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政府向缅提供1亿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政府向缅提供1亿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促进缅甸钦邦发展,印度政府做了什么?
东南亚新视角,缅甸新思维,欢迎关注 缅甸中文网
缅甸钦邦,位于缅甸西北部,与印度、孟加拉国接壤,钦邦属于山林地带,平地很少,因此钦邦的交通条件差,只有一小部分水路,其余均为公路、骡马路和人行路,资源难以进行开发利用,为改善这一状况,印度政府决定出资改善缅甸的公路。
最近有好消息传来,由于地势原因,缅甸交通极为不便,公路建设存在较大困难,钦邦又是缅甸最贫困的省邦,印度政府表示,1年资助500万美元,将连续资助3年,共计1500万美元。
钦邦政府表示,11月20日在缅甸钦邦哈卡市,邦政府与印度驻缅甸大使及驻缅甸总领事等会面后,印度方面同意并保证将进行资助。
缅甸钦邦发言人省邦发展厅厅长吴索特称,地区发展所需要的道路,然后教育、医疗等,他们将进行资助,最主要的是教育方面,印度方更想提供能获得就业机会类的教育,促进钦邦教育事业发展,能帮助民众获取更多就业机会。
印度政府表示,还将资助缅甸-印度边境贸易线路升级工作。钦邦政府称,印度方面还表示对于百力瓦镇区,印度政府资助建设的边境贸易公路和钦邦境内百力瓦码头项目等,也在加快施工进度,以期尽快完工。
印度政府出资资助缅甸钦邦,是两国谋求共同发展的表现,展现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两国边境贸易的发展,钦邦也能摆脱缅甸最贫困省邦的称号。
缅北受缅甸管辖吗?
缅北是属于缅甸管辖。
缅甸北部也称“上缅甸”,主要由马圭、曼德勒、实皆等省和钦邦、克耶邦、掸邦、克钦邦等组成。掸邦既是历史上从云南迁徙的华人移民主要的移民地,又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地区,主要由于近年来华人新移民大量涌入。
缅甸掸邦有四个特区,均由原缅共分化而来。1986年以后至1989年缅共彻底解体,其原属武装统辖地一分为四,成为今天缅甸掸邦的果敢第一特区、佤邦第二特区、克钦第三特区,勐拉第四特区。
当然了,缅北属于缅甸,自然是缅甸管辖。
缅甸全称是缅甸联邦共和国,它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国。地理位置,西南临安达曼海,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邻,东北靠中国,东南接泰国与老挝,首都为内比都。
缅甸大部分地区都在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
缅北地区名义上是缅甸的领土,应该受缅甸政府的管辖。但事实上,缅北地区大部分被少武武装控制者,在他们控制的区域内,他们有绝对的权威,有着极大的自主权,它们是当地的绝对的统治者,因此它们和缅甸政府之间时有摩擦,常常发生交火事件,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实在是可悲的事啊,国家还是统一的好阿。
缅甸北部有几个地区如佤邦,禅邦地区这几个地区高度自治,有的地区有反政府武装这几个地区拥有自己的军队,独立的经济和相关政策,拥有高度的自治权。在国家统一上归属缅甸,但其他权利都是由这几个帮自主决定,比如和中国云南接壤的佤邦地区,他们的语言是华语,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
缅甸民盟政府执政以来经济建设取得哪些成果?
缅甸民盟政府上台之后,发展经济是政府的主要目标,因为缅甸的积贫积弱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建设发展以及国内和平进程。
缅甸政府想做许多事情,也想改善国内民众的生活,但是经济不发展,国家就没钱去经营,很多事情就难以去落实。
民盟政府上台之后,在经济方面上做出了重大努力,先是对《缅甸新投资法》及实施细则进行了制定,邀请国内外企业到缅甸经济开发区进行投资,并重组MIC优化投资审批流程,开放更多投资领域。
后期紧接着就制定了《缅甸新公司法》,并降低公司注册费用,一切都是在为经济发展所服务,这样的投入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果。
比如,民盟政府执政2年内大米稻谷及肉类、鱼虾生产出口量创纪录增长。
据缅甸农业、畜牧业及水利部数据,民盟政府执政的2年时间内,缅甸大米稻谷生产量,创造了70年来新记录,另外,鱼虾出口量,也创造了20年来出口新记录。
2016-2017财年时,缅甸热季稻及雨季稻种植面积达1769.5万英亩,共产出了稻谷13.2723亿箩,出口了大米共1747000公吨。
2017-2018财年截止2018年2月底,热季稻及雨季稻共种植了1728.2万英亩,共产出稻谷11.05356亿箩,截止2018年3月份,大米已出口3518000公吨,出口量比2016-2017财年增加了近2倍。
肉类、鱼虾生产领域,在缅甸全国各省邦27个渔业基地,鱼苗增加繁育生产至12.591亿尾。
2017-2018财年鱼虾出口量达568227.327公吨,创汇额达7.11717亿美元。
亚洲发展银行(ADB)发布的一则信息也称,2017年时因天气良好,缅甸农业领域收入增长了3.5%。新政府执政的第二年农业领域发展迅速、出口量增长,整体经济快速增长。
虽然国民生活依然艰难,但从宏观而言,民盟政府是取得了一些成就的。
佤联军向缅甸政府提交签署全国停火协议的提案,是否能顺利签署?
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创作不易,欢迎留下您的观点
缅甸佤邦联合军,是缅甸佤邦的一支地方武装部队,是缅甸最大的少数民族武装,人数是三万人左右,负责保卫佤邦,建设佤邦,绝对服从佤邦联合党的指挥。
既然称作佤邦联合军,那我们就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佤邦,佤帮也称作缅甸第二特区或俾邦第二特区,是缅甸联邦的一个自治区,资料统计到2010年时人口大约56万,管辖四个县和两个特区,地处缅甸的东北部,北面与中国云南接壤,南面与泰国毗邻。
多年来由于缅甸政府和佤邦自治政府,在独立和统一的问题上,经常的各说各话,矛盾不断,冲突不断,佤邦联合军与缅甸政府军之间的武装冲突也时断时续,打打停停,虽然现在的佤邦领导人说了不谋求分裂,但在民族自治方面还是有很高的要求,与政府存在着这样那样很多矛盾。
通过查找资料,近期没有缅甸佤邦联合军向政府提交签署全面停火协议的提案的相关报道,也可能是我查的不购详细。
但缅甸政府在2015年提出了《全国全面停火协议》,当时的缅甸佤邦联合党,缅甸佤邦政府,缅甸佤邦联合军总部,对《全国全面停火协议》提出了自己所持的立场文件。
这个原则立场的文件共分为11条,在第二条中佤邦指出,"佤帮带头与缅甸政府,军方,议会达成了签署三级和平协议,已经签订省邦级,联邦级两级和平协议,只差最后一级《议会级和平协议》的签订,
这个原则立场文件中的第三条提到,佤邦与缅方签订的是和平协议,而不是停火协议,佤邦认为从和平状态到停火状态,不是前进,而是退步。
当时这个原则立场文件,还对《全国全面停火协议》提出了很多质疑之处,可见当时佤邦对这个《全国全面停火协议》是存在很多不满的,协议中的很多条款不尽人意,应该要斟酌加以完善和提高。
但无论如何缅甸佤邦还是同缅甸政府签订了省邦级和联邦级的和平协议,所差的就是议会级和平协议了。
而这次我们权且当做佤邦联合军这一提案存在,那也是佤邦联合军对政府《全国全面停火协议》的正面回应,说明了经过近四年的努力,佤邦联合军正视历史现实,顺应历史潮流,走和平发展之路,在确保佤邦各项合理自治权,佤邦联合军各项正当权利的基础上,佤邦联合军向缅甸政府提交全国全面停火协议的提案。
如果佤邦联合军向政府提出了全国全面停火协议提案,那缅甸政府应该乐见其成,政府会非常高兴的见到这个提案,非常乐意的签署这个提案,这样就可以结束几十年的政府与佤邦之间的武装冲突,对社会的安定团结,对经济发展会有极大的好处,政府何乐而不为呢。
须为原创,纯属个人观点,欢迎点评
图片来自于网络
我只想说两个字“很难”。
一、能提交提案,肯定是希望停火的一种表现。希望停火,提的提案肯定不会乱扯一通,必然有一定合理建议在里面。所以,存在着被签署的可能性。
二、各方不会轻易妥协。各方一定会对提案内容进行字斟句酌的研究,对自己有利的,坚决支持,不利的坚决反对。各方肯定会进行一番博弈,争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敌人的利益最小化。如此,各方很难轻易妥协,而且,各有各的算盘,各有各的打算,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所以,顺利签署的可能性不大。
三、佤联军实力强大,提案有一定分量。一个提案,分量大小和方案提出者有很大关系。佤联军在缅甸民地武中有着很强的影响力,也收政府军重视,所以,佤联军的提案应该会受到一定的尊重。
综上,我只能说,很难顺利签署,但有可能最终签署。
谢邀。
佤邦,曾经的中国领土;唐朝和宋朝以来一直属于中国中央政府的行政管辖。种种原因,佤邦现在成了缅甸的“第二特区”,但是佤邦的命运仍然让人牵肠挂肚。
所谓佤邦邦联军(United Wa State Army)是缅甸最大的少数民族武装 , 总兵力超过五万人;成立以来,这支武装越战越勇,现在已经拥有四个成建制的步兵师; 民兵约8万人;
由于历史原因,佤邦以及佤邦联军的诉求非常清楚,就是高度自治;在佤邦辖区内,没有得到佤联军许可,政府军不得擅入辖区。
另外,佤邦联军还要求缅甸政府向佤联军提供一定数量的经费作为部队官兵的开支;政府每月还要提供大米、汽油等战略物资。
这些应该看做“诏安”的前提,而“诏安”的条件是什么呢?佤邦联军保证不与缅甸境内其它反对派武装接触,永远不得退出缅甸联邦而自行独立。
简单说,佤邦联军主动要求停火,当然对佤邦地区六七万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毕竟没有战争,和平与安宁才是他们想要过的日子。
而佤邦联军如果能够得到政府方面的财政支持,也会竭尽全力打击毒品贸易;佤邦地区地形独特,历史独特,文化独特(说汉语、用中文),恐怕也不会主动去勾结缅甸境内其它反对派。
不过,至于现在的缅甸政府实际控制折仍然还是缅甸军方的强硬派,到底能不能够让佤邦地区获得更加充分的自治,还需走着瞧。
我觉得比较难,缅甸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其实挺尴尬的,说的难听一点,这个主权国家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领土是不听中央号令的。中央政府下面有大大小小无数个独立于中央政府以外的独立政府,这些独立政府就像我们南北朝或者五代十国时那些小国一样,表面上尊奉中央王朝,事实上中央王朝管不到他们。
就目前来看,缅甸还有大大小小民族武装几十支,拥兵超过一万的就有好几个民族武装,比如佤联军,克钦独立军,若开军以及果敢同盟军等。当然这些民族武装也许可以勉强自保,但是没有能力撼动中央政府。而中央政府也头疼,这些年缅甸政府军可是没闲着,连年征战。这就有点当年秦灭六国的那种味道,缅军不敢全面发动战争,它必须打一派拉一派,缅军估计是想利用民族武装中的矛盾从而各个击破,最后实现国家统一。所以其他还没和缅军交战的民族武装不代表就安全,比如佤邦,佤邦是民族武装中实力最强的,拥兵数万,佤邦经过三十年的和平发展,政治稳定,经济也在逐年增长。所以缅军这二三十年来不敢轻易动佤邦,假如缅军把其他民族武装消灭的差不多,你能说它最后不来打佤邦?佤邦政府也意识到这点,这些年佤邦政府也做了很多事,积极协调政府军和民族武装的停火,还组织各民族武装来佤邦首府开“邦康峰会”,这样的会议就举行了好几次。
缅甸从缅共解体后是和各民族武装签署过停火协议,我觉得最后破坏协议的不是民族武装,而是缅军自己。比如08年出兵果敢,把彭家声从果敢挤走。以及这几年的和克钦、若开、德昂等民族武装作战,这都是缅军为实现国家统一而做的努力。今年缅军大举进兵若开邦,若开军也号称拥兵数万,时至今日缅军和若开军交战已进行了几个月。战争进行到焦灼状态,如果缅军全力打若开军,别说一个若开军,就是再来两个也不经打,关键是缅甸不敢把所有武力投入到若开邦去,因为这几年缅军开设的战场太多,而且多成拉锯状态。所以我觉得缅军要想尽快实现统一,并不是那么容易。
我觉得缅军这几年的大动作对付民族武装,这样做也是情理之中,缅甸从改革后国家重心逐渐转向发展经济,可是国家割据遍地,肯定对于国家发展是不利的。再说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容许国家之内还有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的地区,也不会容许一个国家在国家军队以外还有其他军队。
所以我觉得缅甸政府未必会同意佤联军提交的停火协议,如果真的全国停火,缅军这些年的努力就是白费了。所以缅甸的和平道路或许还要走很久
投资项目中没有使用的土地,缅甸政府如何处理?
东南亚新视角,缅甸新思维,欢迎关注 缅甸中文网
德林达依省投资与公司注册管理局局长吞吞博士消息,政府将重新收回德林达依省内,国家投资委员会为种植油棕榈,向4家外资公司批复的土地中,没有真实种植油棕榈的16万多英亩土地。
据悉,缅甸前政府时期,向2家马来西亚公司、1家泰国公司、1家韩国公司和1家缅甸国内公司,在德林达依省丹老县和高当县内,一共批复了30万英亩左右土地,用于种植油棕榈。
在新政府时期,经检查发现给予批复的土地面积过多,因而在2017年10月份内,对这些土地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后发现批复的土地中,只有4万英亩左右的土地种植了油棕榈。因此,决定对于不种植油棕榈的土地进行收回。
吞吞博士称,现已获得需交回的土地面积信息,何时收回土地,需要等国家投资委员会给予确认,然后将重新批复他们的土地,就批复许可证及重新协议相关,国家投资委员会已经在做准备。
另外,批复泰国公司种植油棕榈的3万多英亩土地上,包含了地区民众们的果园地及众多森林地,因此这些土地也不再允许该公司种植油棕榈,而是让该公司重新寻找土地,批复给予替换。
此外,在4月份内,对前各届德林达依省政府向个人和组织批复的17万多英亩油棕榈种植地,因有14万多英亩土地没有真实种植。因此,德林达依省政府收回了这14万多英亩的土地。
德林达依省内的空地、荒地等使用相关,有前政府各时期及国家投资委员会批复的土地,联邦部门批复的土地,中央空地、旷地及荒地管理组批复的土地等。
德林达依省政府农业、畜牧业及水利厅厅长吴明桑称,省内重新收回的这些土地,真正想要种植油棕榈的地区民众、企业家们,可向相关镇区土地管理及账目管理局,依法进行申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政府向缅提供1亿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政府向缅提供1亿元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