主要放在新能源技术以及无人驾驶汽车方面,通过裁员,可以优化组织结构,让公司焕发活力,同时调整方向,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目前面对的最大挑战者,特斯拉,在新能源技术和自动无人驾驶技术方面,一枝独秀,如果不赶紧调整组织架构,发力新能源,很有可能被时代淘汰,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全新的赛道,特斯拉就好比手机界的苹果,一不小心,大企业也有可能被翻盘。
给业界的影响就是传统巨头都在厉兵秣马,积极整顿,那些业绩不好,利润不佳的汽车公司,更应该闻鸡起舞,卧薪尝胆。
你觉得呢?
更多干货内幕,更多资讯行情,请关注我的头条号:郭冬林说车!
巨亏40亿,裁员4500人,捷豹路虎跌落神坛,大家怎么看?
路虎因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突然发生巨大改变,所以救了它,有了他就可以装逼,自己感觉成功人士,其实暴发户,在2010年以前路虎销售并不好,可是过后发现4,揽胜都销售的非常好,我也它的客户也是受害者,17年和18年分别开烂两个发现4的柴油发动机,曲轴断裂,都在高速路上,时速120
左右,非常危险,我是遇上千万分之一的几率,同时这次召回我才知道这个品牌的车质量问题太多,昨天朋友的发现4手刹自动报死,需要换模块,丰田兰德酷路泽永远不会,路虎现在就是个垃圾品牌,以后大型越野车还是只有丰田和凌志570,质量不改变只有死路一条
真正不容易到倒塌的豪华品牌只有两种,一种是自己本身就够牛逼,比如奔驰宝马奥迪,一种本身牛逼背后大佬也牛逼,比如英菲尼迪雷克萨斯讴歌。这六个豪华品牌不太容易倒台,其他的不好说,举例,凯迪拉克,捷豹路虎,这些背后大佬就不太行了。所以捷豹路虎一定要找个牛逼的大佬做靠山,我看只能找中国了,长城可以,现在不是大佬,将来未必不是,就和吉利一样都很有潜力。
您好,谢谢邀请了!
捷豹路虎我内心就不太喜欢,总觉得差强人意,不值那个价,虽说优惠不错,但不认为是好车。而且它所散发的企业文化总觉得不是那么好。至于跌落“神坛”现实存在的,正常现象吧。
第一:现在的中国车市,质量在不断的提升,你印度阿三不重视中国市场,那自然中国的百姓就不会再那么买账!
第二:中国车市竞争激烈,价格、口碑、维护保养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关注,中国不再向20年前的市场格局了,大家争取的是性价比的体验感觉,你不进步,自然就退步了!
第三:大的企业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决策效率降低,内耗大,如果不定期进行改革,一段时间后自然就会出现各种问题的爆发,导致业绩很糟糕!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期待你的点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欧车企裁员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欧车企裁员潮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