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杨利伟现身珠海航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杨利伟现身珠海航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的辉煌历史有哪些?
1.中国辉煌历史,分为几个阶段。
2.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创造了早期的人类文明。
3.秦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从此,中华民族就埋下了统一的种子。
4.汉朝,北击匈奴,南灭南越,犯中华者虽远必诛。
5.隋唐,李世民成为天可汗。
6.两宋,中国经济达到空前高度。
7.元朝,武力值达到新高度。
8.明朝,郑和下西洋。
9.清朝,疆域稳定下来。
有500来块钱左右,也小有点名气的女表吗,20岁人带的?
500元左右的女生手表大致有这么几个品牌的可以选择,知名一些的卡西欧、斯沃琪、飞亚达、天王、罗西尼、依波,如果喜欢大气一点的Timex 的手表也不错,除了上面这几个牌子,还有些小众一些的品牌也有不错的款式,如何选择就根据自己的喜好啦。
卡西欧
卡西欧手表成立于1946年,卡西欧所代表的活力、年轻、时尚、多功能的品牌形象已深入民心。卡西欧公司一向以技能领先于同行为己任,历年都会有技能的突破。
将高、精、尖的科技结合新型液晶技能,恰当地运用于腕上时计,不断地提高腕上计时的发展水平——卡西欧一贯以来所倡导的“腕上科技”精神在中国国内也被得以沿袭和传播
swatch
接着说说swatch,swatch做为瑞士名表的典范,是一个年轻时尚手表品牌,琳琅满目的各种造型不管你喜欢哪种风格,都能找到自己所爱,而且价格亲民,500以下的石英表各种款式的,够你挑一阵了。
天王
90年代,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前“天王表为您准确报时”这一广告语,想必很多人应该还有印象,天王表是国内知名钟表品牌,天王手表有很多价格不高,外观也不错的手表,因此这也是天王表受到国人喜爱的原因
飞亚达手表,2003年,中国首次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遨游太空并返航,杨利伟正是佩戴着飞亚达极限系列航天表。2005年,航天英雄杨利伟访问俄罗斯,代表中国航天部门,将飞亚达表做为“国礼”赠送给了俄罗斯航天署。飞亚达手表也是国产手表中的知名品牌,性价比很高。
依波,依波1991始创于中国深圳,依波精品公司系香港上市公司(0256)中国海淀集团旗下,是一个专业设计、制造、营销品牌手表、贵金属饰品和精制品的集团化企业。也是国内手表知名品牌,下面这些都是500元以内的,
罗西尼手表
罗西尼前身是瑞士钟表商在新加坡开设的表壳制造工厂,1984年,移师珠海,成立了中国钟表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罗西尼手表价格实惠,质量也不错,是国产名牌手表。
Timex手表
天美时是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手表第一品牌--TIMEX,以专业的制表技术闻名全球,在美国为最畅销的运动休闲表品牌。天美时手表价格也不贵,4、500左右就可以买到。也比较时尚。这几个品牌的手表都是性价比超高的手表,我的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能不能发展出可以垂直弹射舰载机的航母?
首先感谢邀请,这个题目很有趣,有探讨性,我们可以看一下美军F35B舰载战斗机,这款战机可以在航母上垂直起飞。
源自于战机尾喷口的矢量发动机,当矢量发动机的喷口垂直向下是便能够垂直起飞,前一段时间的珠海航展上惊艳亮相的歼10B的矢量发动机的喷口目前虽然达不到旋转到完全垂直,但是也是一个发展的趋势。
目前全球的航母弹射主要由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两种。蒸汽弹射的技术发展相对成熟,而更为先进的电磁弹射虽然技术更高一层但是故障问题也是频发,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技术改进。电弹的优点就是可以根据不同的载机来调整弹射的力度,更加科学,蒸汽弹射器是从1954年建成的“福莱斯特”号(CVA59)开始,就是美国航母的标配。
之前看过有些观点认为美军用惯了蒸汽弹射,看不到往日熟悉的烟雾,会不习惯的,心里上或许会有一些,但是实在让图腾君想笑,有了更新的科技使用,效果肯定会比旧的东西好用才会装备服役,咋不说蒸汽在冬季弹射完载机之后剩余的蒸汽会在航母甲板上结冰,其实这些都是一些个小问题。
图腾君认为最关键的几点要有很好的把握,首先,装备的效率,完善率,安全可靠性等都是关键因素,根据这些要素来看新技术下的武器装备其实在预研阶段专家们就已经在研讨并验证诸多的问题,至于为何没有研发可以垂直弹射舰载机的航母,最主要的应该是性价比低,能量消耗大,要克服的还有战机自身的重力,本身垂直起降的战机就已经足够消耗燃油,并且战机的起飞重量可想而知,载弹量也不会太高的。
垂直弹射的航母不是绝对的不能发展,航母甲板寸土寸金,利用多重空间来多载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随着一系列攻坚克难,或许今后就可以发展出这样的一型航母。
想法很美好,现实有点小残酷,但是一个技术突破后就会容易很多!
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多人都考虑过的,如果能够实现垂直弹射舰载机,那就不需要加班了。以前的武库舰、半潜船、甚至核潜艇是不是都可以有类似的操作呢?
以前来看,这样的问题在于弹射后的载机受制于弹筒和载员的限制,不能够携带足够的弹药和油料,同时为了满足降落回收需要,机体设计上也谈不上有什么机动性可言。因此,意义不大。不过,如果能够把舰载无人机智能机群技术攻克后,这样的问题就会容易很多。在采用集群作战模式的无人舰载机面前,哪怕打出去不回收也是很划算的。
不过,我们把这个问题再引申一下,既然都这样了,那我们现在的巡航导弹核潜艇是不是也算一种另类的一次性弹射发射的航母呢?类似美军改进的“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就可以装载154枚战斧巡航导弹,可以打击地面或者海上目标。已经算一种雏形化的垂直发射航母了吧?如果未来,这些154枚战斧变成了154架无人机,那战斗力无疑是极强的。
再引申一些,如果能够确保战斗机回收工作,那垂直弹射的航母就完全可以实现,或者给各国退役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找到了新的工作。不去发射弹道导弹,反而使用垂发单元发射无人机来完成相应的作战任务。这可比在大洋上的航母,目标要小很多。同时也不需要大量的伴随作战舰队来护航。
(其实动画里早有体现,Macross zero 就有一艘潜水母舰)
不过,这些都有前提,舰载机部分必须是无人化、智能化、高度可折叠化、要不然就是低成本化、要不然就是可以自主回收。这些技术难题解决了,题主的设想就可以达成了!
我是“头条号:无名高地”,长期关注军事装备及相关领域,希望我的解答能给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脑洞挺大啊!以为是打炮或者发射导弹呢?垂直弹射舰载机?把舰载机垂直着送到起飞速度?
有几个问题,第一,垂直弹射舰载机,舰载机难道是头朝天地在飞行甲板上待命?然后一切做好准备,嗖的一下被垂直向上送到起飞速度?飞行甲板上需要有像蜂巢那样地东西吗?一个地方放一架舰载机?
这样的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固定,估计舰载机的结构还得做些改变吧?要不这弹射器可能就复杂了,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着舰的时候,恐怕也不能采用当前的阻拦着舰方式了,是不是还得屁股朝下地回来?就像马斯克回收火箭一样。
第二个问题,这种垂直弹射舰载机的方式,恐怕有人舰载机是不要想了。因为弹射冲程太短,现在的蒸汽弹射器、电磁弹射器冲程大概在100米左右,飞行甲板上垂直弹射能有多少米的冲程?通过飞行甲板下的机构设计,能到米级就不错了,在如此短的冲程里,要想达到舰载机的起飞速度,意味着加速度必须远远大于当前的弹射器。
还记得我们的杨利伟航天员第一次随飞船被火箭送上太空的情形吗?火箭的加速度太大,人是受不了的,航天员训练的最大加速度是8g,比飞行员能够承受的加速度要大得多,即便以这个加速度给舰载机加速,在1米左右的冲程里,舰载机仍远远到不了起飞速度。所以,加速度必须继续大幅提升,这就不是人类能够承受的了……
这就是说,如果要搞垂直弹射的舰载机,必须是无人机,弹射器的功率密度必须比现有的蒸汽、电磁弹射器高得多得多!瞬间让舰载机达到起飞速度……这舰载机的机体强度恐怕也得比现有的舰载机高出好多,不然的话,弹射器的着力点可能会导致舰载机解体……
然而,这种航母到底有什么优势呢?为什么要把它弄成这样的呢?我看没啥优势,不适用,因此,即便技术能够做出这种航母,也不会有国家这么做。
谢邀!
弹射系统的发展背景
图为美国F-18“超级大黄蜂”弹射起飞
航空母舰问世之初并没有弹射系统,但是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当战斗机起飞时很容易被侦察到,航母战斗群会因此而受到毁灭性打击,这就牵涉到一个很原始的作战逻辑问题:“先发现海上敌军,而后再进行打击。”
图为美国E-2“鹰眼”舰载预警机起飞前
近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空天卫星和各型先进雷达相继入役,舰载预警机也早已成为航母战斗群的“天眼”,具有不可替代性,由此,预警机的上舰就大大凸显出弹射器的重大作用。
航母舰载机起飞方式
图为美国航母甲板的蒸汽弹射滑道
目前,航母舰载机的起飞方式只有滑越甲板式和蒸汽弹射式(电磁弹射技术尚不成熟),一直以来,关于孰好孰坏的争论从未停止。有人说滑跃甲板式起飞节省内部空间,因为蒸汽弹射占用的空间至少可以加放8-10架舰载机,在同等吨位航母的情况下,战斗力并不弱于蒸汽弹射,只是作战效能相对偏低一些。
我们暂且抛开以上两种起飞方式,探讨一下能否发展出第三种作战效能更高的具有垂直弹射系统航母呢?答案是可以发展出来,只是难度极大!(以下解析均为个人观点,科技的创新从来都是天马行空!)
战机姿态控制问题
图为中国歼-15降落瞬间
假设在一艘航母上已经装配了试验型垂直弹射系统,以歼-15战机为例,弹射系统所发出的力相对于舰载机而言属于外力。当弹射系统把空重质量约为18吨的歼-15快速弹射出去时,歼-15在被弹射到空中之后如何瞬间控制飞行姿态是一个很大的技术问题,一旦出现弹射误差,后果无法想象,除非彻底改变现有战机的气动外形。
战机战力被削减问题
图为中国第三款五代隐身战机歼-18“红鹰”
我们以美国的F-35B和中国的歼-18“红鹰”战机为例,F-35B型战机是一款单发单座五代隐身战机,歼-18“红鹰”战机是一款单座双发的五代隐身战机,两款战机均具备短距起降和垂直升降的能力。
垂直升降具有耗油量大、载弹量小、操作难度高、维护频繁等缺点,同理,垂直弹射系统也存在类似问题,如果战机被瞬间弹射升空,从载弹量和操作难度情况来看远远大于蒸汽弹射或电磁弹射,当前的技术还远远不能攻克,未来则存在极大的可能。
新一代战机材质问题
图为F/A-18F满挂10枚GBU-32型制导炸弹
目前,世界各国现役的战机所使用的技术材料主要包括铝合金、特种钢铁和钛合金,虽然这些金属具有高强的耐腐性、抗疲劳性等特点,但是,面对垂直弹射系统巨大的弹力(蒸汽弹射最大值为35吨),战机机体结构能否经受得住是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未来有最新型的复合材料问世能解决受力问题,那垂直弹射系统将会成为现实。
纵观世界航空母舰发展史,我们了解到航母在雏形发展时期的舰载飞机起飞方法,是通过战舰上的吊车将船上具有滑水板的飞机吊入海面上,随后飞机在海上起飞。
第二次大战时期,交战国海军的航空母舰采用了直通型甲板,在准备起飞时把航向设定成逆风形势,这样有助于飞机起飞。同时,飞机开足马力时会在航母甲板另一端边缘被牢牢固定住,起飞命令确认后接触固定,飞机就能迎着风在甲板上获得足够的滑跑距离飞向天空。
再到现代,世界航空母舰舰载飞机的起飞方式发展成了两股潮流,即滑跃式起飞和弹射式起飞。前者是,在航空母舰甲板前段设计成12度的高坡,让战斗机在跑道另一端加速滑行至高坡上就能顺势起飞,但要求舰载飞机拥有很强的动力才能完成滑跃起飞。滑跃起飞装置的好处就是结构简单方便维修,滑跃起飞的飞机还不容易坠到海里。目前滑跃起飞的代表航母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伊丽莎白女王号”、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和俄罗斯“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
后者在起飞初速上更有优势,更容易将战斗机短时间内弹射出去。蒸汽弹射器一般是由近百米长蒸汽活塞筒,循环回返车和拖车等设备构成。舰载飞机在飞行准备时,该弹射器外露于甲板的循环回返车会链接飞机前轮的弹射钩。这时甲板下方的蒸汽活塞筒依靠蒸汽缸内产生的强大蒸汽推力蓄势待发,飞机要起飞时,蒸汽活塞筒瞬间加压带动甲板上的循环回返车拉动战斗机快速滑行,舰载飞机在这时通过弹射器得到了最高每小时350公里的飞行速度,使其顺利飞行。目前该技术只在美国海军航空母舰和法国海军的“戴高乐”号航空母舰上装备。
还有一种广受讨论的垂直舰载弹射器。但从当今人类所掌握的技术来看,“垂直”概念同“弹射”概念本身就有矛盾。
我们通过美军F-35B STOVL垂直起降版隐身战斗机能看出,战斗机在垂直起飞的过程中要受发动机的推力和机背气动布局所影响,导致这一过程十分缓慢。但是蒸汽弹射或者是未来的电磁弹射能在一瞬间将战斗机成功送到天空,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一种结论,那就是快速于慢速、缓慢和急促在目前我们的常识中存在冲突。
而且垂直弹射需要更大的弹射力度才能瞬间将飞行器“扔出”,但以人类只能承受9G过载的能力而言不现实,所以这种弹射只能像拥有强大推力的火箭一样不断加速,让飞行员逐渐适应。这样一来,对本身讲究快速升空作战的航母而言彻底沦为鸡肋。而且纵使人类可以忍受瞬间强大过载,垂直弹射也需要产生数倍于水平方向弹射的能量,很多国家蒸汽弹射器都造不出来,更不用提这种技术了。
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成就?
祖国的辉煌成就有:两弹一星、神舟五号、中国第一台计算机、天河二号、港珠澳大桥等。
1、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指导弹、核弹、人造卫星。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
2、神舟五号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它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及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它标志着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3、中国第一台计算机
1958年8月1日,中国第一台计算机是由张梓昌领衔研制的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内存储量为1024字节。
4、天河二号
天河二号是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榜首,成为2013年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
5、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极大缩短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作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该桥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被英媒《卫报》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不仅代表了中国桥梁先进水平,更是中国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杨利伟现身珠海航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杨利伟现身珠海航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