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印试射高超音速导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印试射高超音速导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美国刚刚退出中导条约,但据报道8月份将试射新型近程导弹,这说明了什么?
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美国刚刚退出中导条约,七月份它就将试射新型近程导弹。这说明:美国退出《中导条约》是有谋划的,并不是特朗普的冲动行为。我认为美国这个时候宣布试射新型近程导弹有三个方面的目的:施压俄罗斯;拖俄罗斯进行军备竞赛;遏制中国。
施压俄罗斯接受美国的条件。按照《中导条约》的规定,如果一方退出,半年后条约将失去制约作用。美国在宣布退出条约后,很快就宣布将在半年后试射新型近程导弹,是向俄罗斯施加压力,如果俄罗斯不能满足美国提出的条件,《中导条约》将真正失效,美国将试射新型导弹。普京当然不会接受美国的条件。
将俄罗斯拖入军备竞赛。俄罗斯长期以来与美国针锋相对,如支持叙利亚政府、委内瑞拉政府等,因此俄罗斯也长期受到美国的制裁,不过在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并没有因为制裁而衰落,因此美国想另辟蹊径,退出《中导条约》,研发新型陆基近程导弹,诱导俄罗斯也进行研发,增加其军费开支,从而让俄罗斯的经济受到影响。
从战略上遏制中国。因为《中导条约》仅仅限制俄罗斯和美国,因此,美国退出时提出一个条件,如果中国也遵守条约,美国可以不退出,这表明,美国退出《中导条约》有中国的因素。美国想增加研发新型中短程陆基导弹对中国形成威慑,或想将中国引入,美、俄、中三方重新签定条约。
应该说美国现在就公布半年后试射新型导弹,在施压的同时,也暴露了其真实的目的。
你对此有什么想法,欢迎评论!感谢你的 关注!
关于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之后就试射新型的弹道导弹的新闻,其实一点都不令人感到奇怪,因为从1989年美苏签订《中导条约》的前后时间里,美苏两国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先进弹道导弹的研究,只不过名目换了一个而已。
比方说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立项研制的X-37系列以及其后续飞行器项目,其实就是另一种方式的超远程武器运载工具,我们今天看到的可变轨弹道导弹技术,其研制思路就是来自于这个系列飞行器的研究。
这个项目与弹道导弹虽然有一点性质上的差别,但是其根本用途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都可以作为核武器的运载工具来使用,而且X-37等X系列飞行器用途更加广泛,并更难以被防御。
《中导条约》的签订,在政治领域的意义,要远大于在军事研究领域的意义。
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导条约》,它对于人类文明史上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因为他标志这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军事对峙之后,终于走向了和解的道路。
这就意味着从1989年之后,人类社会正在逐渐摆脱随时面临全面核战争的风险,在这个问题上,欧洲各国体会得尤其深刻。因为《中导条约》的签订,实际上就是美苏两国,为了缓和欧洲各国对于全面核战争的担忧,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因为如果美苏在欧洲核安全的问题上进行妥协的话,那么由欧洲各国组建起来的欧盟,为了自身的战略安全,将很有可能会全力发展自己的核技术,并从此摆脱美国走向军事独立。
对于美苏两国来说,欧盟一旦实现政治和军事上的全面独立,那么对于这两个国家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在欧洲一直都是世界现代史上的文明中心,拥有着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深厚文明底蕴。
一旦欧洲在美苏的压力下实现统一和独立,势必会在美苏之间形成一个新的超级大国,而这既不是美国希望看到的,也不是苏联希望看到的结果。
因此美苏两国从当时的战略角度来考量,最终签订了《中导条约》,而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禁止双方部署射程500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这就基本上避免了美国苏两国都将中程导弹指向欧洲的可能,同样也是为什么《中导条约》只限制5500公里以下弹道导弹研制、部署的主要原因。
美国和苏联(俄罗斯)对于弹道导弹的研制,基本上都没有停止过,这也是美国为什么能够这么快的研制出新型中程导弹的原因。
尽管美苏两国在1989年签订了《中导条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都全部遵守了所有条约,这主要是因为中程弹道导弹这种武器,对于国防安全的作用实在是太大,因此绝无可能因为一纸条约就被毁弃掉。
所以不管是美国,还是苏联(俄罗斯)其实一直都在进行着相关技术的研究,比如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相继开发出白杨—M系列中程弹道导弹。而美国的研制项目更多,不仅有X系列飞行器项目,还大量部署了最大射程达到了2500公里的“战斧”系列巡航导弹。
以上这些都是已经公开的武器项目,同样对于国防需求是部署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设计思路,美国和俄罗斯在各自的军事实验室里,肯定还有更加先进的导弹类武器的研究项目,只不过这些项目都没有被公开而已。
如果按照美国七月份试射新型导弹的计划来反推的话,实际上早在数年前,该导弹的研制计划就应该完成了立项,而现在则是所有的研制进度都基本完成,并进入了实弹制造阶段了。
因此从美国的角度上来看,美国指责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私自研制弹道导弹,只不过是想退出《中导条约》而已,这样就能以此为由来为自己弹道导弹研制计划“松绑”而已,这也符合美国人想干坏事之前,喜欢先朝别人头上泼一盆“脏水”的习惯性做法。
谢谢秘书先生诚邀答题。美国宣称7月份就将试射新型近程导弹,说明美国至少在五年前或十年前就已经开始研发这款新型近程导弹了。近程导弹一般射程是在1000千米以内,它的研发应该不受中导条约的限制,因此即使当初美国没有宣布退出中导条约时,军方研发近程导弹的工作并没有停止。
美国推出的这款近程导弹,应该是为了满足特定区域性作战任务的需要。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的主题,虽然限制美国与俄罗斯的对垒仍然弄得很厉害,但真正的世界大国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在不断降低。但美国毕竟有维护自身世界霸主地位的需要,为此美国必须在一些具有全球性战略意义的重要区域保持地区事务主导权,对于这些区域内新发展起来的地区性大国,美国要么对其进行拉拢控制;拉拢控制不了,就进行军事威慑或者武力打击。由于这些地区性大国往往幅员不是很辽阔,采用中程导弹或者远程导弹攻击它们往往是耗费高而成效少,而且实战中导弹可能偏离目标打到其他国家给美国带来外交被动或激起更多反美情绪。为此美军需要研发一种射程不很远但威力很强的近程导弹以便打击特定的地区性大国。
美国在目前这个时间点宣布要试射新型近程导弹,不能不让人怀疑与其可能对伊朗这样的地区性大国采取行动有关。目前虽然美国从叙利亚撤军了,但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已经元气大伤,不可能对美国在中东的利益构成什么实质性威胁了;而委内瑞拉那里虽然现在闹得欢,但马杜罗自身难保,也不可能对美国有所威胁。眼下能够在重要战略区域对美国利益有实际威胁的当然主要就是伊朗啦。从伊朗的国土大小来看,美军只需要使用近程导弹,就能够从其位于海合会国家的军事基地或者停泊于波斯湾上的军舰上对伊朗重要目标实施有效攻击了。
当然,近程导弹的研发成功对美国实施反恐战争也有重要作用。毕竟打击恐怖组织武装的营地,使用近程导弹要比使用什么“战斧”导弹效费比要好得多。
说明了美急于退出中导条件,是放开手脚发展自已的中导。以对冲中俄日益增长的导弹力量。美下一步将会退出美俄战略武器协议,以便于自已更新和发展战略武器。在可以预期的时间內,美还将退出禁止外太空设置武器协议,以便他把束子束武器部署到太空。请指正。
1987年,美苏签署“中导条约”成为超级大国走向互信与合作的标志,由此宣布SS20和潘兴2式导弹的“末日”,条约禁止两国发展500—5500公里射程的各型导弹,一定程度制约了该领域的军备竞赛。
其实美俄各自“十八般兵器”一应俱全,限制“中导”,一可“歇歇”,二则腾出手在其他领域“有所为”,30多年过去,基本没有一方吃亏、一方占便宜的结局。
特朗普可不这么想,他的上台标志着美国右翼保守政策的回归。今年2月初,美国如愿退出“中导条约”,理由有两个:俄罗斯已经违反条约在先,再有东方大国、伊朗等不受约束,美国不能坐视继续吃亏下去。在美国看来,退出合情合理,下半年试射新导弹可谓顺理成章。
美国的行动透射着怎样的信息?
一、矢志全面竞争,不给对手超越的可能
美国洲际导弹在内的“三位一体”打击力全球第一,反导系统第一还不行,必须在中近程导弹领域占先,不给对手“弯道超车”的机会。
二、一石数鸟,在欧洲、印太和中东三地震慑对手
明眼人早已看到,退出中导既为对付俄罗斯,更为印太战略添上重重的军事砝码,还有压制伊朗的考量,据称后者武库中近程导弹过万,威胁以色列和沙特两大盟友,美国岂能不管?
三、为新的军备竞赛开启发令枪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冷战后已30年,“百年一遇的大变局”之下,美国最怕其霸主地位不再,遂有“美国优先”,大增军费,全球逞强,我行我素。
开弓没有回头箭,美国开启新的实验,各大国势必有所回应,一个新的军备竞赛由此拉开,其结果难料。
F15EX首飞成功,一架可携带过去一个中队导弹,为何会先便宜印度?
莫迪和印度一定非常自豪!能够在美俄之间不用选边站。而且和两家玩的都挺好的,恐怕这世界上只有自己了!而且如果只要自己愿意,停止瞎折腾。和东方大国的关系也是分分钟可以修好的!这怎么能让阿三不载歌载舞?
遏制中国发展是当前美国第一位的战略考量。印度应该是美国认为最适合牵制中国崛起的国家。印度也有谋求世界话语权的需求。所以两家可以达成某些共识。
空心的搅屎棍在印度手里搅啊搅 ,美国佬来了,教会了印度阿三 把空心装满牛屎牛尿…百战百胜。
所以啊,阿三牛气冲天 ,牛逼的不可一世。看看手里美国的世界级先进武器,学习美国,拳头硬了要利益!叫板中国,要么割地,要么称臣…
呵呵,想多了…
几十次美梦,自己都觉得是真的世界第二了。
哈哈😄哈哈
现在的中国不会复制1962,
要让阿三体会什么叫世界真正硬实力。
有能力打出100年的世界和平!
首选因为F15EX是改进型战机,相当于4代半机。不是什么先近武器,不需要保密。
其次印度处于反华前沿,且与中国正处在军事对峙的局面,最需要先近武器,帮印度就是帮美国对府中国。让谁谁也会这样干,即牵制了中国,又获得丰厚的军火钱,何乐而不为。
F-15EX是歼击轰炸机,当然由F-15转型过来的。与中国的歼十六是一个性质的,作用不觉得比歼十六好,也许还要微微浅一点,因为苏-27就是针对F-15而发展的,歼十六是苏-27的提高版,歼十六原型是苏-30KI
美国的工业体系绝对没有中国的完整,只是兵工厂发展,包括曾经的电脑。
美国的存在就是闹事儿,现在美国的国力不剂,只能拉笼其他国家闹事儿,所以必须给点利益,现在是拿点便宜货,目的就是收买印度人心
美国的F—15EX,在2月2曰首飞成功。按该机的设计要求,将是一款四代机中的佼佼者。而美国方面,积极的向印度推销这款战机。这是在便宜印度?绝不会是个便宜事。据报道,在去年7月,美国空军与波音公司签订了一份有关该型机的合同,用12亿美元买8架该型机,单架1.5亿美元。这是波音公司对美国空军的售价。而“三哥”要买呢?波音公司,是涨价三分之一,还是三分之二,甚或是更多呢?涨少了,实在对不起“三哥”冤大头的美称。而且,美国空军有可能仅购买该型机144架,不会将制造成本拉低多少,仅凭这个原因,如果”三哥“真要买,架架都要见“血”。但是,美国这次要失算了,因为印度在2月6日,与俄罗斯签订了,购买110架米格—35战机,总价为50亿美元,单价仅四千多万美元(这肯定不会是最终成交价)这一是,因为价格方面的优势,二是“三哥”对苏(俄)制战机非常的了解,特别是米格系列,至少掉机很有经验,可以说已摔岀了心德体会。而美式战机太昂贵了,更缺乏了解。可是,在今后印度完全有可能购买美国的战斗机,一是照顾一下美国的面子,二是观照美国军工企业的钱袋子,再有不能战斗机方面,完全依赖俄罗斯。而美国方面,会継续推销诸如F—15EX、F—18、F—21(F—16改进型)等战斗机。因为,美国的军用飞机,已有如C—17、C—130运机,P—8反潜机和阿帕奇直升机和无人机,在印军服役。而美国人会尽力填补在战斗机方面的空白。
印度加尔各答级驱逐舰是印度国产的吗?性能如何?
P15B驱逐舰六年磨一剑终于服役,号称是印度武器装备“国产化”目标的重大飞跃!据“海军新闻”网站报道称,印度马扎贡船坞船厂有限公司于10月28日,在孟买向印度海军交付了首艘P15B型导弹驱逐舰。该舰曾在2019年6月因突发火灾而备受世界瞩目,此外,该舰又被视为印度视为提高“武器国产化”重大项目,那么果真如印度说的那样,该舰的建成服役是实现“自给自足的印度”的一步重大飞跃吗?
印度军队的“拖延症”众所周知,陆军“阿琼”坦克从提上日程到列装部队,整整花了48年。空军LCA“光辉”战机从立项研制到交付使用,历时共36年。海军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则于本月24号开启第二次海试,按照印度官方的说法,该舰将于明年8月服役。但从1999年算起,该舰整整花费了22年。而P15B型导弹驱逐舰泡水6年就服役,简直是巨大进步。
2009年3月,随着P15型(德里级)驱逐舰的服役,P15A型(加尔各答级)进入建造阶段,印度国防采购委员会(DAC)提出了“15B工程”。以P15A型为基础改进研制,除了增加反舰/防空、对地打击能力外,DAC还要求该舰具有一定的隐身性能。
在技战术指标严苛的同时,印度政府又对该型舰艇的设计建造定下原则,即“立足国内产业,依托国际支持,显著提高国产化水平”的目标。因此,在该舰设计建造伊始,不仅是提高印度海军总体作战性能的一型“先进”舰艇,更是提升印度“武器国产化”的重要节点。
该舰长163米、型宽17.4米,吃水线5.42米、排水量7300吨、共建有5层甲板、型深约12米,人员编制325人。在动力方面,该舰继续沿用P15A型的全燃+柴油机辅助动力系统,由2套乌克兰生产制造的“曙光”M36E燃气轮机动力包(总功率达64兆瓦)和2台罗罗公司卑尔根KVM-18型柴油(单台功率7400千瓦)机组成。全功率运行时航速超过30节,巡航时航速保持在18节,续航力8000海里。
武器系统方面,该舰主炮并没有选用之初考虑的“雷昂纳多.奥拓”127毫米62倍径舰炮,据悉在测试过程中,由于该型火炮的射程达不到印度海军的要求,因此被否决。印度海军转而选择了美制MK-45 Mod4型127毫米62倍径舰炮,该炮最大射程达117公里,防空系统中的雷达则选用由以色列埃尔塔公司研制的WL/M-2248MF-STAR多功能区域警戒雷达,对空警戒及捕捉目标的距离为450公里。安装2组共32单元的“巴拉克”-8中远程舰空导弹,其弹种主要为中程型MIR-SAM,射程仅有35-70公里。据悉,印度未来还会配置远程型LR-SAM(射程达150公里)。
对地打击武器装备由印度自行研制的“无畏”导弹,该导弹布局接近了KN-55亚音速巡航导弹,其标准射程1600公里,但在测试中,该弹的实际射程只有600公里,连标准射程的一半都没有达到。此外,该舰还计划在未来装备“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与“无畏”一起部署在主炮后方的2组共8单元的通用垂发系统中。
反潜武器方面,该舰选用国产Varunastra533毫米重型反潜鱼雷,其最大射程达40公里,最高航速达40节。近防武器系统则装备由印度国产化的AK-630M型近防炮。
平心而论,作为P15A型的改进版,P15B型驱逐舰的确有一些亮点,但这些亮点仅仅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使得该舰的总体作战性能呈现出显著提升。此外,该舰在设计之初的隐身化要求也并没有达到,该舰甲板上各种设备林立纵横,令人眼花缭乱,错综复杂。从南亚地区而言,P15B型驱逐舰或许可以起到威胁作用,但放到东亚地区来看,该舰只能用落后来形容。
为了改善印度军队核心作战装备,严重依赖从国外进口的局面,印度政府开始不遗余力地推行“武器国产化”计划。尽管目标明确,推进也是有声有色,但实际效果却令人难以接受。
以P15B型驱逐舰而言,该舰的设计工作除了由印度海军舰船局负责外,还由俄罗斯北方设计局承担了相关一部分。动力系统中的燃气轮机则由乌克兰提供、而防空武器则由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负责、电子战系统则由以色列埃尔比特公司提供。
因此,该舰尽管建成服役,但其核心装备的国产化仍然未能实现,不知印度人作何感想。而在建造过程中,该舰也是充满了坎坷曲折,2015年4月,首舰在孟买马扎冈船厂下水,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该舰仅仅完成了船体的建造工作。2019年6月,该舰在舾装过程中突发火灾,造成一名工人死亡,至于事故原因至今都没有被披露。
如今,六年磨一剑的P15B驱逐舰终于服役,这对于印度海军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在这背后,印度军工的整体实力依旧没有任何增长,继续着停滞不前的局面。因而对于印度军队而言,从国外进口核心作战装备,这一情况在可预见的未来,并不会得到多少改观。因此,印度海军在声明中所提到的“重大飞跃”,也仅仅只是表面文章而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印试射高超音速导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印试射高超音速导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