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德国政府解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德国政府解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德国议员为何要求立即退出北约,呼吁北约解散,是北约制约德国发展,还是伤害德国尊严?
德国议员鲁伊4月4日在《自由爱好者》网站上撰文称,北约70周年纪念活动并不值得庆祝,该联盟对世界构成了重大安全风险,其军事力量仅仅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此外他还批评特朗普要求相关欧洲国家把国防开支增加到增加GDP的2%,因为那样意味着德国每年的军费将超过800亿欧元,从而成为负担。
撰文的这位国会议员鲁伊,是德国左翼政党Die Linke政策顾问,有过在欧安组织工作经验,对于北约有一定的接触与了解。而DL党派主张控制军费、增加工资福利,且政府调控国家资源,虽然在德国议会席位当中只有69席,却拥有一定的中下层民众支持。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以发现,北约不论是参与巴尔干、科索沃地区冲突,还是参与阿富汗冲突,都没有经过联合国的授权与允许,联合国甚至反对并谴责未经允许的北约行动。但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北约仍然单方面进行行动,这本身就是一种违反践踏国际法的行为。也意味着目前的北约已经成为了部分国家的政治工具,为这些国家利益服务,但是绑架的却是全体成员国的利益,其中包括德国。
而且由于北约组织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联盟,而且成员国的军费开支已经超过了全世界军费总开支的50%以上,每年总计超过了1万亿美元,所以一旦被利用,将成为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因素。但是即便如此,美国的特朗普仍然强制要求各成员国增加国防开支到本国GDP2%以上,如果不这样,美国将威胁退出北约并将欧洲置于俄罗斯的军事威胁之下。
所以在此情况下,并不赞成扩大军事开支的德国等欧洲国家相当于被裹挟到美国的战车之上,一方面北约防务严重依赖美国,但是另一方面各国却自掏腰包,用本国纳税人的钱维护美国利益,这本身就是一种“交保护费”的举动,并不符合德国利益。
最关键的是,一旦德国面对特朗普的施压达成妥协,每年军费按照要求达到GDP的2%,则意味着每年要额外支出800亿美元的开支,在目前德国国内民生领域开支都不足的情况下,无疑是雪上加霜。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鲁伊呼吁德国应该退出北约,避免失去独立自主权,而北约也应该解散,因为作为冷战时期产物,北约早已过时。相反他却提议,德国在退出北约后,应该加入俄罗斯主导的集体安全组织,因为集安组织以裁军为核心目的,有利于世界和平。
我看了一下报道,然后亲自去网站检索了一下消息的真实性
消息来源如下:
再查了一下发言人的身份
此人名叫Alexander S. New,是左翼党德国联邦议员,出生于1969年,已婚,有两个孩子,波恩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自2006年以来,是左翼党的政策官员,2000-2002年和2004年在前南斯拉夫和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工作,2013年起担任德国联邦议会左翼党国防委员会主席,东欧议会组织代表,国际和平行动中心监督委员会委员,波恩FRG历史之家董事会成员,德国联邦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副主席。
是的,这个新闻是真的。
在文中,Alexander S. New说到几个问题:
北约在2018年的军费开支超过全球军费开支的一半以上,并且还要继续上升。
对于德国来说,每年在军费方面支出超过800亿欧元。
与北约的潜在对手俄罗斯和中国比,北约的军事力量过大。
北约对南斯拉夫和阿富汗造成巨大伤亡。
呼吁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和意识形态
很显然,他的呼吁是完全正确的,目前世界上没有特别大的风险,谁是最大的风险?这二十年来只有美国人喜欢打仗,美国一直借着北约的名义东炸西炸,阿富汗都打了多少年了,算一算吧,换来和平没有?没有啊。
其实德国内对美国借着北约的名义到处打仗一直有反对的声音,尤其是叙利亚难民问题,美国人炸了叙利亚,结果难民到处跑,美国在大西洋彼岸,什么事都没有,欧洲就倒了霉了,大批的难民涌入欧洲,造成今天欧洲严重的分裂,东欧和西欧为这个事争吵不休,英国都直接退欧了。
现在的问题就是约束不住美国,谁知道美国什么时候又把伊朗或者埃及乱炸一通,然后再来一次难民泛滥,然后欧洲人再倒一次霉?说不清的。
军费分摊也是个问题,德国一直不愿意提高军费,一方面是德国不觉得欧洲受到特别大的威胁,对于欧洲最大的威胁是俄罗斯,问题是俄罗斯现在经济也不好,俄罗斯整体GDP还不如韩国,欧洲的军费是俄罗斯的好多倍,怎么可能发动大规模战争?美国人一直胁迫德国提高军费,但是这提高的意义何在?打谁?
而且俄罗斯即便是真的对欧洲有威胁,德国人都不急,美国人急什么?这不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么?
美国人无非想逼着德国人提高军费,然后购买美国武器,如此而已。
德国议员要求立即退出北约,呼吁北约解散,当然伤害德国尊严的因素多一些,制约德国发展的因素少一些。为何这么讲,小甜嘟爸爸分析如下:
首先,北约是冷战的产物,曾经被迫加入北约。北约是和华约相对应的,于1949年4月成立,共有29个成员国。是美苏两大阵营冷战而形成的产物。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二战结束时,德国一分为二,分为东德和西德,东德为社会主义国家,西德为资本主义国家,后来东西两德统一,形成德国。当时,德国为了自身安全,很不情愿加入北约。在北约内部,德国没有战时指挥权,处处听命于美国和北的,就像一个“小跟班”,心里当然不爽。谁不想做老大呢?
其次,德国是欧洲的领斗羊,不愿受制于美国。二战后,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非常富裕,科学技术发达,GDP排在欧盟之首,是欧洲的领头羊。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不愿意既要交昂贵的保护费,还说话不算数。德国当然想退出另立“山头”啦!
但是,这位德国议员说的话可能是德国政府想讲的,意在先探探各方反应,如果反对不够强烈,也许德国下一步就开始走上脱务北约之路了,但可以预见,北约必不爽快,双方搏奕必然激烈而漫长。
关于外长升言退出北约的言论,我个人认为应该从战略角度看。北约是冷战时期的产物。他是相对华约而产生。美国自然成为北约老大。一切听从安排。北约,华约相对几十年华约帝国90年代忽然倒塌。美国在这几十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由于卢布对美元大幅贬值美国剪羊毛获利20多万亿。
本来随着华约解散,北约也应该消失。美国作为北约老大不想消失而且不断东扩进一步压缩俄罗斯空间为的就是激情俄罗斯强烈反应。这样好让美国继续控制北约可以利用北约控制全世界让北约继续受到的威胁美国继续从中渔利。实际自从华约解散俄罗斯自顾不暇以无意威胁欧洲,就想更好国内经济,在这个时期欧洲各国也想发展经济以弥补冷战造成经济亏空 。可是美国不断挑起欧洲和俄罗斯矛盾加大北约危机感。危机是美国制造出来的。明眼人一看就明白。美国想继续做老大控制北约在世界好呼风唤雨德国为了自己的真正安全不想继续施压俄罗斯所以就出现了德国外长表述。这很正常。
要求退出北约组织的国家,绝对不止德国一家,时间也绝不仅仅局限于今天,早在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之后,欧洲各国特别是法德两国,早就提出北约作为冷战时期的产物,在冷战结束之后理应被解散。
但是这种言论很显然违背了美国的战略意图,所以美国不断打压俄罗斯,给欧洲人为制造一个“靶子”,将北约组织“续命”到了今天,摄于美国的威势,欧洲国家也只能以拖欠北约军费来进行默默的抗争。
北约组织是美国制定的全球战略中的关键一环,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借冷战彻底掌控住欧洲国家的军队。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代替英、法、德三国成为了世界上的最强国家,但是对于美国的全球霸权来说,欧洲各国由于其强大的发展潜力,始终都是美国需要警惕和防范的对象,因此如何避免欧洲走上与美国争霸的道路,就成为了美国在战后数十年里全球战略设想的重中之重。
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人可以说是玩了一个巧手,那就是利用欧洲各国对社会主义思想的恐惧心理,有意识的诱导和放大社会主义苏联对欧洲的威胁,人为地在欧洲制造出两个阵营,逼迫欧洲各国不得不紧密的团结在美国的身边,而美国则借此机会顺利的通过组建北约组织,顺利的掌握住了整个欧洲的军队。
这就使得欧洲国家即使对美国心生不满,但慑于美国强大军事力量的震慑,欧洲国家也不敢公然反对美国,甚至都不敢快速增加本国军事力量,因为本国军事力量的涨消对美国来说完全透明。
可以说战后的美国在欧洲借推动马歇尔计划之机,通过北约组织将欧洲各国的军队掌控起来,这对于及时有效的防范欧洲军事力量坐大是十分有帮助的,因为美国一方面可以通过北约组织对整个欧洲的军事力量有着全盘的了解,另一方面对于欧洲国家针对美国增加军事力量时,美国也可以全盘了解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应对政策。
欧洲国家如果想要谋求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就必须要彻底拆散北约组织,而这项工作欧洲国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实施了。
二战之后的美国不仅是全球最强霸主,也同时是欧洲各主要强国的“债主”,为了战后能够尽快恢复经济,英、法、德等二战参战国家,在明知道马歇尔援助计划是仍然部分接受了该项援助计划,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欧洲各国的经济遭到美国资本渗透的结果。
此外在政治领域,法德两国在1956年就已经开始组建带有政治属性的经济合作组织“欧共体”,该组织随着欧盟各国经济的恢复而不断扩大,并最终在1993年正式扩充为具备了政治影响力的欧盟组织,不断的恢复欧洲国家在政治领域的独立性。
此外在军事领域,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就最早提出,欧洲国家要实现统一,并组建完全独立与北约以外的军事组织,而这一呼声从戴高乐一直喊到马克龙,马克龙甚至在2018年举行的纪念一战一百周年的集会上,公开提出要组建独立的欧洲军,并首次将美国列为了欧洲主要的防御对象,引起了世界各国的轩然大波。
可以说从欧共体到欧盟,再到独立欧洲军,美国与欧洲强国之间关于欧洲掌控权的争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德国议员提出退出北约和解散北约,只不过是这股浪潮中的一滴水罢了。这股浪潮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推翻盘踞在欧洲人头上的美国,而这股浪潮也正随着美国的不断衰落,变得越来越强大,其最终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从十二国到三十国,北约是如何一步步东扩的?
1945年二战结束,联合国成立,新的国际秩序在“雅尔塔体系”下建立。经济领域,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的基础上,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关贸总协定“三大支柱”确立。在政治安全领域,一幕大戏渐渐拉开帷幕——
罗斯福的去世是对美苏乃至东西方关系的沉重一击。1946年2月,乔治·凯南以"八千字电报"首提“遏制”苏联的战略理论;同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著名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沿岸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它被认为是冷战开始的宣言书。
1947、1948、1949三年内,美国杜鲁门政府相继出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从政治、经济、军事上三管齐下,对苏联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
1949年4月4日,北约在华盛顿成立,创始国包括北美的美、加,以及欧洲的比、法、卢、荷、英、丹、挪、冰、葡、意共12国。当时西方媒体给出的定位是“拉来美国人,摁住德国人,防范俄国人”。显而易见,其着力点集中在欧洲。
1952年2月,希腊、土耳其加入,1955年5月6日,北约吸纳西德(联邦德国)。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愤而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与北约抗衡,两大军事阵营在欧洲针锋相对,剑拔弩张。1982年,脱离佛朗哥独裁统治的西班牙正式加入北约。
1985年起,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实行“改革与新思维”,带来的却是1989—1991年间东欧剧变、华约解散、两德统一,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5日,苏联被俄罗斯联邦取代。
1997年,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启东扩进程,1999年正式接纳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国加入。2004年,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正式加入北约。2009年,克罗地亚与阿尔巴尼亚加入。2017年,黑山加入。2019年上半年,北马其顿将完成入约程序,北约成员满30个。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德国政府解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德国政府解散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