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南方多地将迎大暴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南方多地将迎大暴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高温范围广,南方暴雨多,今年的气候为何如此极端?
高温范围广,南方暴雨多,今年的气候为何如此极端?其实,不仅仅是在中国,今年国外很多国家也面临着各种极端天气的发生,特别是我国天气的上游地区欧洲,不少国家的最高温度都已经破历史同期,这些国家的人民也经受着烈日的灼晒和高温的烘烤。我个人认为,极端天气是因为我们人类的活动破坏了大自然的平衡,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破坏了大气层里面的臭氧层,让太阳光直射我们,我们的温度自然就高,而人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让暴雨天气的数量越来越多,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破坏的一种惩罚。
源自网络
随着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不仅通过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温度的升高,这些温室气体还会影响气流的对冲,让大气变得更加不稳定,结果导致不下雨天数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剧高温的发生。温室气体破坏了臭氧层的稳定,让臭氧层的厚度越来越薄,臭氧层对太阳光辐射的吸收越来越少,太阳直射大地,这也必然会使地面温度升高。而这种无障碍的直射,会使地表湿度降低,最终导致了高温的发生。
源自网络
上文已经说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影响气流的对冲。对我国降水影响最大的是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今年夏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比往年同期势力偏强,其外围的气流把海里充沛的水汽输送到我国的南部各省,同时,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空气在此汇合,这种持续的交汇导致这些地区暴雨的增多,短时间内可能会有强降雨的发生,这是我国南方今年多暴雨的主要原因。
源自网络
不管是高温范围的增加还是南方暴雨的增多,归结到最终,还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大自然的一种应激反应,是大自然对人类过渡破坏的一种惩罚。如果人类不停下对大自然的破坏,这种极端天气最终将会成为一种常态化。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认可我的分析吗?你觉得还有哪些原因导致了这么多的极端天气?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近日南方多地暴雨已致61人死亡,现场情况怎么样?
2019年是厄尔尼诺年,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正值南方汛期,这段时间,南方也陷入了狂风闪电、暴雨洪灾的苦战中,各地纷纷启动“看海模式”,不管是行人还是行车都很困难。
从6月6号开始,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降雨过程,强降雨范围覆盖从重庆、贵州、湖南等地,发展为江西、广西、广东等地,暴雨天气在南方大部开启“接力模式”,特别是江西吉安和广西桂林局地最大累计降雨量达到680毫米以上。
据气象预测,今年中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降水南多北少,分布不均,长江中下游、淮河、珠江流域等将发生区域性较大洪水,黄河上中游等将发生局地暴雨洪水;华北和西北等地部分地区可能发生较重夏旱;全年登陆中国台风个数强度也偏强。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3日广东、福建等地仍有强降雨,17至19日江汉、江南及华南北部等地将有大到暴雨过程。持续的强降雨和叠加效应可能引发洪水、城乡内涝和山洪地质灾害。
截至6月13日16时,此次灾害过程已造成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8省(自治区、直辖市)49市(自治州)277个县(市、区)531.2万人受灾,61人死亡、14人失踪,35.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5.3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9300余间房屋倒塌,5.6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371.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33.5亿元。
南方暴雨洪涝灾害会影响什么农作物?
南方的洪涝暴雨频发,给农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洪涝灾害时间久了,洪水不退,大部分的农作物都要被淹死。
即使是最需要水的作物水稻,在大水漫过稻子秧苗时候,如果三天还不能退去,水稻被淹在水底,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水稻苗就会很快烂掉,颗粒无收。
至于其他的农作物,象红薯,甘蔗最怕洪涝。大水漫过根部两天以上就会生病枯萎,减产甚至绝收。
南方夏天暴雨,南面和北面哪个受影响大?
南方受影响大。
1,因为南方夏季暴雨多,地理位置接近热带地区,气候湿热,容易形成暴雨天气,降水量相对较大。
而北方则相对干燥,降水量较少,暴雨较少出现。
2,南方地区通常有更多的湿润空气流入,这有利于生成大范围和较强的降水云团,导致暴雨现象的频繁发生。
而北方的干燥气候和缺乏湿润空气的输入,使得暴雨发生的机会较少。
综上所述,南方在夏季暴雨方面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南方多地将迎大暴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南方多地将迎大暴雨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