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美15天6起飞机事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美15天6起飞机事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黑龙江伊春飞机出事的具体原因分析结果?
首先,当时能见度低于着陆标准。在没有盲降的机场做非精密进近,要求能见度2km左右,具网上信息,当时能见度在800m左右。但伊春这样的小机场不会有自动天气观测系统,只能靠人工观测;人工观测每半小时或一小时进行一次,山区天气变化无常,地面空管有没有将变化后能见度告知机组,不得而知。其次,进场过程可能存在操作失误。据网上信息判断,飞机未进跑道提前接地。伊春没有盲降,只有全向信标台(VOR),属于非精密进近,俗称“穿云”,也就是说只有方向指引,没有下滑高度指引。这样的进近方式要求飞行员按方向指引对正跑道,按速度计算并保持好下降率,一直下降到最低下降高度(MDA),到MDA如果没有看见跑道,保持高度飞到复飞点拉升复飞(根据计时来判定)。这种进近方式从程序设计上是安全的,但比盲降(ILS)进近操作更为复杂,现在的飞行员很少飞穿云。当然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各个层次上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高度基准值是否正确,最低安全高度设定是否正确,人员培训是否充足,规章制度是否健全且落实,都有待深入地系统性调查。
最新消息,日本一架F35飞机坠毁(第五代战机),是因为飞行故障,还是其他原因?
4月9日晚间,日本航空自卫队一架F-35A战斗机在日本东北部海域上空失去联系,后被确认坠毁。
这架F-35A是在夜间行动中坠毁的。据最新消息,当时另有三架同型战斗机与该机一起进行空战训练,事故战斗机的飞行员在飞行中突然喊出“knock it off”(“训练中止”——为便于美日联合行动,日本航空自卫队飞行员通常以英语发出空中动作口令),然后即失去联系,日方地面雷达也随即失去了该机信号。
隐形战斗机在日常训练时并不完全“隐形”。为便于地面指挥部门了解战斗机位置,防止出现意外事故,F-35A战斗机在此类日常训练中通常会挂载能够放大雷达反射面的附加装置,以让己方雷达掌握行踪。所以,在失去雷达信号后,航空自卫队第一时间即意识到可能是发生了事故。
在夜间海空进行激烈的空战训练,原本就具有一定风险,出现事故亦属正常。但是,此次坠毁的F-35A原本却具有重大意义——就在今天上午,日本防卫省承认,坠毁战斗机正是日本首架国产F-35A。就在两年前,三菱重工曾以隆重的仪式向外界展示过这架战斗机。
▲2017年,三菱重工展示首架日本国产F-35A现场。
日本是东亚地区首个装备F-35战斗机的国家。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26日,航空自卫队才宣布首个F-35战斗机飞行队正式成立,结果半个月之后就遭遇这一事故。同时,战斗机国产化是日本军工企业的长期诉求,而坠毁的战斗机却正是F-35国产化首机。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次事故不仅是对航空自卫队的打击,也是日本军工产业“屋漏偏逢连夜雨”中的又一次挫折。
而且,这次事故还涉及日本防卫省与军工企业的一段公案。
根据2018年底通过的新“防卫计划大纲”,日本航空自卫队打算共计装备147架F-35战斗机,这将使日本拥有亚洲最大的F-35战斗机队。
美国生产的F-35A单价接近1亿美元。以三菱重工为首的日本军工企业原本希望通过F-35A国产化获取最新型战斗机的生产技术,并借这笔“大单”维持战斗机生产线,为未来日本自行研制下一代战斗机打下基础。为此,三菱重工等企业在政府扶持下斥资2000多亿日元(1000日元约合60元人民币)建立了F-35A的总装生产线。日本政府也一度对此积极支持,协调美国企业提供了总装相关的技术和许可。当时的计划是,在日本首批采购的42架F-35A中,4架由美国生产,剩余38架由美方提供主要零部件,由三菱重工总装。
但是,就在2018年,防卫省决定,鉴于日本国产的F-35战斗机单价太高,出于成本考虑,不仅后续即将采购的105架F-35将直接从美国购买,首批42架中尚未投产的8架也将改为从美国购买。
这显然让日本军工企业陷入相当尴尬的境地。
综合而言,双方立场分歧的原因大致如下:
防卫省:从美国买一架F-35A是96亿日元(约合5.8亿元人民币),日本国产化后单价将近150亿日元(约合9亿元人民币),贵了一半。周边国家隐形战斗机已经开始批量服役,我们还得拿着80年代生产的F-15去搞紧急拦截,实在是力不从心。每年军费只有这么多,要维持战斗机数量,只能是“造不如买”。否则,计划中147架的F-35机队至少要缩水三分之一。
军工企业:造价高是有原因的,日本国产战斗机订单从2007年之后就已中断,整整一代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只能去生产民品。这笔银子不仅是要造战斗机,还要恢复战斗机生产线。日本再下一代战斗机要2025年以后才能列入计划,如果这期间不维持战斗机生产线,到时候就算是想上马国产战斗机,也没有工程师和技术员可用。这是事关日本还要不要战斗机产业的问题。
说起来,两家的说法都有其理由,关键在于立场不同:从防卫省的角度来说,安倍政府要建设“强大的日本”,给自卫队定了很高的目标,防卫省的首要任务是完成眼前的军力建设,至于战斗机是否是国产化,倒是排在其后的问题;从军工企业的角度来说,如果F-35国产化项目落空,意味着日本军工企业在2008年到2030年之间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仅有此前提到的30架F-35战斗机总装订单。而且,这笔订单只是“总装”,主要零部件均来自美国企业,并不能真正形成日本自己的战斗机生产能力。战斗机是航空工业的核心产品,如果放弃战斗机产业,就意味着在“航空”这一未来大产业中退出了第一集团竞争。这不仅是个军事问题,也是国家战略产业的发展方向问题。
恰恰在防卫省与军工企业这段公案将了未了之际,出现了此次事故。而坠毁的这架飞机,原本是三菱重工用来证明自身国产化能力的“争气机”。
▲在当年的展示仪式上,这架战机也是请神社神官“开过光”的。
祸不单行的是,就在坠机的同一天,另一家日本军工企业石川岛播磨重工(IHI)收到了政府发来的整改指示,原因是:作为日本主要航空发动机生产商,该公司在2009年到2019年的十年间,使用无资质技术人员承担航空发动机的质量检验工作,这其中不仅包括交付航空自卫队的军品,还包括海上保安厅使用的巡逻机,总计涉及上千件产品。而且,该公司此举并非疏失,而是蓄意为之,在这上千件产品的检验文件上,有974件是在经过无资质人员检验后,借用有资质人员的印章加印留存的。
而这家IHI公司,也是F-35国产化的参与企业。
军用战斗机使用强度高,使用环境复杂,偶有事故在所难免。但此次这架F-35战斗机的坠毁,背后是日本自卫队与军工企业的诸多纠葛,也可以说是当今日本国力和产业形势的一个小缩影。
(本文转自参考消息微信公众号)
老金认为,最可能的是供氧问题,飞行员氧气供应不足,导致坠机;
大家是不是觉得奇怪?才装备不足两年的新战机(还是日本组装的一号机),说不见就不见了?关键是悄无声息!突然从雷达消失。
由此老金判断,非常可能是飞行员窒息,昏迷中飞机失去控制,坠海!
如果其他部件或者机体突然故障,飞行员一定有时间去跟基地联系,汇报情况;
但这次是一点声音没有发出就消失,老金估计,飞行员已经处于昏迷中,飞机坠海。
美国飞机出现供氧问题不是一两天的事了,F16.F22.F18,也包括F35,都出现过类似故障,
2010年为此摔过一架F22,美国吓的停飞所有F22,才搞明白供氧出现问题,超过6000米高度,飞行员供氧就出现不足!然后就是飞行员昏迷,飞机失去控制,掉地上!
然后出了一个可笑的规定,开F22的飞行员不得飞到6000米以上!这个规定整整执行了一年!
2017年5月12日,美国空军表示,目前有数十架F35暂时停飞,检查飞机上供氧问题,自5月2日以来已经发生了五次供氧问题状况,9日停飞。
美国飞机如此高频的出现供氧问题,日本制造的也被传染上了?非常可能,零配件都来自美国,结构都是按照美国图纸组装起来的,出现同样故障非常可能!
你对F35坠机有何看法?欢迎留言!
老金看世界原创。
关注老金看世界,每天都有精彩时局分析!
感谢邀请。
日本问题还是要有日本问题专家桥本回答。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最新隐形战斗机F35A,在例行的夜间训练中失踪。这架飞机是晚上7点25分左右从三泽基地起飞,进行夜间对战斗机的对抗中,在距离三泽基地135公里的太平洋洋面上失踪。飞机由具有富有经验的40多岁三等空佐(相当于少校)驾驶。
F35隐形战斗机是美国研制最新一代,雷达很难探测的隐形战斗机。日本是亚洲引进这款飞机最多的国家,高达147架,超过美国所有的盟国购入这款战斗机数量。驻守三泽基地的第302航空队则是刚刚成立不久专门为F35A打造的航空队,成立时间不到3个月。未来日本将在日本国内组装这款战斗机剩余部分,其中有 7架F35A隐形飞机将给第302飞行队。
日本政府在过去10年,对日本航空战略摇摆不定,其原因是日本航空自卫队拥有的F2,F4,F15战斗机都普遍老化,原本日本还想自己研发隐形战斗,但是时间不等人,这时正好美国宣布量产F35战斗机,同时日本为了消除与美国的贸易逆差,就宣布停止自己研发隐形战斗机,完全从美国进口隐形战斗机。同时,安倍内阁的“航母梦”也需要F35B来实现,最终日本将从美国购入总数147架F35(A与B型),打造东亚最强的隐形战斗机部队。
现在刚刚接受的新飞机就出状况,并且雷达上飞机突然消失,这是对日本自卫队高层的最大的冲击,出事前,出事飞机向基地要求返回,但之后联系马上中断。有自卫队的干部认为飞机是瞬间解体,飞行员来不及做出任何的应急措施。目前,日本防卫省出动附近的宙斯盾驱逐舰,以及至少6架搜索飞机搜索出事海面,其中海上搜索直升机UH60 3架,双发喷气飞机U125 3架,还有P3C数架,防止这架飞机的相关信息泄漏。并且今天上午,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巡逻船5艘将到达现场,首先是帮助寻找,打捞失事飞机,其次就是为了防止相关秘密失窃。因为飞机失事的地区距离日本135公里,地点微妙,所以日方担心通信设备,引擎,以及其他的物品被第三国拿走。现场已经获得一些残片,但飞行员还未找到,失事海域没有美制飞机常备的求救信号,可以推测飞机损坏程度非常厉害。
笔者发现到目前为止F35A的坠落事故是没有发生,去年9月在美国发生的F35坠落事故是短距离起飞的F35B,这种飞机日本海上自卫队未来将引进42架以上,准备用在已经列入预算的直升机日本航母“出云”上。当时美国国防部宣布的事故原因是燃油系统有缺陷,才造成飞机坠毁事故。
这架飞机由三菱重工小牧南工厂组装,由美国检验完毕后交付,事故出现后,美国要求第302航空队的所有飞机停飞,对日本组装的飞机严格审查,不排除未来停止组装,直接美国进口的可能性。但是当前寻找问题是关键。
四月九日夜间,日本一架F35A在常规训练时,起飞30分钟坠毁。它是美国与F22高低搭配的五代隐身战机,根据以前哪架坠机分析,很可能是电脑软件系统故障原因,人为操作不太可能,如果是后者搭台指挥系统应该有信息反馈,如果是发动机原因飞行员同样有搭台报告信息的,所以这有第一因素才能导至机人坠毁与搭台终断一切联系,并可能跳伞失败,当然最终结果取得黑匣子数据为准,不过美,日处于保密,确切数据很可能短时内不会公布!
谢邀!
此次日本F35坠机事故,多半是因为飞机存在故障隐患所致。
它的飞控系统在设计制造时已经存在安全隐患,在使用中逐渐暴露出来。从报道的情况来看,战机飞行员在失事前后杳无音讯。F35由于追求全能,造成系统十分复杂,而且由于是单发战机,一旦遭遇意外情况就会出现无可奈何的困境。
飞机安全吗? 为什么那么多的飞机出事?
别听他们胡说,民用飞机全球才几架,而且每次一出事故都是九死一生,这样也能叫安全的话,那世界上就没有不安全的东西了。
飞机之所以事故较少,是因为飞机保养得好。但这并不意味着飞机是安全的。相反,保养得那么好的飞机还一出事故就九死一生,说明飞机的安全性是多么的不靠谱。而且,飞机绝大部份的事故原因都是因为飞机本身,这更加说明了飞机是最不安全的交通工具,没有之一。最重要的是,飞机故障死亡率非常的高,要嘛不出事,一出事几乎都是死。飞机坠毁处理结果?
飞机坠毁之后,马上展开搜求工作,寻找生存人员,寻找发生事故的线索,比如飞机上的两个黑匣子,有关飞机飞行中的记录仪,迅速搜找,找到就能知道意外坠毁是因为什么了,同时通知遇难者家属,安抚好,然后就是后面的赔偿了,保险公司,航空公司对遇难者的赔付
马航一共出现过多少次事故?
坠机或失踪共六次,其中死亡空难共四次
1977年12月4日,一架波音737-200(注册编号9M-MBD)执行马来西亚航空653号班机时,在马来西亚柔佛州遭劫持,坠毁於丹绒古邦,机上100人全数遇难。
1983年12月18日,一架空中巴士A300(注册编号OY-KAA,租自北欧航空)执行新加坡飞往吉隆坡的马来西亚航空684号班机,在降落吉隆坡梳邦机场时因恶劣天气关系坠毁,所幸机长即刻反应和机场工人人员的协助下,无人遇难。
1995年9月15日,一架福克50(注册编号9M-MGH)执行马来西亚航空2133号班机,在斗湖降落时因机长判断错误坠毁,34人不幸遇难
2005年8月1日,一架波音B777-200ER从珀斯出发前往吉隆坡,期间飞行显示仪器发生冲突,显示飞机速度过低,之後飞机超速并出现失速,机长立即解除自动驾驶并紧急降落在珀斯,事件中无人受伤。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370号班机(代码共享中国南方航空CZ748号班机),共有239人於凌晨0:43离开吉隆坡国际机场M号航站楼,原计划於6:30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但两小时後在雷达中消。
2014年7月17日下午,编号为9M-MRD的波音777-200ER在执行阿姆斯特丹飞往吉隆坡的马来西亚航空17号班机时位於乌克兰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之间的色赫杰尔斯克镇上空(靠近俄罗斯边界10,058米高空)遭9K37 「山毛榉」地对空飞弹击落坠毁,机上283名乘客和15名机组成员悉数罹难。
飞机坠毁是国际事件吗?
飞机坠毁是国际事件。
拓展资料
国际事件是当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或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的公民之间发生负面事件时,它可能会被媒体或一些人描述为一个国际事件,尤其是当事态发展导致争端升级或可能从已经紧张的局势中引起更大的冲突时一个国际事件甚至可以导致一场战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15天6起飞机事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15天6起飞机事故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