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多地出生人口反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多地出生人口反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疫情放开后出生率会严重下降吗?
疫情放开后出生率会有一定的影响。首先是经历三年的疫情把人的身心健康及身体健康弄得精疲力尽,再者就是外部环境还存在一定的压力。这些都需待一段时间的恢复后,出生率也就水到渠成了。
你认为呢?什么是严重下降?
出生率与疫情的关系,至今报道甚少。因为这是一个生命科学领导,不是一下就能回答得了呢?
你能说说这个问题高见吗?愿意听听你出于什么想法,是其真意?
不会!因为在疫情感染的过程中,许多的单身体验了孤独无助。验明了有钱不是唯一,在困难面前是需要互助帮扶。也看到孤独无助的凄凉。由此会改变许多不婚不育的想法,进而提高结婚欲望而促进生育。
会严重下降:
1.失业率偏高,就业难!
2.生意难做,保本都难!
3.房贷,车贷,教育,医疗费用高!
4.父母因新冠身体原因会影响青年人生育观!
5.未来经济形势不乐观!
6.为什么要生小孩,为谁生,应深度思考下!
7.生小孩有风险,风险自担!
8.该理智地去思考,不应盲从生还是不生的问题?
谢谢邀请!!!
疫情和生育没有必然联系,但疫情一定是加剧了出生率的下降!
为什么生育意愿、出生率连续下降?
老生常谈的问题,住房、医疗、教育、养老,个个都是压力山大!
疫情之下,对经济的重创,保守估计后退十年,生活尚且成问题,哪有生育动力!
实事求是,尊重民生,比任何花里胡哨的文件都好,解决当下生活问题、健康问题。。。
祝好!
我国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跌后会不会大幅反弹?
目前,不会。因为养育孩子费用太贵,超出育龄夫妻经济能够承担的能力。请保姆带小孩花去一个人的工资,你叫育龄夫妇怎么生二胎。所以,要刺激生育,要在经济上支持育龄夫妇。同时,彻底实行低收费,或免费的公立幼托、幼儿园。实际地解决就近解决小孩的幼托、入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问题。实实在在大幅度降低楼价,二胎、三胎有购房高补贴。实际问题解决了,才会真正刺激生育。
大幅反弹?想都别想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儿。
我国人口出生率出现断崖式的下跌,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是其中最最重要的是生、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太高了,如果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想要人口出生率上升就是空谈。
为人父母,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从幼儿园开始就竞相加大投入,一直到大学毕业,培养一个孩子的花销数目惊人,这也成为一对夫妻沉重的经济负担,这些巨额的开支,足以让多少想要生育的夫妻望而却步。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养育一个孩子成本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在农村有的还有便宜可占,那时候秋天分粮食是按人口分的,小孩子也可以分到与大人一般多的口粮,现在看来,有点变相鼓励生育的意思,所以那时候人口增加的就快,现在谁家孩子多?除非是大款,家里不差钱儿。
几乎不会出现大幅度反弹的现象。
我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是1.3,也就是平均每个妇女只生1.3个孩子,而理想状态下的生育率应该是2,一对夫妇养育两个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确保上下两代人口保持平稳,不会出现死亡人口高于新生人口的情况。
而开放二胎,也仅仅是几年前的时间,出生率的下跌让我们陷入到“低生育陷阱”之中,纵观全球,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走出低生育率陷阱。
因此,人口的下跌趋势一旦扩大,再想大幅增长,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奥地利学者鲁茨于2005年提出了“低生育率陷阱”。
该理论认为,一旦总和生育率低于1.5,那么生育率如同掉入陷阱,扭转生育率下降将会变得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
我国的总和生育率是1.3,低于世界平均总和生育率2.41,也低于高收入国家的总和生育率1.6,还低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1.9,和日本的1.34比起来,我们的总和生育率甚至比日本还要低。
在2016年我们开放二胎后,当年我国的新生儿数量是1846万,但二胎带来的新生儿数量很快便下降,到了2020年,我国新生儿人口数量仅仅只有1200万,四年时间少了600万。
原因其实也比较简单,有两个大的原因。其中一个是结婚的夫妻少了,自然就没新生儿出生,另一个原因则是已婚夫妻只生了一个,或者还没生育。
以我们目前的新生儿趋势预测的话,五年之内我国的新生儿数量很快就会跌到千万以下。
这对一个人口基数14亿的大国来说,每年几百万的新生儿出生,这是非常可怕的现象。
要想挽救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跌,我们就必然需要找到导致人口出生率下跌的根本原因,再根据该原因制定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吸引年轻人生娃。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新生儿出生率下降呢?
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有切身的感受。
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房价居高不下,教育负担沉重,居民可支配收入依然偏低等等,这些老问题可能是阻挡人口出生率一个比较根本的原因。
人口出生的下滑,和房地产的价格增速是密切相关的,房地产价格越高,人口出生率下滑越快。
经济增速同样也是如此,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人们的收入放缓,相应的过去认为能多生一个的,现在变成了只生一个。
过去认为能负担得起的,现在变成了难以负担的。
除了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其实跟过去的计划生育也密切相关。
过去的计划生育少生了4亿多人,到今天来看,这4亿多人应该也是未来的主力生育军,如今少了这4亿多人,自然人口出生率会有所变化。
人口问题一旦下跌便很难止损,除了成本高和适婚青年少之外,跟人们的意识转变也有很大的关系。
过去人们注重传宗接代,但随着经济的增长,我们的个体意识开始不断升高,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这也是影响生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
人口问题一旦下跌几乎无法止损,虽然我们说物极必反,但眼下的人口出生率,还远远未达到一个低端,未来恐怕还会继续走低。
不过凡事也有例外,虽然目前各国人口的低生育率都难以挽救,但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的婴儿潮,西方二战的婴儿潮,这些都导致了人口在今天急剧增加。
换句话说,在和平年代,人口出生率下跌很难反弹,但一旦发生战争,由于人口的急剧锐减,人生会尽可能地多生来实现人口爆炸式增长。
也许未来我们的人口出生率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改善和转变,但眼下来看,除了战争,人口出生率要想大幅反弹,这是很难很难的一件事。
如今的我们的经济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离发达国家的收入门槛还很远很远,却面临了发达国家的难题低生育率,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发展中国家,但印度的生育率却比我们高得多。
考虑到人口是衡量国力的底层砝码,我们离发达国家的路又还要较长的一段路要走,而在可见的未来,我们面临人口压力,这是最不紧迫的,却是最重要的大问题。
更有机构预测,我们的人口在2100年会锐减到六亿七亿人,在那之前,如果我们不能迈入发达国家行列,我们可能就会深陷“中等收入陷阱”难以自拔。
历史并不总是前进的,在人类已知的几千年时间里,我们总是绕了那么多的弯路,兜兜转转才打开了通往科学人文的密钥。
因此,人口问题的下跌也并非能够轻易挽救,从历史经验来看,几乎是很难很难的。
要想挽救已经下跌的出生人口,可能需要极大极大的成本,包括不限于房地产、缩小财富差距,扩大收入,用更多的看得到的东西,去奖赏去激励人们。
人口出生,以我们目前的情况来看,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们的观念转变,从多生到优生,但对更多的人来说,负担是沉重的,生孩子带来的正面意义,比带来的压力更大。
这一点,需要用更实际的东西来鼓励,来解决阻挡生育的难题。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反弹?凭什么反弹?
出生率断崖式下跌,是很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彻底对婚姻失去信心。
我在顾忌什么?动辄几万一平米的房价,持续走高的物价,照着自己工资单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TM老子赚的钱养活自己还得紧紧巴巴,凭什么去养活一帮人啊?
房价从最好的避孕药和节育环,到了现在已经变成是这个世界上最最成功的男性结扎手术。
这个跟月不月光族关系不大,拖家带口在大城市里打拼的人大有人在,有几个买房置地成为了几十年前人们口口相传的人上人了?不都还是想着哪里的东西好吃不贵,哪里的房东不会坐地起价这些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到了我这,索性干脆不寻思了!
我想结婚吗?不想!
我自己一个人生活惯了,从小被父母唠叨,到现在还是唠叨。找个媳妇,无非就是多一个继续唠叨我。唠叨我什么啊?钱呗!反正都是跟钱有关系的事情。咱属实是没能耐,所以焦大不爱林妹妹,惹不起躲得起。所以一听说家里谁要给我介绍对象、安排相亲就立马玩失踪。
我真是羡慕能结的起婚的人!真的,发自内心的羡慕。我不羡慕他有结婚的钱,而是有那么个好女人愿意跟他分担这些。我虽然羡慕,但绝对不求这个东西,因为我对这种小概率事情没有了解的欲望。
这只是一个我,还有千千万万个我……这么多的我汇聚在一片蓝天下那场面别提多壮观了!我的人生格言,跟周杰在《吐槽大会》上说的一样:你们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千万别艾特我。
因为穷,只是我个人的问题,我也不是天天好吃懒做,我也不想穷。如果我一年到头,能不为钱财发愁,还能有那么几天的休假,带着自己老婆孩子出去度个假,那我干嘛不结婚啊?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道理我还是懂的。
至于说生不出孩子,生育率下跌这也不是我一个人能造成的。是谁,让我们穷的都不敢结婚生子,那就让这个“谁”去把生育率反弹回来就完事了。
这个问题,想都甭想。
说到人口出生率这些年下降的这么快,用题目里的话说是“断崖式下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却是在生不起养不起上。
现在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养大,养育成本大到惊人,大部分的人们不是不想生,是生不起,养不起了。
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学到的东西全是大把大把的金钱买来的,然后是结婚,房子,车子……
有人说,过去在农村地区,不让生,还强生,现在要是放开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肯定会上来。
我认为,这只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
现在的农村人,也不是过去的农村人了,尤其是现在的小年轻们。
他们四处打工,大城小市的到处闯荡,见多识广,思想开放,观念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什么“养儿防老”,什么“多子多福”等一些老套套,他们已经无法相信了。
看看他们自己就全明白了。
为了日子过得更好,为了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他们不得不离开父母,离开家乡,离开任怎么下死力气的种也收入不了多少钱的土地,漂泊在陌生的不属于自己的城市里,下苦力,挣血汗钱。
而远在农村家乡的老父亲老母亲,却正是需要他们照顾,需要他们孝顺的时候,他们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钱孝不能两全”的这么下去……
那么,他们会不明白,多生多养孩子,对他们的将来有什么利处吗?
只能徒然增加自己的负担和压力。
所以,如果不通过人为手段,大幅降低养育孩子的成本,幻想着自然而然的由断崖式下跌后返弹,我觉得很难,很难!
1972到1982人口?
1970年:2710万
1971年:2551万(开始实施计划生育)
1972年:2550万
1973年:2447万
1974年:2226万
1975年:2102万
1976年:1849万
1977年:1783万
1978年:1733万
1979年:1715万
1980年:1776万(开始实施独生子女政策)
1981年:2064万(50.60后进入结婚生育期,第三波婴儿潮)
1982年:2230万(1982年9月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
1983年:2052万
1984年:2050万
1985年:2196万
1986年:2374万
1987年:2508万
1988年:2445万
1972—1985年。这一时期,江苏省推广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在波动中下降。1972年出生人口为118.35万人,出生率为21.93‰;到了1984年,出生人口为64.09万人,出生率为10.42‰;1985年出生人口为61.11万人,出生率为10.84‰,1984、1985年成为江苏省建国以后出生人数、出生率的谷底。1972—1985年总体趋势是出生人数减少,出生率下降,其间也有波动,典型的是1981年,出生人口反弹至100.58万人,出生率反弹到16.83‰,这是受1980年颁布新婚姻法影响的结果。这一时期共出生1272.11万人,平均每年出生90.87万人,年均出生率15.62‰。
成都再现疫情,今年疫情会不会反弹?
从12月7日开始,成都出现了2例本土病例,第二天又新增4例,昨天再次增加4例,目前累计10例,还有2例无症状感染者……让这个大西南的大都市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接下来不久就是春运了,那么,疫情会不会反弹,能不能控制住,今年的春节能过好吗?
先来看看成都4天12人感染的情况:
12个被感染的患者,其中1人是主动就医,随后从密切接触者中检测出8人,另外3人是社区筛查出来的。
目前还没有找到本次疫情的第一来源,但这些感染者之间,基本上都是密接接触者,包括夫妻、亲属,比如20岁的赵姑娘,还有就是“牌友”,以及其他密切接触者。
从他们的活动场所看,主要是菜市场、麻将馆、诊所,以及酒吧,但目前赵姑娘的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所以,酒吧看上去并没有成为聚集性疫情传播的场所。而这位赵姑娘也没有造成二次传播,这是值得庆幸的。
当然了,也有一点值得大家警惕:这次确诊12人中,有一名患者是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这就意味着无症状感染者也会传染。
那么疫情会反弹吗,春运会受影响吗,过年还能回家吗
我认为,成都的疫情可控,中国疫情可控,春运不会受大的影响。
首先,成都的疫情没有造成大面积扩散,因此是可防可控的。
尽管目前成都有12人被确诊,但都集中在郫都区,没有扩散到其他区,这是一个好消息。而且郫都区从今天开始进行全员核酸检测,这实际上要消除各种隐患。
其次,成都并没有出现“超级传播者”。
老实说,12月8日成都那位20岁的赵姑娘的行踪,让很多人都认为,这次相关酒吧可能会出现聚集性疫情,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超级传播,然而,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已经对赵姑娘的4725人的接触者(包括一般接触者)进行了检测,结果都为阴性,实属难得。
再次,从上海、天津、内蒙古的疫情控制看,我国政府有经验,有魄力,行动迅速,响应及时,以上几个地方基本都是在10天左右控制住了疫情,那么,成都也不会例外。
成都目前已经完成核算检测采样110余万人,累计检测100万多,采集环境样本800多份,筛查检测力度非常大。但是目前检测到的确诊并没有大量增加,所以,我们相信,成都确诊人数接下来也不会大量增加。
但是疫情形势确实复杂,昨天黑龙江新增2例,其中东宁1例,绥芬河1例,而就在今天,绥芬河又增加2例无症状感染者;与此同时,今天,重庆新增1例境外输入病例,该病例从11月25从俄罗斯飞西安,隔离期满之后,飞回重庆,被确诊。
从中不难看出,当前疫情形势确实比较复杂,大家不可盲目乐观,根本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戴口罩,勤洗手。
马上到来的春运,只要听党的话,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出行,相信不会造成疫情的大幅反弹,但进入冬季,疫情更加顽固,所以,一些地方出现零星的本土病例,也是可能的。但,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讲,中国不可能出现疫情的第二波!
成都再现疫情,虽然还疫情过后源头官方未公布,很可能还未找到,但据川医大专家们研究,成都市党和政府是有能力和决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攻坚战的。当然广大群众也要认真遵守防疫情,出门戴口罩,少聚会,回家勤洗手和注意饮食卫生。我相信只要上下齐心协力,尽快战争疫情攻坚战,过一个快乐有安全感的新春佳节了。加油吧!
一.成都再现疫情,今年疫情会不会反弹?
成都这起疫情事发突然,原以为只是一起偶发性疫情,没想到4天里已经有12人感染。其中昨日新增病例4人和无症状感染者1人,截至到昨天,成都有12名本土病例和2名无症状感染者。
成都这次疫情并不是很严重,追踪到的密切接触者是504人,次密切接触者是1262人,已经隔离观察。成都采样超过110万人,目前只发现阳性有10人。
今年疫情还会反弹吗?
成都疫情一直在可控范围内,今年疫情还会再次反弹,特别是在冬季反弹的频率会提高,但是不会在全国范围内爆发第二次疫情。
二.成都疫情不会引发全国疫情的反弹,精准防控决定了疫情不会向全国扩散
1.成都疫情的密切接触者和高风险人群已经进行隔离观察,还会开展第二轮检测,疫情不会向外围扩散
成都确诊女孩此前的活动比较频繁,她的一般接触者有4725人,密切接触者是72人,次密切接触人有49人,都已经进行隔离,大部分人的结果是阴性的。密切接触者受感染的几率比一般接触者更高,所以我们不需要过分担心。
2.成都疫情是聚集性疫情,疫情没有向社区扩散,感染者之间的联系,多来自于夫妻,密切接触者,亲属等等,说明感染链条是完整的,没有出现未明的社区感染源。
如果可能感染的人群已经被隔离,没有感染源,疫情不会再传播下去,第二代第三代传播就无法形成了。
3.四川成都有4个中风险地区,可见疫情并没有波及到四川的其他地区,疫情还在可防可控的阶段,更不会影响到全国的疫情。
成都疫情也属于反弹的一种,并且成都不是个例。
今天是成都疫情的第五天,截止到昨晚9点,这波疫情一共检测到8人阳性,3例无症状感染者。其实成都疫情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严重,只是由于政府的重视,让大家有了紧张感。这是疫情防控的需要,因为只有都重视起来了,防控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什么说成都疫情并不严重呢?
单一传播源
从感染情况来看,这11人全部相关联。成都市卫健委副组长栾荣生教授谈到,从源头来看,新增的和之前的相关联就比较好办。这说明只有一个源头,也就在防控“包围圈”里。现在的三种接触人员——密切接触者者、次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已经全部隔离,也就没有了向外传播的风险。栾教授表示,成都的疫情基本稳住了!
面积相对集中
虽然首例感染者的孙女赵某在成都市区的活动范围广,涉及到成华区、金牛区和锦江区,有密切接触者72人,次密切接触者49人,一般接触者4725人。但目前为止只有郫县出现了感染者,外地的朋友可能不清楚,郫县和成都还有一定的距离,相对是隔离的。并且赵某的接触者全部落实隔离管控,除了4人结果待出外,其他都是阴性。
政府工作给力
在疫情发生后,成都市政府马上展开了高效而又有针对性的工作。重点人员接触者排查,重点区域隔离,全员检测等工作迅速展开。目前重点接触人员全部排查到位,四个地区升级为中风险。而截止到10日晚9时,已完成核酸采样110余万人,累计检测104.8万人。这次成都市一共安排了33家检测机构、2848名采样人员和149支流调队伍,采样的同时进行、排查、检测、消杀、管控等工作。
所以,我坚信成都市的疫情很快会得到控制。但是,在全球疫情大环境下,防控必须常态化。虽然我们在年初打赢了抗疫的主体战,但今年仍然有北京、上海、福建、四川、广东、陕西、山东、云南、河南、江苏、天津、浙江、山西、黑龙江、湖北、重庆、广西等地相继爆发小规模疫情。这些疫情提醒我们,在疫苗大面积接种之前,防控不能松懈!
成都再现疫情,今年疫情会不会反弹?
一. 怎么理解疫情反弹?
武汉疫情之后,我们把哈尔滨市、吉林舒兰市、北京市、乌鲁木齐市等地的局部疫情称为疫情反弹,后来也以聚集性疫情来称谓。如果从这个角度来预判今年余下来时间(包括阴历年)的疫情态势的话,这里可以用钟南山院士说过的话来概述: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还会继续存在,但是,不会爆发第二波疫情。
(下图:钟南山院士)
二. 国内疫情的风险还会长期存在。
疫情的风险主要来自国外,比如人际传播,或者冷链运输引起的疫情,事实上,自秋冬以来,局部的疫情一直都有:10月中下旬,青岛市、喀什地区出现疫情,11月,天津市、上海市、满洲里市出现疫情,12月,成都市出现疫情;而这样的疫情,今后在国内的其他城市或者地区,还可能出现。
(下图:成都市疫情出现后,当地进行针对性的核酸检测)
三. 国内不会爆发大规模的疫情。
不少国人担心会再出现武汉疫情那样的大规模疫情,事实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一方面,我们国家有足够的能力避免疫情的大范围扩散,或者能尽快控制住可能发生的疫情,另一方面,即将面市的新冠肺炎疫苗,会为大家提供保障。
(下图:我国即将面市的新冠肺炎疫苗)
结束语:“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如钟南山院士所言,今冬明春,我们还需要保持足够的疫情警惕,做好全面的疫情防控措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多地出生人口反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多地出生人口反弹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