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华为再融资40亿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华为再融资40亿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康股价创新高,抛出近30亿元融资,华为加持下能否吊打新势力?
小康股份股价暴涨完全是炒作。由于它是第一个搭载华为技术的,给了游资炒作机会,不过这个窗口期很快就会过去,因为下面长安,广汽,以及其他厂家的跟进,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将有一半以上的车都会采用华为的车机系统以及自动驾驶系统。新势力在华为面前是没有太大竞争力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股票跌的这么厉害的原因
小康股份有可能成为世界级的新能源万亿巨头,还不只是吊打国内造车新势力哦。最近一段时间,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大哥比亚迪已经黯然失色,开启了默默下跌之路,明显感受到了小康股份后起之秀的压力。这次华为和国企新能源汽车合作,有长远发展的战略意图,明显要在这个万亿级的领域大展宏图,和国企一同做大蛋糕,共享发展成果。几家造车新势力资金实力也无法和小康股份这样的国企相比,只能靠不断在资本市场融资度日。在科技实力方面新势力和华为相比就是蚂蚁和大象比。毕竟华为是中国最大高科技私人企业,养着一大批科学家和高级工程师,这些弥补了小康股份在科技研发上的短板。任正非调兵遣将组织了五千人的科研团队,和国企共同战斗刻苦公关,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技术都会不断突破。但是小康股份崛起之路一定道路曲折漫长,前景美好。
我的回答是3年内都很难赶上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更别说吊打了。
原因一:有新能源汽车技术储备,但产能及品质是否跟得上值得拷问
小康股份生产的赛力斯电动车2020年在国内开始量产交付,并获得欧盟认证,于2020年10月首批出口德国200台汽车。低品牌+才量产,产能和销量短期内都不会太大。毕竟,消费者买新能源汽车不但看性价比,更看品牌。五菱宏光MINI有性价比,特斯拉有技术和品牌,小康股份有什么?
原因二:小康股份业绩基本盘不稳
根据年报显示,2018-2020年,小康股份营业收入持续下滑,从200亿元下降到143亿元,净利润更是从近5亿元大跌到亏损22亿元,扣非净利润连续3年都是负的。这样的业绩恐怕很难让人相信它的潜力。即使考虑持续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而导致的亏损,但短期内要实现盈利也绝非易事。
原因三:无论是销量或是市值,短期内比肩造车新势力有一定难度
2020年,蔚来汽车共计销售了43728辆新能源汽车,理想汽车销售了32624辆汽车,小鹏汽车卖了27041辆汽车。这样的销量与特斯拉相比,虽然差距很大,但在国内也算不少了。这样的销量,还是在前期的宣传造势、各路资本的追捧及消费者的认可之下才实现的,小康股份仅与华为合作,恐怕很难一下子能卖出这么多的车。难道靠情怀卖车,消费者会买单?特斯拉的“加速门”事件历历在目,华为的智能驾驶短期内更多的是一个噱头,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非常有限。
从市值看,蔚来汽车是571亿美元,理想是154亿美元,小鹏是200亿美元,小康股份目前市值是810亿元人民币。相比较而言,小康与理想汽车的市值比较接近,但与蔚来汽车和小鹏的市值差距就很大了。要想市值猛涨,没有业绩支撑,恐怕是不可能的。然而,小康股份目前的业绩,只能说有点堪忧了。
华为货币现金储备高达1800亿,为何还要在国内发行债券融资,难道真的缺钱了?
朋友们好!
华为国内发债显然不是缺钱!华为这次发债分为两期,每期只有30亿元,总共60亿元的中期票据,主承销商是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两大银行。因此,从发行额度上来看,华为发债并不是说是缺钱。那么华为到底是为何发债呢?下面来分析一下。
不是因为缺钱
华为现在根本缺钱,截至2019年6月末,账面现金达到2497亿元。坐拥将近2500亿元人民币现金,华为根本不是因为缺钱才开始发债的。
2016-2018年,华为实现营业收入5180亿元、5984亿元、7151亿元,可以说收入连年上涨,同比分别增长31.58%、15.52%、19.50%,2016-201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49%。
2019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为3965亿元,增长22.86%。
因此,从华为收入的增长来看,可以看出来华为一直以来经营稳健,可以说财务战略非常稳健,而且原来竟然没有发过企业债券进行融资,这是第一次国内发债。
因此,可以说这次华为发债可能是华为要转变融资战略了,毕竟华为经过此次特朗普压制,可以说损失还是不小的。
转变融资战略
这次国内发债可能是华为要转变融资战略了。原来华为坚持不上市,坚持不再国内发债,可以说公司也是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华为一直的发展都是快速稳健的,整体上资金流也是非常充裕的,也是足够满足自己的需求的。
但是华为发展到现在,这样大的规模和体量的情况下,在前一段时间遭受了特朗普的各种各样的花式压制,也遭受到了一些损失,而且全面自研肯定会带来资金需求的增长。因此,华为这次肯定是要未雨绸缪,是要提前调整公司融资战略了,而且也是为将来打赢更硬的硬仗做准备的。
现在从融资成本来说,债券融资成本是比银行贷款成本低很多的,因此,未来华为在开启了与国内第一,第二大银行合作发行债券的先例之后,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债券发行的,这个能够给予华为强大的资金支持。
有了这些资金支持,未来华为也会更加有底气全部自研,为将来打赢这场硬仗打下坚实的基础。
华为发债是未雨绸缪
这次华为发债是未雨绸缪。从华为整体运作来看,现在华为拥有2500亿现金,原来根据华为的发展战略来说,大量进口美国的高精尖的芯片和备件来用,华为现金流肯定还是绰绰有余的。
但是现在特朗普压制,美国企业开始断供,于是华为不得不自研,生产,这样就会带来大量的资金需求。因此,华为现在必须提前准备充足的资金,因为对于将要到来的硬仗还是要精心准备的。
现在有消息传来华为MATE30系列手机没有一分钱的美国元器件,这可能需要华为大量的研发和投入,随着未来华为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华为全面自研发展的道路已经是摆在了面前。
全面自研,意味着研发费用的大幅度增长,意味着初期投资的增长,因此,华为打通国内发债低成本融资渠道,就是未雨绸缪的精心准备了。
毕竟华为还是希望备胎越多越好,发债也是融资的一个备胎计划了,拥有发债这样的低成本融资渠道,可以说这样就能让华为发展的更稳,让华为发展的更好。
可以说,这次发债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积极承销,可以说也体现了国家对于华为的大力支持。
因此,这才华为发债是未雨绸缪,为了将来迎接更大的挑战做准备。
综上所述,这次华为发债,不是缺钱。主要原因是要调整融资战略,打开国内债券低成本融资通道,另一个也是未雨绸缪,拿到更多的资金,为将来迎接更大的挑战做好准备。
感谢阅读!
如果您喜欢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我,也欢迎您加入我的免费投资圈子,可以进一步交流。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点赞,关注!
绝大多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向银行融资,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对于去年营收达7200亿元的华为来说,这次向两家银行发行3年期债券募资60亿元,我觉得这样的融资额度是非常低的,与房地产行业的高负债率发展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如果这样都用“缺钱”来形容,那房地产商动辄几千亿的负债岂不是成了“乞丐”?
华为这几天向银行发行债券,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未雨绸缪,由国外发债转变为向国内发债:
其实,这已经不是华为第一次发行债券了,由于在国外发行债券的成本较低,过去华为一直都是在国外发行债券,目前债券应付账款有307亿元左右,现在随着华为受到欧美国家的排挤,如果过度依赖国外债券可能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所以,华为这次开始转向在国内发行债券,防范潜在的风险!
二、补充自己的现金流,以备不时之需!
目前,华为的货币现金储备达1800亿元,而截至2019年上半年,华为的货币资产达2500亿元,经营性现金流也有几百亿,很多人都认为这么大的现金流完全不用再去向银行融资,其实,高货币储备是科技类公司的一大特点,三星的现金储备达6300亿元,苹果公司的现金储备达1.56万亿元,而华为与他们相比显然是有很大的差距,科技类公司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前期研发投入、人力成本非常高,如果资金投入跟不上,可能会前功尽弃,所以,华为发行债券来补充自己的现金流,以备不时之需是很正常的事情!
三、华为境外销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现金流是一个动态指标,不是一成不变的!
最近两年,华为受到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的排挤,境外销售业绩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现金流的好坏是受销售业绩影响的,目前华为的现金流良好,而如果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销售业绩下滑,那么对应的现金流也会出现恶化,所以,在通过经营活动提供现金流的同时,还应该向金融机构融资来巩固现金流!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华为发债,有种有钱人向我借钱的感觉。
不过这也是没错的。有钱人是喜欢借钱的,有钱人日常关系最好的就是银行,同样企业也一样,除了华为,很多实力雄厚的企业都有发售债券,外有苹果、亚马逊,国内有格力、美的这些现金流充裕的企业都发过债券,因此,华为发债≠缺钱。
华为发债目的
华为这次发债是为了优化资本架构,募集说明书也有提到发债原因主要是“预计公司各项业务未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资金支持也将进一步增加。”
华为公司是一家没上市的企业,融资手段会比其他上市公司少,一般华为运营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身经营累积和外部融资,自身经营累积占比达到90%,外部融资只是作为补充,占比大约10%。
这次华为在国内发售的债券报备了200亿人民币,目前只发售了60亿,短短15分钟就被清空了,可见华为的号召力,而且从华为公布的财务报告中显示华为确实不缺钱,某种程度上华为可能是通过这次发债让外界了解一下华为的实力,毕竟最近华为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国内的债券市场
华为发债并不是第一次,之前发债主要是在海外市场,华为在2015-2017年期间发行了四次美元债,共计45亿美元,暂时未到期,还有两次点心债募集了26亿人民币,目前已经完成兑付。
这次华为也看中国内的优质债券市场,通过发债来打开国内债券市场,进一步丰富融资渠道,优化整体的融资布局。
华为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目前中国境内的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市场容量排在全球第二,亚洲第一,未来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而国内的评级机构也看好华为,对主体长期信用等级和债项评级,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给出了AAA的等级,评估公司对华为的评价是“总体来看,华为公司主体偿债风险极低,本期中期票据的偿还能力极强,违约风险极低。”评价中三处用到“极”字,可见华为发债的安全性和公司自身实力的雄厚。
最后总结
目前华为发债也是无可厚非的,华为现在面临着外部环境的打压下,公司需要加大投入,增强自身竞争力,而且华为实行“天才少年招聘计划”,近1-2年会从全球高薪招聘相关专业的人才,一定程度上增加运营的成本,无论从外还是从内,华为未来几年的所面临的压力会增加,正如任正非所说“迎难而上,一切顺利。”
最后,华为发债不等于缺钱,毕竟有一种精神叫做华为精神,面对外界的挑战,都会坚持做好自己要做的事情,不畏风雨,不惧艰险。
华为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自2016年超过联想集团后,已经是连续四次位居中国民营企业的榜单之首。2018年,华为的营业收入约为720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593亿元人民币。长期以来,华为给外界留下的映象也是不缺钱的企业。
由于华为至今没有上市,因此其具体的财务状况也不为外人知。但通过此次中票发行的募集说明书,华为一直不为人知的财务状况也露出了端倪。
根据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华为公司合并口径实现营业收入5180.68亿元、5984.80亿元、7151.92亿元和3956.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58%、15.52%、19.50%和22.86%,2016年至201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49%。
另外,我们从流动资金来看,货币资金在今年上半年末达到了2497.3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了656.44亿元,增幅为35.66%。
由此可见,此次募集另有所图,华为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缺钱”了才这么干。对于货币资金的过快增长,华为公司称“这主要因为公司基于流动性管理需要,持有的货币资金随业务规模增长,以保障业务需求”。
那么,既然华为不缺钱,又为什么要从债券市场募集呢?
9月11日,交易协会系统显示,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提交了2019年度第一期和第二期中期票据的注册资料,两期中票各募集30亿元,项目状态显示为“预评中”。两期中票分别由工行和建行做主承销,债券的期限为三年。
根据此次募集说明书来看,两期中票用途均为补充公司本部及下属子公司运营资金,发债原因主要是“预计公司各项业务未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资金支持也将进一步增加”。
总之,您也可以理解为“缺钱”,但这种缺钱与其他民营企业的真正缺钱又不是完全一样的。实际上,华为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尤其是现金流的充裕是有保障的,但未雨绸缪并不是坏事啊……且从长远考虑,也确实需要与金融机构进行密切合作,以防万一。同时也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最近华为控股将在国内通过发行60亿中期票据进行融资的消息刷屏了,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系统”显示,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近日提交了2019年度第一期/第二期中期票据的注册材料,目前正处于“预评中”。
正处于“风口浪尖”的华为此时融资,是不是缺钱了?如果不缺钱为什么要融资?这些问题成为大众争论的焦点,华为在9月11日晚间也进行了回应称,华为一直坚持通过合理的融资布局,持续优化资本架构,以确保公司财务稳健。公司通过境内发债打开境内债券市场,将进一步丰富融资渠道,优化整体融资布局。华为公司运营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企业自身经营积累、外部融资两部分。
大家关注的焦点是,华为有多少现金储备,为什么还要发债。
先看一下2018年华为的年报数据,2018年实现营收7212亿元,同比增长19.5%,实现净利润593亿元,同比增长25.1%,经营活动现金流为747元,现金流健康。截至2019年上半年底,华为货币资金高达2497.31亿元,同时华为应付债券余额达307.82亿元。
那么本身现金流充沛,并且现金储备充足,为什么此时选择在国内发债呢?
第一,丰富融资渠道,华为没有IPO上市,筹资手段相对其他公司来说本身还是比较单一,银行授信贷款为间接融资方式,融资成本较高。而债券融资属于直接融资,进行债券融资可以丰富融资渠道,这一点也与和华为作出的回应相一致。
第二,低成本融资,目前债券收益率走低,发行债券成本比较低,可以有降的降低融资成本,发行中期票据,也可以降低短期偿债的压力,企业通过不同期限的债券融资,可以合理的分布债期,更好的安排企业生产经营,预计未来华为还会发行长期债券。
第三,化解海久融资困境,目前中美贸易局势复杂,美国对华为的限制依然没有解除,未来可能还会长时间持续,在这种复杂情况之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华为在海外发债渠道可能会受限,华为之前在海外发行过两期人民币点心债和四期美元,如果海外发债受限则需要转向国内发债。
第四,战略性资金储备,虽然现在华为的现金流储备充足,但是同样需要补充流动资金,包括研发投入的资金储备和子公司的运营资金补充,在美国对华为技术限制的大背景之下,未来包括芯片、系统等关键技术都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而账面上的现金等价物,并不是随时可以动用,因而补充流动资金当然有必要。
大家也可以再看看国际科技巨头苹果公司的情况,苹果公司目前现金储备超过2000亿美元,但是苹果公司也在发债。苹果公司在9月份司交给监管部门的文件显示,其将发售五批次高级无担保债券,分别于2022年、2024年、2026年、2029年和2049年到期。即期限最短的有3年,最长的达到30年之久。道理也是一样的。
因此,华为现在选择在国内发行债券,并不是“缺钱”,而是为了应对危机的挑战,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特别是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式下,手有余粮心中不慌,华为现在需要作好更长远的战略准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华为再融资40亿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华为再融资40亿元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