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女装第一股正式退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女装第一股正式退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19年了,拿什么拯救服装实体零售?
2020年,乃至未来,去中间化是信息数字化时代的必然趋势,“倒爷式”中间商没有任何市场价值,将被淘汰。现在再开普通服装店就太低端、太没利润了,而且98%的批发商和零售店都是亏损的,就连服装上市公司,像361、美特斯邦威、富贵鸟、真维斯、贵人鸟等企业都退市或破产了。
视频加载中...普通服装实体店的风险真的太高了。现在服装实体店分化为线上直播为主的下沉低端库存货和以线下轻奢高端货两部分。有数据统计,前者主要是服装批发商,售后退货率76%以上;后者则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ITM模式衣品店为主,这种店不再以销售额为主,而是以会员年费制、签约式消费和注重服务客户的衣品实际价值,如帮助会员肤色体型诊断、TPO情景穿搭、性格色彩重塑以及上门为会员的衣橱进行定期管控等一系列服务。
另外,衣品店依托ITM产业模式体系创新的金融信托消费业务,使其店内现货和私定服装服饰货品,完全“免费”供给会员,使其会员花一份钱就得到私定货品和享受专业衣品的双价值。因此,其会员接受率达80%以上,且去普通服装店(含线上网购)消费意愿降低50%,会员粘性提高70%,满意度100%,复购率超95%,退货率0,利润提升70%;
山东去年就已对传统服装实体店实施转型升级为ITM衣品店的新旧动能转换,衣品店的导购员、营业员重新进行严格的《衣品形象管控资格等级证》色彩、服装等方面的技能知识学习考试和认证,才能成为正式“衣品师”。但这种ITM模式衣品店适合高端利润店,不适合卖货走量的低端库存店
当当网“卖身”海航系,是想重返A股上市,还是“无奈”的一步?
熟悉当当网的朋友应该清楚,当当网是卖图书起家的,也是夫妻合伙制的,创立于1999年,在两千年之初是国内最大的电商巨头,当时的京东还只是小弟。可如今18年的时间过去了,当当网还是已卖图书为主业,京东却翻身把电商生意做的越来越大。
现在当当网被海航系收购,不管从哪方面讲,当当网最后是以失败者结局,谈不上重返A股,个人看来只是没有跟上时代变化,是经营的不善,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对做生意的朋友来说是个值得思考的案例。
以上是个人见解。我是投资顾问司东海。希望多交流多关注,盘中会有直播。
没有多无奈,只有更无奈。即便重返A股上市,也已经跟李国庆夫妇无关了。
4月11日晚,海航系上市公司天海投资公告称,以75亿元收购北京当当和当当科文100%股权。对比近两年移动互联网创业,人工智能创业,一不小心就公布10亿美元级别的融资,可见当当网彻底沦落到二流、三流企业阵营了。
此番交易完成后,李国庆夫妇共持有天海投资16.49%股份,低于第一大股东海航科技集团的16.95%,也就是说套现走人,完全抽身当当了。
如果自己能完全控盘,就不用引入完全控盘方,既然引入完全控盘方,也就是放弃了自己的实权。
不得已而为之,声声叹息。
近期摩拜卖身美团,有知名投资人评论说,这对创业者是一种打击。摩拜创始人还好,李国庆可是老创业者,骨灰级创业者了,最终还是不得不抛弃自己的孩子,那更是怎样的不甘呀。
这不是因为前者发展速度过快,相较而言当当发展较慢的原因,是当当逐渐落伍了,上市后曾连续4年亏损。认为市值远低于实际价值,2016年当当开启了私有化进程,退市时市值仅为5.37亿美元,多低估值的老牌互联网企业代表呀。
当当网“卖身”天海投资,既是重返A股上市的重要步伐,又是当当网现在管理团队、实际控制者“无奈”的一步。
遥想当年,当当是何其辉煌,直接对标亚马逊。如今的亚马逊有冲顶全球第一科技股的可能,其创始人贝佐斯更被称为硅谷新国王。没想到国内的商业竞争完全不是这个套路,李国庆俞渝夫妇选择的发展路径也完全与亚马逊不同。
高人不用,高人不留,是当当网衰落的重要原因,也可能是留不住。
出走当当的高管风生水起的不少:戴政2005年底离开当当网,加入去哪儿网,成为其创始人之一;智能出行领域的大红人、蔚来汽车CEO李斌,曾在当当网任职;当当网前副总裁高翔后来担任国美在线CEO,还打造了儿童教育O2O平台摇篮网。
创业也好,做事也好,有时放弃比坚持还难,当当案例,就是其中的体现。
“李国庆与俞渝夫妇,这两个人都能独当一面,但是不应该在同一家公司,这是对当当网复盘后发现的最大问题。”前当当高管如是定论说。
当当网想当年名头也是响当当的,陪伴了整整一代人。
今天问到其结局,公司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都是必然,不进则退。公司决策管理者日常的每一步都是今天结果的因。
祝福一切努力为大众做出贡献的企业与个人。
对于卖身海航,回归A股,当当创始人李国庆最新的表态是“天地孤影任我行,世事苍茫成云烟!”(3月11日凌晨)。
对于当当,作为创始人李国庆肯定是不舍的,因为创业半生,创业者对于自己的公司肯定是充满情感的。他的最新表态,显然也充满了落寞的意味。
简单回顾一下当当网的发展历程,这对理解为什么它要卖身并回归A股非常有必要。
据官网介绍,当当网于1999年11月当当网正式开通,此时还是中国互联网起步的时间。此时的刘强东才创立京东2年,主营业务是在中关村卖VCD。在网上图书领域,当当网长期雄踞第一——即便到了2008年,卖家电、卖各种3C产品(这些产品价格远远超过图书)的京东,销售额还只有当当的75%。
但当当是一家垂直电商,图书市场的天花板是很容易看到的。到2014年,李国庆表示,当当网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66%——这意味着,当当网很难再有突破,即便占到100%的市场占有率,也就只剩下50%的增长空间。
于是,当当网也在往平台型电商转型,比如当当做了母婴、美妆、服装、家居家纺这四个领域的销售,并且也有一定的收获,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对当当的印象仍然是“卖书”的。这些新开通的领域,也不足以支撑当当缩短与京东、阿里的差距。
新的市场开拓不及对手,自己的老本行却在被对手蚕食。在图书网上销售领域,亚马逊来了,京东也杀进来了,天猫也看中了。和这些拥有巨大流量的电商平台相比,当当过于依赖“回头客”显然难以应付这样的竞争。在2014年取得66%的市场份额后,当当的蛋糕被新杀入的竞争者大块大块地抢走——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京东占据图书电商36.2%的市场份额,居于第一,而当当则退到第二,市场份额35.1%。这更不用说,到2015年第三季度(当当最后一次发布财报),京东的营收已经变成当当的18倍。
在竞争上处于劣势,此时的当当更需要准备弹药(资金),用更多的投入进入更多的领域,但偏偏在资本市场上,当当的股价太不给力。当当于2010在美国上市,上市后股价一度短暂冲高,但在此之后一路走低,股价太低显然不利于融资(融资同样的金额,会更多地摊薄现有股东权益),由于不满股价表现,2016年9月,当当网以5.56亿美元的市值进行私有化退市,此时其市值不足2010年上市时的四分之一。
在美国退市肯定不是目的,和360一样,当当退市是冲着A股上市来的,毕竟A股估值更高,A股股民对于当当网的理解也更深刻,尤其是在将用户转化为股东之后,当当网A股上市后的前景显然更将光明。不过,目前并不清楚李国庆卖出当当网的估值。而据路透社之前报道,这笔交易是12亿-15亿美元,已经是私有化成本的2倍以上。不过这一说法,已经被李国庆给否认。
不管怎样,李国庆完成了当当回归A股的使命,当然他自己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在A股鼓励独角兽企业回归的大背景下,当当网上市可能会很快。但是,上市融资也不是最终目的,当当网如何利用A股更高的估值,吸纳更多的融资,进而在接下来的转型当中巩固地盘,绝地反击,才是最大的看点。但遗憾的是,我们可能看不到李国庆的表演了,只能静待资本运作高手海航的大手笔吧!
关注孔方财经,第一时间获得热点财经事件解读,让你的认知高人一等(欢迎点赞或转发支持)。
无奈的一步。
创业者对于自己苦心经验的作品,没有人愿意中途放弃,除非遭遇到了无法逾越的艰难处境。
有句话叫:“良心丧于困境!”
从1999年创立当当至今,十九个年头的风风雨雨,哪怕是石头,也会怀有不舍之情。如今,即将离我而去,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与凄凉。
这可能是最后的挣扎,也许灰飞烟灭,也许涅磐重生。无论如何,也要做这最后的拼搏。失去了,无愧此生,得到了,重回巅峰。这是我的自白,也是我的心声:
年少轻狂多浮云,人到中年感悟深;
自古娴静常修身,从来勤俭多养德;
世事变幻本难测,得失荣辱又如何?
一生纵使帝王业,烟若消时火亦灭;
纵览千古兴亡事,无非闲人一评说;
出得日升得落月,便是人生好时节;
常言前生贫穷尽,自觉今世好生活,
怎奈百年身后事,兴衰成败尽蹉跎!
为什么当当网选择被收购?
当当网走到今天,几乎所有的报道都把原因归咎与创始人李国庆夫妇没有雄心,真的是领导人的眼界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命运。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之所以看当当网感觉很惋惜,是因为我们作为旁观者,觉得他应该能走到中国B2C电商领军者的地步,应该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可是对于李国庆夫妇来说,或许当当网的成就,已经超越了他们的最初梦想,人生的奋斗已经圆满不需要再去努力了。
这是个蛮沉重的话题,让我们将时光倒流,看看当当网的发展史,就会知道其中原由了!
为何起步很早的当当没有成为阿里京东,落得被收购的下场呢?我们来看一下。
当当起步是图书电商。李国庆是一个相当有情怀的人。他是北京人,从小喜欢读书,小时候看3分钱一天的地摊小人书,上学了就成为街道“少年之家”图书室的管理员,大学的时候,他编译了一套《你我他丛书》,并组织起一次全国性的读书征文大赛。下海后他选择了进军出版业,成为了一名民营书商。从读书,到编书再到卖书,李国庆只是赶上的互联网大潮,进军了互联网图书市场。
应该说,在互联网电商发展的早期,图书确实是一个非常优良的品种。
当年没有那么多快递公司,没有那么发展的问题,走邮政不仅速度慢,而且运输损坏也很难控制。
同时,当时还没有今天这么强大的身份认证,邮寄购物的骗子已经发展几十年了。人们对异地购物有相当的不信任。
在李国庆创业的时候,图书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品类,当当早起的发展速度也足够快。
一直到当当上市前,京东的营业额不过是当当的75%。
当当网在早期用户数量有优势,但是当当网所选的行业很快就遇到了麻烦。
当当网成立是PC互联网时代的早期,人们在PC屏幕上阅读电子书还颇有不便,很多人还选择实体书阅读。当当网的崛起,只是让很多实体书店没有了容身之地。
但是,很快移动互联网就崛起了,随着智能手机与3G、4G网络的出现,人们的阅读习惯出现变化,大家不买实体书了,而是在手机、平板上阅读电子书。图书市场整个盘子小了。
现在回头看,当时的当当有相当多的资本,用户和支付体系是现成的,当当应该大力融资,扩充品类,然而当当先后错过了多次融资,品类扩展的也很不成功。
2004年,亚马逊曾想以1.5亿美金收购当当。因为股权比例的分歧,最后这对夫妻拒绝了亚马逊的收购。
2013年,百度提出过要入股当当网,当时当当网已经上市,正值股价遭遇过山车,最终因为占股比例以及交易价格没谈拢而作罢。
2014年,当当网被腾讯看上,腾讯要求占股33%,但李国庆只愿意给25%,最后,谈判做罢,腾讯转投了京东。
对比当当网,京东这几年的发展速度飞快。京东的核心业务早期是PC配件和耗材,但是京东迅速跟上了移动互联网,数码3C快速膨胀,让京东获得了快速发展。
之后,京东又开始做快速消费品、做生鲜,规模扩张很快,与当当迅速拉开距离。
在投资方面,腾讯的进场,让京东获得了腾讯数亿用户的引流,获得了腾讯多年试水电商的积累,成效立竿见影。
而当当网已经无法与阿里、京东相提并论了。
当当网于2010年赴美股上市,在2016年完成私有化退市,退市时市值仅5.36亿美元。当时正是科技股一轮拆VIE回归A股的热潮,因为当时暴风科技回归后大涨几十倍,几乎是一夜暴富,外界还在传说会有一个战略新兴板给美股回归的企业。
然而,A股从来是快牛慢熊,在一轮拆VIE之后,很多企业私有化了,但是回归A股遥遥无期,战略新兴版胎死腹中。借壳被严格限制,360历经千辛万苦才借壳成功。
当当网独立在A股IPO属于高难度任务,而VIE已经拆掉,那么最后被其他资本接盘就是正常的结局了!
这一路走来,不难发现,当当网的发展历史,像极了中国股民的心态!从早期牛市入场,傲视其它行业,一路领跑。其间遇到很多次高点可以出手,都因为没有满足内心的期望值而放弃。最后熊市被套,而牛市遥遥无期,不得已最后割肉离场!叹股市沉浮,亦过眼云烟!
究其原因,如下几点:
- 没有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导致落后。互联网引领网络热潮,让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时代,实体图书逐步被网络阅读取代,面临窘境。而当当网没有及时应对,导致落后。
- 屡被众商业巨头看中,却不放弃股权主导地位,导致错失发展的机会。亚马逊,百度,腾讯先后登门拜访,终被谢客。
- 股市融资失败,未来渺茫,遥遥无期。16年美股退市后,未能成功进军A 股,漫漫熊市,遥遥无期。最终融资陷入僵局!
- 资金链断了,被收购是必然趋势。所以,如今的被收购,已然是无奈之举,不进则退,最后无路可退!
谢谢邀请。
关注暖男观世界,分享更多快乐!
当当网被收购是李国庆的战略转移,也是天海投资的业务拓展。
是当当网寻找创新玩法的一种方式,也是当当网一次破釜沉舟的转型,倘若失败,那就彻底玩完!
大家不要误解,虽然被收购了,但是李国庆夫妻仍然是当当网前十大的股东。
回顾下当当网被收购的过程,4月11日,天海投资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俞渝、李国庆、天津骞程等李国庆关联公司持有的当当科文100%股权,以及北京当当100%股权。 同时天海投资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0.6亿元,不超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部分交易价格的100%,且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 由此推算当当的预估值为75亿元。经交易各方协商,初步确定本次交易中购买标的资产的交易价格为75亿元。
本次交易完成后,俞渝和李国庆合计直接持有上市公司16.49%股份。
天海投资收购当当网的目的:业务布局,内部资源消化共享。
天海投资本次收购当当网可以更好地完善上市公司的业务板块布局,同时实现联动协同效应;另外作为上市公司,天海本次交易可以提升上市公司业绩水平,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实力。另外本次资产重组,让上市公司经营能力得到增强。
当当网此次被收购,接下来的话语权可能仍然是李国庆,另外天海必定会安排懂事进驻当当,协助或者指导李国庆,这样的人事变动,可能会给当当网带来一场革新,这种革新如开头所说,不成功便成仁。
当当网被收购,也算是李国庆的功成身退。当年的傲慢,不敢花钱,不敢冒险,造就了今天局面。
当当网如日中天的时候,京东还是初生牛犊,可惜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是要跟当当网在图书上打价格战,结果一战下来,京东的图书份额从1%提高到18%,而当当网的份额从24%降低到11%,业绩拦腰折断让手拥重金的李国庆不敢冒险了,一股脑的要跟京东在图书上死磕。反观京东,通过这次图书业绩的提升,积极融资到200亿,拿着钱立马去投资物流配送中心,当物流中心初具规模的时候,又一次融资去拓展3C和图书之外的业务,这也是为何京东能在那段时间迅速崛起的原因,刘强东有一颗躁动的心!勇敢的心!
关注暖男观世界,分享更多快乐!
谢邀。当当网选择被收购是处于一种无奈,由于上市后的战略失误,它的运营发展方向已经偏离了文化电商独角兽的定位,它在网购市场已经失去了市场地位。而海航旗下投资公司选择收购当当是为了让自身的资源实现价值。
当当网是国内较早从事图书销售的网购平台,最初凭借它在网络图书销售的先发优势占据细分行业的市场地位。但是,在京东和天猫崛起后,当当网的发展步伐和战略出现了迷茫和停滞。当当网进行了一系列的转型,在以图书为核心的平台上向网络综合零售转型,开始有了各种服装、电器等商品,较为激进却不成功,因为此时的的京东和天猫在综合零售市场几乎成为了寡头。在图书销售行业,当当已经被亚马逊甩在了身后,由于亚马逊出色的物流和Kindle产品,我不得不从当当转移到亚马逊,虽然当当后期推出了自己的电子书产品,但是其体验远不如亚马逊。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当当开展了图书出版业务,也是失败的,好像已经不了了之。
网商最初的战争是折扣,后来是物流和客户综合体验。这些竞争的背后是资本的支撑,而资本青睐于以流量为基础价值创造潜能,当当在京东、天猫、亚马逊面前失败了。
当当的转型需要资本的支撑和生态系统的打造,最快的打造方式就是通过并购的手段,将现有的物流、数据处理等后端平台整合进自身的零售前端,但是当当不具有资本实力。
海航集团是航空业中的投资大鳄,然而海航集团已经不单纯的是一家航空公司,它早已成为了综合产业集团。其中天海投资涉及产业云、航旅、金融、零售、物流等多个业务板块。这些业务板块目前并不能充分地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在网购日益成为消费者购物的主流方式的时代,它迫切需要一家有一定市场地位的网商平台。
当当网被海航收购正可以优势互补,当当通过海航的产业资源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海航通过当当实现自身资源的价值。可以预见的是,当当网在未来不会局限于“文化电商独角兽”的定位,这会制约海航资源的利用。为了促进当当的转型,以海航的资本为支撑,当当在未来可能会有一场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同京东、天猫、亚马逊的竞争。
如何看今年服装实体店有关店的现象?
现在再开普通服装店就太低端、太没利润了,而且98%的批发商和零售店都是亏损的,就连服装上市公司,像361、美特斯邦威、富贵鸟、真维斯、贵人鸟等企业都退市或破产了。风险太高了。
现在服装实体店分化为线上直播为主的下沉低端库存货和以线下轻奢高端货两部分。有数据统计,前者主要是服装批发商,售后退货率76%以上;后者则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ITM模式衣品店为主,这种店不再以销售额为主,而是以会员年费制、签约式消费和注重服务客户的衣品实际价值,如帮助会员肤色体型诊断、TPO情景穿搭、性格色彩重塑以及上门为会员的衣橱进行定期管控等一系列服务。
另外,衣品店依托ITM产业模式体系创新的金融信托消费业务,使其店内现货和私定服装服饰货品,完全“免费”供给会员,使其会员花一份钱就得到私定货品和享受专业衣品的双价值。因此,其会员接受率达80%以上,且去普通服装店(含线上网购)消费意愿降低50%,会员粘性提高70%,满意度100%,复购率超95%,退货率0,利润提升70%;
山东去年就已对传统服装实体店实施转型升级为ITM衣品店的新旧动能转换,衣品店的导购员、营业员重新进行严格的《衣品形象管控资格等级证》色彩、服装等方面的技能知识学习考试和认证,才能成为正式“衣品师”。但这种ITM模式衣品店适合高端利润店,不适合卖货走量的低端库存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女装第一股正式退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女装第一股正式退市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