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美股盘后大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美股盘后大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待美联储降息后美股股指期货暴跌?
降息这件事,和核武器很像:不出牌才叫王牌,不使用时威力才最大。
我个人盲猜:美国应该是遇到了、或者说是知道了什么严重的信息;否则美联储不会连会议没开就一次性降至近零利率。
按理说降息应该是超级利好信号,但今天美股股指期货却把它当利空信号处理;事出无常必有妖,如所料不差,美股还要继续跌。
希望不是黑天鹅事件。
根据本人及好友多年从业经验教训改编的小说《男会计回忆录》正在连载,从一个小会计的角度向各位讲述房地产行业、物流行业、体制内等等行业内的“财务潜规则”,更值得财务从业人员细细品读,欢迎关注,多谢!
一是美联储降息放大了恐慌情绪 也许原来市场反应不会那么大 但投资者看到政策力度这么大也会慌张 所以短期更想避险
二是利好的落地=利空 美联储已经把能使的招都用上了 后面市场会为无招 只能等经济自然恢复
如何看待美股新一轮暴跌?
创纪录的跌了!
3月9日,美国三大股指全线重挫,其中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超2000点,跌幅达到7.29%,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
在开盘时,标准普尔500指数暴跌7.2%,触发熔断机制,美股三大股指全部暂停交易15分钟,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股首次因暴跌熔断,也是美股史上继1997年后第二次触发熔断。
是疫情导致的么?
很多报道中都提到了一点:
疫情的恶化!
其实这点只能说有影响但并非主因。
截至当地时间3月9日19点,全美已经有36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总人数至少达到704例,共计26人死亡。
以美国的人数这点确诊人数并不足以引发市场如此恐慌!
要知道人口少的多的韩国、意大利确诊、死亡人数都是美国的10倍以上,美国资本市场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这点数据还不至于。
另外一点就是,资本市场对于消息不管好坏最怕的就是突然性!
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心里预期,极易导致市场恐慌引发崩盘,这点很符合这次特征。
而疫情显然也不符合这个特质。
原油
3月6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谈判破裂,3月7日沙特大幅下调油价,降低售往欧洲、远东和美国等国外的市场的原油价格,折扣幅度创逾20年来最大,以吸引国外炼油厂购买沙特原油。
此次暴跌中,石油股全线重挫,雪佛龙、埃克森美孚跌超13%,斯伦贝谢跌近30%。
这个时候你突然发现,不对啊!
美国不是全球第一大石油消费国么?石油降价对美国是利好啊!
没错!
美国的一个身份是全球第一大石油消费国但同时也是最主要的产油国。
石油暴跌的背后说明经济很疲软,这才是资本市场最担心的!
未来在哪里
本轮股市暴跌始于中东,然后欧洲、美洲、亚太股市轮番跳水。
比起美国,欧洲的美国小弟们现在可能比起担心石油更担心疫情,这点倒是真的。
不过,也有好消息。
今天A股抗住了外围股市暴跌的压力,逆势大涨!
也许,这次A股真的能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避风港”。
感谢阅读、点赞!欢迎关注@Tooz説 ,您的关注是我们最大的创作动力,一起聊聊财经数据背后的有趣故事!
机遇与风险并存。
美国三大股指跌幅炒过7%,盘中熔断了15分钟。这是美股设立熔断制度以来,第二次出现。而石油市场也暴跌30%,创下了单日最大跌幅。
这一切,都说明,黑天鹅造成的影响比想象中的更大。而这样的时候,如果要投资基金,我最看好的还是医药ETF
第一:医药股去年下跌惨烈。主要受到带量采购的影响,很多医药公司都遭遇了暴跌,估值总体已经相对够低了。
第二:全球病情预计在6月份才会迎来拐点。而这,也将改变人们对医药的态度。
第三:这是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
几年,我们提出了新的投资计划,除开已经被爆炒的大热门5G、大数据、芯片、半导体等等,医疗建康也在其中。美国20%的GDP都是由医疗贡献的,发达国家医疗占GDP都在15%以上,而我们只有5%左右。
看看每年的财富500强,金融、能源这种大户自然不用多说,计算机是近20年的新贵,而我们和美国最大的差别就是没有一家医药公司上榜,而美国有3家医疗公司。
一直以来,美国的股市都是我们的风向标,我认为,未来医疗的发展空间是最为巨大的,因此,2020年,甚至今后5年,医药ETF 都大有可为。
此次美股暴跌触发1997年来的首次熔断,说明市场恐慌情绪到了极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看待此次美股暴跌。
首先,此次暴跌的直接诱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油价暴跌,但这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向全世界扩散,美欧日韩股市普遍面临较大压力。疫情带来的恐慌情绪,以及对经济受疫情影响的担忧,使得美股自2月24日起就大幅下跌。上周五,沙特和俄罗斯就原油减产计划谈崩了,沙特在周末展开报复,大幅提高原油产量,国际油价惊现史诗级暴跌,一度重挫30%。石油是国际第一大宗商品,油价重挫导致全球主要股市大幅下跌。
其次,美股暴跌的背后,更多的是人们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美国经济极有可能陷入衰退,是近一段时间以来笼罩在美股上空的阴云。近期,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跌,一度不足0.5%。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和一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出现倒挂。通常,长期借款的利息要高于短期借款,这个很好理解,借款期限越长不确定性却强,所以利息会贵一点。如今,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远高于一年期,这就叫收益率倒挂。这说明投资者对长期经济前景十分悲观,不愿在实体产业进行长期投资,愿意借长期借款的人少了,预示着经济陷入衰退。这两年,全球整体经济形势都不好,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突破性的技术革新和科技革命也未出现,经济增长缺乏动力。
再次,经济面临衰退时,各国政府和央行都会采取逆周期调节政策,以便稳住经济,烫平经济周期,然而美国及美联储的政策对冲空间,被特朗普提前透支了。特朗普是十分在乎美国经济表现和美股的总统,18年至今,特朗普多次向美联储施压,让美联储采取鸽派政策。3月10日,美联储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大幅下调50个基点,但此次降息并未让市场有效反弹。在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如此低的情形下,美联储进一步的政策空间非常有限。
最后,跳脱出此次暴跌,高高在上的美股已经泡沫化,下跌是必然的。自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后,各国货币与黄金脱钩,黄金开始非货币化。货币主要建立在国家主权信用,尤其是大国主权信用至上。美国凭其世界头号霸主的地位,发行了天量的美债。当然,只要大国主权在,只要债务用本币计价,印多少钞票事实上都不会违约。管控住货币扩张速度,使之与产能扩张速度相匹配,就不需要太担心通胀率,多印的钞票最终会进到资产里。对美国而言,这些超发的货币就进入了美股,推动美股不断上涨,不断泡沫化。因此,从本质上讲,美股是美联储超发货币的蓄水池,这个池子总有一天会满,需要放放水接着蓄。这次疫情,最终拔起了蓄水池的塞子。
今天美股暴跌,导火索是来自于俄罗斯的正义背刺。
因为俄罗斯今天和沙特,大的价格战道至石油价格暴跌30%。那么石油天然气作为俄罗斯支柱产业,俄罗斯为什么要宁愿拼着石油价格暴跌,也要坚决不减产,反而扩产呢?
这背后实际上就涉及到大国博弈了!
因为本次疫情让美股崩盘,并且已经实质性引爆了世界经济危机,这让俄罗斯看到了美国暴露出来的致命问题,俗话说得好,趁他病要他命。假如过去半个月美股没有跟盘,我恐怕俄罗斯也不敢这样打价格战,但现在美股崩盘,美元大幅度贬值,美债危机隐约浮现。要是俄罗斯连这样的机会都抓不住,也别说是战斗民族了。
但从国家战略角度来说,扳倒美国对俄罗斯有着巨大的发展战略要求。说白了,俄罗斯已经铁了心要给病入膏肓,并且开始病发的美国再最致命的时候给他捅上一子,这是让人极其解气的正义背刺!
如何看待美股新一轮暴跌?
一.疫情是压垮美股的最后一根稻草。3月9号,美股暴跌7.9%,与A股节后第一天相同。美股在过去二三年,一路高歌猛进,创历史新高,有很多原因推高,资本市场敏锐嗅觉到巳大大透支了美元资产,就差一个外因来刺穿泡沫。新冠肺炎如果不在全球蔓延,美股会调整,不会熔断。疫情的扩大,成为最后一根稻草,使透支的美股显出原形,提前刺破。
二.美元资产在变化的全球格局中,迎来了拐点。世界变化之快,无人能预测,美国用惯性思维,决策大事,产生重大失误。逆全球化,中美贸易摩擦,伤害到美国经济的底层逻辑,美国是食物链的顶端,吸尽各国鲜血,在制造业,在中低端,美国就没有优势。高薪水没优势,贵美元没有优势。美国优势是美元体系,军事霸权,高科技,高端服务业,逆全球化是自毁前程。中美明明是产业结构互补,至少在近十年内还是可以保持这种状态。全球化美国是最大受益者,这点三岁小孩都知道。中美贸易美国逆差,美国赚了大钱,推高了美元资产,逆全球化美国方向弄反了。
三.中国资产价格迎来拐点。美股暴跌,当天A50指数翻红,次日,A股大涨。什么原因,是资产的底层逻辑变了。中国是世界工厂,制造业中心,但一直来制造业利润很低,在成长阶段,中国制造业没有话语权,影响定价,中国资产,特别是优质制造业资产低估了。在正常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商业运营环境,应该是制造业有话语权,制造业有好利润,才会向世界提供丰富的商品。量变到质变,制造业资产将在未来几年估值提升。这就是美股暴跌,A股却上涨的底层商业逻辑。
全球资产价值估值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反复的过程,这一步巳经来临,这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胜利!
黄金,美元,美股同时下跌,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按道理来说,美股和黄金两者应是负相关的关系,但却出现了正相关的现象。仔细分析一下,个人认为,当世界和平、经济欣欣向荣这种纯理想社会时,将始终表现为美股涨,黄金跌;当战乱纷纷,百业凋敝时,则始终表现为“美股跌,黄金涨”。但现实社会中,两者通常相互共存,此消彼长,单纯极端一元情况并不多见(也就那么几次世界大战、和那么几年世界大繁荣),必然之中始终伴随着偶然。这类似于经济学中的“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世界的发展常常要伴随各种灰犀牛和黑天鹅,具体现象如下:
1、初始阶段,表现形式:“美股涨,黄金跌”
2、此时,主力感受到潜在风险,从美股中高抛,获利变现,资金投入到黄金中低吸,这时黄金启动涨势。表现形式:“美股涨,黄金涨”
3、风险来临,美股下跌,散户出逃,散户开始买入黄金,黄金继续涨,表现为“美股跌,黄金涨”。
4、主力预感到有利好苗头,此时再高抛黄金变现,等待散户震荡出逃,伺机而动,表现为“美股跌,黄金跌”。
5、主力进股市低吸,美股涨,散户跟进。表现为:“美股涨,黄金跌”。
通常来说,1、3、5在周期中表现时间较长,2和4并不突出。可最近以来,为何频频表现为2和4,个人分析,这主要是:进入2019年以来,随着去全球化、瓜分存量、负利率时代加速到来等因素,导致世界突发性、不确定性加大。金融市场将震荡加剧。
总结,当前形势下:
黄金由涨入跌,黄金跌、美股跌时,买美股;
美股由跌入涨,美股涨、黄金跌时,买黄金。
确实一般我们认为黄金与美元和美股都是负相关的关联,但是上周的情况是美元美股和黄金都出现了下跌,这背后有多重的因素。
我在专栏中对于黄金的价格走势有详细的分析,这里简述观点。
首先先说一下美股的下跌,表面上看美股的下跌来自于市场的恐慌情绪,这是对疫情在全世界的传播,担忧也是对疫情对于全球产业链的冲击做出的回应,但是根本原因还在于美股的结构性问题由于与基本面脱离比较明显,美股上涨的动力完全来自于估值扩张和金融方面的操作,因此在受到利空冲击的时候就更容易下跌。
但是此前的美股上涨过程中,有很多金融机构是进行借贷套利的,这就是说美国的金融机构从类似于美联储回购操作的市场上,借贷到资金在美股中进行,投资从而收获利润,但是在美股意外的下跌之后,这些资金无法进行接续,只能够通过抛售资产来换回现金流黄金就是其中比较明显的资产,因此出现了显著的下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认为黄金在之前的上涨中已经有过热的倾向,所以这一次回调也并不意外。
再说美元我们看到的美元指数其实是美元与其他货币的比值在这一次下跌的过程当中,美股受到的打击,大家都能看得到,所以相应其他货币贬值的速度与美元相比受到了暂缓的影响,这样就可以看到美元指数有更明显的下行,但是美元的绝对价值与美元指数之间并不一定是意义相关,所以美元指数与黄金的关联并没有那么紧密。
不过黄金的下跌行情可能已经快要终止了,因为下周美国经济数据的密集披露很有可能进一步利多黄金,并且美联储降息的概率也正在增加,很有可能未来一个月黄金会迎来新的行情。
通常来说美元涨黄金跌,美元跌黄金涨,但美元只是影响黄金价格的其中一个因素,影响黄金的价格基本的是产量和需求,供求因素,第二是战争政治因素,第三是美元的价格因素,第四是技术面的因素多空头寸等,我想早成美元黄金美股同时下跌的因素,无外乎黄金的上涨到了一定位置自然会下跌同时美股连续下跌,所以造成了美股美元黄金同时下跌。
黄金跟美元本来存在负相关的关系,但只有在重大风险事件发生时,市场会选择避险模式,造成黄金与美元同向。美股已经经历是十年牛市,这次疫情全球扩大化,造成大部分盈利投资者获利了解,恐慌性抛盘。但美国股市属于熊的断,牛的长。只要疫情稍微好转,立马又会转好。这种现象其实就一极端也是短时间存在的,完全涉及到美国各方面问题才会发生的。
美股周四再现暴跌,道指跌幅达千点,我们该怎么认识这轮全球资本市场震荡?
夲人对于道指技术上严重的背离恐惧,是去年九月初就有了。所以2月6日早上一开盘,商品期货全部平仓,股票仅留三分之一。从历上(目前能看到的K线数据)看,第一次道指是从1973年1月的最高1051点下跌到1974年的577点,跌幅近50%,第二次是从1987年的8月2736点下跌到1987年的10月的1616点,跌幅超36%,第三次是2000年1月11750点跌到2012年的10月7197点,跌蝠超30%,第四次是从2007年10月的14198点,跌到2009年3月的6469点,跌幅超60%,这次道指高位数据计算,道指的月K线目标调整位应该是21700-21300点区间。道指能真正修复完成,至少应该是19500点区域。道指没有10%的下跌,基本不太可能修复月线级别的背离。当然,技术也有失效的时候。
感谢邀请,首先美股暴跌的因素我个人认为有两点,第一点,美国非农数据强劲,就业率的增加给了美联储加息的动力,而加息了对股市的影响不言而喻:第二点,美股三大指数已经连续上涨9年,什么概念?9年的牛市,股市浮盈筹码过多,美股估值已达成23倍,下跌动能很大;第三点,不管是亚太股市,还是欧洲指数受美股影响较大,可以说,大A是被动下跌,特别是中小盘估值低的股,但是现在不是进场的时候,谨记,等企稳。很多股民是死在抄底的路上。
我前面在悟空回答里回过这问题了,而且讲的很详细,今天这里简单说几句:美股的暴跌可能是美帝开始哀落的多米诺骨牌,引发一场全球性经济危机,A股也不能独善其身,耐心等待冬天过去。等冬去春来,我们 再播种。
谢谢对我的邀请我会认真的回答这一个问题,首先我要说的是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次美国股市的暴跌是对全球经济的一个提示,不可否认世界经济美国经济包括中国经济都已经走到了一个瓶颈,全球的大资金都在恐慌,很多的投资者都在观望,大量的资金出逃给这个震荡造成了更大的恐慌,所以短期内大家还是要持观望的态度谨慎不要去抄底,大家都知道股市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这次五四的震荡是因为全球经济的大环境而造成的大家看看全球经济的大环境,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安安稳稳过个平安年不要去盲目的投资,借这个悟空问答的平台祝大家幸福平安阖家幸福
为什么美联储紧急降息50基点后,美股昨日再次暴跌?还会跌?
美股在美联储降息50基点后,从盘中跌幅1%转为直线上涨1%,随后全天最终收跌近3%,再次暴跌。为何美联储超预期降息之后,美股依旧暴跌?这要看降息的针对目标和降息的效果。
从全球央行角度来看,g7会议,全球七国集团声援金融市场,表明了对国际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金融市场给予坚决干预的决心,其中,美国鲍威尔等主持了电话会议,随后,美股开盘在2日创出历史最大当日涨幅5%以上后继续暴跌,随着美股继续暴跌,美联储迅速做出了降息的举措。而美股在降息刺激下,由跌幅超过1%迅速转为瞬间上涨1%,随后继续下跌,直到收盘跌幅均接近3%。
之所以美股会继续暴跌,其根源主要是公共卫生事件迅速扩散到全球,造成的全球产业链影响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还没有明朗——是否会因为降息而产生对不利影响的对冲?以及公共卫生事件是否会得到有效的控制?这两个因素并不明朗,并且短时间也难以明朗。
而事实上,美股相对全球金融市场而言,尤其是相对a股市场而言,历史累积涨幅巨大,处在美股历史估值和指数的相对高位。自身积累了长期的调整压力。在“公共卫生事件”这个突发和外界因素的刺激下,金融市场难免就会出现“过度反应”的现象。
按照美联储鲍威尔的发言,降息是为了解决供应链问题,为了减少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压力而采取的降息。而事实上,全球因为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质影响到目前还未解除,依旧处在“受停滞和不利影响”中。必然的也就造成美股暂时不会因为降息而反应出“摆脱供应链不利影响”的走势。
因此,全球央行加入降息,肯定有助于全球金融市场逐步降低冲击和跌幅,但是,不会因此而一举扭转或者一次性扭转跌幅。
联储降息后美股再次暴跌的原因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降息后发言认为很满意现在的货币政策,这让市场担忧货币的宽松政策是否会终止,因此出现了下跌。
其实这种现象在2019年美联储在7月份第1次降息后曾经出现过,当时鲍威尔发言认为一次降息已经能够满足经济的需求,暗示市场未来不会再有降息了,因此即便是在降息之后,美股都出现了大跌,最后美联储被迫要以另一次降息来挽回美股的颓势,最终美联储一共采取了三次降息,才将美股重新送回到上涨通道里。
这一次也是这样,实际上超预期的50个基点,理论上对于美股已经能够形成支撑,因为现在并非是经济危机已经爆发,而只是疫情冲击的短期影响,目前市场仍然处于恐慌状态,因此50个基点虽然理论上能起到作用,但是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让市场重新动荡。
目前来看虽然已经提前降息了50个基点,但是如果美股继续动荡的话,那么3月18日的议息会议很可能还有进一步的措施,这有可能是进一步的降息,也有可能是常备回购工具等其他方法。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既然在降息50个基点之后,美股还出现了大跌,就说明如果这一次没有降息或者没有降息50个基点,美股只可能下跌的更为严重,降息对于股市来说起到的作用是立竿见影的,如果失效就证明如果没有降息的话,结果可能更加糟糕。
当趋势或者周期改变的时候,降息这样的利好是不足以改变它们的。
在股市里一定要记住,趋势和周期的力量是大于消息面刺激的!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历史上的降息都是一个缓解下跌空间,拖延时间的策略,而并不可能阻止这样的趋势发生。
也就是说,如果美股真的有走熊的条件,那么降息是无法阻止这样的情况发生的。
从短中长三个方面来看,美国股市走熊的概率是非常大的,所以降息效果自然不是很明显。
1、美国长短利率倒挂,预示着2020年进入一个经济衰退的概率非常高;
2、美国股市的估值非常高,风险非常大,所以导致走熊挤泡沫的可能性非常高;
3、短期疫情肆虐,导致了美国经济未来可能遭受到疫情的影响,而进一步地放缓,甚至衰退;
因此,从长短中三个角度来看,美股大跌是投资者避险情绪升级的表现,也是大家认为未来进入下跌趋势可能进一步发酵的证明。
除此以外,美股已经走了10年多的牛市,早就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那么即使止盈也是促使下跌的一个原因之一。
如果你觉得这篇回答对你有帮助,记得给个点赞和关注哦,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股盘后大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股盘后大跌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