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国军机是如何命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我国军机是如何命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约的武器代号,具体的命名规则是什么?
你可能经常在收看军事栏目中,会听到一些奇怪的武器名称,不是动物就是怪物。那很有可能你听到的这个名称,是北约赋予它们的代号,又被称为北约代号,那么它们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呢? 北约代号的产生由来已久,最早起源于冷战初期,当时北约给对立阵营的华约各国(主要是苏联)使用的武器装备赋予一个新的编号和命名,另外中国也有此殊荣。之所以出现北约代号这种奇怪的东西,主要是因为冷战时期苏联和中国的很多军事装备的代号和命名都不为西方国家所了解,随便一个名称甚至都会有人迷惑这到底是军舰还是战机。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苏联和中国的某些军事装备甚至得不到代号命名,也没有命名装备代号的传统。于是为了方便北约内部交流和沟通,北约干脆越俎代庖,单方面制定了这一命名系统,某些名称甚至比它们自己生产国的原始代号还要响亮。 另外,过去某些是华约组织成员国的国家,但在加入北约后(比如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保加利亚等),虽然仍然至今使用部分俄制武器,但所持有的军火型号都已经从苏联的代码(或者是如今的俄罗斯GRAU编号)改为北约代码。即使像保加利亚这种和俄罗斯一样使用西里尔字母语言体系的国家,早就将苏联代号“远远抛在脑后”,北约代号那叫一个叫得顺溜呢。其实北约给武器命名代号的规则很简单,名称命名的字母就直接代表武器装备的最主要用途,以下将详细举例:空对空导弹,两个A代表空对空,著名例子包括: AA-2“环礁”,其苏联代号是R-3或者R-13,是苏联早期外销最广、实战经验最丰富的空对空导弹。 AA-8“蚜虫”,其苏联代号是R-60,可以全方位锁定的型号,该弹重量轻巧故而可以安装于几乎所有苏联军用机。 AA-11“弓手”,其苏联代号是R-73,服役于1985年,是苏联乃至俄罗斯最先进的短程空对空导弹,它也普遍被认为是最难以对付的现代空战武器之一。 AA-11“弓手” 空对地导弹,采用代号AS,S代表地面,代表性武器包括: AS-4“厨房”,苏联代号Kh-22,是苏联的一种大型远程反舰导弹,它巨大的弹头是专门用来对付美国航空母舰的,可装常规或核弹头。 AS-16“后坐力”,苏联代号Kh-55,由MKB彩虹设计局设计。射程为3000千米,能带核弹头或传统高爆弹头,另有一些只带传统高爆弹头的变种如Kh-65SE和Kh-SD。 AS-16“后坐力” 另外的导弹命名规则包括:AT:反坦克导弹、SA:地对空导弹、SS:地对地导弹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潜射或者是舰射导弹,SS后面将会加上代表海基的N以示区别,如SS-N-22“日灸”导弹,也就是苏联的P-270“蚊子”导弹。 除了代号编码的规则以外,这些武器装备的英文名称也有意思,都是清一色的字母大头,拿战机举例:轰炸机的名称全部采用B字打头,如Tu-2“蝙蝠”(Bat)、Tu-14“水牛”(Bosun)、T-95“熊”(Bear)等。战斗机的名称全部采用F字打头,如米格-21“鱼床”(Fishbed)、米格-29“支点”(Fulcrum)、苏-27“侧卫”(Flanker)、歼-10歼击机,北约代号“Fire fly”(萤火虫)、歼-20“威龙”,北约代号J-20“火牙”(Fire fang)等。其它飞机统一使用M字打头,如A-50“主桅索”预警机(Mainstay)、伊尔-78“大富豪”空中加油机(Midas)、雅克-130“手套”高级教练机(Mitten)等。抛开同一类型的首字母命名和武器用途命名外,北约对苏俄的潜艇主要采用的是无线电代码命名,比如“阿尔法”级(Alpha)、“奥斯卡”级(Oscar)、“德尔塔”级(Delta)。但这种命名也有例外,比如著名的“阿库拉”级和“台风”级等就没有遵循这一规则。可能为中国人熟知的是北约给中国潜艇的奇葩命名,使用的是中国各个朝代的名称来命名,比如091型(汉)、039型(宋)、039B型(元)、092型(夏)、094型(晋)等。这里一般所指的北约命名代号主要在欧洲使用,至于美国国防部会进一步扩充北约的代号,例如在北约的规则中,安装于舰艇或潜艇上的地对空导弹系统之命名通常与其陆基版本的命名相同,尽管它们之间仍然有小幅度的差别。但美国国防部对这些相同基础但规格不同的系统,就使用有额外后缀的不同代号系统(例如以“SA-N-”取代北约的“SA-”,但为求简便,这些系统的昵称仍然使用陆基系统相同的名称,但如果没有对应的陆基系统,就制订新的名称称呼之。歼击机和战斗机的区别?
歼击机,又名战斗机,即用于在空中消灭敌机和其他飞航式空袭兵器的军用飞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广泛称为驱逐机。
歼击机的主要任务是与敌方歼击机进行空战,夺取空中优势(制空权)。其次是拦截敌方轰炸机、强击机和巡航导弹,还可携带一定数量的对地攻击的武器,执行对地的攻击任务。
歼击机包括要地防空用的截击机,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雷达、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的完善,专用截击战斗机的任务已由制空战斗机完成,截击机不再发展。歼击机是航空兵空中作战的主要机种,也可用于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所以从这个定义我们就能看出,战斗机在问世之初,其主要作用就是与敌方的军用飞机在空中进行对抗、空战,夺取制空权(即空中优势),所以战斗机最初的战斗对象,就是敌方的战斗机和轰炸机等军用飞机,因此也被称作空中优势战斗机。
歼击机的主要功能是对于来犯的敌机进行驱逐,并夺取制空权,并肩负着拦截敌方轰炸机、强击机和巡航导弹,还可携带一定数量的对地攻击的武器,执行对地的攻击任务,但是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传统依靠由歼击机担负的任务已由战斗机进行,例如海军航空兵的战机,就可以执行对地攻击的任务
歼击机与战斗机,的确有点绕,容易混淆。要弄清两者的界限,得考虑空间与时间要素。
首先讲战斗机,包括广义定义与狭义定义。在广义上,战斗机(Fighter plane)包括天空中所有的固定翼作战飞机,包括轰炸机、运输机、侦察机、预警机等所有大型作战飞机,以及空优、截击、战斗轰炸、小型侦察等所有小型作战飞机。在狭义上,战斗机(Fighter)专指乘坐1-2个飞行员的小型固定翼作战飞机,也就是广义定义的后半部分,毕竟大型军用飞机,用“战斗”这两个字描述不够形象。
以苏联(俄罗斯)为代表的东方阵营,一般不叫战斗机,而是按照作战任务属性,把小型作战飞机细分为歼击机、强击机、侦察机等。歼击机是主要负责空优作战的战术飞机,苏联还把米格--25、米格-35等歼截击,也归为歼击机的范畴,在二战之前歼击机还称为驱逐机。
以我国为例,把歼-5、歼-6、歼-7、歼-8归为歼击机,负责空优或拦截作战;歼轰七称为歼击轰炸机,既能空战又能轰炸;强-5为强击机,专司超低空火力支援作战。
到了三代机大量装备部队以后,往往一型战机包括了对空、对地、对海、电子干扰等多用途功能,上述任务属性分类已经不能准确概括了,各国都普遍采用了战斗机这个概念,而不再对小型作战飞机进行细化分类。如我国在研制歼-10时,还称为“新型歼击机”,简称“新歼”,但等到歼-10大量装备部队以后,也逐步接受了战斗机这个统称。后续发展的机型也延续了战斗机的称呼,如歼-11战斗机、歼-15战斗机、歼-20战斗机。事实上,歼击机的说法已经成为历史,以往称为歼击机的现役战机,如歼-7、歼-8F等第二代战机,也能打火箭弹进行火力支援,也能投掷炸弹进行轰炸,因而都习惯性称为战斗机了。
二者同属于战术空军的概念,只是战斗机的内涵与外延比较宽泛些。歼击机是战斗机的主体构成,为制空战斗而生;战斗机则泛指用于战斗的所有机型,包括战斗轰炸机,截击机,攻击机等专业的机型,可以说对所有用于战斗的所有机型的泛称,有别于运输机,侦察机等机型,这样看来,用于远程轰炸的战略轰炸机,也当属于战斗机的一种。人们说到歼击机,主要指的是用于完成制空作战的机型,不同于只用于对地攻击的强击机,也就是攻击机,然无论西方,还是苏俄,攻击机后来发展都有一定的制空能力,以提高自身安全能力,如欧洲“美洲虎”,苏联的苏-25等。战斗轰炸机是由歼击机发展而来的多用途型号,可以执行部分对地攻击任务,第三代战斗机后来基本都有双座型对地攻击型号,如网友们熟知的苏-30,即由单座制空型发展而来,号为1克重量也不用于对地攻击的F-15和F-16,后来也都发展了双座多任务型号,这正是形势总要比人强。
截击机与攻击机
曾经一度,高空高速,苏联米格-31大名鼎鼎,要在为对方侵入的高空轰炸机和侦察机而生,在气动设计上,只强调高度和速度,高度达到了3万米高空,速度快到3马赫,比当时的导弹都快,不太重视机动性。不过,随着当代歼击机性能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截击能力,大有取代截击机之势。截击机强调的是高空,攻击机则为前线战术增援而生,以低空快速飞行为能,过去,专业的攻击机型号,大多没有空中攻击能力,为对付地面的高炮,在座舱等部位加强装甲防护,典型的机型如美制A-10。
以战斗轰炸之名
二代机以前,歼击机大都单纯用于制空,自三代机后期,大多都发展出多任务型号,包括三代半战斗机,也就是现在公认的四代机。五代机,美国F-22率先发展而出,只以制空为能,不过,目前也开始加挂小直径炸弹,以兼具对地攻击能力,要不然就显得过于奢侈了呢。魂舞大漠的看法,小直径炸弹的发展,射程大多在200千米以内,正成为五代机任务常态,因是以轰炸为主的歼击轰炸机,以单纯制空的歼击机,兼具一定对地攻击为主的多任务歼击机,随着弹药的发展,歼击机性能的提高,未来它们走到一起的可能性比较高些。
在许多西方国家,将用于制空作战为主的飞机称为战斗机;而冷战时期的东方阵营却大都将其命名为歼击机,基本上是同一机型,两种不同的称呼而已。
实际上,相对于战略空军的轰炸机,战术空军装备的大都数是战斗机,包括歼击机、截击机、强击机(西方称攻击机)等,在广义上都能称战斗机。
现在,攻击机似乎已从战斗机中脱离出来,作为一型专职对地打击为主的机种,同时兼具对海面目标的攻击能力。
但发展趋势却是战斗轰炸机将替代单纯的攻击机,成了一种既能空中作战,又能进行专门的对地(海)攻击能力的战机,国内尽管命名为歼击轰炸机,但称呼却和西方一样,称为战斗轰炸机,歼-16就称为歼-16战斗轰炸机,而不是叫歼-16歼击轰炸机。
现在,称战斗机的似乎越来越多了,叫歼击机的越来越少了,可能与人的习惯有关,况且,确实许多人中文不过关,常将“歼”字念错,“歼”音同“尖”,部队包括民间干脆都叫战斗机了,军事作者在推送文章时,也都写成战斗机,很少有写歼击机的。
举案例说明之,歼-20战斗机,尽管命名是“歼”字头,但一般叫歼-20战斗机,很少有称歼-20歼击机的,其他歼-8战斗机、歼-10战斗机、歼-11战斗机等都叫得非常顺溜。
叫歼击机的,很少了,大都称战斗机,都似乎约定成俗了,这是个大趋势,尽管军方在命名时,依然是以“歼”字开头的,但部队都叫战斗机,但歼字叫在前面,然后是型号,再后面称战斗机,极少有人称歼击机了。
但无论是歼击机,还是战斗机,随便叫,都是同一机型,没必要区别得很仔细,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东西的命名,都变了样,非得搞清楚,反倒越来越困难了。
譬如非得让你说什么是驱逐舰,什么是护卫舰,按网络上的词条来解释,就会越越解释越糊涂,因为所谓的驱逐舰和护卫舰说法,都是可以相互套来套去的,根本傻傻地分不清楚。
所以碰到这种某某和某某有什么区别的这般文章,实话实说,写到后面作者都糊里糊涂了,读者也可能云里雾里,一头雾水,全都傻傻地搞不清楚。
因此,就不要再纠结于歼击机和战斗机有什么区别了,实际上这两种机型没有什么区别,就是同一机型,不同的称呼而已。
有哪些航空器的名字很好听?
运-20“鲲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逍遥游》的经典句子,跟国产大运相结合,简直可以说是绝配。这样的名字非常契合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
XB-70“瓦尔基里”(女武神)
当年美国研发的三倍音速战略轰炸机,因成本太高而放其。瓦尔基里(Valkyrie)是北欧神话中,在战场上引导阵亡的英灵前往瓦尔哈拉神殿的女武神(死神)。如果这个战略轰炸机降临于战场上,犹如女武神一般,将死亡降临。
幻影战斗机
当年法国达索公司在“神秘-三角”战斗机上试验无尾三角翼布局,大获成功之后。老达索对这种高度敏捷的轻型战斗机起了个新名字“幻影”,在之后将近三十年战争期间,幻影战斗机以其出色的表现,无愧于这个称号。
米-28浩劫
北约给毛子武器起绰号都是非常不走心,随便翻个首字母的词就取了,但唯独米-28浩劫这个名字相当不错,作为现役武装直升机的火力之王,米-28的降临也无疑是对方地面部队的一场浩劫。
Fw-190屠夫鸟
作为二战德军的经典战机,Fw-190以其鬼畜的滚转,让任何对手胆寒,而其屠夫鸟(伯劳鸟)这个名字,与该机可以说是相当契合,可以视信、达、雅。
B-2幽灵
也只有B-2这种,才有资格起这样的绰号。顺便吐槽下,美国大部分战机名字起的实在是太俗了。
长缨反潜导弹
伟人诗词《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然后我们把反潜导弹命名为“长缨”,而日本也很配合的新型潜艇命名为“苍龙”级潜艇。
为何首批国产战机都以5命名?
其实现在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最近空军出的新产品基本都已20命名,比如已经出来并服役的歼20、运20、直20,以及千唤万唤都还没有出来,当年必然是这个名字的轰20等等,这样的命名个人的理解,就是中国航空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而且还是一个较高的起点,这是在新世纪的头20年开始这样的起步,因此全部以2020年的名义打头,代表一个新的起点,后面的武器数字则是跟着命名了!海军的055不也一001开始新的旅程了,我想陆军后续的也会有类似的举动!
而已5命名的道理是一样的,中国航空工业的起点就在50年代,因此第一批出来的武器都是以5来命名,当然不一定就是在50年代开始服役的。比如中国的第一款喷气式战斗机歼5,强击机强5,轰炸机轰5,甚至还有服役本来时间很晚的水轰5,以及运输机运5等等;当然还有什么歼教5,直5等,其实代表着新中国航空工业起步年代就是50年代,因此所有与战机相关的第一款武器都是以5开头了,后续武器则是在5的基础上增大了!
上世界50年代是我国航空工业那一代人艰苦奋斗,从0到1的过程,慢慢发展才会有今天的辉煌。而歼20、运20、轰20、直20又代表着一个新的起点,必将会谱写更辉煌的篇章!
了解历史的话都知道我国有个五年计划(五年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是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于长期计划。主要对国家重大建设投资项目、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也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引进苏联多项重点建设项目后,全民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的为新中国经济、工业发展出贡献各自作用。在军工领域就有5字头的大量国产(仿制)装备面世,这也是中国第一代自主生产、批量入役的装备,因此更具代表性,时间跨越上世纪50-70年代。
一、歼-5战斗机
沈飞在米格-17基础上仿制的战斗机,是中国空军装备的第一种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1956年正式定型入役。
二、强-5强击机
强-5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研制,在歼-6基础上大改的机型,不过进度较慢1968年才正式入役。由于研制时间处于50年代末,而且也是第一代强击机所以统一到5字头系列也算正常。
三、初教五
1954年南昌飞机制造厂在雅克-18基础上仿制成功,也属于第一代国产初级教机代表性同样重要,因此都归入5字头战机。
四、轰-5战术轰炸机
轰-5是国产第一种轻型战术轰炸机,仿自苏联伊尔-28喷气式轰炸机,1966年首飞成功,实现了轰炸机由螺旋桨式向喷气式的成功过渡。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前线战术轰炸机的主力,不过毕竟是一款二战后期产品,性能上很快落后。
五、水轰-5
水轰-5是我国第一型水上反潜轰炸机,用于中近海域侦察、巡逻警戒、搜索反潜等任务,也可监视和攻击水面舰艇。1976年首飞,不过装备数量有限仅保持必要的使用经验。
六、直-5直升机
是哈飞生产的第一种多用途直升机,仿自苏联米-4直升机,1958年首飞成功。虽然性能一般,但在我军服役时间很长,主要是没有可替代机型。
5字中的装备基本都是我国在引进苏联武器之后的首批仿制型号,对于长期使用万国造的我国来说是一次装备的统一,也使自主研发能力得到质的提升,各方面而言都有重大意义。并不仅是空军领域如此,如陆军59式主战坦克、56式冲锋枪等。
尽管东北在张作霖大帅手中就有了初步的航空工业,但航空工业有规模的推进,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五十年代初了,那是个火红的年代,新中国航空事业的建设者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以及艰苦奋斗的精神,书写了新中国航空事业的辉煌篇章。
五十年代,在苏制飞机基础上仿制成功的机种,基本上都以“5”字头命名,特别是其中的战斗机和轰炸机等机种,构筑成了当年国土防空的钢铁长城,也为后续机种研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包括六十年代才装备空军的强-5攻击机,因为也是在五十年代末开始研发的,所以也成了冠名“5”字头的攻击机。
初教-5:单发双座轻型教练机,1954年7月3日首飞成功,是320厂现南昌飞机制造厂参照苏联雅克-18教练机仿制的初级教练机,也是我国仿制的第一种飞机,共量产379架,当时币值48140元一架。
歼-5:沈阳国营112厂制造(现沈飞集团)仿苏联米格-17φ的单座单发第一代战斗机,1956年7月19日首次试飞成功,是中国制造并装备空军的的第一种高亚音速喷气战斗机;为全金属结构,具备体积小,重量轻、低空机动性能好的特点;歼-5的仿制装备,标志着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能够成批生产喷气战斗机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歼教-5:是歼5甲基础上试制和生产的一种喷气式歼击教练机,第一架原型机于1966年4月出厂并进行静力载荷实验,至1983年底共生产974架;是中国空军航校的高级教练机,曾经长期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表演飞机,除装备中国空军、海军以外,还援助或出口到第三世界国家。
运-5:是南昌飞机制造厂按照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设计的安-2飞机的图纸资料,于1957年12月23日在中国制造成功,曾名“丰收二号”,采用半硬壳式金属结构、后三点固定式起落架、普通双翼气动布局,有效载重只有1.5吨,只能运十几个人,是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种轻型多用途运输机。
强-5:是南昌飞机制造厂参照歼-6战斗机自行研制,1965年6月4日,采用锥形机头、两侧进气道设计的单座双发超音速强击机首飞成功,大量装备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成为中国对地攻击的主力作战型号之一;最大航程1200公里,作战半径500公里,最大载弹量3吨。
轰-5:哈尔滨飞机制造厂仿制苏联的伊尔-28喷气式战术轰炸机,可在各种复杂的气象、地理条件下执行前线战术轰炸及攻击任务;既可挂载核弹,亦可挂载各种航空炸弹,正常载弹量1吨,最大载弹量 3吨,最大航程2400公里,作战半径560公里。
水轰-5:605所(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设计、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制造,用于中近海域侦察、巡逻警戒、搜索反潜等任务,也可监视和攻击水面舰艇的我国第一代大型水上巡逻反潜轰炸机;总共制造7架,1986年水轰-5服役,装备于海军北海舰队水上飞机部队。
直-5: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制造的第一种多用途直升机,也是中国航空工业直升机科研应用的开端,仿制原型为苏联米-4直升机,1958年12月14日中国制造的直-5首次试飞;共生产各型直-5直升机545架,其中包括援外87架,1980年停产,曾装备中国空军、海军和陆军,现在直-5现已全部退役。
以上我航空工业冠以“5”字头的各型飞机,都有自身的传奇经历,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展开了,它们的诞生和服役,为日后先进机型的诞生,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现在,空军拥有了门类齐全的各类战机和辅助机种,从五十年代的国土防空型作战力量,向攻防兼备的战略空军转变,形成了机种齐全、功能配套、性能先进的空战体制,以上“5”字头的机种,都已经淘汰出局了,但在空军发展和建设中功不可没,留下了浓墨的一笔。
为何美军武器都以M.F.B等开头?有什么含义?
1962年美国国防部由于忍受不了空军与海军之间杂乱的飞机编号,直接要求海军与空军、陆军、海军陆战队、国民警备队甚至是美国航空航天局都必须使用统一军用的航空气编号。因为美国海军以及海军陆战队使用的命名规则是传统的制造商功能型号,而脱胎于陆航而美国空军使用的编号是流水编号。而且海军的飞机是以F开头的,而陆航和空军的飞机是以P开头,而且就算是同一款飞机海军和陆航的命名也不一样,这样国防部的管理非常麻烦,制定统一的命名规则。
空优战斗机用F( Fighter), 运输机用C(Transport),攻击机用A(Attack),特殊电子战飞机使用E(Special electronic mission) ,而轰炸机使用 B(Bomber),如果某一款战机拥有两种性能就用两个字母组合在一起,就比如大黄蜂的编号是F/A-18,其意思是既可以作为空中战机使用也可以作为攻击机使用。而哪个字母在前面这说明这是这一架飞机的主要任务,比如用超级大黄蜂改装的电子战飞机E/A-18,它的主要职责是进行电子压制任务,但它也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
其实这样的统一编号有好处就是在管理命名上方便了许多,无论是海军用的还是陆航用都使用同一种编号,而它的改型则用A、B、C、D、E、F先后顺序排名。相比苏/俄在SU-27的基础上不断的改,之后的什么SU-30/35等其实也还是是在SU-27的基础上改改改。而枪支普遍是使用M作为开头,早期都喜欢用服役年号来命名,就比如M1911、M1919等,而海军舰炮则是使用Mark,简称MK,其实也就型号的意思。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款武器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名字,这就像一个人一样从出生后就用有他的名字,通常对于一款刚研发出来的武器来说,每个国家都会遵循着自己国家的命名原则来为这一款武器命名,并非是随意起的,那么为什么美军的武器都是以M、F、B等字母开头,我国的战机是以歼开头,美军战机是以F开头,这存在着什么含义?看完这篇文章后,就涨知识了。
美军装备的武器名字看似非常的简单,只是在不断地延续之前的系列武器,后边加上几个数字就行了,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其实每一种武器的名字所包含的意义和内容都是非常大的,字母和数字其实代表的是这种武器的军用代码以及用途的缩写,从一把步枪到一辆坦克再到一架战机,到一艘航母,美军所使用的代码型号,其实都是用来传递信息的,毕竟在发生战争时,效率是异常重要的,因此各种武器就需要一个明显的标志,来迅速的分辨作战信息。
美军在轻武器这个方面,一般都是使用的M这个字母开头,就比如说美军著名的M16突击步枪,那么这个M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M”是英文单词Model的首字母,也就是模型的意思,而在枪械的命名当中,就可以理解成我国的“式”,就比如我国的56式半自动步枪。但是一款枪械的名字中其实并不只有M这个字母,就比如说M16A1,其中的A所代表的就是M16的升级版本,包括美军枪械中经常出现的E,则代表的是研制版,X代表的是试验版。
而对于有F这个字母则是大量的出现在美军的战机命名中,就比如说F22、F35等,这个字母则是Fighter的首字母,因此F系列的战机代表的就是美军的战斗机,B则是BOMER的首字母,中文意思是轰炸,因此美军的轰炸机也就是以B开头,就比如说B52、B2等,当然还有其他的不同战机,E代表的就是电子战飞机,A则是攻击机,C为运输机。
而我国则是直接通过一款战机的用途进行命名,其实是和美国的命名方式大体上相同,只不过我国使用的是我们自古以来的汉字,美军使用的就是他们的英文罢了,我国习惯上把战斗机、战斗轰炸机以及截击机统统命名为歼击机,因此都是以歼开头。
而我国的攻击机则是以“强”开头,这也代表这个系列的战机战力非常的强悍,直升机则是以“直”开头,包括预警机,运输机,都是根据其作用意义命名的。因此一款从大到小的武器,它所拥有的名字都不是乱来的,而是根据规则进行命名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军机是如何命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国军机是如何命名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