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育部整治掐尖招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教育部整治掐尖招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怎么看教育部发文严禁民办学校掐尖招生?
我儿子小学四年级前在公立学校上学。学校离家步行十分钟。学杂费一年一千多元。学习中等。三位老师教学应付交差。作业从来不批。班级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布置家庭作业和批作业都是小组长负责。完不成家庭作业连家长一块批评。校外时间学生有不懂的问题问老师一概不予回复。可是周末强制补课。你要是不补课的话,你家孩子就要倒霉了。立马座位固定第一排最左或者最右。去年升五年级转到私立学校。学费两万。离家七公里,每天接送。一学期过来,成绩前三。各科老师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上的问题有问必答。寒假期间每天督促孩子们完成作业。教学期间和家长经常沟通讨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问题。班主任老师一学期两次家访。实实在在掌握了每个孩子的学习状态。自我感觉。公立学校制度死板。管理松散,基本可以说就是误人子弟。私立学校管理灵活。有成绩才有钱赚。想赚钱只有出好成绩。现在我们这里有三分之一的中小学生都选择了私立学校。为了孩子。谁不知道私立学校收费高。家长都是无奈之举。因为公立学校太差劲儿了。
严禁民办学校掐尖招生,难道公办就不掐尖招生了?
以我们这个小县城为例,这几年好学生基本走光了,有去省重点的,有去市重点的,有去私立的,哪也去不了的,才会留在当地。
省里一个全国名高中。每年几乎把全省的尖子生都招去了,我们这么大一个县,一年也就能考上一两个,有时一个也没有,可见其生源有多么好。当然教学成绩也是省里最好的,每年保送到985.211的都有好多,一般学校根本无法和人家比。
还有我们市里前几年刚建的一个高中。建造初期的目标就是要把这所学校打造成本地名校,所以各方面设施条件都非常好,比好多大学都好,还从全国各地选拔了一批优秀教师。招生第一年,我县的前一百名学生基本都去了。现在更不用说了,全市的优秀生基本都在那。
以上是高中,哪个公办学校不掐尖?哪个省里的重点高中初中不掐尖?
小学也有掐尖的,不过没那么赤裸裸罢了。
我们这一个重点小学和初中,每年招生。如果不是本辖区的,要来上,必须考试,然后按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这算不算掐尖?
公办学校享用着纳税人的钱,尚且掐尖,民办学校怎么可能不掐尖?
民办学校不属于国家义务教育,人家有权利掐尖吧!
自己投资办校,当然希望办的更好一些。现在人们都明白,没有好的生源,再好的老师也难以出成绩,所以都开始了抢生源大战!从这个层面上,我们也应该理解。
国家既然允许私立学校的存在,就应该预料到这些问题的发生。
实际义务教育阶段就不应该允许有什么私立学校,但国家既然允许各地私立学校的建立,就应该预料到这些问题的发生。
私立学校说白了就是为了挣钱,在教书育人的基础上挣钱。既然要挣钱,肯定要想方设法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我校拥有多少名师了,我校全市前一百名有多少人了,我校招了全县多少尖子生了等等,这些肯定会大力宣传的。
这些年好多优秀教师都被私立学校挖走了,更别说学生了!
中国的教育资源本身就不均衡,私立学校的存在,更加重了不均衡。
教育部严禁私立学生招生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但怎么执行呢?我所看到的本地两所私立学校仍然在掐尖招生,谁能挡住?
学生上学是自愿的,家长愿意去,难道别人还能挡住不成?
只要有高考,掐尖就永远存在,因为每个学校要生存,就必须重视升学率,没有好生源,哪来的升学率?
教育部规定了好多:学生减负;老师减负;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不得掐尖招生等。出发点确实很美好,但现实呢?
希望教育部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不然,又是一阵风,不会起什么作用!
一泡鸡屎染了一缸酱,把聪明的有钱的,家教三观一致的学生放到一起培养,为社会输出最好的栋梁,成为社会进步的基石,不是好事情么?追求好的教育不也是致富后人民自然的需求么?难道要越穷越光荣?
把聪明的,家庭教育三观正的学生,和一堆垃圾放在一起教,首先不能因材施教,其次最好的师资没有用到最好的学生身上浪费了资源,再次社会勤劳致富的目的在哪里?
反对所谓择校都是社会底层的人士,害怕竞争,不能教育子女,交不起学费,还想拉几个垫背的,典型的穷弱思想。自然界弱肉强食,世界各国也是强盛弱灭,落后就要挨打,就要被吃掉,这是自然界自我淘汰,自然提高的需要。
只有资源是相对不充足的,竞争就一直存在,绝对的公平也是不公平,一刀切,对聪明的,勤劳致富的人公平么?
让胖子和瘦子,高个和矮个吃一样的饭,干一样的活,自然是饿的饿死,撑的撑死,累的累死,闲的蛋疼。
民办学校掐尖现象不可避免。
同龄学生,智商和情商的差异是存在的,习惯的好坏也是存在的,80%以上的学生,在后期正常发展,优生就是优生,差生就是差生。
民办学校要生存,必然想方设法“掐尖”。有了优质生源,加上老师的努力,学校的教学质量才会有保障,学校才能发展。
“掐尖”的监督量化的 可操作性不强。民办学校可以跨学区招生,公办学校就不能跨学区招生,你怎么衡量民办学校“掐尖”了?!
我是公办学校的老师,我们学校是四川省一级示范学校,我们不怕民办学校“掐尖”。我校的教学质量多年来一直全县第一,全市前十。市内有一所民办中学,教学质量不好,只能苟延残喘。
但市外有一所民办学校为了“掐尖”无所不用其极。不知怎么得到了我校前100学生信息,给学生家长打电话,叫学生去他们学校读书,不交任何费用,还许诺每年奖励学生多少钱。买生源的钱是老百姓出的,羊毛出在羊身上,让成绩一般般的学生出更多的钱,这种行为就真的令人发指!
必须承认学生是有差别的,这叫实事求是,因才施教是正确的!
可是现在的教育砖家是实事求屎,是脑子进屎了!对学生一锅烩,不许分班教育,不许掐尖招生,这就符合教育规律了?
许多人喊着要公平,啥叫公平?让狼和羊一样吃草都公平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教育部整治掐尖招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教育部整治掐尖招生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