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米市值蒸发2336亿港元,雷军承诺一年不减持,小米股价会止跌吗?
小米发行238.37亿股毎股负4.4912港元,总计负资产1103.38亿港元,收益支撑不住现在的股价,按现在收益得7-8年还债,香港股市比较成熟,不跌才怪
融资风投的转嫁给股民买单,前期的亏损和借贷银行的1000亿自己得慢慢还,每年50多亿利息还得自己背负
本文是小米大跌的后有感而发的畅想曲。
我觉得雷军承诺太短,承诺三年,小米股价可能就噔噔噔涨三天,涨20%!在行情冰冷的冬天,让投资者感到不会被套现,市场情绪稳定,不至于这样连续大跌。
但减持的时间窗口,只是导火索,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小米自身的估值,可能小米上市前,香港市场对于小米的情况了解不够充分,只是通过网络影响力以及报表观察,不够充分。
更重要的是市场对于小米的发展战略,有了更充分的理解,虽然小米的各项业务增长率极高,但可持续性受高度质疑,质疑的情绪会传染。
经过半年时间的了解,香港市场认为小米股价高,所以,遇到减持的时间,决定卖掉,加速下跌。
小米上市就等于是个黑天鹅了:发行价黑天鹅,发行价高,引发危机。导致小米股价持续创新低。
当初上市真不应该定价17港元,应该低一些,上市就定价4000亿港元,上市前,小米进行了互联网的IPO营销,雷军甚至去香港见李嘉诚,将合影发到网上,他们还去了华尔街宣传IPO,将创始人在华尔街拍的合影,也发到了网上,这些都是为IPO造势。结果是投资者相信了,接受了每股17港元的定价。这些造势必然影响投资者对股票价值的判断。当时我就讲过,小米利用卖手机的营销方法卖IPO的股票。
长期挽救小米股价的希望,就在小米的零售,小米零售有突破性的进展,排他性的竞争力,那么小米的股价长期才有希望。
手机行业是没什么大希望的。手机格局可以借用2006年《赢在中国》小伙预测慧聪将会败给阿里的那段话。现在华为正在打苹果,等华为打败了苹果,就会回头打小米,手机这块,最终只有华为做的好。
所以小米未来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零售!!必须赶在手机能够提供现金流的时间内,将零售业做起来。否则,如果手机无法提供现金流,零售业就难做了。
小米最大的隐患在于雷军表示硬件利润5%,试问,这样的利润率,你是投资者,你会投资小米吗?
图片来自网络(雷军与苍井空)
其次,智能手机在全球市场下跌趋势,谁也无法抵挡,从一定程度来说,智能手机已没有太大潜力。
再次,小米未来寄望在物联网和智能家居方向,但小米生态链规模看起来很大,其IoT智能生活业务为小米带来上百亿营收,2015年营收仅为50亿元,到2017年增长至235亿,而2018年三季度累计收入为289亿元。
不过,在我看来,这靓丽的数字背后很虚胖,例如早前智米CEO苏峻给出的数据显示,这200亿营收中,其中80%来自不到10款产品,如果这个数据真实可信,那么靓丽的数字背后是否暗藏风险?首先小米所培育众多的生态链企业,频繁向市场推出各种智能设备,不能为用户创造价值,仅是为了刷存在感值得深思。
最后,小米创业7年营收就突破千亿,2017年总营收1146亿,2018年前三季度营收累计1304亿,高于去年全年,这个成长速度堪称奇迹,此外,经过多年培育,智能家居业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作为新兴互联网企业,去年在香港上市成为热门话题,但上市首日破发,随后面几个交易日,2018年7月18日小米冲高至22.2港元,对应市值为5570亿港元。只是,随后一路下挫,截至2019年1月10日2501亿港元,相比高位跌幅高达55%,市值缩水3069亿港元,已被腰斩的小米令人惋惜。
雷军与董明珠世纪豪赌:
以硬件、新零售和互联网服务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推动小米高速发展,至此雷军更是和董明珠玩起了任性豪赌,明珠作为企业界的铁娘子,同样也是话题不断,对于格力来说,董明珠就是最好的代言人。两个人在央视年度经济人物典礼上相遇,一场关于10亿豪赌就此开始。
在此之后,格力和小米均得到了告诉发展,格力电器在2018年营收有望达2000亿,小米2018年前三季度营收累计1304亿,这一场豪赌明珠声称基本上了雷军,并表示与雷军的赌局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两者不具备可比性。
止跌与减不减持没啥关系,1月9日之前小米的限售股没解禁,股价不照样跌跌了40%吗?
小米上市之初,雷总在庆功宴上宣称: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可是一年过去了,当初买入的人不仅没赚一倍反而被套40%以上。
2018年年前三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了6%。小米虽然同比增长了21.2%,但是手机行业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很大挑战。十年前中国的网民增长率在50%以上,而现在已经到6%左右了。
这就意味着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期已经结束,现在进入存量时期,君不见农村老头老太太现在都人手一部手机。人口红利消失,拿什么来高速增长!
所以,接下来手机行业只能靠创新,小米没有创新,没有亮点,消费者凭什么选择小米而不是大米。而创新靠的就是研发。
那么小米的研发实力到底怎么样?老规矩,不瞎猜,看数据。
根据小米的CDR招股说明书,2015年-2017年期间小米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68亿、684亿、1146亿,而同期的研发费用为15.12亿、21.04亿、31.57亿,研发费用占营业总收入的2.26%、3.07%、2.75%。
这是什么水平?以小米的竞争对手华为为例,华为2015年到2017年期间,研发费用分别为596.07亿、763.91亿、897亿,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5.09%、14.65%、14.86%。由此可以看到小米的研发投入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不及华为的零头。没有研发,拿什么来支撑小米的梦想。
靠小米生态链吗?别闹了,无论是小米电视、还是小米空调,小米最多是贴牌生产而已,小米生态链说白了,如果做成了最多是互联网销售杂货铺,如果做不成,那就是一大堆累赘。
君不见,小米入股TCL之后,股价非但没反弹,反而下跌了百分之十几。小米生态链的未来,资本市场已经用脚投票了!
小米,为发烧而生,但愿是米粉发烧,而不是小米自己发烧!
小米上市在即,“雷布斯”的千亿估值梦能实现吗?
打开今日头条和各大科技网站,被小米IPO刷屏了,看到小米要上市了,6年的米粉给小米点赞,希望小米做更多性价比高的产品。
最开始的雷军其实本就是互联网圈名不见经传的传奇人物了,07年从金山离职,手里已经积累了很多资本。之后集结了一众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建了“小米公司”,一群技术大牛一起做了个“MIUI"系统,
2010年8月16日,MIUI作为首个为中国人深度定制的 Android ROM 提供下载,支持机型为 HTC Nexus ONE(当时的安卓机皇),以一个不知名的账户名,在各大论坛上线内测。期初只有100个内测名额,但是正是这开启了“小米”在成长之路上第一步。因为当时国内安卓智能机的普及率并不是很高,所以一般用MIUI的只有智能产品发烧友们。由于参与设计制作MIUI背后的都是雷军身边的“大牛们”,而且每次更新都是倾听了用户意见的,MIUI从此名声大噪,在各大论坛炸开了锅,一时间风头无两。初代MIUI发布时,安卓系统仍处于Android2. 2 时代。那时的智能手机对于许多人来说仍然遥不可及,而且,那时的小米也并没有一款自己的手机用来运行MIUI系统,更不会有人会预料到,多年以后这款系统会成为小米进军手机市场最重要的武器。
从此,小米的星辰大海开始了,所谓先有MIUI再有小米手机。有了强大的粉丝基础,小米之后的造手机道路可谓是顺风顺水。2011年7月12日,小米创始团队正式亮相,宣布进军手机市场,揭秘旗下3款产品:MIUI、米聊、小米手机。
第一部小米手机可以称得上是国产手机行业里程碑式的产品。也正是因为极低的价格极高的配置加上不难用的系统,让消费者给小米公司起名为“价格屠夫”。,也正是因为极高的性价比,以及产品供应不及时,让手机抢购潮蔚然成风,人们戏称雷军为“猴王”,从此开始,国产手机行业价格震动,从5000的价格段位跳水到1999,并以成为国产手机的定价参考标准。
之后的红米品牌系列的众多手机,小米电脑还有小米MIX全面屏手机无一不是颠覆行业的产品。直到现在小米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手机厂商了,从乐视前前领导人的贾跃亭口中学到了,我们做的是整个“生态”,对没错。从小米子公司——米家建立(2016年)开始,小米的智能设备之路就开启了,喊着“新国货”的号子,开启了小米生态的构建。从一两件智能设备到现在的小米之家,小米已经不单纯是一家智能手机公司了。
到这里,小米已经完成了两次转型:软件公司——手机公司——综合性智能产品公司,
伴随产品越来越多,雷军的身价也越来越高,虽然还没正式上市,外界预估小米的市值已经可以达到千亿以上,甚至有机会,一跃将BAT(百度 阿里 腾讯)变成ATM(阿里 腾讯 小米)成为科技互联网公司里面的龙头企业。一路走来,小米也并不是一帆风顺,2015的低谷,2017的逆袭离不开雷军的努力,越努力越成功,加油小米。
小米公司在香港上市,雷军是否能撑起千亿市值?
十一年前的2007年雷军在香港证交所敲钟庆祝金山软件上市,那时候的雷军是金山软件的CEO,今天雷军又一次在香港敲钟,这次上市的是小米公司,这是他自己创立的公司,意义跟金山大不同。今天早上,小米正式登陆港股交易,发行价17港元,以此计算小米公司市值将达到540亿美元。
今天的港交所也异常热闹,前不久港交所正式废除了同股必须同权的交易规则,小米是第一家同股不同权结构上市的公司,这次上市不仅吸引了香港本地的媒体倾巢出动,小米也邀请了国内上百媒体以及众多KOL去现场见证敲钟。
对于小米的上市,2018年本来是个好时候,小米公司在2017年上演了一次大翻身,智能手机销量从2015、2016年的低谷一路上扬,销量达到了9141万部,全年营收超过1146亿元,2018年Q1季度继续保持高增速,当季营收344亿元,手机销量2841万部。
不过小米上市前夕也遭遇了多重考验,首先是小米的估值,没上市之前传闻最高的估值达到了2000亿美元,接着是一千亿美元,然后又降至700-800亿美元,最最后小米选择了17-22港元定价中的最低值17港元,估计大概是540亿美元,相比此前预期中的千亿美元大减。
小米估值降低除了“让利于投资者”的考虑之外,更关键的原因是小米的模式没有说服投资者,小米自认为他们的业务模式是腾讯x苹果,是一家互联网性质的硬件公司,但是小米公司营收中智能手机依然占据绝大多数,而且出货最多的是千元内的低端机,Q1季度3000+高端机销量不足50万部。
其次就是小米遇到了中美贸易战,上市前中国互征500亿美元商品的额外25%关税,导致市场大环境不稳,投资者比较保守。
这些因素对小米上市来说是个考验,17港元的发行价能不能保得住还是个问题,最新消息称小米上市已经破发,交易价格为16.32港元,下跌4%。
我感觉撑不起,道理有点偏激,小米有什么东西拿的出手的,看上去是不少,但说到实际也就没有,就从它的手机说起,它的方法过于简单就是低价,同价我就高质一点,这一点能让人感觉到甜头,但这个甜头在几个月以后就消失了,因为对手也是可以做到的,这个方法并不新鲜有人用过,用的比他还好,就是长虹,想当年长虹就是用价格战打出一个中国制造战胜外资必胜的神话。打倒了国内彩电组装厂一大批的企业,就目前小米做法,它什么都没有做到,再说下小米生态圈,这是小米主打的内容,这有一个问题就是小米什么都想互联,但有个主要的东西是没做好的,就是芯片,就它目前的情况也就是解决有无的问题,还没有做到完美的程度。如果你想做终端,就要放弃基础技术,如果你要做技术就要放弃终端市场,但小米是什么都想做,眼睛能看见的都想做,思想都想到的都想做一下。你有多少是自己的技术,打开小米的机器你就明白了。
雷军损失50座小米科技园:小米市值蒸发3100亿,你怎么看?
娘要嫁人股票要下跌,雷军是没有办法控制的,那是市场行为,是对前期狂热付出的代价。
小米上市之际,正是智能手机高景气度时期,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可观,小米作为新物种令人关注,小米手机以营销见长,品牌推广力度很大,搞得人尽皆知。
IPO也是如此,小米充分发挥自己特长,营造一个火热的氛围,极力把小米塑造成一个互联网公司,但实际上互联网收入占比并不大,市场对小米定位存在一些分歧,究竟是硬件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
结果小米定价可能既不是互联网公司也不是硬件公司,而是一个综合体来定价,这个价格在当时谈不上严重高估,但确实也不低。
上市以后,整个市场对科技股定价逐渐理性,很多科技股出现破发下跌,另外智能手机高增长时代已经结束,头部厂家苹果三星手机都有下滑,小米手机增速也不例外的下滑。
小米手机以炫酷著称,定位于青年一代。价位不高,深得青年一代喜爱,不是特别适合中老年人使用,因此小米手机受众存在一定局限性,不像华为手机占据中高端市场,市场容量更大。
雷军在营销推广方面是做的很不错的,但大环境不好,小米手机不可能继续快速增长,雷军也很无奈。
至于股价当初就不便宜,现在是价值回归。
帆辰科技专注于科技资讯,带你遨游科技世界!
雷军损失50座小米科技园:小米市值蒸发3100亿,你怎么看?对于小米在北京的小米科技园,造价是56亿元,而小米集团的市值蒸发却达到3100亿,还有小米市值的蒸发,那么下面和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小米集团最新的世界500强企业
在今年的世界500强的企业中,出现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公司,那就是小米,名列468位,可以说是在这个世界500强的企业中,小米是最为年轻的一家企业,我想这也是.雷军的成功之处,小米创业9元以来,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互联网手机企业到现在的世界500强的企业,这无疑是众多创业者梦寐以求的事情。
小米的AIoT核心战略
对于小米来说,AIoT战略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重要的战略,主要还有小米旗下的智能手机和智能生态系统的关系,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AI和IOT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小米的手机作为小米生态中的一个核心,可以用户连接用户和物,而智能AI则是其中的桥梁。
这其中有小米的生态化产品,比如说小米电视,小米盒子,还有小米所投资的各种物联网的设备,这些都是构成小米物联网的核心关键,为何说小米手机会一直非常的便宜,其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小米的物联网战略思维,小米手机可能不赚钱,但是小米的生态则是更重要的。
小米市值蒸发3100亿,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对于一家企业的市场变化来说,主要还是取决于这家公司的产品还有前途,对于投资者来说,只有一家企业能够创新有价值的产品,或者公司的发展是有前途的,那么无疑会有更多的投资者来进行投资的。
小米在刚上市的时候,最高港股为22.2港元,但是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米的股价已经跌至8.8港元,可以说近乎腰斩,计算小米集团在上市之初到现在已经蒸发市场将近3000亿港元,而且雷军也是为这个股价一直跌落所发愁,可以说是采取很多的措施,比如回首股份,但是这并没有起到关键的作用。
然后小米股价下降的背后,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核心技术,小米不论是智能手机还是其他的生态系统都是采用其他的厂商的核心技术,并没有自己的技术,所以说对于核心技术缺乏研究,也是小米股价下跌的一部分原因。
最后,对于小米股价下跌,市值蒸发将近3000亿来说,不能理解,股价从侧面反映资本对于这家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种态度和预期,还有就是前景的一种反映,而小米现在的模式或者产品。并没有打动投资者,所以才会造成市值下降,那么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可以在下方留言,咱们一起探讨!
今年世界500强排名,小米名列468位,是500强中最年轻的企业,耗时仅有9年的时间,而且,在全球上榜互联网企业中排名第7位。因此,应该说小米是非常成功的企业。
小米所有的产品中,我用过的只有三种:小米手机、小米盒子、小米移动电源,给我的感觉是手机、盒子做工可以,性能一般,移动电源质量还是不错的。
也就是说,我感觉小米的主打产品并不是非常优秀,尤其是手机终端产品,自从华为手机终端发展起来之后,小米似乎收到了严重挑战,小米国内市场占有率仅为12%。
从全球市场看,小米表现还是不错的,大约占到9%的市场份额,这主要得益于印度市场的优势。说明小米在新兴市场表现不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小米产品的功能定位是低端用户群体,与原来米粉对小米的定位有一定偏差。
从去年上市以来,小米的股价已经有最高时的22.2港元,跌到现在的8.8港元,按照总股本239.6亿计算,市值蒸发3210亿港元,估计雷军对此也深感无奈,毕竟小米现在经营很正常,而且还刚刚进入世界500强,为什么市场不买账呢?
股市涨跌是正常现象,我认为小米股价下跌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刚上市的时候股价太高了,下跌是正常的价值回归;另一方面,股价更多是对未来市场前景的反映,小米未来的卖点不能打动投资者。
这些雷军自己应该很清楚,从现在的市场情况看,实体经济业务增长乏力,互联网企业更多的是在进行资本运作,小米金融、顺为资本这些大家不太熟悉的资产工具才是目前雷军最关注的。
股价下跌蒸发的只是市值,市值只是再融资的筹码,如果不需要再融资,50座小米科技园又算什么呢,等风来的时候,可能会有100座科技园在等着他。
只要经营正常,你认为小米股价会一直跌下去么?
小米市值增发3180亿,损失50座小米科技园,其根本原因是手机产业处在迭代之前的行业收缩期,并且因为美国制裁华为,从而引发了国内的民族情绪,而华为在民族情绪的影响下增长虹吸了其他品牌的存量市场,导致小米的销量下滑严重。
从小米本身来看,产品主要为手机,智能家电,iot(物联网),而手机以外的其他产品系列增长无法覆盖手机负增长体量带来的的冲击,从而导致股价持续下跌。
从手机来看,国内市场的份额和排名也在发生变化。小米替代白牌市场的阶段基本完成,剔除手机行业等待5g手机前的“等待期”,在外围贸易风险背景下,小米和其他品牌也受到产业链威胁,而华为则在特朗普“免费广告”效应下,增长迅猛,取代了其他品牌的消费增量市场,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手机销量依旧保持增长的品牌。在5g手机真正落地前的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里,这个趋势估计难以改变。而小米其他产业要覆盖手机增量下降的占比还难以实现,因此,小米市值中期损失较大。
脸书当年上市股价一路狂跌 ,经过一段时间脸书请来谷歌广告业务来改善脸书获利能力,之后再巨额收购whatapp之后脸书获利能力就大幅度改善股价提升4-5倍, 小米目前最大问题在于利润率太低核心原因是互联网服务不能跟腾讯阿里匹配,小米优势在于它可以快速全球化,并且在印度跟东南亚也可以推广中国在移动端的经验或是投资相关企业,从现况来说小米股价回升至17元大至最晚三年,原因是印度至少还有5年的扩张期,一旦小米在未来aiot找到一个足够厉害运用相信未来股价还说非常大空间
市值蒸发3279亿,雷军身价暴跌812亿,全球第二的小米怎么了?
我怀疑,你的世界和我的世界,是否同一?如果按物性而感,似乎重叠,你看到的那棵树和我看到的那棵树是同一而识…但是按意识而论,这就不能够确定了,我甚至不能够确定你我的“意识形态”是否一样,树是否客体?抑或是各自的“意识交集”?所谓“主客体”是心物二元世界感的推定,是否如此划分,恐怕也还是一个问号呢…您看,意识存在大量的不为人知…比如,我在干啥你不晓得,你在干啥我不晓得,就算是同一世界也宛如不是同一世界…那么,所有的经验,之于不同的意识体,其可借鉴性…也十分可疑。如果问人的差异,我觉得是意识各自,即便坐在一起,各自起心动念,几分相同?应该一样吗?模样一致处,若不是故意,或者有隐然的“关联性”,何以心有灵犀?是谁牵的意识线?又是谁打的太极拳?是共性的作用大?还是个性的隔离强?在厮混着佯装同类的模样背后,几人是天然适配?到头来,即使宾客如云,也是愣拿自己适配场面功夫,迎来送往,极力矫饰,费心劳神…难言心意相通,或有一事无奈而同往,于是各演其角。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雷军谈小米市值万亿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