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俄军打死美军游骑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俄军打死美军游骑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拿破仑远征俄国时间?
时间:1812年6月24日 - 1812年12月12日
法皇拿破仑一世借口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破坏《蒂尔西特和约》,遂率军60万,分二路渡过涅曼河侵入俄境,企图歼灭当面俄军20余万,一战定胜负。俄军在巴克莱指挥下执行后退决战方针,但引起强烈不满,8月20日换上库图佐夫出任俄军总司令,不到一星期就在博罗季诺和法军血战,双方伤亡惨重。尔后俄军主动撤离莫斯科,机动至卡卢加.威胁法军交通线,并组织军民“坚壁清野”,袭扰法军。法军饥寒交迫.只好撤出莫斯科.沿南方撤回。俄军转入反攻,追歼大量法军。法军丧失了全部骑兵和几乎所有炮兵,只剩3万人退出国境。
美国B-52轰炸机犯俄被逼起火是害怕所致吗?
美国B52轰炸机再次在波罗的海靠近俄罗斯领空,遭遇到美国的苏27贴身拦截,这家伙可是大名鼎鼎的“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中开膛破肚的主角,于是B52被吓尿了,只不过尿出来的是航空煤油,然后一台发动机起火,一台直接停机,紧急返航并迫降在英国基地,经过3台严阵以待的消防车剿灭了发动机大火!
就在前几天美国的B52再次来挑衅,而这次俄罗斯的苏27飞机进行了贴身驱离后,意外的美国发动机发生故障,一台发动机起火,另一台发动机停止工作,美国轰炸机请求紧急返航,并最终迫降在英国米尔登霍尔空军基地,3台消防车为其进行灭火,有惊无险!
虽然这次报道苏27对B52轰炸机进行了贴身驱离,但是并没有出现身体接触,至于B52起火的原因还不明确,多半是因为自身故障原因造成,美国和俄罗斯都没有公布起火的细节,也没有证据表明苏27的拦截与B52的起火有关系,纯粹就是一次意外而已!
至于是不是看见苏27靠过来了,直接被吓得自己发动机故障,这个其实就是玩笑而已,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可是在苏联时期的杰作,现在这样危险的举动俄罗斯飞行员应该不会这么去冒险了吧!
B-52轰炸机发动机起火事件发生在北约“波罗的海行动—2019”年度联合军演的过程中。着火的B-52轰炸机在第一时间返航,并迫降到了英国米尔登尔空军基地,随后在消防员的努力下,火势被扑灭。出事B-52轰炸机的两台发动机出现了损坏,目前发动机起火的原因并没有公布。不过当时B-52轰炸机正沿着俄罗斯边境空域飞行,俄方也派出了Su27战斗机进行拦截,但目前尚没有证据证实Su27战斗机与B-52轰炸机起火有关。
参加"波罗的海行动-2019"北约联合军演的北约军舰
美军B-52轰炸机
(俄军Su27战斗机)
北约的这次军事演习主要在波罗的海海域举行,进行了登陆行动、防空作战、反舰反潜作战以及对陆地目标打击等科目的演练,一共有18个国家、50艘战舰和40架飞机参与演习,总演习兵力达到了8500人。由于演习位置靠近俄罗斯,俄罗斯对此次演习大为不满,指责北约破坏了全球安全体系,将迫使俄罗斯采取回应措施。
(波罗的海海域临近俄罗斯家门口)
(“波罗的海行动-2019”年度联合海军军事演习的北约部队)
在这样的背景下,B-52轰炸机在靠近俄罗斯边境空域飞行的过程中与俄罗斯的军机发生点“摩擦”,似乎并不稀奇。此次B-52轰炸机的8台发动机中,有2台发动机出现了问题导致了起火,这应该不是因为害怕所致,但也不排除飞行员误操作导致故障的可能,当然这也不太像是Su27战斗机干的。本次事件并非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的翻版,因为北约此时正在演习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很有可能造成更大的麻烦,擦枪走火也并非不可能。而且Su27如果想打击B-52的发动机还不将其击落,这其中的难度非常大。Su27装备的航炮很难精确打击B-52的发动机而不对别的部件造成损伤,同理如果是威力更大的导弹,B-52轰炸机就更不可能安然迫降了。
(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使Su27战斗机一战成名)
同时G20峰会马上就要召开,特朗普也很有可能与普京再次会面,此时如果搞出什么大动作,很可能会给两人的会面蒙上阴影,毕竟美俄间还有很多实质性的事情需要交流。对抗肯定是会继续,但是要谈的时候也是要谈的。目前此次事件官方并没有给出事故的原因和更多的细节,据我猜测这很有可能是B-52轰炸机发动机故障或者是操作原因所导致的事故。美国与俄罗斯之间在天空和水下类似的“猫鼠游戏”早已经不是秘密,对于双方来说都有一套成熟的应对机制,所以也不会存在被对方吓倒的问题。随着美俄关系对抗的加剧,相信以后类似的“猫鼠游戏”将会越来越多。
(Su-27拦截B-52轰炸机)
(普京与特朗普)
这得怎么回答,可能是苏-27战斗机飞行员在空中放了点油,然后B-52张口吸了点被呛到了也难说。
俄罗斯《晨报》19日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18日公布了一段苏-27战斗机在黑海和波罗的海俄边境地区,拦截美国B-52H战略轰炸机的视频。按照视频介绍,这次美国B-52H轰炸机被拦截过程,一台发动机起火,另一台停机。为了安全着想,B-52H迫降到了英国米尔登霍尔空军基地。
视频截图,双方没有发生机体接触,是战斗民族飞行员高空撒了把钉子,还是放了点油,也就无从考证了。反正事实就是美军B-52H吓到迫降。
类似的事件不是第一次发生,大约同样的地方,之前也有同样的拦截事件。苏-27这个空中手术刀从没让俄罗斯失望,见过单挑也单机对机群。只是之前美军运气较好,没有发生空中故障事件。
苏-27战斗机围绕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进行滚筒机动。
还有跟这次事件中同样版本的B-52轰炸机,苏-27一样拦截。
更酷一点就是苏-27单机对阵美军机群,也只有战斗民族才有这种豪气,红圈处苏-27战斗机。
北约和俄罗斯作为宿敌,天天在家门口你来我往是不会消停的,运气好大家相安无事。运气差点再来个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或者又高空起火之类的,谁也说不清。重点是美国人吃了亏,可是还很淡定,修修下次接着用。
用下流的战术?日本骑兵之父是如何击败哥萨克骑兵的?
谢谢邀请!兔哥回答:一说起哥萨克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哥萨克的骑兵部队,在俄罗斯的历史上哥萨克人的功绩可以说为俄罗斯开疆扩土,它们的功能和坏名声同样突出,它们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由许多民族构成,它们不是一个安身立命的群族,它们过着流浪的生活,它们不喜欢靠自己的双手丰衣足食,它们喜欢以抢夺为生,它们什么都抢,什么都吃,它们性格豪放野蛮,难于训服,噬杀成性。
在它们眼里最亲的只有战马,从儿时就和战马相伴,真正的马背上的民族。正是由于它们居无定所的特点和高超的骑术以及对马刀的迷恋使它们练就了勇敢顽强的作战能力,俄罗斯从叶卡捷琳娜女皇开始收买哥萨克人为其领土扩张效力,这些哥萨克人为俄罗斯的领土挣夺立下汗马功劳。长时间的争战也为它们赢得了荣耀,能征善战简直成了哥萨克人的代名词。就连拿破仑都赞誉“给我一支哥萨克骑兵,我能征服全世界”。可见当时哥萨克骑兵有多利害。但就是这样的一支能征善战的哥萨克骑兵精英们却败给了并不善于骑兵作战的日本人,而且还是以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阴沟翻船。这是怎么回事?
日俄战争时期,两国骑兵黑沟台会战:1904~1905年的日俄奉天会战中,俄军在旅顺和太平洋舰队被日本打败后,被日军围困在奉天地区,俄为了挽回败局,决定在奉天收拾一下小日本,日本从兵力,火力处于劣势。而发生在黑沟台的俄军(包括哥萨克骑兵)和日本骑兵的战斗却成了这场大会战日本人翻盘的节点。哥萨克骑兵参战部队是米舒钦柯骑兵军(72个骑兵连),日军骑兵为骑兵第一旅团的秋山好古部。从整个黑沟台战役来看,俄军总兵力约10万人,日军 54000人 。
而开战初期日本仅以骑兵第一旅团的秋山好古部8000人警戒宽大正面。这里说明一点,大多数文章都称秋山好古的8000骑兵打败了10万人甚至是11万人的哥萨克骑兵是不正确的,俄军总人数并不到10万人,其中步兵126个营,骑兵162个连。而且俄骑兵并不是一次性的投入,日本骑兵并没有正面对抗哥萨克骑兵。哥萨克骑兵还没接触到日本骑兵就被机枪打垮撤退了,日本的骑兵当时处于步兵作战状态,并没有进行骑兵战斗。而且地点也不是黑沟台,而是沈旦堡。
黑沟台方向俄军并没有骑兵参战,而是在沈旦堡方向从日军左侧穿插过来的哥萨克72个骑兵连被日本阵地上的机枪打垮。哥萨克骑兵兵力约日本骑兵的3倍2.4万人左右,实际少得多,兵力略高于日军。俄军建制雍肿,真正能投入到作战的兵力通常不到70%,有的骑兵连光是缺编就达到30~40%以上。日本骑兵部队并没有只针对哥萨克骑兵作战行动,而是采取固守抵抗整个俄军。俄军派出了米舒钦柯骑兵部队,72个骑兵连,从日军阵地左翼穿插包围日军秋山好古的骑兵驻守阵地,被发现(确切的说是情报泄露,日本历来重视情报,俄军内部内线不少)利用机枪火力对进攻的哥萨克骑兵进行了扫射,把进攻的哥萨克骑兵打残。也就是说,俄军哥萨克骑兵采取了集群冲锋的传统战术,而秋山好古的骑兵并没有和哥萨克骑兵去拼杀比武,否则这8000千日本骑兵根本不是哥萨克骑兵的料,日本也不会取得黑沟战斗的胜利。黑沟战斗属于整个日俄会战沙河战场上的一部分。日军在各战场上死亡人数普遍高于俄方,但日本取得了胜利。
秋山好古的功绩在于对黑沟台整个俄军的对抗了3天,坚持住援军到达:秋山好古被誉为日本的骑兵之父,在黑沟台帅8000骑兵对抗俄军近10万人的包围,并利用机枪打败了冲锋的哥萨克骑兵部分。死守了3天,这是他最大的功绩。使黑沟台战场成为整个日俄会战的转折点。黑沟台战斗也是俄最有利的战斗,等于把胜利拱手让给日本人。在俄军胜利的最后半步,其指挥官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却下达撤退命令,秋山好古成功了,这个成功从重要性来说1%是他的坚持,99%是俄军送给他的,如果俄军指挥官库罗帕特金听从部下的请求,就没有后来的秋山好古了。
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指正,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
确实下流,连这位日本骑兵之父的战友也挖苦他赢得不正当。
所谓的日本骑兵之父指的是日本陆军大将秋山好古,他曾经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当中指挥骑兵部队作战,而且战胜过号称世界第一骑兵的哥萨克骑兵,使得其名气大振,日本还专门为他拍过电影《坂上之云》,不过我们需要记住这个人是因为他是旅顺大屠杀的刽子手!
对于哥萨克,拿破仑曾说过:“如果我的部队里有哥萨克骑兵,我会用他们席卷整个世界。”可见哥萨克骑兵的战斗力。
这位秋山好古战胜哥萨克骑兵的事迹发生在日俄战争后期的黑沟台之战,当时日俄战争已经进入第二年,随着俄国旅顺口的陷落,日本无后顾之忧,调动所有兵力准备围歼俄军于奉天地区。
当日军在调动时,俄军统帅库罗帕特金先发制人,准备在日军尚没有完全集结之前一举击垮日军。库罗帕特金瞄准了日军前线的左翼薄弱环节,也就是秋山好古率领的第一骑兵旅团8000人防守的地区,由爆发了黑沟台之战。
俄军为进攻秋山好古动用了10万余人,其中就包括2万多的哥萨克骑兵部队。战役一开始俄军就将秋山好古的部队包围,而日军为了防止左翼被包抄,调集了立见尚文的预备队救援秋山好古。
两军的争夺要点就在秋山好古的骑兵旅团地区。秋山好古骑兵部队面对包围自知无法正面战胜俄国的哥萨克骑兵,因此构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甚至秋山好古让骑兵部队变步兵带上了机枪甚至大炮战斗。面对哥萨克的突击,秋山好古没有让骑兵部队拿着战刀与哥萨克骑兵对拼,而是让骑兵引诱哥萨克进入坚固阵地进行围歼,在当时阵地战逐渐成型且机枪已经发明进入战场的情况下,哥萨克骑兵已经难以像以前一样轻易突破对手防线,反而被日军阵地交叉火力打的一败涂地,日军就这样坚守了3天。
当然10万俄军只需要点时间吃掉秋山好古这块肉还是没问题的,但是立见尚文率领上万人的救援部队打了一场近代以来最大的白刃战击败了俄军,突破包围圈解救了秋山好古,再加上俄军统帅库罗帕特金缺乏定力,眼见受挫就担心被包围,没有及时增援反而撤退,造成功亏一篑。
日军经过此战也提升了士气,摸清了俄军的底细,也立下了后来奉天会战以少打多决心。
事后有同僚认为秋山好古胜之不武,没有武士道精神,而秋山好古则狡辩敌人不是武士,也就不需要用武士道精神。
只能说秋山好古的日本骑兵采用了最合适的战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敌后横断三百里 以8千人的兵力顶住了俄军主力进攻达三天,用机关枪骑兵再次打败哥萨克,这是战术的胜利。
在黑沟台会战当中,秋山好古少将率领的骑兵支队以骑兵第1旅团为中心,携带了步骑炮的3兵种装备复合型骑兵集团。他们的防区长达40多公里。由于兵力太少,他们不可能据守每一个阵地。
秋山好古就采用了四大据点战壕据守,战马全部进入洞穴。另外部署机枪组成被称为世界第一的哥萨克骑兵。俄军米西琴科支队,包括哥萨克骑兵,骑兵72个连,龙骑兵4个连,炮22门,共约1万人。
在哥萨克骑兵遭到机枪遏制以后,俄军主力投入战斗。在当时,日本军队主力已经筋疲力尽,只有1个预备队,第8师团,所以秋山的骑兵必须坚持到第8师团赶到战场。因此,秋山的骑兵,采用了步兵战斗的方式。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野战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机关枪加战壕战术。这一战术保证了秋山的部队可以对战5倍于自己的俄军。最后,日军第8师团,在零下30度气温下连续行军赶到战场。
第8师团抵达战场以后,第一次,也是日本军史唯一一次,发动了一个整师团的大规模夜袭。最终击退俄军,为日军主力的休整和弹药运输,赢得的时间。
哥萨克骑兵是沙皇俄国殖民主义扩张的急先锋,为俄国的版图扩张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沙俄与奥斯曼土耳其、法国、波斯以及清朝的战争中,都可以看到哥萨克骑兵的身影。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却在日俄战争时期输给了身材矮小的日本骑兵部队。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有着日本骑兵之父称号的秋山好古。
秋山好古
可是日本与俄国、中国不一样,自古就是岛国,在历史上也从未拥有过强大的骑兵部队。那么秋山好古究竟是如何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哥萨克骑兵的呢?
事情回到1904年底,日本与沙俄为了争夺清朝的辽东半岛和李氏朝鲜王朝,在中国东北境内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就是日俄战争。在战争中,俄国同样派出了骁勇的哥萨克骑兵进攻日军。
可是出人意料的是,名声在外的哥萨克骑兵却在日俄战争中遭到了惨败。在奉天战役中,日本将军秋山好古率领秋山旅团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哥萨克骑兵。
秋山好古,1859年出生于日本的爱媛县,是旧日本帝国的陆军大将。他还有一个更著名的称号,那就是日本骑兵之父。从法国留学归来后,他就一直十分重视日本的骑兵部队发展,并担任过骑兵学校的校长和骑兵监等职。
身材高大的俄国哥萨克骑兵
秋山好古深知俄国哥萨克骑兵的威力,因此并不主张与俄国人硬碰硬。在奉天战役中,秋山好古的秋山旅团遭到哥萨克骑兵的冲击,而俄国骑兵的人数足足是日军的三倍之多。如果进行一场短兵相接,日军根本不是勇猛俄国骑兵的对手。
俄国人本以为日本骑兵会主动迎战,可是秋山好古却命令日本骑兵下马,使用轻机枪和火炮向哥萨克骑兵还击,结果哥萨克骑兵的几轮冲锋都被日军打垮。等到俄国骑兵部队阵脚大乱的时候,秋山好古才命令日本骑兵上马追击,终于成功战胜了兵力占有优势的俄国人。
不过,这种卑鄙的战术也遭到了俄国人的不齿。许多参加过日俄战争的哥萨克骑兵都曾说,日本骑兵在近战中绝对不是他们的对手。然而,沙皇俄国最终还是在日俄战争中败给了新兴的殖民列强日本。
用下流的战术?日本骑兵之父是如何击败哥萨克骑兵的?
在我们的军事世界中,哥萨克的骑兵可谓是大名鼎鼎,全世界都知道哥萨克的军队十分骁勇善战,但是在后来的战争历史中,日本军队却打败了哥萨克的骑兵,这个显得难以置信,那现在就登上历史的舞台来说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吧。
在1904年,日本和沙俄进行了对我们中国的辽东半岛,还有对朝鲜半岛的一次战争,在这场战争中,u有一个叫秋山的军事将领,他知道本部军队骑兵实力不敌对方的骑兵,然后就让本部的部队带上了重机枪,还有吧火炮也弄上了来了,在打仗的时候,用交叉喷火的方法,既保证了自己的军队不受到火力的伤害,又可以攻击对方,确实这样的做法很龌龊,没有一点武士道精神,确实下流,所以这场战争秋山的部队龌蹉地赢了,而俄国的军队确实惨败啊。
沙俄游骑兵,盘踞黑龙江北部40年,清朝为何才开始反击?
黑龙江北部乃苦寒之地,和富庶繁华的中原相比,堪称鸡肋,当时是东海女真的散居地。
努尔哈赤入关时动用了很多东海女真兵力,进京后,首要任务是追击消灭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力量和不断南迁的南明小王朝,处理朝廷内部矛盾,安抚民心,后来又平三藩、平定台湾,所以无暇顾及北部,这才使沙俄有机可趁,不断南下。
而此时西部的准格尔汗国对清朝虎视眈眈,这时清军入关整整四十年了,想平定西部又怕沙俄乘机入侵,所以康熙从1685年开始两次攻打沙俄占领的雅克萨城,逼迫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勘定边界。
关于这个问题,康熙皇帝表示:我也很想赶早不赶晚,可是实力根本不允许啊!
1685年,清军3000人对沙俄盘踞多年的雅克萨城展开猛烈进攻,拉开了清朝反击沙俄的序幕。
清军和沙俄军队在雅克萨城下先后进行了两次交锋,第二次交锋清军更是围城9个多月,迫使沙俄接受谈判条件,两国于1689年最终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两国在外兴安岭地区的边界。
而此时距离1644年清朝入关已过去了45年之久,离1636年清朝建立更是过去了53年,几乎是久拖未决。
那么清朝为何如此隐忍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清朝的内忧外患
应该说,沙俄非常会挑时候,因为在1643年侵入黑龙江时,中原地区正逢明末清兴的历史大变局,十多万八旗铁骑挥师入关,大量女真家眷随行,东北地区几乎成为一片白地,这使得沙俄侵略者肆虐黑龙江流域成为可能。
而入关夺取北京,对于清朝而言,绝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因为此时的农民起义军还在各地转战,南方等广大区域还在南明各政权的手里。而后帮助清朝统一天下的吴三桂等藩王逐渐成为清朝的心腹大患,南明各政权被消灭后,海峡对岸的郑氏集团不断威胁东南沿海。
更要命的是,1676年,噶尔丹夺取准噶尔汗国台吉之位,一个强大的草原帝国在西域迅速崛起,严重威胁清朝的西北边境。
所以自清军入关后,先消灭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后扫除南明各政权,而后于1681年平定三藩叛乱,1683年夺取台岛,直到这时清朝才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后方环境。
尽管此时的准噶尔汗国不断强大,但因为中间有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的缓冲,尚且不足为虑,康熙皇帝终于能够腾出手来集中解决东北的沙俄入侵问题。
而这时距离沙俄首次入侵黑龙江已经过去了整整45年时间。
2、康熙的深谋远虑
要说清朝在沙俄入侵后无所作为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就在沙俄刚刚侵入黑龙江不久,清朝宁古塔章京海包就于1652年在乌扎拉村打死沙俄侵略者10人打伤78人;1658年,宁古塔都统沙尔胡达率战舰40艘在松花江下游歼灭沙俄入侵者270人;1660年宁古塔将军巴海率军与古法坛村斩首沙俄入侵者60多人……
但这些武力反击未能彻底消灭沙俄对黑龙江的野心,也不符合清朝的现实利益。
所以康熙皇帝不满足于打死多少侵略者,夺回多少城池,他想要的是东北地区的一劳永逸。
因为这里是清朝的龙兴之地,长期以来清朝都不允许关内汉人向东北移民,所以这里一直都是地广人稀的状态,对于流窜式的沙俄侵略者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
康熙发动雅克萨之战的目的,旨在迫使沙俄接受清朝的谈判条件,划定两国在东北地区的边界,彻底遏制沙俄侵略者南下的野心。
而且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不在中原王朝的直接控制范围内,冰天雪地的气候特点使这里连羁縻统治都非常不易。
更要命的是清朝反击沙俄必须自南向北长途奔袭逆势而上,而沙俄则能以逸待劳,即使不济,也可以向北逃窜到更加荒凉的西伯利亚。
所以反击沙俄入侵,对清朝而言,必须是不战则已,战则必胜,而最好的方式就是订立边界条约。
所以两次雅克萨之战才显得有着“窝囊”,但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及其后的边界谈判,清朝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对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区域的领土主权,这在我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
而清朝也通过《尼布楚条约》,有效遏制了沙俄从黑龙江继续南下的勃勃野心,保持了边境稳定至少150年。
所以好饭不怕晚,清朝可以等,也可以做得更好。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俄军打死美军游骑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俄军打死美军游骑兵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