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伊朗港口高强度爆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伊朗港口高强度爆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霍尔木兹海峡港口发生连续爆炸。为何说即使不是伊朗干的,也会让伊朗投鼠忌器?
实际上该事件不只是让伊朗投鼠忌器,在事件没有查明之前,各方都会有种小辫子被对方抓在手中的感觉。
◎阿联酋港口外油轮袭击事件现场。
但反过来,该事件从起爆发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地缘事件,真相是一个方面,但各方在着手调查真相的同时,也会最大限度的将该事件转化为自身角力的筹码,向对方施压。
所以从这个层次来说,真相究竟是什么,肇事者究竟是谁,其实已经不重要。
实际上当前美国就该事件已经向伊朗发起舆论和军事两层攻势。
①在军事层面,12日该事件发生之后,仅仅2天后,既14日,美国方面就公布了一份新的军事计划——美国五角大楼拟向中东地区部署12万军队,以对应当前的局势。而且五角大楼表示这一兵力部署的计划还不包括地面作战计划在内,要是将地面作战计划也纳入其中,则人数将翻一翻,既达到24万!
◎美国军队。
②在外交层次,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12日阿联酋船只袭击事件发生之后,就表示“伊朗是中东地区主要的破坏稳定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解决这个问题”。
其还进一步表示,“我们从伊朗人身上看到的是威胁在增加,这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似乎是最新的”。显然蓬佩奥已经将矛头指向了伊朗。
③舆论方面,一个和情报工作有关的美国官员匿名透露,12日在阿联酋查伊拉港口外4艘商船遭受“破坏攻击”事件,当前是伊朗发动的嫌疑最大。 其也是直接将矛头指向伊朗。
该官员表示,“这是伊朗会做的事,显然这符合他们的行事手法。”
虽然其也表示当前美国没有证据证明是伊朗所为,但是其还是一口咬定就是伊朗方面实施了这次阿联酋船只事件,并表示,(伊朗否认实施这次袭击事件的表态)是在企图故弄玄虚,让整个事情变得错综复杂。
◎阿联酋港口袭击事件发生海域和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部署。
所以从当前来看,伊朗方面的确处于被动状态。
据悉在阿联酋袭击事件发生之后,伊朗对外发言人已经在外交网站删除了之前其发表的有关威胁将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言论。
而且近期伊朗方面也只是在军事方面更加强硬,表示有能力,也有决心摧毁来犯的美国航母战队群。然而之前伊朗习惯提及的一旦受到威胁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言论,在阿联酋事件发生之后就在没有提及。
可以肯定的说,这次阿联酋港口袭击事件,的确促使伊朗在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个筹码上显得投鼠忌器,其要是还拿这个筹码威胁美国,则很可能被美国和外界拿阿联酋袭击事件说事,进而发动更大规模的舆论、外交、军事威慑攻势。
霍尔木兹海峡港口连续发生爆炸事件之所以扑朔迷离,情况不明朗,是因为中东的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世界老大美国都有可能干出这件事,然后嫁祸于人,挑起事端。这三国都有这方面的污历史。阿联遒开始不承认,之后又承认发生了爆炸,说明阿联酋知道真像,但不愿意深深卷入此事。既然也没有任何组织和个人声称对此事负责,我们不妨做一分析。
如果事情是伊朗干的,其目的就是提醒美国和伊朗周边国家,伊朗绝不屈服于美国的压力,一旦美国对伊朗动武,伊朗会进行自卫反击,就不仅是伊朗本土的问题,整个中东都会重燃战火。由于美伊悬殊的实力差距,面对美国飞舞的大棒,在双方博弈中,伊朗确实没有什么可出的牌。除了被动的封堵霍尔木兹海峡,排挤境内阿富汗难民,而这又会引起整个世界的强烈反映。利用自己豢养的代理人如哈马斯、真主党、胡塞武装或者革命卫队亲自出马,放几次冷枪,搞点小动作意在起到警示作用。
如果事情是沙特干的,其目的是在中东添乱,从而乱中取胜。在中东地区,逊尼派穆斯林和什叶派穆斯林长期对峙,在美国的支持下,什叶派渐渐失去了优势,伊拉克、叙利亚什叶派都受到了重创,剩下独苗伊朗,沙特自己不能怎么伊朗,这次利用亲密盟友美国在伊朗的军事行动,擦点火药味,招惹一下一点就着的毛脾气特朗普,看看老大这把大刀快不快。
如果事情是美国干的,其目的是震慑伊朗,你不是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吗?我先放个小信号,警告伊朗切莫忽视老大的决心和实力。有人认为,美国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最讲人权的国家,怎么会干这种小家子气?实际上美国做这一手最在行,在他不喜欢的国家盯梢、暗杀、袭击,美国干的还少吗?甚至把别国的总统逮到美国受审,罪名竟然是贩毒罪。前一段,美国还配合瓜伊多在委内瑞拉搞停电事件,有人说是瓜伊多干的,没有人、财、物资源,怎么能弄出这么大的停电事故?所以,这次美国发现从经济到军事对伊朗实行极限施压,伊朗仍然比石头还硬,多管齐下,那就顺便搞的小的,然后甩锅给伊朗。
疑人偷斧,看谁都像偷斧子的人,各位看官,麻烦你帮分析一下案情和犯罪嫌疑人,不甚感激。
油轮爆炸事件先不论是谁做的,对于这个关键时间点的伊朗而言都有压力,美国缺少的只是一个动手借口和理由。历史上往往有前车之鉴,美国对伊拉克也是以化武的借口入侵,虽然事后认定没有此事,但对于强权而言这都不是事。
大家注意看报道中的文字表达,当地时间5月12日,阿联酋发表声明称“4艘商船当天在阿联酋领海附近的阿曼湾、富查伊拉以东遭遇“破坏行动”,但没有人员伤亡,也没有有害化学品或燃料泄漏”。关键的重点是没有关于袭击现场的任何影像资料流出,同时没有声明是谁干的。
完全让外界自由猜测,大家想想时不时喊着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伊朗,还有派出两支航母编队的美国,在这个关键时间点出这档子事。是不是有点嫁祸于人的意思,相信伊朗还没有笨到用这种方式大张旗鼓的授人与柄,给美国人一个合理的打击理由。
因此,不管这个事情是谁干的,对于伊朗而言都不容轻视,弱国在强权面前话语权不多。一不小心再给对方找点理由、抓点把柄后果就严重了。
紧邻霍尔木兹海峡的阿联酋富查伊港发生连续爆炸事件后,舆论一般认为伊朗作案嫌疑最大,这让伊朗处于不利的风口浪尖之上。不过,伊朗对此矢口否认。
在现实中,如果某个地方发生了暴恐袭击,制造事件的组织或个人通常会发表声明,承认是自己干的,以此达到引发混乱与恐慌、震慑对手的目的。现在,大家都认为爆炸事件可能是伊朗干的,如果伊朗承认,不正好显示一下自己和美国抗争到底的决心,也提示有关国家,伊朗一旦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富查伊港也绝不是他们出口石油的好去处。
但恰恰相反,伊朗对此却断然否认,个中原因还是担心如果坐实这事就是伊朗干的,有可能会成为美国军事打击的借口。不过不承认也并不影响港口爆炸所起到的效果,就连受害者阿联酋都说爆炸根本就没有发生。这说明,阿联酋也是怕了,害怕引火烧身。估计伊朗真的封锁了霍尔木滋海峡,阿联酋也不会痛痛快快让其它国家从富查伊港出口。这样的话,伊朗封锁海峡的作用威力会更大!
所以,只要伊朗做了,承认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看效果。其实,伊朗对付美国的反制措施确实不多。除了用中短程导弹攻击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就是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伊朗也只能在这两方面做文章了。如果富查伊港爆炸是伊朗干的,也是在小试牛刀,因为阿联酋不但紧随美国,还是沙特打击胡塞武装的成员,所以有理由相信,这起爆炸事件有可能是伊朗指使胡塞武装干的。
在目前伊朗和美国实力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伊朗也只能选择教训一下美国小跟班的方式,告诉美国人伊朗也不是好欺负的。当然,在未受到美国真正的军事打击前,伊朗也只能点到为止,做这么些了。不过,如果真的美伊战争爆发,伊朗定然会鱼死网破,对亲美反伊的周边国家进行持续的报复性袭击!
两艘油轮在伊朗近海阿曼湾被袭击并发生爆炸,谁是这次袭击事件的幕后黑手?
此次油轮遇袭被击沉事件的发生,毫无疑问对海湾地区的和平不是一个好事,对伊朗来说更是一个坏消息。6月13日两艘油轮在霍尔木兹海峡东部的阿曼湾海域遭遇水下武器的攻击发生爆炸,船上燃起大火,其中一艘10万吨油轮已经沉没。事发后,美国海军和伊朗方面分别对两艘油轮的船员进行了救援。
在阿曼湾海域遭到水下武器袭击而沉没的油轮是“前进阿尔泰”号。该油轮所属的是一家挪威石油公司,该公司表示有迹象表明油轮是被鱼雷击沉的。当时这艘超级油轮上载有7.5万吨石化产品石油脑,其装载地为阿联酋,目的地是中国台湾省。第二艘被袭的油轮名为Kokuka Courageous,装载数万吨甲醇,装载地位沙特阿拉伯,目的地为新加坡。
这两艘油轮都属于阿芙拉型油轮,是指排水量10~12万吨,载油量60-70万桶,比一艘美国的超级核航母还要大。两艘油轮都是右舷发生了大爆炸,爆炸点在水线附近,船体整个后侧都有明显的爆炸后大火焚烧痕迹,船楼整个被熏黑。其中“前进阿尔泰”号被击中以后迅速沉没,而Kokuka Courageous号没有沉没,状态为“起火漂流”。通过现场照片显示,这两艘油轮疑似被反舰导弹或鱼雷击中。因为据船员描述,“前进阿尔泰”号在船体正侧面发生了3次爆炸,但是两艘船只的船员都没有发现海面上有反舰导弹的来袭航迹,如果船头或右舷遭到反舰导弹袭击,船楼上的驾驶人员一定能够观测到。
仅一个月以来,已有6艘超级油轮在霍尔木兹海峡的阿联酋和阿曼附近水域遭到攻击。作为伊朗的死对头,美国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把事故的责任往伊朗头上推,虽然现在是谁制造了这起袭击还没有定论,但是美国军队会增派这个地区的兵力已成必然。俄罗斯则警告称,目前谁都不要“草率下的结论”,也不要“试图将责任归咎于一些知名国家不希望看到的人”。
伊朗怀疑这次袭击很可能是嫁祸伊朗,以阻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调解之行。因为其中一艘油轮属于日本,而这几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在访问伊朗,以缓和与美国日益紧张的关系。
以技术角度分析,此次油轮遇袭事件不像是鱼雷攻击造成的,更像是水雷。因为目前的重型鱼雷打击水面舰船时,一般不会在船舶的水线附近起爆,而是需要将鱼雷的起爆定深到船舶的龙骨下方,不直接撞击目标的船体,采用磁性感应引信,定深在敌船吃水线下2~6米起爆,一般打击大型驱逐舰和巡洋舰,大概定深4米左右,打击大型航空母舰,要定深6米以上。
在理论上,磁引信的非接触式战鱼雷斗部,在敌舰龙骨以下爆炸的威力要比直接撞击船体爆炸高出2倍以上。利用水的不可压缩性,可以直接破坏龙骨和船体结构。船舶龙骨等同人的脊骨一样重要,一枚潜艇发射的533毫米口径的重型鱼雷,水下爆炸的威力极为恐怖,可以直接炸断无防护大型船舶的龙骨,龙骨若被炸断船只就要报销了。
所以,此次油轮遇袭事件,从图片显示是船舶水线附近的爆炸点,这说明很可能是遭遇了水雷!
同上次沙特油轮遇袭事件一样,这次的阿曼湾袭击油轮事件仍然不会有人认领,事件真相依然会被掩盖,最后不了了之。
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伊朗的敏感时刻发生的油轮遇袭事件,单从表面来看就是有预谋的袭击,首先安倍访问伊朗主要目的就是缓和美伊对峙的局势,为美伊谈判做铺垫,但安倍此行显然坏了某些人的好事,换句话说就是有人不愿意看到美伊和谈的局面发生,
那么这些人是谁呢?
首先就是以色列,
伊朗的存在对于以色列来说始终如鲠在喉,必欲一吐为快,可以说以色列比美国更想除掉伊朗,本来美国对伊朗围而不打的做法以色列就颇有微词,只是以色列做为美国的小兄弟没有能力干涉美国大哥的决策,就只能在背地里搞点小动作了,据披露此次油轮遇袭是遭到了鱼雷的攻击,这就是说此次袭击绝不是一般恐怖组织的小打小闹,而是属于国家行为,那么极有可能是以色列潜艇干的,其用意十分明显,就是继续给美伊局势火上浇油,抹黑伊朗,挑起冲突,为美国军事打击伊朗寻找借口。
其次沙特也有嫌疑,安倍访问伊朗前夕,也门胡塞武装用导弹袭击了沙特机场,造成数十人伤亡,不排除沙特对此怀恨在心而报复伊朗,因为伊朗是胡塞武装的幕后老板,但从袭击手法来看不像是沙特所为,如此严密而娴熟并且不留痕迹的袭击手段沙特是不具备的,而以色列摩萨德则对此驾轻就熟,因此以色列的嫌疑最大,至于说美国是否参与或指使以色列这么干,那就只有美国和以色列自己清楚了。
"冤有头债有主";热点地区的热点都是美国点的火,燃烧的热点,罪魁祸手就是美国。
美国为了卖自己的石油,铲除中东反美大国,把冤点下到伊朗头上,妄图用使压,大军压境,威胁伊朗,造成乱局。这次两艘油轮爆炸起火无论是谁搞的,都是美国造的新冤欠下的新债。
"美国优先";是这次油轮爆炸的起因,美国的罪恶目地在于威胁伊朗有两种企图,一种是搞乱中东,断油路,达到大卖美国石油,把石油价格高高抬起,优先赚钱。第二种迫使伊朗改朝换代,清除伊朗这个眼中钉,达到一击二得的狂妄目地。
“美国第一";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狂妄,把世界各国发展都看成对美国的威胁,生怕伊朗在中东作大,影响美国在中东的霸权,唯恐失去"美国第一"的宝座,看到哪个国家有明显的进步,就要打压,操纵动乱,单独退出核协议,另行要与伊朗签立核协议,彰显"美国第一"唯独美国说的话才算数,引起国际公愤。这次油船爆炸,就是“美国弟一"造此动乱的恶果。
"乱中取利";无论世界哪个国家动乱都有美国插进的黑手,乱不起来,就出兵干涉,为捞掠政治和经济利益,无所坏事不为。由此看来,美国不倒,世界不会好!美国霸权走的下坡路就是世界和平,和谐的希望,美国霸权一定会在"作死,就死的快"的路上狂奔。
就这次安倍晋三的中东之行,套用一句古话叫:三郎妙计安天下,赔了面子又失船!
13号就在安倍即将与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举行会谈的节骨眼上,当天凌晨就发生了装有日本货品的轮船被袭事件!时间是何等巧合!拿捏的是何等巧妙!这摆明了是对安倍的中东之行泼冷水,是不希望看到美伊关系缓和的国家或组织干下的肖小勾当,它们至死也不会承认是自己所为!并以此做为搅浑局势而自己坐收渔利的卑鄙目的!
这次的轮船被袭击事件要怪就该怪安倍的动静搞的太大了!12号安倍率团访问伊朗,全球都屏息关注!安倍此行率领一百多人的高级别代表团,有政府高官还有商业领袖,可谓阵容强大!在此美国对伊朗的严厉制裁和军事压力下,安倍的中东之行所展示给外界的感觉是胸有成竹!给外界一种中东地区即将风平浪静的错觉!试想安倍如果没有十分的把握,闹这么大动静岂不白忙一场?所以说这次袭击轮船事件都是安倍晋三闹的!
不过安倍此行应该也获益良多!昨天他会见哈梅内伊,让他也见识见识什么叫政治家!什么叫对美伊局势洞若观火!对特朗普政府的观察什么叫入骨三分!安倍在日本也不过充其量是个投机政客,而哈梅内伊是见过大风大浪的政治家!做为伊朗的定海神针,近几十年来伊朗在美国的重重打压下能够社会进步稳定不能不说哈梅内伊的政治智慧高人一筹!安倍能与哈梅内伊面对面交流,也算涨了见识!
安倍此行虽然在伊朗碰了软钉子,但为以后日本和伊朗的友好关系打下了基础。虽然没有完成特朗普所交待的任务,但是也算尽心尽力了!安倍不是一直梦想着把日本变成一个正常国家吗!一直想修改和平宪法突破集体自卫权吗!想当大国就要有大国的担当!在国际事务中要尽尽大国的勇气,而不是唯唯喏喏!
新华社6月12日电:沙特阿拉伯领导的多国联军发言人12日说,沙特西南部阿西尔省艾卜哈市国际机场当天被也门胡塞武装发射的一枚发射物击中,导致26人受伤。
彭博社援引美国第五舰队消息称,北京时间13日午后,阿曼湾传出爆炸声,两艘油轮遇袭起火,事后油价从近5个月来低点反弹,一度上涨3.9%。挂巴拿马旗的Kokuka Courageous号油轮正从沙特驶往新加坡,船上载有甲醇,“因疑似的袭击而受损”,另一艘悬挂马绍尔群岛旗帜。
首相成为信使接连会见鲁哈尼与哈梅内伊,安倍12-13日访问伊朗本无新闻曝出,上述两个“助攻”让安倍的警告更有价值,他在12日与鲁哈尼回答记者时说:“可能会有无意间发生的冲突,应该不计代价避免军事冲突。”
美国制裁、禁运和武力施压已经打开中东“潘多拉之盒”,传统区安全威胁犹在,非传统安全威胁越来越频繁
2019年4月前,中东战事局限在几个国家内部,包括也门、叙利亚等,美国接连出招施压威逼伊朗之后,沙特、阿联酋境内目标接连被袭,海湾内外油轮商船被炸,导弹射向巴格达绿区,哈马斯火箭齐发以色列......
此前笔者一再提到,伊朗看似势单力薄,但在区域有众多忠实的什叶派“小伙伴”,他们甘心为盟主赴汤蹈火。而且从事态发展看,伊朗内部似有一股鲁哈尼温和派无法控制的力量,其作用与走向令人担忧。
特朗普只看到军火旺销、伙伴靠拢的“积极”一面,岂料还有美国难以控制的东西
美国推翻塔利班用了一个多月,拿下巴格达也没费力气,但和平难以降临阿富汗,伊拉克土地上产生的伊斯兰国也为去根。总结两次战争的教训,就是军事征服摧枯拉朽,制度创建和文明和谐在伊斯兰土地难上加难。
商人重利,特朗普依然沉浸在向中东大卖军火的喜悦中,沉湎于扼制伊朗经济命脉的成功中,但威胁似乎一个未除,海湾内外石油运输线的安全将成为国际热点,沙特等国难寻安宁,土耳其桀骜不驯,叙利亚反政府武装手里再现大把美式装备。点火容易,灭火万难,结果势必是域内国家甚至能源进口国集体买单,美国安的什么用心?
谁是油轮爆炸事件的幕后黑手?国际社会和舆论已厌倦“罗生门”,各方做好自己同时承担责任与结果
德国外长访问伊朗,据称欧洲结算机制即将运作;安倍访问德黑兰,邀请鲁哈尼列席G20有何用?中东局势攸关方一言一行都将写入历史,如若各方不齐心协力扭转时局,必被螺旋向下的事态带入深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伊朗港口高强度爆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伊朗港口高强度爆炸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