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个税起征点不宜提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个税起征点不宜提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把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至一万元,你支持吗?
支持!
虽然有些人认为,提高个税起征点从5000元提高到10000元意义不大。因为对于月收入万元左右或者更少的劳动者来说,因为本身各种抵扣之后,所缴纳的个税本就比较少,因此即使所有收入都在免征范围内,但真正得到的实惠并不多。
但是,对于高收入人群,比如百万年薪的劳动者,影响也较小。而收入30万左右的劳动者是“最划算”的,因为他们少缴纳个税的幅度是比较大的。
无论如何,还是支持!
个税起征点提高到一万!工薪阶层就敢于消费了吗?
这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工薪阶层是否消费取决于自己的收入与支出,只要能提高收入,大家也是很乐意交个税,为国家做贡献。如果生活成本能降低,孩子教育成本降低,父母养老成本、看病吃药等成本降低,手有余钱,我相信大家都很愿意消费,拉动经济,毕竟生活很累,一生奔波,每天披星戴月,不就是为了过上一个好日子、享受生活吗?
答案是否定的!在工薪阶层头上的三座大山没有彻底消除之前,要想真正提振消费简直是一厢情愿!这三座大山分别是:房贷、医疗和教育!这三座大山才是真正阻碍消费的“罪魁祸首”!
房贷
在一个家庭月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一半都用于还房贷的情况下,工薪阶层敢于消费吗?还有钱消费吗?
教育
孩子的教育也是一个家庭的刚需!家长们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庭收入的一大部分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了,工薪阶层还敢于消费吗?
医疗
在国内,有钱人和穷人之间的区别就是一场病!这句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医疗是如何“烧钱”的!在医疗如此昂贵的情况下,工薪阶层还敢于消费吗?
因此,提高个税起征点来提振消费只是治标不治本!最根本的方法是提高国民的收入,然后实行公费医疗、公费教育!三座大山消除了两座,这样工薪阶层才敢于消费!才有钱消费!
个税起征点提高到一万,跟工薪阶层敢不敢消费没多大关联。
现在的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就是把起征点提高到一万,也就是增加了5000元的免税空间。如果我们把工资5000元以上的3%,和8000元以上的10%综合折算为5%的个税税率计算,一个月也就减税250元,一年3000元。
以上是按满打满算计算的。更何况,一般的工薪阶层,除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外,月薪达到万元以上的并不多。现在纳税的主力军是月收入8000元左右的人,他们在按5000元这个起征点纳税,月缴税款也就200元左右这个水平。
试想一下,一个工薪阶层,一个月多收入了200元钱,还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他就欣喜欲狂地说,我现在是有钱了,我要高消费,我要买名牌包包,我要豪华旅游等,不可能吧?减税省出来的钱经得起一次折腾吗?
敢于消费是建立在无后顾之忧基础之上的,如果教育、就医、房贷三座大山,再加上一个失业危机不从头上搬走,我相信,工薪阶层是不敢大胆消费的,依然会遵循既往的老套路,拼命的存款。
综上所述,个税起征点提高到一万元,最大的好处是为工薪阶层减了负,是利好政策。要说就此就敢于消费,还远不可能。
个税起征点提高到一万!工薪阶层就敢于消费了吗?
这个问题,目前未来五 年也不可能个税起征点提高到一万。大多数人现在工资还是5000元以下具多占80%以上都是在5000元/月薪以下。超过5000元月薪的基本是高收入人员肯定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交大教授说个税起征点提高多少无所谓,但税率要低一点,这话有道理吗?
教授嘛,总是和人的思维不一样,不然就不是教授了。纳税高低无所谓,实际就是动物的思维,这和教教的称谓极相称,这点为广大人民都认可。个税的目的是调节收入,不是杀贫济富,而是杀富济贫,收入低的可以少缴税或不缴税。个税的起征点是国家让利于民和增加税收两种观念的反映。全民为之期盼……
这个教授是站在个人私利上讲话,起征点提高多少无所谓,那起征点一百万开始,笑话了,我认为5000元较合适,月收入上万就应该百分之三十,年收入超过50万应该百分之七十,这样才能拉近贫富差距,国家财政收入才有保障。
税收的设置,意在调节收入,对于高收入者给予调高税收,低收入者给予帮助,而个税起征点的提升,意在给中低收入者更多的税收优惠福利,而起征点的不断提升,实际上也可以为这类群体起到减负的作用。但是,如果只对税率调低,却并未提升起征点,恐怕税收调节收入,缩小贫富差距的意义也就受到影响,而在实际情况下,富人总有不少避税的理由,但穷人却甚少避税,乃至起征点的水平也无法达到。由此一来,税收调节收入的作用就显得比较重要,而起征点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低收入者的税收优惠福利。
如果真的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制定个税政策,那个税就真的是穷人税了,至少是继续保持工薪税格局不变。
恰恰是,在个税中,起征点需要保持合理水平,6000——8000是比较合理的。但是,税率绝对不能降低。普通降低了,个税就是大门朝富人大开,为富人省钱。因为,穷人和中等收入人群,都受不了税率都大影响,受税率影响的,是有钱人。特别是高收入人群,税率每降一个点,就能省下很多钱。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发挥个税调节作用,就只能降低起征点。毕竟,个税也是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减少对富人的个税,就等于减少国家税收,减少公共财政来源,影响普通居民获得公共福利的机会。
如果真的要降低税率,应该是一二档税率低一些,越向上,税率提高幅度越大。也只有这样,个税的调节作用才能真正发挥。
上海交大教授潘英丽提出,个税起征点提高多少无所谓,但税率要低一点。当然有道理,专家的话没有道理她能说吗?
但是结合本人实际,以及整个社会的实际,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所得税税率多高无所谓,关键是起征点要高一点。这也是大家为什么执拗起征点太低的原因。
小编从来没有交纳过个人所得税,如果有一年年终奖发了2000块钱,被征收了一百块钱不算的话。
其实对于多数人来说,我们的收入还是在起征点以下的。这次将起征点调整至5000元,又有一批人被个人所得税抛弃了。大家很喜欢这种感觉。即使最高税率提高到99%,对于广大低收入群体和被平均的对象又有什么关系呢?
潘英丽教授也说过,中国人均家庭税负高达5万元,是应当减税了。
问题我们的税收,尤其是个人所得税,作用是什么?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我们国家的基尼系数,数据是这样的: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的基尼系数为0.462,连续第7年下降。仍然超出国际警戒线,0.4很多。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个税最高限额每月8万元和45%的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没有变化的原因。但是确实有一些专家、教授、高收入人士一直在奔走建议将最高税率降至企业所得税的25%水平,呼吁让企业家和打工者公平。实际上,交纳45%税率的人,不能称为打工者了。
我们居民的收入还是非常低的,根据《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974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2408元。对于多数人来说年入6万元还是一个遥远的梦。
对于年入6万元的群体,其实日子也过得非常紧吧。在房价高企的今天,年青人年入6万元,基本与买房绝缘。这也是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将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列为专项附加扣除的原因。
我们国家的收入结构,还并不是传说的橄榄型,而是金字塔型。这样只要个人所得税税收提高,下层免税的人群就会增多,因此,很多人盼望的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如果有可能的话,建议起征点提高到北京的社会平均工资标准最好了,8467元每月。
月薪5000元算高收入吗?北大教授为何不支持提高个税起薪点?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月薪5000元算是高收入吗?北大教授为什么不支持提高个税起点呢?按照当下的物价水平和经济生活条件来看,月收入5000块钱一定不是什么高收入。甚至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所公布的社会平均工资,都是要远远超过5000元的标准。可想而知,如果说你的月收入不足5000元,那么很显然这是属于中等偏下的收入。
但为什么即便如此,有相关的学者认为还不适宜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呢?其实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和我们的月收入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是想要整体的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我认为它的背景包括过程还是非常的复杂,并不是通过我们的收入结构就能够达到实现的目的。虽然说现在的物价水平不断提高,工资收入也是不断的在提高,但毕竟个人所得税回顾过去几十年以来,基本上都是将近10多年才会提高一次。
那么也充分印证,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到5000元,这个刚刚在2015年左右提高。也就是说距离现在也就是大概6~7年的时间。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还不具备继续提高个税起征点的条件。也许将来会提高,但是可能近几年是很难实现的。不过对于我们个人所得税退税有相关的优惠,只要是你综合所得符合优惠的标准,那么其实都可以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所以说这就是没有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一个重要原因。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收入与个税基点调整事关利益蛋糕的切割和重新分配,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不管怎么说,可能都容易引发各种吐槽/
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在节目中表示,不支持再提高个税免征点,为什么不支持继续提高个税起征点?
姚洋进一步指出,5000块钱收入已经很高了,我们现在交个人所得税的人,占到全部拿工资的人大概就14%左右,是非常低的比例。
5000月工资是不是很高,1000个人心中就会有1000个哈姆莱特,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人会有不同看法,对于券商行业来说,平均工资都是几十万,5000元起征点是太低了。可是对于部分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部分企业员工而言,工资是达不到5000元,或许只有两三千元,就是浙江这样发达的省份,在某些县城,很多人工资也就是两三千元,与5000元起征点有着很大的距离。
从全国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来看,也是达不到5000元的,国家统计局5月19日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7727元,比上年增加4123元,名义增长7.7%,按照这一工资水平,实际上5000元起征点是很合理。
实际上我国个税扣除较为复杂,月工资扣除,年终奖又可以单独扣除,另外还有各种专项扣除,实际上起征点根本不是5000元,而是更高。
早几年,就有人建议把个税起征点提高到10000元,得到很多人的首肯,但是税务局回应说,赡养老人和子女教育专项扣除以后,月收入万元以下已经基本不用缴纳个人收入调节税了,这等于是变相提高到万元起征点了。
可是万元收入,对于很多人而言,依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因此北大教授的观点是对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个税起征点不宜提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个税起征点不宜提高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