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华为新任轮值董事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华为新任轮值董事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华为轮值董事长有实权吗?
当然有了。轮值董事长每半年轮转一次,轮值期间负责召开董事会,制定公司战略,对公司的事务具有决策权。华为的轮值董事长都是公司的实权人物,常务董事会成员也都具备实权
如何看待「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2020年要力争活下来,力争明年还能发年报」?
感谢邀请!我好像回答过这类问题。徐直军这么说,是对华为的2020年一个略显悲观的预估,也就是说考虑到了最坏的情况。当然,这句话也是在合理的降低世界对华为的预期,同时也有一定的警醒的作用。
首先,2019年华为的表现不错,但是这个不代表华为已经安全上岸。至少在2019年的大部分时间,华为的旗舰机还是可以用GMS,例如荣耀20系列、P30系列、Mate 20系列,所以华为在海外的销售受到的影响比较小。
但是在2020年,华为已经开始纯裸奔,华为的终端海外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其实不仅仅是终端,华为的通信产品某些只有美国可以提供芯片的硬件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华为已经放弃了部分的海外市场和部分的产品线,华为已经开始实质性的收缩,所以2020年华为可能主要的目标就是力争不负增长。
而且又遇到了疫情的影响,所有公司的全球销售都会遇到瓶颈,华为也是一样的,所以我觉得华为公司的处境应该也不好,大概率今年会又部分的负增长。
当然,中国区依托于新基建和5G正式商用的加持,华为应该在中国区增长非常迅猛,受疫情的影响可能比较小。例如最近移动25万基站的5G集采项目,华为中标了将近60%,这种超大份额中标可能会成为常态,所以有中国区的帮助,我觉得华为保障不大幅下滑应该问题不大。
徐直军这番话另外的解读是因为,美国今年肯定会对华为加码制裁,只不过到底加码到什么地步这个还不太清楚,有可能是25%变成只允许销售低于10%美国技术含量的产品(类似伊朗朝鲜),也有可能是金融方面的制裁。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家先把经济搞上去。
所以,一旦美国加码制裁,华为的处境会雪上加霜,所以华为现在提出有点悲观的预期,可以降低消费者对华为的盲目的期待,这个论调是合适的。
当然,华为自己也不是没有对策,在美国的重压之下,华为在迅速转型,可能由一个硬件为主的企业,转型位软件开放为主的企业,投入巨大的资源打造国内的生态,扶持国内的企业做强做大走出去,这个未必是一个坏事。
最后,个人认为,徐直军这一系列讲话,起到了政府的传声筒的作用,实际上是对政府政策的一个解读和对美国的一个警告。
这个警告我觉得是如果美国继续加码华为制裁,如果玩的过分的话中国可能的确会采取反制。例如芯片采购国内和日韩的,其他硬件采购欧洲的,这个对因为疫情而遭创的美国经济可能也不是好事。
不得不说华为面临的形式很严峻。一边是美国政府断供升级,一边又受疫情影响全球需求急剧萎缩,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只能调侃地说到:“2019 年对华为是最有挑战的一年,今年是华为最艰难的一年。2020 年华为力争活下来,争取明年还能发年报。”
2019年,华为利润明显出现增速急刹车
华为在3月31日公布了2019年年报:2019年全年实现全球销售收入85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净利润为6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
但是,相比于往年利润持续接近30%的增速(2018年25.06%,2017年28.08%),华为19年明显出现利润增速急刹车。什么原因大家也都知道,美国政府举一国之力打压一个华为公司,特朗普政府“撺掇”自己的盟友国以什么安全为由禁用华为5G通信设备,而后又要求谷歌断供GMS,即“谷歌移动服务”。谷歌旗下应用被国外用户高度依赖,这可是华为手机海外业务赖以生存的根本,断供对华为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虽然华为采取了自研HMS的破釜沉舟似的抗争方式,但是想让海外用户轻易改换门庭,几乎不可能。毫无意外造成华为海外市场发展受阻,19年欧洲中东非洲市场收入勉强维持现状,亚太市场收入更是大跌13.9%。要知道,华为2018年欧洲中东非洲市场收入增速是24.3%,而亚太市场也录得15.1%的营收增速。美国步步紧逼,手段层出不穷
盘点一下美国采取哪些手段来对付华为:
最早美国商务部发话,如果你的产品用了25%以上美国技术或者零件,没有许可你就不能给华为供货。后面发现25%有点高,发现打击不到华为就降低为10%,以迫使华为供应商就范。没错,美国政府就是这样无耻,简单粗暴地修改断供规则,下次是多少?5%?或者1%?还“撺掇”自己的盟友国禁用华为5G通信设备,反正什么招都不放过。
2月14日,美国司法部追加起诉华为犯有敲诈勒索罪,并通过窃取源代码、无线技术手册等手段窃取美国公司的商业机密。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接连利用立法、行政、司法、外交、舆论等手段对华为进行打压。一个超级大国动用国家机器,全方位持续打压一家私营企业,破坏其正常运营,这是史无前例的。可耻。最近,美国又向华为最主要的一个合作伙伴——世界第一手机芯片代工厂台积电施压,禁止台积电继续为华为代工,目前台积电方暂时没有反应,不知道能不能顶住,但华为已经开始向国内芯片代工厂中芯国际下单代工,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风险。但是,中芯和台积电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中芯国际目前最高仅有14nm制程芯片的生产能力,如果想生产高端手机标配的7nm,甚至华为竞对高通已经推出的5nm芯片,中芯国际没办法做到,这个,无解。
疫情肆虐,全球手机市场受到波及
受疫情影响,5G网络建设进度被拖累,进而影响换机潮到来。华为将今年手机出货量下调了20%,预计出货量在1.9亿部至2亿部之间,这是华为近10年来首次下调出货量。苹果公司也于2月宣布一季度无法达成先前释放的营收预期区间。
2020年开年,整个手机产业链陷入低迷,而手机业务已经是华为的重心,占整体收入的50%以上,手机业务出现闪失,那么公司就要出大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也难怪徐直军调侃的说到:“2019 年对华为是最有挑战的一年,今年是华为最艰难的一年。2020 年华为力争活下来,争取明年还能发年报。”
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华为在美国全方位高压打击下,基本已经“无路可逃”也没有“举白旗”的资格,除了背水一战,并没有什么更好的应对策略。还是希望中美关系大为缓和,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现在我们面对美国的确还是太弱。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一起讨论。喜欢的点下关注!
一个民营企业对抗一个野蛮的超级大国政府,其压力可想而知!不得不说,这些年华为凭实力说话,已经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战果,在各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还是取得了持续不断的业绩增长。
华为在5G等通信领域、人工智能(AI)与云计算、芯片等高科技领域不断赶超竞争对手,其实力和竞争力严重“威胁”到了美国的高科技霸权战略,并且华为通信技术的安全让美国非法监控全球通信更困难,所以美国是必欲除之而后快。
美国一而再、再而三的卑鄙手段没有伤到华为,于是其恶劣打压动作也在不断升级,华为面临的压力当然是越来越大,华为轮值董事长坦诚在2020年要力争活下来也是可以理解的。近期美国不断传出消息还要进一步压制华为,我觉得作为中国政府不能再忍让下去,不能再让美国政府为所欲为、恶意欺凌我们的高科技企业。
华为董事长几年换一次?
华为在2011年实行了一套轮值CEO制度,由三位高管郭平、胡厚昆和徐直军轮流担任首席执行长一职,每六个月轮换一次。华为高级副总裁兼董事会成员称,自2011年实行轮值CEO制度以来,任正非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培养这三位轮值CEO。
包括陈黎芳在内,华为共有13名董事,他们在华为的董事会会议上拥有平等投票权。不过,三位轮值CEO对决策的影响力更大,这部分原因在于他们还分管着负责公司政策设计的委员会。郭平担任华为财经委员会的主任,胡厚昆担任人力资源委员会主任,徐直军担任战略与发展委员会主任。
为什么华为要实行轮值CEO制度呢?
华为实行CEO轮值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企业来说,是比较特例的,我认为这样操作利大于弊,可以预防企业内部贪污腐败行为,也可以预防企业内渎职行为,也有利于在企业内部促进作用,能者上,弱者汰,华为公司发展到今天,在短短的三四十年中能发展成为世界性的跨国企业,成为美帝的眼中钉,成为5g的世界引领,其公司的管理方式方法的是其成功之根本,我国在跨国企业里,华为公司绝对是在中国无可替代,中国可以没有腾讯、阿里巴巴,但绝对不能没有华为,华为公司的存在,国之安全保障,华为公司的成功,虽然离不开上下群策群力,但华为公司之所以成功,其管理模式就是成功的基础,轮值CEO这种管理模式,非常好,轮值的CE0也可以纵向横向管理比较,促进其公司高层内在动力,其员工就是评判官。
谢谢邀请。
头条君的算法越来越犀利了,刚发了篇有关华为轮值制度由来的微头条,马上就收到了悟空兄关于华为轮值制度的问答推送。现再简要回答一次,以飨读者。
华为轮值制度的构建,不是任正非装逼,而是残酷现实逼迫下的理性选择,是要想“让企业活下来”的朴素想法。
2002年全球IT泡沫破裂,华为公司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公司内外矛盾交集,濒临破产,当时的任正非经常从噩梦中醒来哭泣,抑郁症越来越严重。任正非曾动情地回忆,如果不是公司的骨干们来照亮前进的路程,公司早就没有了。
(华为创立初期的办公室)
华为轮值制度的推行源于对2002年危机的反思
危机过后,大家都在思考,虽然是老板判断失误,但为什么在老板拍脑袋决策的时候公司一路绿灯,为什么在公司体制上毫无抵抗之力?
华为随后花大价钱聘请咨询公司进行调研、诊断,找出病根。咨询公司在诊断后认为,华为虽然有很多副总裁,但这些副总裁仅仅是职位,没有高层决策权力。决策者只有老板,决策时完全不用经过高层讨论。于是,在咨询公司的建议下,华为开始着手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高管层,成立经营委员会(EMT),对所有的决策进行认证表决,最大限度避免风险。
这一制度建立之初,任正非发现,所有的方案都要经过高层表决,总裁权力就受到了限制,变成了“会议召集人”。任正非觉得没有太大的意思,不愿意一个人坐这个位子,于是就有了总裁轮值制度。总共八个人,每人半年,每人两轮,一共实行了八年。
为什么总裁轮值制度又演变成了CEO轮值制度呢?
到了2012年,华为感觉轮值的人太多,影响公司的效率,就把总裁轮值制度改成了CEO轮值制度。
如要了解更多有关投资创业或企业经营方面的话题,欢迎点击关注或留言探讨!
谢谢您的问题。华为实行轮值CEO,是历史的产物。
轮值CEO的原因。轮值CEO起源于华为公司的特殊企业文化,CEO由八名高管轮值出任,任职6个月。任正非制定这个制度的前提有三个:第一,华为作为科技领先的企业,不容有失,方向不容偏差。第二,华为CEO在经营企业的时候可能会犯错,需要纠错。第三,CEO在经营企业的时候可能会固化,需要调整。
轮值CEO的好处。任正非是这么考虑的。第一,制度具有稳定性。在轮值期间,在董事长之下,每一个轮值CEO是公司的最高行政首长,负责将科研、人事制度、产品质量与销售细化并下放至管理层,不会将功绩归于一人。第二,华为轮值CEO会考虑全局利益的平衡,使各部门协同发展,华为公司均衡成长。第三,轮值期间某个CEO走偏,下一个轮值CEO将及时纠偏,避免积难重返。
轮值CEO的争议。第一,任正非有些状况,轮值制是否还会执行?第二,轮值CEO制度解决不了华为CEO能力的问题,如果找到合适、有能力的人选,华为轮值CEO制度是否还有存在意义?第三,华为采用轮值CEO期间,不可能上市。华为今后如果上市,实际掌权人有可能发生变化,华为这套制度也会调整。第四,下一个轮值CEO不仅不可能纠偏,而且有可能把华为带得更偏,如果两届轮值下来,华为有可能走错方向。管理制度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最权宜的,任正非定下CEO制度,在当前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也可能会创新调整。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说起“管理理念”这个词,很多人都感觉模棱两可,原因是什么?那是因为有太多的企业其实没有自己的管理理念,企业如何管理、业务如何发展基本上都是老板一句话的事儿,但如果企业真的要制定、落实自己的一套管理理念,那么这将对企业组织架构、员工的绩效薪酬、业务模式及发展等核心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于华为轮值CEO制度,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轮流坐庄”,他目前其实还在在任正非的权威之下“轮流”执掌华为的发展,但与此同时,轮值CEO还将受到CMT的约束,以及华为各项流程体系、制度规范都会对CEO有所约束,这一点是我们需要首先了解的。
另外对于华为而言,你认为在华为创立之初的那几年,华为就不存在一个人当家作主吗?那时候华为跟国内其他企业有着共同个的特点,那就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的创始人左右未来的发展,不过华为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华为就从IBM哪里引入了科学管理的理念,包括目前华为内部的IPD、LTC等几项核心的业务流程体系,也都是在那个时候打下的基础,所以华为一直想做的是什么?那就是最大程度的减少企业对于“强人”的以来,而由制度、流程来维护企业的长远发展。
对于轮值主席制度,任正非曾经在一篇文章里面也做过介绍,在2004年的时候,由美国顾问公司在给华为设计组织架构的时候,就设立了EMT(Executive ManagementTeam),当时因为任正非不愿意担任EMT的主席,就开始了轮值主席制度,由八位领导轮流执政,每人半年,经过两个循环,演变到今年的轮值CEO制度。
任正非对轮值主席的认识是,每个轮值者在任职期间担负了公司CEO的职责,不仅要处理日常事务,而且要为高层会议起草准备文件,因此就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他们,同时还有利于让轮值者所管辖的部门,带入了全局利益的平衡,而且这一任的轮值主席走偏了,还会有下一个轮值主席纠正企业发展的航道,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会有更全面的保障。
中国企业强调的是“拿来主义”,但真正能够做到拿过来因地制宜的运用于自己企业的却不多,其中华为就是非常出色的一家,当初华为在推出几大流程体系的时候,任正非就明确表示过,要“先僵化、再固化、再优化”,而大多数企业在面对一些科学管理方法的时候,要么就是僵硬的套在企业管理中,最终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阻力,要么就是把原本的管理理念改的面目全非,最终失去了应有的成效,无论哪一个其实都没有多科学管理理念有正确的认识。
我是木石心志,喜欢就关注下吧~
我不知道华为居然现在有联席CEO?新一届董事会成立一来,公司CEO只有一个就是任正非。其他的是董事长一名,副董事长4名。其中3名副董担任轮值董事长,担任期间是公司的最高负责人。还有一位是孟晚舟担任公司的cfo,是一个随时要能接替CEO位置的职位。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称,在华为内部,最讨厌的两个字就是转型,如何理解和看待呢?
徐直军说得没错,评价华为说转型确实不合适,因为华为的整体战略就是深耕通信领域,多年以来他一直在沿着这个战略前进,并且表现的非常专注,既然沿着一个战略在走,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转型一说。
不同于网络科技公司热衷的玩资本搞扩张,正如他的名字叫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他是一家痴迷技术的公司,根据华为2017年财报显示,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授权74,307件,累计申请中国专利64,091件,国际外国专利48,758件,其中90%以上为发明专利。
另外华为对专利的态度非常务实,他对专利的态度是追求质量而不追求单纯的数量,他的专利转化率非常高,他一直致力于将领先技术转化为产品解决方案,实现其市场价值。从之前5G标准的制定可以看出,虽然与高通的竞争中未能胜出,但华为在通信领域已经是绝对的强者。
从诞生到现在,华为一路向前,不断超越,看看这些年来被华为超越的竞争对手吧,朗讯,西门子,诺基亚,思科,爱立信,这些响当当的名字曾经都是华为面前一座座山,但现在已经被华为踩在了脚下,华为的产品现在已经遍布全球,除了美国等个别市场,华为没有进入美国市场的并不是产品不行,技术不行,原因大家都知道,这里就不多说了,只说一点,华为收购3COM,3leaf等公司最终都是因为美国商务部的干涉而失败的。
在个人看来,华为是所有中国公司里最欧美风格的公司,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的专注,他从来不会因为在通信主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就去胡乱扩展,想着去赚快钱。到目前为止,华为少有的几起收购投资都是围绕通信主业进行的,他始终都有自己清晰的战略主线,从通信,网络,终端,麒麟芯片再到最近的昇腾AI芯片,都是围绕通信领域在深耕细作。这样一家战略及其专注的技术公司,居然会有人会说他转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华为新任轮值董事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华为新任轮值董事长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