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德国政府解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德国政府解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从十二国到三十国,北约是如何一步步东扩的?
1945年二战结束,联合国成立,新的国际秩序在“雅尔塔体系”下建立。经济领域,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的基础上,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关贸总协定“三大支柱”确立。在政治安全领域,一幕大戏渐渐拉开帷幕——
罗斯福的去世是对美苏乃至东西方关系的沉重一击。1946年2月,乔治·凯南以"八千字电报"首提“遏制”苏联的战略理论;同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著名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沿岸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它被认为是冷战开始的宣言书。
1947、1948、1949三年内,美国杜鲁门政府相继出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从政治、经济、军事上三管齐下,对苏联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
1949年4月4日,北约在华盛顿成立,创始国包括北美的美、加,以及欧洲的比、法、卢、荷、英、丹、挪、冰、葡、意共12国。当时西方媒体给出的定位是“拉来美国人,摁住德国人,防范俄国人”。显而易见,其着力点集中在欧洲。
1952年2月,希腊、土耳其加入,1955年5月6日,北约吸纳西德(联邦德国)。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愤而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与北约抗衡,两大军事阵营在欧洲针锋相对,剑拔弩张。1982年,脱离佛朗哥独裁统治的西班牙正式加入北约。
1985年起,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实行“改革与新思维”,带来的却是1989—1991年间东欧剧变、华约解散、两德统一,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5日,苏联被俄罗斯联邦取代。
1997年,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启东扩进程,1999年正式接纳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国加入。2004年,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正式加入北约。2009年,克罗地亚与阿尔巴尼亚加入。2017年,黑山加入。2019年上半年,北马其顿将完成入约程序,北约成员满30个。
德国议员为何要求立即退出北约,呼吁北约解散,是北约制约德国发展,还是伤害德国尊严?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之前,德国虽然与北约也存在着矛盾,但远没有现在的问题大。特朗普上台后,奉行的是“美国优先”政策,彻底把北约当做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丝毫不顾忌德、法等盟友的国家利益。特朗普的政策引起了德、法两国的强烈不满,这也是两国牵头建立欧洲军的最大原因——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或者说是摆脱美国的控制。
德、俄似乎越走越近
特朗普不断要求北约成员国提高军费,进一步加剧了部分欧洲国家(主要是西欧国家)与北约之间的矛盾,但这不是根本原因。实际上,双方间的矛盾由来已久,特朗普不过是使双方的裂痕进一步加大而已。2017、2018年的北约峰会,特朗普对德国的军费开支指手画脚。除此之外,特朗普还对德国的外交、经济等横加指责,多次公开点名批评。特朗普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在干涉德国的内政,这自然会引起德国的强烈不满,比如说德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北溪-2工程)。
根本原因就在于美国试图加强对欧洲的掌控,而欧洲却希望能够独立自主,双方因此产生分歧。在贸易战、伊朗、中东、与俄罗斯关系等问题上,美国与欧洲就产生了较大的分歧。比如说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而德、法等国却支持伊朗继续保留伊核两议,并与伊朗保持合作。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国家实际上已与美国站在了“对立面”。之所以传出“分家另过”,实际上,这就是德国在给美国敲响警钟——美国对德国内政、军事、处交等的干预,已触碰到了德国的“底线”。
2018年,马克龙最先提出了建立欧洲军的这种设想,德法两国一拍即合,共同牵头,目的就是摆脱对美国的军事依赖。北约是二战后西方阵营建立的军事战略同盟,对付的目标是苏联(后来的目标改为了“华约”),随着苏联的解体,华约不复存在了,北约虽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北约未解散的最重要原因是:美国将其做为实现称霸世界最重要的工具,绝对没有之一。北约的成立,使美国能够控制以德、法、英为首的欧盟防务体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苏联解体,美国就开始渲染“俄罗斯威胁论”,把俄罗斯树立成了北约“最大的敌人”,并加紧了东扩的步伐。但实际上,这只是美国称霸世界的一步——利用北约来打压俄罗斯,以免其阻止美国称霸。俄罗斯虽然拥有7000枚核弹头,但其经济却差的太远,根本无法对北约构成威胁,这也是西欧国家不愿提高军费的最大原因,也是德、法与俄罗斯开展合作的原因之一。对于德、法两国来说,北约已无存在的必要,再加上美国把北约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而毫不顾忌德国等盟友的利益——因此,德国议员才会要求退出北约。
不是北约制约了德国的发展,也不是北约伤害了德国的尊严,而是美国利用北约来实现对德、法等国的控制、奴役,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换句话说就是,俄罗斯对欧洲国家的威胁只是“可能”的军事威胁,但凭欧洲国家足以应对,而美国对欧洲国家的威胁却是现实存在的,包括军事绑架、经济剥削等方面。当然了,没有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会说美国威胁到了它们,但这不等于不存在。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就是最好的证据。至于美国盟友的利益?看看特朗普的贸易战,对哪个盟友手下留情了?除了以色列……
这是不是象征着美国已渐行渐远?
关于外长升言退出北约的言论,我个人认为应该从战略角度看。北约是冷战时期的产物。他是相对华约而产生。美国自然成为北约老大。一切听从安排。北约,华约相对几十年华约帝国90年代忽然倒塌。美国在这几十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由于卢布对美元大幅贬值美国剪羊毛获利20多万亿。
本来随着华约解散,北约也应该消失。美国作为北约老大不想消失而且不断东扩进一步压缩俄罗斯空间为的就是激情俄罗斯强烈反应。这样好让美国继续控制北约可以利用北约控制全世界让北约继续受到的威胁美国继续从中渔利。实际自从华约解散俄罗斯自顾不暇以无意威胁欧洲,就想更好国内经济,在这个时期欧洲各国也想发展经济以弥补冷战造成经济亏空 。可是美国不断挑起欧洲和俄罗斯矛盾加大北约危机感。危机是美国制造出来的。明眼人一看就明白。美国想继续做老大控制北约在世界好呼风唤雨德国为了自己的真正安全不想继续施压俄罗斯所以就出现了德国外长表述。这很正常。
先说答案,是北约制约了德国主导的欧盟的发展。
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下,北约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美国总统曾经说过,北约是个过时的产物,并威胁必要时从欧洲撤军。但他最终的落脚点却是要求北约盟友和其他区域盟友承担更大比例的军费预算开支。他的这种作法在外界乃至美国的北约盟友看来就是敲竹杠,但很多盟友明知吃亏却无可奈何,毕竟自身战略安全还要靠美国。
但欧洲的形势却不一样。美国曾经抛出的以美英同盟替代北约的设想,根本是不现实的。因为伊拉克战争已经让外界看到了美英同盟的不足和尴尬。所以美国这样忽悠的真实目的,就是要让法德等欧洲主要盟友担忧,然后上套儿并自觉自愿的多掏钱。按照特朗普的设想,欧洲国家在2020年将军费提高到GDP的2%,到未来2024年底提高到4%的目标。这样以来,德国这个欧洲第一经济大国的负担是最大的。
而且美国还要求欧洲国家提高本国军费预算,用于购买美国的武器装备,可能他自己都忘了,欧盟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军火商。除了军费支出和军火利润的考量之外,欧盟国家如果大笔购买美制装备,对于未来欧盟防务自主化计划将是极大的限制和威胁。如果欧州要建立自主防务力量,那么军备体系必须是没有对外依赖的欧洲装备,而且欧盟各国应该把各自的军费预算案围绕欧盟发展这个核心来制定。
欧媒报道称,在北约大张旗鼓地庆祝其70岁生日之际,德国议员指责该组织攫取国防支出、进行侵略战争、破坏国际准则、威胁世界安全,并建议德国退出北约,且该组织应自行解散。德国国会议员亚历山大·鲁伊4日公开表示,北约70岁生日“不是庆祝的理由,而应是一个最终重新思考它存在意义的机会,不然醒悟之时就为时已晚”。这位德国议员建议,德国应退出北约的“军事结构”,北约本身也应立即被解散,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新的“集体安全体系”,这个体系也应包括俄罗斯。
实际上,解散北约是不现实的,因为北约的主导是美国。但美国却无法阻止德法等欧盟主导大国有自己的想法。德国总理默克尔曾经多次向美国解释,欧盟一体化和欧盟防务自主化战略,不会威胁北约的稳定,但一直无法取得美国的认同。更重要的是,美国把北约当做是遏制围堵莫斯科的法宝,而欧盟现在却把北约视为俄欧关系发展的威胁和绊脚石。
4月4日北约外长会议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今年是北约成立70周年,所以这次会议显得格外特别。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会上做了发言表示,要成员国该准备好对抗俄罗斯以武力介入特定国家的内部冲突。在乌克兰局势持续紧张大背景下,很显然这是在继续渲染俄罗斯威胁,并号召北约内部团结。
(蓬佩奥北约外长会议讲话)
北约这么大阵势,俄罗斯如果没有动静很显然不符合俄罗斯的一贯风格。4月5日俄罗斯国营对外宣传机构“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报道称,德国国会议员亚历山大·鲁伊于北约外长会议当天,在其《自由爱好者》博客发表文章,指责北约攫取国防支出,进行侵略战争,破坏国际准则,威胁世界安全。鲁伊建议德国退出北约,该组织自行解散。
(鲁伊是俄罗斯在德外宣的主力)
如果不提前说明这番言论的出处,一般不会想到这是德国议员的言论,而一定认为这是俄罗斯外交部的表态。鲁伊的表态似乎让人很难去理解,然而事实就是这样。在德国政坛也是分为左中右不同政党派别的。一般而言左翼政党对俄罗斯的态度比较友好,主张增强互信,发展彼此之间的经贸关系。德国的右翼政党对俄态度比较谨慎。鲁伊所属政党为德国左翼党,是德国在野边缘小党,主要选区是前东德地区。所以鲁伊的看法也只代表德国左翼的态度。现在政府是中右翼领导下的大联合政府,执政联其中社民党是中左翼。这就决定着,德国政府的基本对外安全政策依然是以北约联盟为基础,对俄罗斯保持警惕的同时不激化矛盾,继续维持与俄罗斯之间的经贸关系。
(德国大联合政府,女性接近一半)
俄罗斯在与北约的对抗中,需要强调和夸大北约内部存在的分歧,旨在试图依靠舆情来在北约内部搞分化,来为自己赢得喘息的机会。所以“北约军费分摊”问题也经常会成为俄媒关注和报道的重点。然而实际上这个问题其实在北约内部根本没有其报道的那么严重。原因在于扩大军费占比是在2014年威尔士北约峰会期间就已经敲定的事,各国对此没有太多异议。因为当年俄罗斯出病并占领克里米亚并支持乌东武装对于欧洲安全格局本身所造成的冲击非常大。在这种背景下,提高军费占比也就自然提上了日程。
(2014威尔士北约峰会)
由于长期以来欧洲各国军费本身就与其经济实力不相称。以德国为例其GDP要高于临近的法国,然而其军费占比在2016年仅为1.2%,法国则是2.3%。造成这种局面的主因就是长久以来以德国为代表大部分欧洲北约国家对于美国安全保障的依赖造成的。然而后冷战时期的安全局势与冷战时期不可同日耳语。美国也不再那么慷慨,尤其是特朗普上台之后。他希望欧洲各国能够加快提高军费的占比的进度。这一方面是为了强化对俄罗斯战略压力的考虑,另外也是希望欧洲各国能够多引进美国的装备。这样好为美国军工企业拉来更多订单,为自身的选情和支持率打好基础。
(不一样的川普)
各有各的套路,也各有各的说辞。北约作为集体安全组织,可以说在维护欧洲安全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北约的任何一项决策都必须挣得所有成员国一致同意才可以做出。这决定着其想对比双边军事同盟更具有稳定性。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国家要削尖了脑袋要加入北约的原因。不过在美国看来北约则依然还是其维护在欧洲战略利益,对付俄罗斯的工具。俄罗斯作为对手,也同样意识到了这点。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德国议员鲁伊4月4日在《自由爱好者》网站上撰文称,北约70周年纪念活动并不值得庆祝,该联盟对世界构成了重大安全风险,其军事力量仅仅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此外他还批评特朗普要求相关欧洲国家把国防开支增加到增加GDP的2%,因为那样意味着德国每年的军费将超过800亿欧元,从而成为负担。
撰文的这位国会议员鲁伊,是德国左翼政党Die Linke政策顾问,有过在欧安组织工作经验,对于北约有一定的接触与了解。而DL党派主张控制军费、增加工资福利,且政府调控国家资源,虽然在德国议会席位当中只有69席,却拥有一定的中下层民众支持。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以发现,北约不论是参与巴尔干、科索沃地区冲突,还是参与阿富汗冲突,都没有经过联合国的授权与允许,联合国甚至反对并谴责未经允许的北约行动。但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北约仍然单方面进行行动,这本身就是一种违反践踏国际法的行为。也意味着目前的北约已经成为了部分国家的政治工具,为这些国家利益服务,但是绑架的却是全体成员国的利益,其中包括德国。
而且由于北约组织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联盟,而且成员国的军费开支已经超过了全世界军费总开支的50%以上,每年总计超过了1万亿美元,所以一旦被利用,将成为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因素。但是即便如此,美国的特朗普仍然强制要求各成员国增加国防开支到本国GDP2%以上,如果不这样,美国将威胁退出北约并将欧洲置于俄罗斯的军事威胁之下。
所以在此情况下,并不赞成扩大军事开支的德国等欧洲国家相当于被裹挟到美国的战车之上,一方面北约防务严重依赖美国,但是另一方面各国却自掏腰包,用本国纳税人的钱维护美国利益,这本身就是一种“交保护费”的举动,并不符合德国利益。
最关键的是,一旦德国面对特朗普的施压达成妥协,每年军费按照要求达到GDP的2%,则意味着每年要额外支出800亿美元的开支,在目前德国国内民生领域开支都不足的情况下,无疑是雪上加霜。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鲁伊呼吁德国应该退出北约,避免失去独立自主权,而北约也应该解散,因为作为冷战时期产物,北约早已过时。相反他却提议,德国在退出北约后,应该加入俄罗斯主导的集体安全组织,因为集安组织以裁军为核心目的,有利于世界和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德国政府解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德国政府解散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