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外交部驳斥欧盟指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外交部驳斥欧盟指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英国油轮被扣,德法立即声援,是真心吗?
德法英这些欧洲国家都是石油进口国家。有一个事实是谁也否定不了的,即世界上的能源进口国比能源出口国多。究竟是科技还不够发达呢?很多国家的地下石油还未发现呢?这种可能并不是不可能的。人类永远处于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谁也不敢说今天的科技已经发展到顶峰了,不会再发展了。谁也不敢说地球上的石油已经全部被发现了,没有发现的油井没有了。谁也不敢说世界上的奥秘已经全部被科学家揭开了。谁也不敢说世界上已经没有新东西可学了,世界不值得研究了。比如疾病和病毒。很多病还叫不出名字,很多病还无药可治。而有的人在研制新药,有的人在生产假药。比如手机。从按键手机发展为触屏手机,这证明人类的进步的脚步是不会停下来的。也许每一个国家都有石油,只是尚未发现而已。不过现阶段,现实情况是粮食能够自给的国家很多,但石油能够自给的国家不多。也许很多国家的确没有石油储量。从伊朗总是把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挂在嘴上,总是恃油傲物,拿石油要挟全世界,这种行为就很令人气愤,就让同样需要进口石油的德法不可能不声援英国。扣押油轮的行为是不可能博得很多国家同情的。仅仅这一点,可以说德法的声援是真心的。
英国油轮被伊朗扣押,德国、法国声援当然是真心的。
从表面来看,德国和法国让伊朗释放油轮为有个现实的需要。
第一、
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扣押英国油轮,必然会让和美国关系好国家的油轮前往波斯湾运石油提心吊胆。
可以说伊朗扣押英国油轮的行为会影响国际油价走势,也许用不了多久国家油价就会上涨。
国际油价上涨对欧洲依赖能源进口的国家是非常不利的。
第二、
伊朗扣押英国油轮的直接引发波斯湾局势升级,这是德国和法国非常不愿意看到的。
这种升级很有可能会爆发激烈的军事冲突,而这种冲突有可能演变成中东大混战,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对欧洲祸害无穷。
波斯湾局势的变紧张随时都有可能损害欧洲的利益,所以欧洲方面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
至于他们为什么只要求伊朗释放英国油轮,而不要求英国释放伊朗油轮,也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他们完全是自家人帮自家人的做法。
第二个是,英国用的是欧盟对叙利亚的制裁禁令扣押伊朗的油轮,他们不能打自己脸。
除此之外还有借助波斯湾的危机,加强欧盟内部的团结,摆脱被美国拆散的命运。
当然德国和法国还有另一个目的,他们想通过声援英国的行为,把英国紧紧的拉住,不让英国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被迫全面投入美国怀抱。
总的来说德国和法国这种行为有真心实意,也有虚心假意,反正这么做对他们有好无坏。
德国和法国对于英国油轮被伊朗扣押一事的态度明显就是幸灾乐祸,至于发表外交声明声援英国,那是外交部的事,完全出于外交礼仪,对事件的解决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也就无关痛痒,只是一种不得不表示表示的态度而已。
自从英国脱欧开始,德国和法国就已经与英国离心离德,曾经的欧洲“三架马车
”不再惺惺相惜,英国和德法两国早就心存芥蒂,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地里相互拆台,被欧盟严重边缘化的英国缺少依靠,只得去寻求美国的帮助,而为了急于向美国表忠心,才会上了美国的贼船,在美国的怂恿下冒冒失失的扣押了伊朗的油轮,德法两国心里很清楚,伊朗一定会报复的,德国和法国正在等着看英国的笑话呢,现在伊朗的报复来了,德法两国除了偷着乐,当然还是要出来说一些场面话的。
英法德三国是欧盟稳定的基石,现在英国拔腿走人,出去单过了,剩下德法两国需要担负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自然不会对英国心存好感,这从英国与欧盟就脱欧协议的艰难谈判就可见一斑,仅从维护欧盟利益这一点来说,德法两国就不可能真心帮英国。
英国在扣押油轮问题上完全是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德法两国尤其是德国对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搅动中东乱局本身就极为不满,对美国的指手画脚德国都敢于说“不“,更不用说美国的跟班英国了,即便英国请求德法两国出面帮助解决油轮被扣问题,德法也会百般推辞,绝不会再跟英国穿一条裤子了。
声援仅仅是声援,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英国毕竟现在还是欧盟成员国,德法两国在外交辞令的使用上,肯定不会向着伊朗讲话,那等于直接和英国撕破脸皮,对于今后双方之间脱欧谈判会带来负面影响。还有,英国和法德两国同属西方阵营,即使存在矛盾,还是具有共同的价值观,从这一点上看,对于英国扣留伊朗油轮,因为英国打着欧盟的旗号,法德两国并未发表不同意见,而伊朗扣留英国油轮,则法德共同发声,一致反对,即体现了这两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也采取不同的标准。
在伊朗扣留英国油轮后,美国总统态度强硬,表示绝不会对此坐视不管。但这话说完以后,特朗普就赶去某地高尔夫球场度周未了。有分析认为,英国油轮被扣,特朗普是十分高兴的,因为美国就不怕把事闹大,牵扯的国家越多越好。此番伊朗扣押英国油轮,正好给伊朗扣上破坏波斯湾航行自由的大帽子,以此说服以法德为首的欧盟,不要再同情帮助伊朗,应和美国一道,共同制裁施压,让伊朗彻底屈服,从而解除美国和欧洲在该地区可能受到的威胁。所以,有人说伊朗扣押英国油轮,正中了特朗普的圈套,是有一定道理的,美国确实有这样险恶的用心。
但不管美国是何居心,法德现在还是北约成员,大的方面还必须服从美国领导。美国如今拿出伊朗破坏航行自由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德法虽然知道美国的阴谋,但也不能说破,只能随声附和。不过,这让美国也满意多了,舆论上对伊朗进行谴责,也会给伊朗造成压力,同时证明美国军舰、轰炸机在伊朗周边部署,是必要和正义的。
当然,法德两国非常有可能仅仅是口头上的声援,而不会像英国那样拿出实际行动帮助美国。毕竟,英国扣押伊朗油轮在先,伊朗报复的也只是英国,伊朗并没有威胁别国的油轮安全,特朗普说伊朗威胁航行自由显然是太夸张太牵强。法德自然会明白这一点,所以不可能按照特朗普的思路,也大举制裁伊朗,和伊朗过不去。
从法德两国对于这件事的表态来看,用词并不算很激烈,法国外交部的声明是“这种行动阻碍了海湾地区紧张局势的必要降级”,而德国的说辞是“这让本已紧张的局势向危险的方向进一步恶化”。所以,这两个国家只是说了下场面上的话,显得不痛不痒,至于真心不真心,实际上已经非常清楚和一目了然了。
2021国际大事情?
1、外交部:1月31日起中方不再承认BNO护照作为旅行证件和身份证明。
2、交通运输部:鼓励网约车平台公司发放“留岗红包”,保障网约车运行规模。
3、教育部答复取消非师范生考教师资格:多渠道聘教师势在必行。
4、国内成品油价迎八年来首个六连涨,加满一箱油多花3元 。
5、全国半数以上省份公立医院新冠核酸检测价格普遍降至80元。
6、海航集团: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
7、石家庄:有序恢复公共交通运营。
8、小米发布隔空充电技术:可数米距离内5瓦充电,将率先在小米11上实现。
9、吉利宣布与FF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少量参与FF上市公司投资。
10、英国禁止疫苗流向欧盟,欧盟:按约交付,否则就采取法律措施。
11、匈牙利批准国药疫苗,成为首个批准中国新冠疫苗欧盟国家。
12、因过去24小时新增病例不到1.2万,印度宣布成功遏制疫情。
英国将“格蕾丝一号”扣押期限延长到8月15日是准备外交释放还是对抗升级?
英国直布罗陀当局将格雷斯1号的“拘留”期限又延长了28天。从7月4日扣押到8月15日止,羁押是整整的40天。首先要肯定的是,日不落帝国此举,本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干了一件错误的事儿。现在死要面子活受罪,自己找不到台阶下,只能将错就错到底。
其实有一条正确便捷的路,英国不愿意走——那就是赶紧私下里跟伊朗谈判,双方互相交换释放油轮。或者先主动释放格蕾斯一号,伊朗定然会随后放行帝国号。可惜啊虚伪高傲阴损的英国,还拿自己当盘菜,想纠结欧盟三大国给伊朗施压,想赢回面子。
直布罗陀司法部门延长对格雷斯1号“拘留”28天,当然是出于政治因素的考量。我试着从三个层面予以解读:
首先,为了和伊朗周旋谈判赢得时间和筹码。
从表面上看,英国和伊朗现在是互扣“人质”(油船),最最简单的处理办法,就是双方选择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交换人质,然后剩下的事儿该怎么清算报复就怎么来,那是后话。但明眼人都看得明白,现在英国和伊朗之间这不仅仅是油轮的事,事情的性质已经上升到了政治高度——英国法国德国都已经异口同声跟着美国的腔调而谴责伊朗是个地区的祸害!什么意思啊?很明显,欧洲三大国已基本倒向了美国,事情正在起变化。原本在伊核协议上欧盟巧妙地与美国唱双簧,现在干脆撕下了遮羞布。通过这次油轮事件,伊朗终于认清了他们的伪善面目,伊朗冒点险吃点亏是值得的,也是庆幸的。
此前提下,英国人也不傻。即便释放了格雷斯1号,交换回了帝国号。从此结下了大梁子,英国的油轮在波斯湾上还能安全吗?所以英国要在这28天内与伊朗举行谈判,从根本上解决后顾之忧。其实伊朗的筹码很简单:只有英国答应坚守伊核协议底线,油轮的事儿根本不算是个事儿。可是英国能答应吗?只能呵呵了。
其次,为英国新首相上台后“玩”出新花样而留了空间平台。
7月24日,英国唐宁街10号将进行新旧交替更换主人。特莱莎梅悻悻然离去,可能会是约翰逊兴冲冲入驻。有小特朗普之称的约翰逊,本来就是亲美派——美国的跟屁虫。他上台后遇到的第一件棘手的外交事儿,非帝国号油轮莫属。特蕾莎梅被英国的一群驼鸟式政客连哄带骗逼下台了,但她临走前也给继任者挖了一个大坑——格雷斯1号这个烫手的山芋就交给约翰逊吧。这也是梅姨耍了一个小心眼儿。否则,在这十几天内,作为看守首相的她,为何如此拖泥带水呢?
直布罗陀当局,也正是看透了英国最高层首相更迭关键时刻——梅姨不想拍板,继任者如何决策不得而知,于是就来了一个折中方案——延期拘留格雷斯1号。一切交给7月24之后的新首相去处理。
最后,英国是在用时间换空间,想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台阶。
英国至今把自己标榜为世界大国,在地区风云变幻中跟着美国屁股后面出尽了风头。要么是狐假虎威,要么是狗仗人势,总之还是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像这次扣押格雷斯1号油轮,真正是做了一件损人不利己的尴尬事儿——
一则美国没买英国的人情,虽然英国受美国的指使,拍马屁拍到了驴蹄子上,英国驻美大使照样卷铺盖走人了,美国不可能为了帝国号扣押而对伊朗发动战争;二则欧盟也没有公开表扬英国的仗义。英国打着欧盟的旗号将格雷斯1号扣押,欧盟从未发表声明力挺英国,说明了什么?这是英国把欧盟装进去了,临分手了还不忘“黑”欧盟一把,英国心里够阴损下作的;三则英国国内的反对党工党领袖科尔滨等大佬们已公开谴责美国是这一系列事件的罪魁祸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前面是英国政府受美国的指使扣船,现在是议会领导人公开谴责美国,要美国承担责任。人们就看不懂英国这唱的是哪一出?
对格雷斯一号,英国放也不是,扣押也不是。究竟怎么办?常言说的好:车到山前必有路。英国当局是想用拖延术而找到这样一种美好效果——既有面子又理由充足还不会留下尾巴。这种十全十美的事儿,人世间会有吗?日不落帝国是否还在做春秋大梦?我们拭目以待。
对于释放伊朗油轮,英国又食言了。而英国的做法,当然是为了升级局势,将美国搅进来,给已经处于奔溃边缘的伊朗局势火上浇油。
七月初,英国毫无根据地扣押了伊朗油轮,在国际上很华丽地刷了一次存在感。其后,在伊朗的强硬回应下,英国为了给自己台阶下,宣布仅仅只会最多扣押伊朗油轮14天,两周内将对伊朗油轮进行放行。不过,英国的妥协,其实仅仅只是一种缓兵之计,或者只是一个借口,其目的只是为了拖延时间,以便将背后的美国牵扯进来。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表面的功夫还是要做足够的,以此显示英国的“正派”。比如,在伊朗和英国正式交涉和谈判以后,英国明确答应了释放伊朗油轮。但同时,英国也给出了一个非常无耻的条件,即伊朗必须保证被扣油轮不是开往叙利亚的。对于这个条件,英国的要求明显过分了。因为伊朗油轮原本就是开往叙利亚的,而且叙利亚很可能是唯一目的地。英国的条件,无异于是强加于伊朗的。按照英国的逻辑,对于这个条件,伊朗不可能答应,因此可以继续扣押伊朗油轮,直到事态升级。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伊朗答应了英国的条件,宣称油轮并不是开往叙利亚的,而是其他地方。如此一来,英国的处境就略有尴尬了,英国是否应遵守承诺予以释放油轮?很显然,如果释放了油轮,那么英国借机搅乱伊朗局势的阴谋,也就破裂了。因此,英国还是会想办法继续扣押伊朗油轮。
但是,如果英国继续扣押,那么在国际上也说不过去,毕竟出尔反尔,影响的还是英国的形象。怎么办?英国干脆耍赖起来,于是就出现了直布罗陀当局对油轮的重新裁定。根据这个裁定,伊朗油轮将被扣押一个多月。而这个时间,英国将会抓紧把美国拖进来。
总的来说,英国扣押英国的油轮,只是一种工具。通过油轮刺激伊朗,让地区局势升级,让美国介入。相反,如果美国没有介入,或者伊朗局势没有升级,英国还会找到其他理由继续扣押油轮的。但是局势一旦升级,或者美国被拉下水,那么伊朗油轮对于英国就不重要了,到时候随时都可能放行。
英国扣押伊朗油轮,最初通过直布罗陀地方法院宣布最迟7月18号放船,而伊朗方面对其这种违反国法行为,多次以行动予以严厉警告,敦促其释放被扣油轮,在英方宣布的放日期已过,仍未放船的情况下,伊朗终于忍无可忍,公开已经扣押了英国油轮6天的对等反制情况,如此时英方没有反应,或者放船了,岂不是让大英帝国的脸丢到烀肉锅里当猪脸卖了?
而事实上英方还有更激烈似乎要开战的反应,已经传出消息军方正拟定对伊作战计划,皇家海军正集结兵力准备对伊朗开打了,这岂是简单的对抗升级?倒是他们此番又出而反而,宣布把释放伊朗油轮日期推迟到8月15号的消息发布,除了显示出那种资本主义的小气鬼嘴脸之外,还透露出伦敦这帮投机赌徒,在下错了对伊动武的赌注之后,想要自己找坡下驴了结此事,或者是还像以前那样挨了一棒子动一动,想再拖出个更“好”结果来。
此时老铁虽然不敢绝对断定,英国宣布推迟放船此举,一定是为了取代军事行动的巨大风险,但相比英方高层叫嚣的军事打击就谈不上是要使对抗升级了。老铁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伦敦这帮愚蠢的资本主义投机份子,在伊朗公开了扣押他们油轮的实情,被一棒子打蒙后,情急之下并未考虑后果,就贸然宣称要对伊朗发动第二次马岛战争,但后来被哪个“高人”醍醐灌顶,感觉到这种情况会让自己骑虎难下,这才又想起此前惯用的“拖”字诀,那就再拖上它28天,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下注的机会,实在没办法再放船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外交部驳斥欧盟指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外交部驳斥欧盟指控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