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乐山大佛上天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乐山大佛上天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乐山大佛受降雨影响吗?
不适合,因为下雨天需要购买雨衣,会影响观看乐山大佛的质量,而且下雨天也会有安全隐患。乐山市最出名的就是乐山大佛这个旅游景点了,尤其是佛教的信仰人士,都会来到这里祈祷平安。乐山大佛的门票也是很便宜,外地人全票也就是120左右,学生票、老年票、残疾票都是半价。
唐朝唐德宗修建的乐山大佛,历史上多次“闭眼流泪”,真相如何?
所谓闭眼流泪,慈悲众生的说法完全是牵强附会,真相是“酸雨+排水”的影响。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它是一尊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是全国著名的佛教造像和旅游景点。
这尊佛像最早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坐落位置正是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水势非常凶猛,常常发生船毁人亡的悲剧,当时的海通禅师为减少悲剧发生,便建议在此修建乐山大佛,保佑芸芸众生安全。后经几代人奋斗,一直到唐德宗贞元19年(803年),历时90年,耗费极大人力物力,方才修建完成。
据说佛像修成后,这里再未发生过沉船事故(真实性有待商榷),很多人亲眼看到乐山大佛曾多次闭眼流泪,这引发了人们猜测:难道是佛像显灵吗?
其实这没什么神秘的,让佛像闭眼的原因是酸雨,让佛像流泪的原因是排水。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盆地,环境封闭,近代以来由于空气污染,环境恶化,酸雨现象频发,侵蚀了佛像的面部,导致佛像眼睑变黑,多处表皮脱落,造成了佛像闭眼的视觉假象。
至于“流泪”就更简单了,佛像在设计建造时,充分考虑到了排水因素,佛像的眼睛处实际上有隐藏的排水出口,雨水从眼睛处排出,便造成了佛像流泪的的视觉效果。一千多年下来,雨水冲刷在佛像面部留下一道道痕迹,即便天不下雨,看起来也有道道泪痕的效果。
有关部门曾对乐山大佛进行过彻底清洗,但酸雨腐蚀和雨水冲刷的痕迹是无法消除的,这就给好事者留下了编造佛像“闭眼流泪,慈悲众生”的想象空间。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佛像。它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修建于唐朝初期,历时90年,现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乐山大佛是谁俢建的呢?
相传,唐朝有个叫海通的高僧,他博学多才,常常救百姓于危难。他听说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交汇处的凌云山下,那里波浪滔天水势凶猛,时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情。
于是,他就决定亲自去查看一下。这一天,他来到凌云山脚,正好看见一个汉子躺在水边一动不动。海通和尚急忙上前,把汉子背到岸上,过了好一阵,汉子才慢慢醒来。
原来,那汉子是个石匠,他眼见许多船工兄弟在此送了性命,心里实在不忍,便想在石壁上凿一路篙眼,让来往的船工们将竹篙插在篙眼中,就可以撑住木船从而避免惨剧。谁知他刚打了几下,一个恶浪扑来,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石匠的行动感动了海通,第二天,他叫上石匠登上凌云山察看,此时正好有一船只顺江而下。突然,水中猛地转出了一个怪物,掀起一股黑浪,瞬间就吞没了船只。
海通一迭连声地口念“阿弥陀佛”,并说道:”不如在这山岩上凿一尊弥勒大佛,既能收妖镇怪,又能减弱水势,保护行船。”石匠听了连连点头。于是石匠就在凌云山上打了个石洞,让海通和尚在洞内居住下来。
为了筹建大佛,海通和尚就翻山越岭到江淮一带,他一边化缘一边物色能工巧匠。经过了 整整三年的准备后,在开元六年他便开始动工。
谁知当地有个爱财如命的刺史,他听说海通和尚化缘得到了许多银子,就带着一群衙役来到凌云山上强逼海通交出来。
海通和尚却淡淡地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意思就是,我可以把自己的眼睛送给你,但是佛祖的钱财你却休想拿去。
贪官看威逼不成就来明抢,于是海通和尚便挖出了双目交于他,贪官看见海通剜下双目后依然毫不动容的神色,早已吓得目瞪口呆,只得灰溜溜地离去。
海通虽然失掉了双眼,但他对修建大佛的意志毫不动摇,常常拄着拐杖,由小沙弥扶着,来到工地, 陪伴石匠们干活。
后来乐山大佛建成,据说从此路过此处的船只再也没有出过事,这也引得历朝历代的人们争相朝拜。
去乐山旅游过的朋友们也应该有印象,乐山大佛一直静静地“睁着”双眼,微笑着望向山脚下的众人。
在一些特殊的年份,乐山大佛却也会“闭,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962年,在人们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百年不遇的灾情突如其来地席卷全国,乐山的灾情也不容乐观。那时候大多家庭都很贫寒,那些在灾害中去世的人,他们的亲人只能拿个席子一卷,扔进江中。
这时候就有人发现坐落在三江下游的乐山大佛,居然在一夜之间默默地闭上了双眼,并且流下了泪水!
第二年灾情更加严重,此时也许连佛像都不忍目睹这人间惨状,所以再一次默默垂泪。
1976年发生了唐山大地震,大佛似乎也感应到了一样,第三次出现了闭眼流泪的现象!
到了2001年时,我国发生了几件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情:中国成功加入WTO、北京奥运会申奥成功。
此时人们又惊奇地发现大佛头闪佛光重新睁开了双眼,慈悲地看着众生。
一个石雕佛像却有闭眼的动作,真相是什么?
有人说是风化,但有人持不同意见说,如果是风化,那么最开始风化的部位应该是凸出的鼻子、嘴巴,而不应该是眼睛。于是对大佛的“闭眼”现象一时众说纷纭,同是也有了各种猜测,但大家相对认同的观点是:大佛具有佛性,能与人类共情。
人们之所以这样认为,也是基于大佛的几次闭眼都是和灾情有关,而大佛又重新再现光彩,又是和喜事相联。
随着科技的进步,专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后,终于解开了大佛“闭眼”之谜。
乐山大佛之所以频繁闭眼睁眼都是因为酸雨的缘故!
原来由于乐山当地处于多雨地带,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较高。一旦空气中的酸度过高,就会产生酸雨。
那么酸雨降落到大佛身上之后就会对其进行腐蚀,当乐山大佛的眼睛被破坏后,黑色眼珠材料因被破坏就会发生材料脱落,导致眼帘部分发黑,所以人们远远看去就像是大佛闭住了双眼一样。
但实际上,大佛的眼睛结构还在,仅仅是缺少了黑色材料。所以下一次,当人们对乐山大佛进行修缮时,工人们就会使用黑色材料填充到大佛的眼珠上,然后人们远远看去就像大佛“睁开了双眼”一样。
当地组织知道这个情况后,也就对空气质量进行了全方位的提高,于是“大佛闭眼”这种情况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市城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北距成都160余千米,是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的一尊弥勒坐像,始凿于唐开元元年(713年),历时90余年方建成。
大佛像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一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佛之大很惊人,更为神奇的是,大佛会出现不同的表情。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灵异事件。
只是因为大佛露天在外,长年累月经风吹日晒,雨水侵蚀,所以黑色眼珠逐渐掉色,而上眼睑部分因为灰尘等沉积物堆积,看着颜色稍重,因此远远看去就是像闭上眼睛了一样。
而大佛流泪的现象就更容易解释了,就是因为下雨,雨水一道道从上往下,留下深色的水印,所以就像大佛慈悲落泪一般。
上图是外国一个游客,在大清末年的1909年拍摄的,应该说是乐山大佛为数不多的比较早的照片了,从图片可知,那时候的乐山大佛因为年久失修,已经面部轮廓模糊了。咱们现在看到的乐山大佛,其实是修复过很多次之后的了。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先说一下民间津津乐道的乐山大佛“闭眼流泪”事件详情,最近的一次是建国后,那是说的有鼻子有眼儿的,大概是六二年,由于四川遇上了百年难遇的三年连天的自然灾害,被饿死的老百姓数十万计,在乐山大佛前的三江汇水面上漂浮了很多难民的尸体,乐山大佛实在不忍看到这人间惨剧,在那一天他痛苦的闭上眼睛,默然泪零。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这都是人间牵强附会的段子而已,咱们先看一张有关于乐山大佛最早的老照片吧,这是1909年6月一个来自于法国的旅行家谢阁兰拍摄的,此时的乐山大佛不但眼睛闭上了,而且五官也风化的十分模糊了,当时清政府正在对大佛进行修缮。然而还没等大佛修缮好,清政府已经在1911年的枪声中倒台了。
这张照片是民国修缮后的样子了,和现在的样貌有所差别,大佛的脸上就有人们所说的泪痕,其实造成这样因素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笔者实地探访过这里,据当地人讲最早以前大佛头部这里是有木制的顶子的,可以给遮风挡雨,但是随着改朝换代的动乱无人管理修缮,很早就已经腐烂掉了,大佛整个就暴露在外,这样每次下雨大佛的面部总会被大雨冲刷,时间长了就被风化了。看起来也有道道泪痕的效果。而且乐山大佛所在的山体,经笔者实际考察石质相对较软,容易被侵蚀,所以一旦长时间不加以修缮,佛像的五官就被风化模糊,从而造成佛像闭眼的视觉假象。
(此图为1968年大佛修缮后老照片)
下面在发几张笔者于2017年拍摄的大佛,以馈各位朋友。
(谢谢观看)
记得小时候,从当时最喜爱的读物《少年报》上,首次看到关于乐山大佛的报道,从那时起就对我们国家这座世界第一大佛有了深深的想往。前几年,有幸到四川,来到大佛脚下,亲眼赡仰了大佛的巍峨法相,看到大佛宝相庄严,巍巍矗立,群山环绕,绿树掩映,江水悠悠,徐徐流过,更是对大佛,同时也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产生了深深的敬仰之情。
瞻仰途中,导游兴致勃勃地向我们介绍了大佛的建造过程,并历数了大佛的种种神秘之处,包括大佛几次不忍视人间罹苦而或闭目,或流泪,及人间祥瑞之时而佛光闪耀,同时他也向我们说明了科技工作者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和解释,即颜料脱落、酸性腐蚀、视觉错位,等等。虽然我也理解这些解释,但我更愿意相信的是,大佛真的有灵,并在冥冥之中观察和护佑着他的子民。
因为如果佛祖真的有灵,并在不断主持着公义和天道,那么,我们的心中就会更加安宁,并在纷纷扰扰、嘈杂喧嚣的尘世中,为自己再找到一块精神上的乐土!
2022年乐山大佛睁眼了么?
最近,一则“乐山大佛‘真身’全部露出”的消息登上网络热搜,引发网友关注和热议。对此,有网友调侃,“难道以前看到的都是大佛‘替身’”?
对此,8月23日,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相关人员向红星新闻表示,网上这种说法肯定不对,所谓大佛“真身”就是佛头到佛脚,都是一直能看到的,是常态。即使在2020年特大洪水来时,也只是淹到脚趾,大佛身体都是露出来的,何来现在的真身全部露出?
“乐山大佛”是怎么被发现的?
乐山大佛被发现有两种说法;
传说是很多年以前,一位来自外国的老婆婆来到乐山大佛观光,在乘坐渔民的小船在河上观佛的时候,无意间就发现乐山大佛处于一座相似的山中心,然后从她口中说出在三江汇合处(太阳岛,观佛楼处)观望从凌云室到大佛正门处的山丘,会发现其甚像两座佛(睡佛、坐佛),后由相关部门人员研究,确实像一座睡佛,不可厚非,故此,在咱当地就有一句名话叫:身上佛中不知佛。可能说的不是很详细,只是确认是由一位外来的老婆婆发现的。
还有一种
不存在发不发现的这个说法,因为乐山大佛是唐朝一位高僧带领老百姓在三江汇合之处修建的(是为了镇压河妖,以免洪水泛滥),乐山大佛是人工修建而成,所以不存在发现这一说法。
历史乐山大佛最大水位?
414.71米,2年前,洪水自1949年以来首次淹过乐山大佛脚趾,被网友戏称为大佛“洗脚”了。当时,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青衣江、岷江四川乐山段发生超警超保水位,青衣江夹江水文站洪峰最高水位414.71米,超保证水位0.21米,洪峰最高流量达每秒18100立方米,为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大洪水。
历史上乐山大佛最大水位是414.71米,当时乐山地区受强降雨的影响,洪水直接淹没了乐山大佛的脚趾,在历史记载中,这次的水位,还是史上第一次,达到大佛脚趾的的高度,也正因如此,此次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还被大家调侃为乐山大佛洗脚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乐山大佛上天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乐山大佛上天了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