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制造业14年第一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制造业14年第一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投资必过山海关”,许家印、王健林为何再次“闯关东”?
在国家大力促进东北振兴的政策之下,东北三省又建立了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辽宁自贸试验区,经营商环境有所改善,东北的老工业和农业基础比较雄厚,经济和楼市发展向好。恒大李家印投资了黑龙江省的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项目,还在吉林和辽宁考察新能源汽车,高科技农业等项目,都是东北的优势产业。万达的老家是东北,所以他更是对沈阳市进行了几百亿的巨额投资,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医院,国际学校和万达广场,综合发展现代商业设施和配套项目。
原因:营商环境改善、楼市发展向好
企业纷纷布局东北地区的背后源于在政策的支持下东北营商环境的改善。
今年9月28日,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黑河片区、绥芬河片区陆续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最北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2019年8月26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新设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批复》印发,同意设立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辽宁自贸试验区遥相呼应,东北地区的自贸试验区布局已形成了南北联动的开放格局。
同时,东北三省营商环境有所改善。辽宁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在全省实施《辽宁省推进“最多跑一次”规定》,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吉林省、黑龙江省均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进“放管服”改革,今年投资均出现回升态势。
今年上半年,辽宁省就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含金量较高的23条措施,今年上半年,辽宁省民间投资增长5.1%,占全省比重达到70.7%,民营经济已经名副其实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东北三省中,辽宁省生产总值也最先恢复。今年上半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这是2015年以来上半年的最高增幅。
对于龙头房企加大对东北地区投资的原因,亿翰智库研究员黄皖麟表示:“一方面营商环境改善,‘碧万恒’这种龙头企业的多元化布局中,诸如新能源汽车,智慧经济等可以在东北振兴的环境下得到一定的政府支持;另一方面,东北地区楼市沉寂时间较长,随着东北城市进入新阶段,核心城市必定带来一定的人口回流和住房需求,楼市有发展的机会。”
机构数据显示,东北地区核心城市的楼市也呈现稳定发展态势。10月10日,58同城、安居客发布的《环渤海经济区楼市报告》称,今年前7个月,沈阳的新房找房热度为该区域最高,超过北京和天津两个核心城市。
根据亿翰智库的数据 ,今年前9个月,沈阳商品住宅销售成交面积同比增加64%;成交整体优于2018年,与2017年平均水平相当;同时,商品住宅库存约1850万平方米,去化周期约12个月,去化周期正在下降。
同策研究院总监张宏伟表示:“一方面,龙头房企看到国家政策的导向,对于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这是利好的;另一方面,比如像核心城市沈阳,是东北地区的投资热土,房地产市场发展也相对向好。”
同时,易居研究院分析师王若辰补充道:“在文旅和养老地产领域,东北可能有一定的潜力,所以房企的投资侧重点会结合东北地区的优势产业。”
有没有家境不好,真正白手起家创业成功的人,能分享一下其中的经历吗?
分享一下我爹的吧,我可能也说不太清楚整个来龙去脉,不过也是差不多的,我爸二十岁的时候,学别人养猪,被一个浙江的老板骗了6万好像。那时候的6万啊,我爸今年快60了,你就知道40年前的6万啥概念。我爸是个讲信用的人,借了钱是一定要还的,我爸爸能卖的都卖了,每天早上四点多起来干活,无论啥事,只要是能赚到钱的,都做。但没用,一年也还不了几个钱。
记得有个事,我爸和我说的,大年三十的时候,一个老婆婆问我爸还钱,我爸说,钱是真的没有了,你看看家里的碗还有几个,你拿去吧,过年那天我爸买的一斤肉,也让她拿走。那个婆婆看到我爸这样子,就说崽啊崽,有你这句话,你以后一定会翻身的。
两年后,我爸是那片村子里第一个出去打工的。在一个台湾人开的厂里打工,因为我爸吃的苦,肯干,那个台湾人就让我爸负责几台机器,慢慢的我爸做的事也越来越多,后来那个台湾老板说,厂里加工的珠子让我爸去带几个人穿。(具体我爸最后做的是啥我也不清楚,毕竟那时候还没有我)
就这样,我爸出外十年左右,终于算是发家了,不光还清了欠款,在九十年代,一年就有几十万利润。
不知道这个能不能帮到你
对照这个问题,说说自己,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我是1988年商学院毕业的,当时学的专业是工商经济管理,毕业分配在市级机关做办事员,做了两年办公室,90年当时国家提倡发展乡镇企业,不到23岁的我热血沸腾的回到老家做了一个乡镇企业的厂长,当时也是因为家里实在太穷,兄弟姊妹多,想回老家,便于照顾。
二,乡镇企业厂长做了一年多,因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被迫下海经商,在此期间我把所学的书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这一点对于我后期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三,因为没有本钱,商海倒腾一年多也没挣到钱,当时结识一个国营企业的厂长,关系相处不错,听了他的建议,举债买了辆货车给厂里拖货,期间又买两辆,两三年时间没挣到钱,倒闭卖车,还亏了二十多万,九五年欠债这么多,那时候不到三十岁的我就把人生的目标定位在此生把债还清。
三,手里一分钱没有,利用搞运输这段时间积攒的人脉关系,自己搞了一个信息服务部,因为当时信息闭塞挣了一些钱,一年多时间基本还清外债。最关键是在此过程中抓住一条重要投资发展信息并找到了两个投资人,最后从小到大经过十余年的坚守,发展成了年销售额过亿一家纸业公司。
创业的过程就这样,说简单也简单,总结一下就那么几点:
1.知识或者经验的沉淀
2.人脉关系的累积
3.机遇
4.梦想的坚持
当然笔者还不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和大家一样走在创业这条路上,没有归途,只有奋蹄!
欢迎大家相互关注探讨
其实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比如最近的热点人物李书福。
李书福曾说自己小时候就是一个放牛娃。上小学的时候,利用暑假期间的时间替生产队放牛,一天0.15元,一个暑假大概能挣6至10元。那时候,对于李书福来说,这笔钱已经算是巨款了。他通过努力,能够自给把自己的书本费(1.2元)挣出来!
中学时代,李书福说自己家里有辆自行车,他又向父亲要了几百元买了一台照相机,而李书福的“创业”也是从这台照相机开始的。
拿着这台照相机,李书福开始走街串巷,每每看见人就问人家要不要照相,因为他的服务热情,照相的水平和质量也说的过去,很快竟然赚到了几百元。后来甚至开了一间照相馆。但因为没有特种的营业执照,很快就受到了教育和处罚。
李书福并没有将过多的精力停留在照相馆上,因为他发现台州废旧电器市场发展的红红火火,他开始学着从废旧电器中分离金属铜、金属银、金属金,开始了一系列变废为宝的过程。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电冰箱的出现再次让李书福眼前一亮。他琢磨着研究电冰箱配件,虽然整个过程中伴随着许多坎坷,但最终李书福成立了冰箱配件厂房并获得了营业执照。李书福此时开始考虑更为复杂的技术问题,开始扩大产能、制作设备研发新产品。生产的电冰箱零件也变得供不应求。到了90年代,他开始盯上进口的装潢材料。李书福似乎总是能察觉到一些时代的契机,可惜最终因为知识产权的问题被迫放弃这个行业。但李书福没有放弃,他把自己的热情开始投入到摩托车行业,自此开始了属于他的“吉利时代”。
我是1993年开始正式创业的,那时候大家都穷,所谓的“万元户”凤毛麟角。当时我的女朋友很漂亮,但家境穷困,为了改变现状,她家人逼迫其和我分手,与当地一个万元户的儿子结婚了。为此,我很受打击,决心争一口气,于是不顾两手空空,却仍义无反顾地下海经商。
那时候还是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模式正在悄悄收尾,企业都还没有转资,商业机会很多,但大多很不规范。那个时候胆子够大,敢于下海的,大多数都能挣到钱。我跑了当地一些轻纺企业,将他们的轻纺产品以先铺底后结账的方式销到东北,挣了第一桶金。随后,又在上海搞了个保健品代理公司,代理一个保健品的品牌,收获第二桶金。
之后,KTV和舞厅大行其道,我投其所好开办文化实业公司,做音响灯光设备的出售、安装、调试和培训DJ,挣了第三桶金。到1997年又开了一家夜总会,并俨然如富豪般高调结婚成家……1998年,身边最信任的朋友席卷我所有资产逃亡日本,我债务缠身,妻离子散,重新变得一无所有。
2000年,浙江开始重视环保,砖瓦厂和水泥厂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窑被陆续拆除。我跟几个朋友借款筹集一百万,只身前往安徽一个贫困山区,承包一个水泥厂,生产半成品熟料,运回浙江出售给当地水泥厂进行粉碎加工包装成品,并以浙江的牌子销售。那时候水泥行业价格疯长,短短一年,我还清所有债务,还多了90万。
2001年我回到家乡,以90万投资空气过滤行业作为起点,陆续成立一家厂、一家贸易公司、一家医疗器械公司,2005年开始涉足外贸和房地产,那时身家已超过三千万……2008年金融风暴,外贸生意遭受重大打击,贷款出现周转问题。同年,再次遭遇身边最信任的朋友出卖,陷入一个房地产项目的资本圈套,兵败如山倒。想报仇,于是一怒之下涉黑,被判刑12年6个月。
2016年提前出狱,又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好在商场跌滚翻爬多年,虽然不靠谱的朋友不少,但有情有义的朋友同样很多。如今在朋友资助下开了一家市政工程公司,短短一年多时间总算又翻了身。如今年纪大了,不再奢望高大上,下半辈子只图平安喜乐,闲时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弥补对父母妻女的负疚感。
这就是我半世人生的创业经历,希望能够给你一些借鉴。
思路文笔太差,各位将就看看
本人90年的,今年27,家庭贫困,读完初中就没读了。然后就在东莞进厂这些工作,混到了24岁,后面进入了淘宝。做的还算勉强算中等偏下吧,一年收入在50➕。不过已经瓶颈了,为什么呢?书读的少,周围做生意的亲戚朋友少,很多都得自己摸索。感觉真的很难,管理带团队没有经验和思路。对于人生事业规划做的差。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所以说我个人感觉头脑只是占了很小一部分,真正的是靠资金➕人脉➕阅历层次。
06年初中毕业去云南工地上班
07年去东莞电子厂上班
08年去武汉火锅店上班
09-10年成都网吧当服务员
11-12年齿轮厂上班
12-14年网游工作室(DNF挂机,一个人看几十台电脑)
14年走投无路,强行进入淘宝。1000元保证金是找朋友借的。那时间做QQ赞,借钱卖手机筹钱把销量做上去了,然后被同行搞死了。那时间真的心灰意冷,压力也很大,一度大到抑郁症,后面没办法,继续做。找了一个刷粉丝的行业,需要买软件,借不到钱。后面好不容易借了2000元去买软件,直接给别人转账的。那时间真的很怕转过去了人消失了,不过还好的是没有被骗。然后慢慢起步做起来了。不然估计现在都在进厂上班吧。
今年17年,有了第一家天猫店铺,做虚拟游戏的。目前运营还可以,租了一个写字楼目前正在装修中准备明年年初投入第二家天猫。但是身体真的差到了极点,回答这个问题的时间正在东北出差见朋友探讨淘宝
再来说下很重要的就是规划问题。由于起步起来后很快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但是由于贫穷导致了目光短浅,没有一个规划,然后就飘了,天天泡妹子,喝酒。工作室走下坡路。到17年初的时间100万就花完了,工作室也跨了,那时间就逃避了,重度抑郁症。然后慢慢调整,在今年5月重组了工作室。借了钱重新开始运营工作室。到目前为止6个员工。但是对于规划和管理很乱,都只是不断的在尝试。准备明年安排人出去学工商管理(本人常年电脑前面,很少出去与人接触导致了内向,这些事情无法胜任。)现在的淘宝不是一个人能玩的了,至少在我这个层面上是抱团几个人一起同步进行的。
规划+资金。这个占了很大一部分!有做淘宝的可以一起交流。或者有简单的问题都可以回答(太深层次的自己也不会了,自己也只能算小白)
华夏幸福3天裁员近千人,开发商日子真的这么难过吗?
必须注意的一个事实是,华夏幸福的爆发,就存在许多神秘之感,其中,不乏泡沫之意。因为,以圈地为主要扩张手段的发展模式,与非法集资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只要资金链不断,永远开心五比。只要资金链出现问题,就立马风险爆发。
对华夏幸福来说,前些年的盲目负债扩张,实际已经透支了未来的绝大部分力量,透支了企业的生命力。随着负债的不断扩大,快速扩张积累起来的泡沫,也接近了破裂的边缘。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可能就不是裁员了 。
裁员,只是华夏幸福最温柔的现象了。如果企业的融资之路没有完全断裂,或许还能勉强为之。一旦融资之路全部切断,等待华夏幸福的,就是这座泡沫大楼的轰然倒塌。
事实上,对企业来说,如何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充分尊重经济规律。可以快一点,也可以打破一些常规,但不能没有节制,没有底线。过度发展,只会给企业买下祸根。华夏幸福不一定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风险,但也决不会风平浪静。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看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如何确保资金链不断裂了。
这是不是开发企业的共同风险,眼下还不能下结论。但是,前些年过度扩张的开发企业,估计不会日子不好过了。资金实力不强的开发企业,则极有可能活不下去。
华夏幸福裁员是真的,开发商的日子难过了也是真的,说我们迎来了最大一次房地产的调整期也不为过,地产黄金20年终将成为历史。
看一个行业的转型,看其龙头企业的动向就知道了。
2018年以来,碧桂园疯狂回笼资金,工期加快,房价松动。9月底,万科董事长在内部例会上喊出:房产真正的转折点已来,开发商面临去化压力。
万科、碧桂园、恒大、龙湖等大型房企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销售增速均已放缓,不少城市量价齐跌。
《21世纪经济报道》一则报道,泰禾、绿地、华夏幸福、长江实业上海公司等都被曝出裁员计划,其中,资金链紧张是引发裁员的主要原因。
就华夏幸福而言,昨日有网络帖子说华夏幸福大裁员了,头一天老板还在稳定军心,第二天人力资源部门就要被裁员工签字走人,说现在不签字以后连补偿都不给。
8月底华夏幸福天津事业部已解散的消息就被报道过,那时官方的解释是:“正在进行局部优化和调整”。看来华夏幸福要经历的阵痛才刚开始呀。
喊喊房价下跌,好像没有什么损失,真的跌势形成的话,从业人员收入大减是必然的,一些中小企业倒闭是必然的,一些大型企业裁员也是必然的。
就看这次轰然倒下的会是哪个明星,真正寒潮袭来之时,一定有房产领域的庞然大物倒下,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是的,对华夏幸福更是如此;老板王文学表示“要坚定地活下去”,足以说明一切。
华夏幸福主要有两块业务,一是产业园,二是房地产开发。
华夏幸福最大的失误就是在环京一代豪赌购买了大量土地。要是以往,在环京买这么多土地没有什么问题,但这次不同,这次的调控是全国范围内的,谁涨得厉害就调控谁,所以燕郊等环京区域楼市迅速跌入冰点,有些楼盘甚至降价一半。
由于严格的限贷和限购,华夏幸福环京一带的楼盘卖不出去,自然也就无法回收款项。
华夏幸福另外一大失误就是全国各地开花的特色小镇项目,最多的时候一度超过200个。而特色小镇的投资规模,动辄就是数亿,十几亿几十亿的项目也很常见。华夏幸福这么拼,自然要把资金链弄出问题——尤其是今年民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难的背景下。
由于资金链紧张,华夏幸福今年股价暴跌,市值缩水高达680亿元。
为了“自救”,以今年以来,华夏幸福一直在瘦身。
先是,中国平安这个大金主,用137.7亿元的巨款,买下了华夏幸福19.7%的股权,并开始对华夏幸福进行整合。其中整合的重点之一,就是产业小镇业务板块。所以,产业小镇裁员,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下图为华夏幸福在环京的大厂打造的影视小镇)
接着,今年10月,华夏幸福宣布,将与万科合作开发位于涿州、大厂、廊坊和霸州的项目,通过这次合作,华夏幸福套现32.34亿元,并且获得万科投入合作开发。在燕郊项目出让股权后,进行裁员以节省成本,也不意外。
由于产业园开发的投入大、回款慢,华夏幸福一直开发商当中缺钱的典型。华夏幸福一直利润很高,但这些利润都只是账面上的利润,并没有真正拿到钱。以2017年为例,华夏幸福净利润88亿元,但经营活动现金却净流出162亿元!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
今年房企日子不好过,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了。
每年吃饭行情“金九银十”,今年也不灵了。
2018年10月,百强房企单月业绩较9月环比降低10.5%,销售减速较为明显。
深红色是2018年销售额,上图可见,10月销售额和7-8月都差不多,还不如5,6月。今年全年高峰竟然是6月,金九银十真的没了。
前两天热潮的安徽合肥一楼盘降价,砀山碧桂园57折甩卖,虽然后来价格被迫恢复,但这足以说明,房地产寒冬真的来了。
难道,你见过房地产最火热的时候57折大甩卖吗?
在这样的背景下,裁员,优化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毕竟房企不赚钱的时候,活下去是最关键的。就连万科都喊出活下去的口号,你认为这个行业其他公司会好过吗?不好过,只是他们不愿意出声,默默的裁员。
这次裁员最凶狠的是华夏幸福,据说裁员上千元,直接解散两个集团公司,而在此之前已经解散了天津和重庆分公司,这力度,真的是断臂求生啊!
上图可以看出,华夏幸福三季度收到的现金比去年同期少了20多亿,可见今年现金压力很大。但同时,流出资金也少了,比去年同期少了170多亿,看来经营收缩的厉害了。投资流出金额也比去年同期少了160多亿。
一句话,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房地产20年牛市了,是该回调一下了。
笔者有一些朋友在华夏幸福,对里面了解不算特别多,但可以分享大家探讨。
华夏幸福在湖南也有公司,正在打造株洲云龙、湘潭雨湖两座产业新城。前些天,跟在那的朋友A聊天,才知道另外一位朋友B离职了,去向不明。
虽然很突兀,但也在意料之中。因为今年上半年,朋友B就私下跟我透漏,打算离开,因为想去和同学创业,项目也有一些眉目,还问我有没有兴趣。
当然朋友B的离开,一方面确实有其创业的想法;另一方面,也不回避现在做产业招商也不容易做,行情不景气,哪里都缺钱,现金为王!
另外一个朋友C例子,在湖南某知名地产公司——国内民营企业五百强吧,他是里面某售楼中心营销负责人,最近去总部开会,收到一份军令状——短期内,要营销2亿,但据朋友C说,即便把所有存货都售罄,也才1.7亿。
结合前期朋友C每月也只推出几套房的表述,可推断这家房产公司日子应该还算好过,因为现金充沛,库存较少。
综上所述,房地产再不景气,也是相对以前的暴利而言,现在不过是相对回归正常而已。
在整个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都不容易,房地产的不易,相对制造业的不易,已经算好了。
比如,胡兄今年曾去湖南老工业城市调研,那些装备制造企业,半死不活,负债累累,资金枯竭,若没有扶持资金进来,只有等死的份了。
可见,华夏幸福等地产公司的各种危机新闻,我们吃瓜群众,在旁边,看看就可以了。
这里,只聊心得,不谈理论,调研研讨写报告,5+2,白加黑,欢迎支持胡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制造业14年第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制造业14年第一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