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反隐形雷达亮相航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反隐形雷达亮相航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前有哪些雷达工作方式能探测到隐身战机?
首先来说一点:所有雷达都能够探测到隐身战机,传统雷达并非是探测不到隐身战机,而是探测、发现隐身战机的距离大大缩短,没什么实际意义——无法做到提前预警。也就是说,传统雷达还没等发现隐身战机,就会遭到对方的攻击。
再有,题主说的“哪些雷达工作方式能够探测到隐身战机”,没能理解题中“工作方式”的意思,工作方式与能否探测到隐身战机有什么关联?雷达的工作方式通常分为两大类:连续波雷达和脉冲波雷达。
先来说说雷达的分类,雷达分类最杂,可按照用途、雷达信号形式、角跟踪方式、目标测量的参数、雷达采用的技术和信号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也就是说同一款雷达,根据分类方式的不同,它的叫法也不相同。这几种分类方式与本题无关,不再细分。
还有两种分类方式,这两种分类方式是最常见的:第一,按照天线扫描方式分类,分为机械扫描雷达、相控阵雷达等。 第二,按照雷达波频段分类,可分为长波雷达、微波雷达、毫米波雷达以及激光雷达等。天线扫描方式对探测隐身战机等目标没什么影响,并不存在着“相控阵雷达能有效探测隐身目标,机械扫描雷达无法有效探测隐身目标”的问题,是否能有效探测到隐身目标,取决于雷达波长——雷达波频段。
能有效探测到隐身战机的雷达,通常被称为“反隐身雷达”。“现代隐身技术在长波雷达探测下的隐身效果差,也可以说是不具备隐身性”,现在的反隐身雷达就是根据隐身战机的这一特性,而研制出来的。目前,在世界各国中,以我国的反隐身雷达技术最先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且我国也是世界上拥有反隐身雷达型号最多的国家。
2016年的珠海航展,2017年的巴黎航展,我国都向外界展出了成体系的反隐身雷达系统,并且推出了外贸版的反隐身雷达。目前,我国的反隐身雷达已经实现了出口,并且还有多国正在就购买问题与我国进行磋商。比如我国的JY—26等雷达系统,俄罗斯的“天空—Y”雷达系统,都是反隐身的米波雷达。
当前隐身战斗机等隐身目标主要对抗频率为0.2—29GHz的厘米波雷达,对抗长波雷达的效果极差。换句话说就是:现在的隐身战机对工作在这一范围内的雷达具有最好的隐身性能。而反隐身雷达波长达10米,靠谐振效应来探测目标,几乎不受现有雷达波吸收材料(隐身材料、涂料)的影响。雷达电磁波的波长与目标的尺寸相当时,目标对它的反射能力最强——隐身飞机的尺寸与雷达的波长相当,因此很容易被这种雷达发现。反隐身雷达波(米波)是经过电离层反射后照射到飞行器上的,成了探测隐身武器的有力工具。
反隐身雷达(米波雷达)的缺点是它提供的跟踪和位置数据不够精确,需要利用其它手段配合来实现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跟踪等。除了米波雷达,再有就是毫米波雷达也能够有效探测到隐身目标,并且能够实施跟踪、定位。现在世界各军事大国正不断发展毫米波雷达技术,以求达到对目标进行更精准的探测、定位。
图注:米波雷达
各国现役雷达几乎都是针对非隐身战机设计的,还没有一款真正的反隐身雷达能够有效发现隐身飞机。但各国都在改进隐身飞机改进的系统,主要的手段有以下几种办法:
一是加大雷达的辐射功率,不管隐身飞机的雷达发射截面积有多小,只要把雷达辐射功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总能够增强回波强度,但这种对地面雷达有效,对战斗机机载雷达则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自身的辐射功率增加,也就同时增加了被敌方发现的几率,因此目前的常规办法是采用相控阵雷达,把传统大功率发射机拆成很多小的发射机。
图注:多基地雷达
第二是采用米波雷达,隐身飞机吸波材料或隐身涂料的效果,与雷达频段有很大的关系,将雷达工作频段从微波波段换成米波波段是一种很有效果的办法。
第三个办法,是雷达组网,或多基地探测。在由雷达组成的网络中,由于雷达位置的不同,可能看到的是同一个目标的不同侧面,而目标的不同部位对雷达波的反射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有不同的发现能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对抗隐身飞机有可能采用先进的分布式雷达。可以将各个天线单元之间的间距拉开,就可以使得天线单元在飞机、飞艇或气球上见缝插针,哪里有空地就放哪里,从而大大增加天线安装的灵活性和天线的总面积。
图注:多基地雷达发现隐身目标示意图
图注:日本FPS-5反隐身雷达
除了雷达侦察之外,通信侦察也是反隐身的重要辅助手段。四代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再怎么小,在飞行过程中总是要通话或者传输数据的,通过对话音或数据通信的侦察,甚至有可能比雷达在更远的地方发现四代机。特别是,战斗机在起飞时就要和塔台通话,因此,通过通信侦察可以在时间上尽早地发现。采用红外探测手段也是一个路子。任何一个物体都会发热,红外探测通过接收热辐射,来判断目标的方向。
目前提高雷达探测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增加雷达波的能量和对可疑信号更灵敏的接收器。虽然这显著提高了探测效率,但是却需要增加雷达的尺寸以及整体重量,这导致雷达的机动性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增高。而且,接收器的过度灵敏意味着环境中的杂波和更多的假想目标也会在雷达屏幕上所显示出来,额外的杂质和虚假目标也会使雷达系统过载,并降低雷达的计算能力。这些对探测的影响只能通过更高度复杂的处理器来解决,这就进一步增加了雷达制作成本。
尽管存在许多缺点,但增加雷达功率和接收器的灵敏度确实可以让雷达来自目标更强的反射。而另一种探测隐身轰炸机的方式则是使用工作自相矛盾的甚高频和超高频波段的低频长波雷达。虽然也是探测隐形战机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低频雷达的工作方式,低频雷达是不能引导导弹进行攻击的。尽管存在许多限制,但俄罗斯仍然装备有数量众多的低频雷达。因为低频雷达虽然在引导导弹上具有局限性,但是在辅助其他防空系统时却有着非常优秀的表现。
此外,就是前向散射雷达系统。前向散射雷达在探测目标时会在屏幕上形成一个由目标散射周围电磁场所形成的空洞,也就是说,利用低可探测性外形将雷达波折射至其他方向的隐身战机在前向散射雷达系统的眼中几乎和常规的作战飞机没有任何区别,逆合成孔径雷达的算法也有助于前向散射雷达在探测学不会受到地形的干扰,但是由于技术应用问题,并没有获得大规模运用。
我国能探测到隐形飞机的军用雷达目前发展前景如何?
你问这问题是否考虑到有点大吧,如果真有人知道也不可能会回答吧,因为这是设置到军事机密,要犯法的,现在很多外国情报组织和间谍都在搜集我们这方面的军事情报,我们一些军迷也只是在电视节目上听军事专家淡一下,也只是一丁半点,他们也不会透露这样的军事机密呀,只是说美国的F35隐身飞机,一进入我国防空识别区,就能发现,至于我们的雷达发展到什么程度,只有自己猜猜而已。
谢谢邀请,如果没有理解错的话,提到的探测隐形飞机军用雷达应该是指的正在研制的新体制雷达,原有的所谓米波雷达和双基雷达早已部署使用,其改进工作有的已经完成,无重大改进计划。主要任务放在新体制雷达的研制上,已经取得重点突破,发展前景广阔。
从1989年美国入侵巴拿马到1991年海湾战争再到1999年科索沃战争,美国的对外武力干预行动中,电视镜头上经常出现隐形攻击机F117A和隐形战略轰炸机B-2的身影,美国通过这些高科技的隐形战机成功地打了一场又一场“非接触”的空袭战后,美军的伤亡率如此低下,撼动了全世界,特别是1999年的5月8号那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5枚精确制导炸弹“杰达姆”野蛮轰炸了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我国3名驻地记者不幸遇难,美国的武力干预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他国主权和国际法。
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野蛮轰炸的中国驻前南联盟大使馆
隐形飞机作为高科技武器,不但在我国防空袭作战科目里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刺激了我国必须加快发展反隐形雷达。但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曾多次阻扰捷克、乌克兰等东欧国家出口反隐身雷达技术到中国,如著名的“维拉-E”反隐形雷达,但这并没有成功阻断我国发展反隐身雷达的决心。
我国引进“维拉-E”反隐形雷达的计划曾被美国多次阻扰
不过这些年来,由于电子雷达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目前成功研发出了能轻松探测到美国隐形攻击机F117A、隐形战略轰炸机B-2、第五代隐形战斗机F22、第五代联合战斗攻击机F35,它们分别是三坐标远程警戒雷达、低空补盲雷达、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等系列的国产反隐身雷达。
其中,米波三坐标雷达(VHF)不仅可以对平面目标定位,而且可以对空中目标定位,并用于目标精确跟踪。特别是能对目标进行三坐标定位,目标适应性好、识别能力强,如我国新型JY-27是一款VHF波段的远程预警探测雷达,曾亮相珠海航展,并成功出口到叙利亚、伊朗等国。
VHF波段JY-27型三坐标远程预警雷达
至于低空补盲雷达,它可以探测到低空飞行的隐形巡航导弹或者在低空飞行的隐形攻击机、隐形直升机、隐形无人机等,比如120型低空补盲雷达就能探测到低空飞行的隐形无人机。
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发射功率强大,能同时发现上百批次的目标,和红旗9防空导弹、052C和052D多用途驱逐舰都用上了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
JY26型反隐身雷达
我国成功研发出了一系列反隐身雷达后,曾轻松发现了当时正在朝鲜半岛和东海方向空战演习的美军F22隐形战斗机编队,据说火控雷达还一度锁定了F22,之后F22隐形战斗机编队悻悻而去,有趣的是美国媒体和美国军方集体哑口无声。
我国反隐身雷达曾轻松发现当时正在空战演习的美军F-22编队
我国能探测到隐身飞机的军雷达发展前景如何?雷达,能不能发现隐身飞机?答案是确定的能,只不过是距离远近的问题,中国早在7,8年前,我国的雷达探测距就能在450公里处捕捉到隐身飞机,事情过了这么多年,我想中国的雷达探测距离将更远,更清晰。
隐形飞机是借助独特的外形设计和特殊的吸波材料、很好的实现对传统的厘米波和KU波段主动雷达隐形效果。
从1989年美军F-117隐形战机入侵巴拿马后,隐形战机对世界各国防空能力构成巨大挑战。时至今日,我国努力研制的反隐形雷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中国反隐雷达技术先进,部分产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的反隐雷达虽起步晚、但追赶速度快,且种类繁多、技术先进。无论是被动雷达(无源雷达)、还是有源相控阵雷达都发展较快,部分产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的机动式被动反隐雷达、特点是借助外部信号源进行探测,由于自身不发射电磁波,探测雷达不易被敌方侦察系统发现,生存能力较强。而且灵敏度高、探测距离远,可实现多目标探测追踪,如我国的YLC-20、DWL-2等。
我们自主研发的机动式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据公开资料看:主要有JY-26、JY-27A、YLC-8B、SLC-7等型号。
其中,SLC-7是我国中电科14所研发的一款非常先进的反隐雷达。是为探测追踪隐形飞机量身打造,工作在L波段的甚高频米波雷达。
巨大的相控天线阵面、使之有很强的多目标探测追踪能力和很远的探测距离,有分析称可达500公里。
采用多项先进技术,如三坐标探测使测量精度很高、具备杂波抑制技术、自适应数字化信号处理等技术,抗干扰能力强、并兼具目标分辨和超强的敌我识别能力。
可以说它彻底解决了米波雷达分辨率差、数据处理能力弱、探测精度低、不能测高和目标识别能力有限等缺点,是一款非常先进的反隐雷达。
二、我国新研发的超导单光子激光雷达走在世界前列。
南京大学和中电科14所联合研制的超导单光子激光雷达(量子雷达),2020年9月经过试验、巳成功实现高灵敏、高精度、高速率对低空大气层中数百公里外的固定和移动隐形目标实时探测和跟踪。
隐形飞机主要是通过吸收、散射、折射削弱雷达回波实现隐身。所以反隐雷达探测,最重要就是准确解读回波中被削弱的目标信息。
超导单光子雷达创新的信号处理方式,使探测隐形飞机的能力比传统意义上的雷达有着本质上提升。
据悉:该量子雷达带宽很大、光学口径达300微米,有极强的多目标探测能力。单光子的不可分割性、使超导单光子雷达抗干扰能力超强。整体的仪器系统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部分指标达到了国领先。
超导单光子雷达堪称隐形飞机的“克星”,对隐形战机构成致命的威胁,意味着隐形飞机的隐身手段将失去作用。
从探测隐形飞机的军用雷达发展前景看:超导单光子雷达的研发,中国走在了世界前列。
战斗机搭载的雷达,性能有多强?
根据珠海航展的国产机载雷达性能来看,国产雷达已经具备了国际先进水平,关键指标已经不输与美国等发达国家!
这一款就是代表我国目前“能出口”展示的最先进战斗机载雷达。
(但是最先进的在歼20上装着呢!)
它采用三面阵的配置,aesa主动相控阵技术,前向主雷达,配两面侧向雷达照顾战机侧面目标的搜索,大大拓展了飞机的空情感知能力,使其作战性能极大扩展。
而弱一点的巴基斯坦最新款枭龙blockiii战机未来的雷达将是:KLJ-7A这款雷达。在中电科14所相关工作人员口中,那可是可以媲美F-35上所装备的APG-81火控雷达的型号。根据美国公布的APG-81雷达的性能是:对战斗机(5平方米雷达反射面积)目标的探测距离为150km。而KLJ-7A却达到了180km!
战斗机雷达从二战最早的八木天线到机械扫描,到平面缝隙,到被动相控阵,主动相控阵。。。。发展至今性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早中国歼6,歼7装的雷达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帮助飞行员在全天候状态下作战。
白天雷达的搜索距离还不如肉眼看的远。。。到如今的动辄130km-160km-200km的发现距离,配合中距,远程空对空导弹进行超视距攻击,达到:发现既摧毁的目标。
而其它种类的机载雷达都已经发展到了,柔性蒙皮阶段,预警机甚至可以不用装大盘子
直接把天线整合到机身内,大大降低了空气阻力和结构重量
比如这次航展上的无人预警机,就是这种雷达的尝试,未来更大型,性能更好的预警机将在中国出现。
说完了电子扫描雷达,我们说说最时髦的光电雷达。
它是安装在战斗机上的新型搜索瞄准系统,本身采用光学方式搜索和发现目标,防止了向外发射电磁波,提前暴露的问题,也具有了一定的反隐形能力,所以这种新型雷达普遍安装与现代新型战机上
怎样看待珠海航展上首次展出的外贸反舰弹道导弹?
新型CM–401弹道式反舰导弹以海军迷彩涂装出现说明它首先被应用在海军舰船是,既可以舰艇发射也可以采用岸对舰方式。
根据军事专家解读,CM–401导弹采用临近空间弹道,也就是说它的弹道接近了大气平流层和大气中间层,很直观的解释就是距离海平面20~100㎞的高度,这样的高度目前世界任何海军防空系统都不可能在“中间段”对它进行拦截!这也就大大的加强了CM–401导弹的突防能力,并且它还以最高6马赫,平均4马赫的速度飞行,在300㎞的距离内飞行时间(打击)在4分钟内,这样短时间任何“盾舰”都是难以拦截的,5000吨级别的通用型战舰也只有挨打的份儿了!
CM–401的发射器和全尺寸导弹模型。
根据“珠海航展”展板上的说法CM–401导弹是外贸装备,其射程被控制在280㎞内,从外形来看这型导弹的之间在650㎜~700㎜左右改进余地很大,估计会出现自用版本……当今的反舰导弹发展开始往:隐身化、超音速……方向发展,但目前最快的反舰巡航导弹至多2.5马赫,这个速度对于大国海军现有的舰载装备是可以较轻松发现和拦截的!而更加高速的反舰巡航导弹仍然还在研制阶段,似乎有些技术瓶颈,就是因为发动机的制造困难和制导控制方面的困难,即便是研制出来价格也变得非常昂贵……所以,大国都开始另辟蹊径在弹道导弹方面下功夫,由于弹道导弹飞行速度更快、弹道高、甚至可以末端改变轨迹,这使得当前的“盾舰”虽然可以发现,不过它的飞行速度过快,现有的“标准3”和“标准6”这类专用弹拦截成功概率也不高!也正是弹道导弹速度快在技术上加以改进,才能有效的突破敌方的防空系统将敌舰击毁!
CM–401导弹的飞行、攻击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导弹在末端似乎可以机动,这样就更加大了反导导弹的拦截难度 并且图中还显示导弹的弹头几乎是垂直攻击!而垂直角攻击不但难以拦截打击威力还巨大,甚至在巨大的动能作用下可以把军舰打成两截!
俄空军米格31机腹下携带一枚“匕首”空射型反舰弹道导弹,“匕首”导弹是由陆军“伊斯坎德尔”导弹改进。
使用弹道导弹打击军舰这个技术在1970年代就开始酝酿和发展了,但是到目前仅有几型导弹服役可见它的技术等级太高了!反舰弹道导弹在我国已经有了开花结果,目前拥有“东风21”和“东风26”两型地对舰反舰弹道导弹,但是在大洋上的航母编队对敌方的打击方面也需要反舰弹道导弹,目前来看“东21”和“东26”体积和长度太大,都没有适合的战舰可以运载和使用,目前我军的055型大型驱逐舰已经下水,根据推测的情况来看,055型的垂直导弹发射井长宽在800×800㎜ 完全可以安装CM–401的自用版。如果真的有“自用版”存在,那么在性能上肯定要大大超过“外贸版”……我军远洋编队要是装备“反舰弹道导弹”将成为打击敌人舰船的杀手锏,其效能有可能超过舰载机携带巡航反舰导弹高!
总之CM–401是目前世界首型外贸版的近程反舰弹道导弹,如果能出口到国外,也许中小国家可以将航母编队赶到距离海岸线更远的地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反隐形雷达亮相航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反隐形雷达亮相航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