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京东宣布第8次加薪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京东宣布第8次加薪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京东每年调薪几次?
京东的普调涨薪在每年的4月份,涨幅在5%—30%%左右。
级别在t3以下的,绩效在B以上的,基本都可以升职加薪。t3以上,绩效好的,都会加薪,但不一定升职,T3以上属于高级别职称,升级较慢。T4是个瓶颈期。
10月份是只有部分人才会有,绩效超级好的,领导会约谈跟你沟通升职加薪的情况,至于涨幅是跟目前的级别和薪水有关的,如果现在的薪水在对应级别中较高的,加薪比例小些,反之高些。
▼
京东取消快递员底薪后,阿里宣布未来三年内将给菜鸟快递员加薪20%,大家怎么看?
如果简单来看,京东取消快递员底薪,只是一个公司薪酬制度的变化。只是如此大幅度的硬着陆,会让外界认为,这里面可能并不简单。
中国最大的两个电商平台,在发展物流上走上两条不同的路。在不同阶段,做出了不同选择。目前来看,阿里的模式对适应市场来讲更为流畅,而京东有可能存在些发展的压力。
京东以自建物流闻名,京东现在已经不怎么爱打价格战了,甚至在价格实惠方面跟拼多多也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物流体验好,是众多消费者给京东的加分。也许保证更好的利润,以及更好的服务,对于电商企业来讲,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动能。
自建物流,对于京东来说,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可以在成本控制上做到极致。但自建物流,前期投入非常巨大,而且伴随市场规模的扩张,后期需要持续投入,简单地说,这种模式是很难可持续发展的。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类比,你有一千万自有资金,可以种植1万亩地,可以供应镇里的粮食需求。但镇里面的人口在不断增长,1万亩很快就不够了,需要10万亩,这时候你没钱投资了,就需要控制人口增长。京东大致救治这么干的,它要打通全产业链,但资本是跟不上需求的。
阿里这个镇更大,但阿里把粮食生产全部交给合作伙伴,他们投资他们收益,1万亩不够就有10万亩,10万亩不够就100万亩,人口增长多少,总有更多的伙伴投资。
对于目前来说,一方面电商增长速度在放缓,但覆盖面在继续扩大。原来京东比如说覆盖到县城这个关,那么有足够的资本支持。但伴随市场覆盖到乡村,京东很难在乡村一级全覆盖,这个投资是海量的。
阿里的菜鸟,是整合大量快递巨头而来的,阿里就不需要在这一方面做大的投入,主要是在技术支持上做自己的贡献。
所以在未来,伴随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吃独食”越来越难,而通过整合资源,加大合作,分享增长必然是一个主流趋势。
这件事我和大家的观点都不同。我看了一下大多数答案,我认为目前没有靠谱的回答。
以下我结合自己的电商经验和逻辑分析来回答一下。
最近以京东为主角的新闻基本上都偏负面。个别部门开始强制996,脉脉上曝出大量员工离职,末位淘汰开始后高管离职不断。东哥自我发声更是不断强调京东还远未成功,需要所有员工继续努力拼搏。客观上造成了大家对京东需要缩减开支、压缩成本才能度过难关的印象。
京东有大量快递员的客观事实,加上社交媒体上大家对东哥的风评不佳,自媒体更喜欢用负面角度解读京东新闻以迎合普通读者。更加深了读者对取消快递员底薪是为了降低成本这套逻辑的认可。但如果大家更深入的思考一下,马上能明白这个逻辑不合理之处。
首先,京东公布的截止到2018年底的GMV为1.7万亿元,而张勇公布的截止到2018年4月的阿里巴巴GMV为4.8亿元。京东的体量仅为阿里巴巴的三分之一强而已。阿里的流量优势、资源优势都是京东不可比拟的。而大家都知道京东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被阿里打趴下靠的就是自建物流体系的高效、快速。靠的就是今天下单明天收货的优秀体验。特别是在高客单价的3C领域,消费者会认为在京东购买更保险,体验更好。如果京东的物流体验和圆通、申通、中通一个熊样,那么京东老早就不存在了。所以物流是京东还能存在的根基。在目前京东的竞争格局前有阿里巴巴,后有拼多多的情况下,不会傻到动自己的根基。
其次,据媒体报道这次调薪对有18万之多的京东物流人员产生影响。这么大数量的员工如果调薪的结果是收入减少的结果会产生什么情况?大量员工离职或者加入竞争对手公司。继而导致大量快递在仓库积压送不出去。你的快递送货速度变慢或者甚至没人送上门。如果这种情况产生,那简直是在给竞争对手送子弹啊。互联网用户都是用脚投票,跑的比谁都快。阿里,支付宝一定会联手送出一大波现金红包欢迎这波叛变的用户。
最后,个别顺丰快递员为什么工资高?因为区域好,有大量公司通过顺丰发件。大家都知道只有揽件才有高额提成,送件的奖励反而并不高。现在京东物流已经不仅仅承担为京东商城送件的业务,而是独立后需要同时承担派件和揽件的任务。揽件肯定设计的了高额奖励,激励快递员揽件。因此开始试行取消底薪,多收多得。注意是试行,不是全员执行。
总结一下,京东开始试行快递员取消底薪方案,一定是和自己业务发展阶段相配合的。不会傻到在竞争这么激烈的阶段自己动自己的根基给对手送子弹。薪酬制度的推出必须经过严密计算,毕竟影响18万人。试行后一定会出现收入分层的情况。揽件能力强的员工收入更高,大部分人收入和调整前持平,而揽件能力比较弱的快递员收入降低,倒逼快递员提升自己的能力。
纵观整个收入调整事件就是大家棒打京东落水狗,阿里公关是好手而已。
如果大家觉得这个答案才是靠谱回答真诚的请您点个赞。
简单来说,就是两点:刘强东重新定义“兄弟”,菜鸟重新定义“月入过万”
今天,外媒报道称京东最多削减8%的岗位,对应最多有1.2万人要下岗。联想前几天京东物流要取消快递员底薪,真是感慨风雨欲来风满楼。
刘强东总把京东员工称为兄弟,现在却调薪裁员,真是重新定义了兄弟。
倒是阿里的菜鸟没有与快递员称兄道弟,要通过提升寄件服务,帮助一线快递小哥增收20%,让“月薪过万”成为新常态。
是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其根本:
1、京东自建物流,成本太大,当年电商业务突飞猛进,还能支持这样的高投入,如今电商增速下降,没法支撑自建物流继续铺张浪费。
2、物流是典型的“规模经济”,规模越大,浪费越少,成本摊薄,越发经济。
京东物流自给自足,实在比不了菜鸟,后者与百世、顺丰、申通、中通等整合资源,互相补充,效能远高于单打独斗。
所以,这个时候菜鸟才敢说帮快递员提薪,而京东却要对快递员“动刀”。
一边是吃香喝辣,一边是吹灯拔蜡,这世道,真是不服不行。
取消底薪不代表比以前挣的少,相反可能会挣的更多。取消底线的前提是因为京东快递对外开放,快递量井喷,快递员除了派件的收入还有揽件的收入,揽件收入理论上是没有上限的。以前京东快递只服务于京东商城,不对外开放,快递量相对有限,有一定的底薪保护是符合当时业务需求的。随着京东的高速发展和京东快递的对外开放,快递量已经达到了海量,再沿用以前的工资结构很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以前快递员一天送80件挣100块,现在一天送200件还挣100块,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不能体现多劳多得的公平竞争原则,工资结构改革将成为发展的必然。顺丰,三通一达同样是没有底薪按计件计算工资,为什么偏偏是京东会被热议,究其原因是京东更加优秀,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关注,在加上竞争对手的推波助澜,才会备受大家的关注。
菜鸟的未来增加20%基本没有什么讨论的价值,因为之前的收入基数太低,即使增加50%都不能赶上京东,五险一金更是没有,盈利模式靠克扣压榨员工的收入,是一家令人鄙视的公司。它选择现在发声,无非就是通过错位对比误导大众,一方面提升大众对自己的好感度立个牌坊,一方面间接的打击对手落井下石,典型的小人做派。
这说明京东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已处于弱势,已不兴旺发达,有可能被市场吞没。
京东辞退有病员工,现有取消快递员底薪,看似是为公司振兴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却折射出京东经营不善,财务紧张的局面。
企业管理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但也需要情怀,更需要对职工的关爱。老板不关爱职工,只是想法没法把危机转嫁于职工身上,这样的企业迟早会在市场的大潮中被吞没。
京东处于这样的局面,责任在刘强东。刘强东在美国的风流事,使得京东股票市值大量缩水,京东虽是私企,但想发展,出了这样的事情,刘强东就应辞职,以求京东浴火重生。
现在抓不住京东为何衰败的原因,却将问题转嫁于普通职工,这对京东不但于事无补,还可能加重京东危机。
京东要取消底薪,而阿里巴巴却增底薪百分之二十,这说明什么,谁都能看的出来其中缘故,那就是京东财务已处于危机之中,并且找出的解决办法更会加重京东危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京东宣布第8次加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京东宣布第8次加薪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