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多银行调降存款利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多银行调降存款利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银行为何调降存款利率?
银行调降存款利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市场资金过剩,银行需要通过降低存款利率来吸引更多的借贷需求,以此提高贷款收益;
二是央行降息,银行需要调整存款利率来适应宏观调控政策,同时也可以减轻银行的融资成本,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更大。此外,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一些企业和个人的资金需求减少,银行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和考虑资产质量,在降低贷款利率的同时也要降低存款利率以平衡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
银行降息的原因就是想让市场中流通的货币量增加,鼓励企业进行生产投资以及消费者去消费,刺激中国国内的需求,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银行降息通常指的是银行降低了存贷款的利率,因此会有企业愿意到银行贷款,而更多普通投资者也会因为银行的存款利息减少,降低存款积极性,从而会愿意把钱取出来消费。
2023年4.1日起银行存款利息将下调吗?
会的,
中央银行又一次公布,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降0.25个百分点。根据有关人士的计算,这一次的降准,将会释放出5300亿元的长期资金,同时,为银行节约了65亿元的,后期还可能会降息。
整体来看,即使到了2023年经济开始回暖,国内银行也大概率会继续下调存款利率。 有几个原因。
首先,国内民众对未来的投资形势还不明朗,所以最稳妥的还是把钱放在银行存款。 只有在出现投资转折点时,银行存款才会开始下降。
其次,为促进经济发展,刺激消费市场资金流动,国内有关部门必然会不断下调银行存款利率。 较低的长期存款利率,加上较低的个人贷款利率,也将让人们逐渐将钱取出来,用于其他投资。 要知道2022年的贷款利息比2010年还要低。
2023年4月1日起 银行存款利率将不会下调 为什么呢 至今都没有接到这个中国人民银行的正式通知 存款利率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 任何商业银行都没有资格去调上调 调下 。
央行出手,银行存款利息再度下调,这是在劝退人们去银行存钱吗?
不少朋友认为本次央行调整利率上限计算标准是为了让大家不要存款、加大消费,我却不这么认为,原因如下:
1.本次“降息”并不是针对存款基准利率而言的,中短期存款以及一些原本就没有达到存款利率上限的产品根本就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利率受影响的主要是大额存单,这部分的资金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多。
2.即使因为本次调整导致存款利率下降的资金也不会流入消费品市场。大家可以自己想想,假设原本存入10万元一年的利息为4000元、调整后一年利息只有3000元了,你觉得的大家会因为少了1000元利息就把10万元拿出去全部花掉或者用5万元消费吗?这本身就不符合正常人的行为准则。
更何况喜欢存钱、不喜欢投资的其他金融产品的无非两类人,一是中老年人、二是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人们。这两类人平时比较节约、省吃俭用惯了,更加不会因为存款利息少了就加大消费。
3.那么本次调整存款利率上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我的答案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助力制造业企业。
银行的作用是将人们的存款集中到一起借给需要的企业或者个人,存款与贷款会产生利率差,银行靠中间的息差盈利。那么贷款利率的高低就和存款利率有着直接的关系,存款利息是费用、贷款利息是收入,两者相减是利润。
银行要降低贷款利率就得减少存款端支付给储户的利息。这就好比一家超市商品要卖的便宜必须建立在进货价格足够低的基础上。
4.制造业企业每年都会从银行贷款支持生产与销售,每年贷款1个亿产生的利息就要好几百万元、贷款十个亿就是几千万元的利息。如果贷款利率能有所下降,哪怕是一个百分点就能给企业省下100万元或者1000万元的纯利。制造业企业的利润率本就很低,5亿元收入的纯利润可能也就3、4000万元,利息上如果能省下几百万元无疑对于企业主有非常大的激励作用。这些钱投入到科研中或是加大生产都是非常好的。
因此,本次调整的最终目的其实是助力实体经济,让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不是从实体经济那吸血。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 王五说财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十多年来,银行存款利息一直都是下调(降息走势点击下图查看),而物价呢一直都是上调(专语叫通货膨胀),我国通货膨胀率为7.5%,说白了就是今年100元,到了明年只相当于93.5元的购买值。
那么,存钱利息越来越低,物价越来越高,这是不是央妈在劝退人们存钱呢?我曾经也是金融行业的服务员,在这里也只能告诉你的金融常识,丰富你的认知,供你参考!
这些年很流行一句话“穷人存钱,富人贷款”,存钱利息越来越低,物价越来越高,这当然是银行不鼓励存钱,鼓励扩张消费,也鼓励提前透支消费,这也是银行推送所谓的信用卡,带动了市场经济运转流动!
鼓励消费虽然活跃了内需市场,但也亏苦了低收入人群,毕竟我国的社会福利还不能与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并论,特别是低层劳动者不敢大胆消费,他们辛辛苦苦攒几个钱主要是靠平时省吃俭用,存点钱目的是预备有事急用,他们明知存钱是亏本,但也不得不为之…
众而周知、存钱是亏本的!银行同时也推出了很多理财产品,鼓励存钱户买理财产品!那么、理财收益率多少才能抵抗通货膨胀呢?我们至少得找到年化收益率稳定在7%~8%的理财产品才不会亏本,像货币基金、债券、银行理财等低风险类产品、现在的年化收益率都不会超过5%!我在这里实话告诉你,想高收益、就得承担高风险,如果把钱全部买理财产品,是得不偿失的!
因此、我们这些低收入群体平时不敢消费,想存点钱预备有事急用的希望,眼睁睁看着木有希望喽…
央行出手,银行存款利率再度下调,这是在劝退人们去银行存钱吗?
前一段时间,中长期银行存款利率出现了下降。尤其是银行大额存单,下降幅度明显。比如某银行一款三年期银行大额存单,从3.98%直接下降到3.45%。
存款利率的下调,让风险偏好较低的老年人陷入了困境。继续存在银行, 利息越来越少,而不选择银行,哪里有个安全的地方呢?
所以有人认为,这是劝退大家不要去银行存钱,是这样吗?
从政策出台的初衷来说,其实是没有这样的意思的,并不是逼着大家不要在银行存钱。
其实银行存款利率下降,只是一种市场化的选择。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到深水区,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LPR与市场利率挂钩,有效的引导了贷款利率的下行。
资产端利率的下行,必然会导致负债端利率随着下降,否则银行就无利可图,容易出现系统性风险。
当然,对于老人们来说,银行存款只是为了安全,所以不是第一目标。所以即使存款利率下降,也并不会导致资金搬家。
此次的央行发布通知,改变了存款利率的调整机制模式,由过去基准利率上浮比例的方法变成了”基准利率+基点“的模式。其实如果仅仅是这么一种改变,那倒也不算啥,重要的是通过此次存款利率的调整机制,我国的存款利率自律委员会出手了,将整体银行利率的上限限制住了,在一定程度上,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确实是下调了。
之前可能很少人知道,我国存款领域还有着利率自律组织,此次给与所以银行进行约定,四大国有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基点上限最多可以分别上浮10bp、50bp、60bp,国有四大行除外的其他各类银行基点上限,最多可以分别上浮20bp、75bp、80bp。未来银行存款中可能存在的最高的存款产品,那就是四大行之外的其他银行的大额存单产品了,最高利率也只剩下年化3.55%。
所以看到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了,吸引力下降了,那隐藏的意思就是大家不要去做太多的中长期储蓄。那么将这部分钱做什么呢?其实主要就想引导做两方面:
1.去做消费。我们现在国内大循环是需要增强消费能力的,消费可以促进生产。储蓄不能有效的扩大需求,而消费是可以的。
2.去做投资。投资与储蓄是两个不同的方面,储蓄是将钱借给了银行,自己不用。而投资是将钱用出去,希望通过产业的循环进行增值,当然也有可能产生投资亏损。不论投资是直接投入实体经济还是投入了所谓的金融理财产品,其实后者也是将钱用于实体经济,所以只要投资就相当于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增多了。
那么此次央行的举动,能有效的将一部分中长期的定期存款转化成有效的消费和投资吗?其实还是比较难的,主要原因在于:
1.一些保守的银行储户,即使存款利率下降,仍然会选择存款银行,因为投资是有风险的,不愿意承担这种风险。
2.中长期定期存款的储户,里面有一大部分群体是老年退休人士。这些钱是用于养老治疗之用的,所以也不会因为存款利率降了,就去消费就去做有风险的投资。
3.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储蓄可以有效的积攒一些资金,供自己老年退休之用,目前的社保养老金还不足以过上一个相对无忧的老年生活。
所以这个3点原因的情况下,其实未来有可能中长期的定期存款会有一定的下降,但是不会有太多的下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多银行调降存款利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多银行调降存款利率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