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外交部驳斥欧盟指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外交部驳斥欧盟指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伊朗以牙还牙!扣押一艘英国油轮,美国英国会以此为由发动对伊朗军事打击吗?
谢邀!美伊军事对峙,美国什么都没有捞到,还莫名其妙的亏了一架全球鹰无人机,对于霸权主义思维逐日渐浓的美国总统来说,在中东土地上遇到伊朗这样强硬的对手尚属首次,阴沟翻船又让遍布海湾的美军难堪而束手无策。
美军设局,英国不明真相,在直布罗陀海峡扣压伊朗油轮,结果给美国总统卖了,巴结美国的愿望已经落空,波斯人以牙还牙的对付英国,令英国慌了手脚使得英军在原有两艘战舰的基础上,慌不择路的在黑海再抽艘战舰加入波斯湾保护大英原有的利益。
综上所述,在个人看来,美英政局难已协调意见不一,两国军方,各行其事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巴不得对方去捅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这个马蜂窝,来寻找借口一洗无人机被击落的耻辱,美军的不敢,英军就更加的不敢,正义在伊朗人民这边,美英各行其事的江湖行为注定会败兴而归。
以上是我个人的见解。
该发生的终究还是发生了。伊朗在7月19日扣押了两艘英国油轮。
一艘为悬挂着英国国旗的Stena Impero号(船籍英国),船东为瑞典的Stena Bulk航运公司,实际运营为Northern Marine Management公司(苏格兰),船只连带着上面多国船员23名船员被伊朗带回了班达尔阿巴斯港,伊朗革命卫队声称它违反了海事法规,关闭GPS、走错了航道且不听警告,而事发地为国际公共水域,当时四艘革命卫队快艇和一架直升机参与了扣押行动,很显然是有备而来。
另外一艘为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Mesdar号,运营公司为Norbulk Shipping UK(苏格兰)表示,在武装警卫于上周五英国夏令时17时30分左右登上该船后,他们已与该船恢复了联系,船员“安全无恙”。目前该船已经被释放,返回航线。
英国什么反应?
英国反应是非常快的,绰号“眼镜蛇”的政府紧急状态委员会在周五召开了两次会议讨论此事。英国外交大臣亨特通报了相关情况,英国驻德黑兰大使已经与伊朗外交部进行了沟通,希望解决此事。亨特同时表示英国也将与国际伙伴密切合作。
(亨特接受采访)
亨特也表明了态度称,“这种行为完全无法接受”,“必须保证航行自由”。
他警告伊朗,“我们绝对清楚,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迅速解决,将会产生严重后果”
不过他也指出,“我们不会考虑军事选择。我们正在寻找一种解决这种情况的外交方式,但我们非常清楚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原因何在,伊朗为何突然扣船
伊朗在之前扣压了一艘名叫“Riah”的巴拿马籍油轮,最初伊朗外交部称该轮船因为机械故障请求援助,后来革命卫队方面发布通告称该船涉嫌走私燃料,正在接受调查。这次直接扣了英籍油轮,很显然旨在以此为要挟让英国出面与直布罗陀当局释放之前被扣的伊朗油轮“格雷斯-1号”,这艘油轮自7月4日便一直被扣押,两位船长也因为涉嫌违反欧盟对叙利亚禁令而遭到逮捕。
(格雷斯1号)
英国曾经表示,如果伊朗方面保证“格雷斯1号”不将原油运往叙利亚,那么可以释放该船。很显然对于这个要求,伊朗是不可能接受。原因在于这艘油轮运的虽说是原油,但是给予叙利亚援助,以及支持伊朗势力在叙作战的必要军费。这些原油通过叙利亚Baniyas炼油厂提炼成为成品油,然后再通过黑市换取外汇或者战略物资。当前叙利亚伊德利卜的战事吃紧,消耗甚大,不然伊朗也不会铤而走险通过直布罗陀运输这些原油。
(伊德利卜)
美国会鼓动英国借机发难么
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会与伊朗就油轮被扣一事进行沟通,仍希望与伊朗进行谈判。很显然特朗普一直没有放弃与伊朗和谈的可能,然而在前一天美国刚刚声称击落了一架伊朗无人机,海湾地区的火药味越发浓烈。美国鹰派方面也一直在试图用武力迫使伊朗妥协,白宫国安会发表声明表示称,“英国在一周多以来第二次称为伊朗升级暴力冲突的目标,美国将继续与我们的盟国和伙伴合作,捍卫我们的安全和利益,抵御伊朗的恶行。”
(接受采访)
总体来看,摩擦的可能性正在加大,但是冲突的可能性很小,英国虽然派遣了邓肯号驱逐舰前往增援,但是只是象征性的。对于美国而言,其也主要是武力威慑和外交、经济制裁为主。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你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这一切都是英国自讨苦吃。如果美国联手英国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则更加表明两国纯属“无赖”之径,势必会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对待伊朗问题上,美国不打第一枪,其他国家就算忍受再大的“委屈”都不敢妄然行动。
自从本月4号英国派出海军陆战队在直布罗陀海峡扣留了一艘伊朗油轮之后,英国和伊朗就陷入了空前的紧张阶段。英国斩钉截铁的表明伊朗这艘油轮违反了欧盟对叙利亚制裁的相关规定,英国有权将其扣留,退一步说英国都想着“如何脱欧”了,为何还要管这些事呢!主要是最近老大哥美国和伊朗关系不是很好啊!小弟英国是时候要向美国老大哥表示表示了,于是扣留了伊朗油轮以示忠诚。
当然就英国扣留伊朗一艘油轮之后,伊朗迅速召见了英国驻伊大使询问情况,但寻未果。伊朗也做出了强硬的表态,喊话英国伊朗有理由扣留在波斯湾地区航行的英国油轮。如今伊朗并未食言,19日在霍尔木兹海峡扣留了一艘英国油轮,而且还拦截了另外一艘,正所谓“好事要成双”。伊朗方面表示这些油轮违反了国际规则,甚至有一艘涉嫌走私燃料,不将其扣留那真的是天理难容啊!
事发之后英国开始毛躁了,连忙联系英国驻德黑兰的大使和伊朗外交部进行交涉。英国若要是早知道会这样,为何还要扣留伊朗油轮呢!如今英国又要反过来协商解决,况且英国扣押的伊朗油轮延期十四天已到,但伊朗并未看到英国的真诚,那么态度一向强硬的伊朗是很难同意的。
这种小摩擦很难上升到战争层面,况且英国国内面临大选、脱欧尚未解决等一系列问题,而美国特朗普同样面临大选,在这一敏感时刻两国对伊朗不敢轻举妄动,而美国的种种行为看似逐渐在战争的边缘进行试探,不断施压,逼迫伊朗重回谈判桌。
伊朗公开宣布扣押英国油轮,不是没给英国留面子,而是英国太无礼,终于使伊朗忍无可忍,不得已而为之。
7月20日据伊朗英语新闻电视台报道,伊朗革命卫队宣布在霍尔木兹海峡扣留了史丹纳帝国号英国油轮。扣留该油轮的原因是“因违反国际法而被扣留”。据称船上有23名船员,没有人员伤亡报告。这终于证实了本人以前的猜测,被外界视为对英国7月4日扣押伊朗油轮的报复。
至于美国和英国是否会以此为借口对伊朗进行打击,小甜嘟爸爸认为,概率并不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伊朗的目的并非挑衅。自7月4日英国在直布罗陀海域扣押伊朗油轮后,伊朗多次表示要求英国立即释放该油轮,但英国直布罗陀地方政府宣称扣押伊朗油轮最多14天,可是如今已经超过了两天,英国并无实际举动,有些缺乏诚信,这让伊朗忍无可忍,只能以牙还牙进行报复。
二,英国只会狐假虎威。凭英国的实力,目前无法与伊朗在波斯湾长期耗下去。它只能依靠美国的实力,为美国当个帮手。而且英国还是伊核协议的签署方,伊朗并未不遵守伊核协议,英国如果打击伊朗,理由不成立,必然招致国际社会一片骂声。
三,美国不想同伊朗开战。美国要想武力打击伊朗,根本不需要太多借口。大家想一想,6月20日,伊朗击落美国全球鹰无人机,美国就忍了。由此看出,美国目前不愿对伊朗动武。一是国际社会一片反对之声,连盟友都反对;二是美国总统竞选已经开始,特朗普担心陷入战争泥潭,影响自己连任;三是对伊朗开战的后果心里没底,担心损失太大,使美国国力下降。
由此看出,美国英国并不会以此为借口与伊朗开战。最终的结局是互相软化立场,彼此放船放人,这是最好的结局!
对美国最大的好处,这次总算锁住了一个“盟友”;但是特朗普更痛苦的是,又有了一个对伊朗发起军事打击的理由,怎么才可以既不打,又不丢面子?
总不能一直为了“保护150条活生生的性命”而放弃对伊朗的军事打击啊!上一次伊朗一炮把美国价值$1.8亿的无人机打下来,特朗普勉强用“150条人命”的理由为自己不打伊朗做了辩护。这一次,总不能再用同样的理由啊。
但是,美国真的不能对伊朗动手,连过份的刺激动作都不敢做。
到目前为止,美国对伊朗最大的军事行动就是“宣布打下了一架伊朗无人机”,而且无图无真相,伊朗至今矢口否认自己的无人机队遭遇了任何损失。相对于伊朗打下的$1.8亿超级“国宝”,伊朗目前派到海上执行侦察任务的大多数都是“大路便宜货”,价值相差悬殊。
从奥巴马时代开始,美国意识到自己在中东投入过多,错过了钳制东亚地区发展的最佳时机。因此,美国决定重回亚洲,把国家战略重点放在东亚地区。因此,没有实力同时开展两场战争的美国,根本不敢和伊朗真刀真枪地见输赢。
美国虽然捅了伊朗问题的马蜂窝,但是至今一直竭力在避免和伊朗开打。面对伊朗的“刺激”,美国骨鲠在喉,有苦说不出。打不能打,不打又没有解决之道。
伊朗抓捕英国油轮,是逼美国摊牌。
以英国的军事实力,如果一对一和伊朗干,真的很难说谁输谁会赢。因此局势的关键在美国。伊朗出手抓捕英国油轮,就是要逼迫美国摊牌。既然不敢打,那就只能按照伊朗的要求谈。
如果美国不能接受伊朗的要求,停止对伊朗制裁,回到谈判桌旁,那么美国就只能不断地接受伊朗的羞辱。
沙特为何施压也门总统哈迪,尽快接受荷台达协议,是想急于脱身吗?
在将胡塞武装逼出荷台达的战略目标达成的情况下,能够达成停火协议这对于沙特联军以及也门哈迪政府而言是完全可以接受。这也就是为什么这次和平谈判能够取得成果的主要原因。
(在古特雷斯斡旋下,双方代表握手)
现在也门的主要问题是人道主义危机,1200万的也门平民得不到足够的食物和医疗。荷达台港刚本身既是胡塞武装获得伊朗等外界支援重要通道,同时也是向胡塞武装控制区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枢纽。双方围绕着也门西部的重要港口城市荷台达的战斗将会让情况变得更为严重。现在解决方案已经出来了,双方在21天时间内都从荷达台撤出现有军队。本地的治安和管理交由联合国负责。对于哈迪政府而言,如果这么一个相对公平而且稍微偏向于己方的协议都不接受的话,那么无异于将给沙特带来了很大的政治压力。
(也门难民)
沙特出兵也门的初衷就是为了防止也门完全被什叶派宰德分支的胡塞武装所控制。胡塞武装的背后则是伊朗的支持。也门内战的本质其实就是沙特为首的逊尼派与伊朗为首的什叶派之间打的一场宗教战争。现在胡塞武装已经基本日暮西山,完全没有了三年前的势头,那时候其之所以能够发展和崛起的迅速。这必须得益于伊朗对其源源不断的支持和帮助。2015年的伊朗,由于“伊核协议”刚刚签订,联合国以及各方对伊朗的各种制裁均宣告解除,对外支援和影响力输出的能力明显加强。然而现在的伊朗再次陷入到美国的制裁封锁,对于胡塞武装的支援早就已经被掐断了。可以说沙特的总体战略目标已经基本达成。
(胡塞武装)
介入也门内战对沙特经济状况的消耗是显而易见的,介入也门内战当年,沙特官方透露的财政支出用安保的增长数字为53亿美元。这一数字被认为是用于也门作战的直接支出,然而实际支出可能远超于此。当年沙特本身经济数据却反应出战争给沙特带来的影响。该国财政支出增长了13%,达到了2600亿美元,其中军费占了568亿美元,达到了财政支出25%。外汇储备由7320亿下降到了6230亿。结果就是沙特GDP增长率自2015年之后就开始放缓,2015年当年为4.11%,2016年仅为1.67%,2017年则为-0.74%。同时政府财政赤字飙升,失业率也是居高不下。可见如果沙特再消耗下去,经济下行趋势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这不利于其国内经济社会的稳定。
(经济走势不容乐观)
美国方面也对沙特方面施加了压力,尽管政府层面更多是做做样子,比如停止提供空中加油,呼吁对话等等。但是美国参议院在周四进行了两项表决,反对美国政府对于沙特在也门军事行动中的支持,以及认定沙特王储对记者卡舒吉的遇害负有责任。这些无形之中给沙特方面增加了不少的政治压力。这其实也预示着沙特方面现在必须开始考虑也门战争的对于其自身国际形象和地位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参议院议员桑德斯就表决发表讲话)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答案是确定无疑的。
虽然沙特联军在与胡塞武装的近期作战中取得一定优势,但并没有取胜的绝对把握,再加上沙特内外遇到的一些问题,似乎接受联合调停,终止战争是沙特目前的最佳选择。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这是由联合国出面,促使双方达成的协议,主要是为了解决荷台达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因为该地区的大批平民遭遇了饥饿、卫生、疾病等多种问题。如果沙特方面强硬拒绝的话,肯定会因失去道义高地而广受批评;
第二,沙特联军与胡塞武装的作战将失去美国的援助与支持。当然这是由另一个问题而引发的,那就是沙特记者卡舒吉的被杀事件。虽然特朗普不愿承认,但美国国会参议院已经认定该事件是沙特王储所为,并决定停止对沙特与胡赛武装作战的支持。这是沙特施压哈迪接受协议的最主要原因;
第三,沙特有其他的任务要完成。一方面由于沙特发动对胡赛武装的战争花费巨大,已经影响到本国人民的正常生活,招致部分人的反对;另一方面,美国也需要沙特在叙利亚战争方面,在打击伊朗方面投入更多精力。最近沙特就加大了对叙反政府力量的支持力度。再者,沙特带领一帮国家与卡塔尔断交,企图压服卡塔尔,但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卡塔尔反而是渐行渐远。为了应对这些内外事务,沙特从也门收缩也是正常的。
经过了一周多的反复磋商,也门交战各方在瑞典和谈中,达成了荷台达协议。
协会具体内容包括荷台达地区实现停火,胡赛武装撤军以及荷台达市及其港口外部地区重新进行军事部署。除此之外,协议和包括联合国在确保停战和运送人道主义救援问题上发挥领导和监督作用。
沙特官方通讯社表示,沙特外交部官员表示,沙特对也门政府和胡赛代表团在瑞典举行和谈达成的协议表示欢迎。他还强调,沙特将致力于也门达成政治解决方案,其中包括确保也门的安全与稳定,以确保也门领土的安全。同时,沙特方面也呼吁胡赛武装以也门人民利益为重,致力于达成全面政治解决方案。
沙特这一表态反映出急于从也门内战中脱身的诉求,这和“卡舒吉事件”存在着密切关联。“卡舒吉事件”令美国国会持续对沙特施压,并以沙特在也门内战中造成了人道主义危机为由,威胁通过对沙特实施部分武器禁运议案的威胁。
2019年,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掌权后,会对沙特施加更大的压力。沙特方面十分清楚,与其未来在被美国国会实施部分制裁,被动地从也门脱身,还不如快速从也门脱身。一方面,减少因“卡舒吉事件”带来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也不给美国国会增加向沙特继续施压的借口。沙特本不希望接受和平协议,迫于必须和美国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才表明了欢迎交战各方达成协议的态度。至于沙特支持的总统哈迪必须要完全听命于沙特,因此,沙特表态比哈迪表态更关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外交部驳斥欧盟指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外交部驳斥欧盟指控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